原来在这里聊过政客这份工作。我的意见是,政客也不过是一个职业,不是说多高尚,但是也没什么卑贱让人鄙视的。至于politics,也不比其他工种离“肮脏”这两个字更近一点——大家都是做事,当然也有做得好和不好的差别。
如同其他任何一份工作一样,比如做幼儿园阿姨照顾小朋友,需要有特别的耐心。在研究领域,那就除了耐心还要守得住寂寞,同时要够敏锐,能从小小蛛丝中找到可能是你那匹马的痕迹。我们每个人,当然都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特别的属于你自己的身份,做好那个身份要求你做的事,叫尽责。
不,过,如,此,而,已。
而政客这份工作,它特别的要求呢,我想,是远视。也就是说,除了看得到捡到篮里的鸡蛋,还要判断(是不是)能捡多少外面目不可及的蛋,或者筐里的是不是真的都能孵出小鸡,会不会有一条蛇混在蛋里面。
对联合国的投票结果,在欢呼雀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中,David Ben-Gurion很可能是最不乐观的一个。他说,
“如果我是一个阿拉伯领导人,我永远也不会同以色列签署任何协议。这太正常了,是我们拿走了他们的土地。当然,这片土地是神应许给我们的。但是,阿拉伯人会对这件事关心吗?我们的神,不是他们的神。不错,我们经历了反犹太主义,纳粹,希特勒,Auschwitz种种不幸,但是那是他们的错吗?我们来到这里,偷走了他们的土地,他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一点?”
“今天欢笑共舞的人们,明天会带着血哭泣。”
一点不错,另一边的阿拉伯人觉得自己被全世界出卖了。Haj Amin al-Husseini作为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发言人,他说,我们当然会对任何分裂这片土地的行为而战,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妥协。
最先爆发骚动的是耶路撒冷,从和平示威迅速演变成暴力冲突。犹太人的商店被烧,汽车被砸,聚会场所被袭击。
一天之内,7名犹太人在混乱中身亡。
大批大批阿拉伯人化身战士,武器装备齐全,只等一声令下,千枪万炮齐发。
Ben-Gurion一方?什么都没有。他当然明白,这种情况下,犹太人是没办法应付这一仗的。
又是斯大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一名出生在维也纳的奥地利人作为Ben-Gurion的代表飞抵捷克斯洛伐克签署特别协议,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向刚刚诞生的以色列运送(卖)武器。
为什么选奥地利人?奥地利是中立国家,连NATO都不加入的,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作用,很像维也纳的咖啡店。大家有问题需要坐下来谈,不想去你家也不想到我家,我们找一间咖啡好了。甚至那些政党胜出以后协调政府组建(分钱而已),都会找一间咖啡以示平等,而不是去谁家会议室(那不是有了主客之分?)。
现在的石油输出国,油价每月一议来决定从你兜里掏多少钱,也是飞到维也纳会面的。
捷克人背后?当然是莫斯科的压力。
捷克斯洛伐克所有库存的武器可以由以色列代表任意挑选,从原属德国国防军的步枪机枪,到大量的小型摩托车等机械装置。
钱呢?只有向世界各地犹太人募捐一条路。
这一次,Ben-Gurion派出的是自己的一位女性亲信,Golda Meir。她出生在今天乌克兰的基辅,后来做过以色列外长(1956-1965)和总统(1969-1974)。
当然,最大的金主只能是美国的犹太人。满足政客条件的第二个重要参数来了:口才好。Golda Meir说,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为以色列而战,为他们唯一的土地生死决战。我站在这里,向你们,这些在美国的犹太人承诺,如果我们手里有武器,我们会保证以色列人马上获得自由。
接下来的整整两个月里,她穿行在美国各个城市村庄,紧跟着的是钱象流水一样涌进以色列政府的账户。最后,她募集到比原计划多一倍的钱——5千万美元被直接汇到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武器购买资金。
话说回来,募捐这种事,的确是女性出面比较好,因为需要的能力是示强里的示弱。特别战时的女性,代表的是柔弱中的顽强,更容易激起人的同情心。
我一直嘲笑世人对天才的痴迷和莫名的崇拜,但是我尊重努力和尽力。什么是尽力?不过是放你最好的马出来。没人有本事次次跑第一,但是你有能力跑到自己的最好成绩,如果选对比赛项目。而选的过程,我会说,是努力的过程。
比如Ben-Gurion派Golda Meir去募捐不是别人。
1948年4月3号,以色列人拿到第一批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经匈牙利,塞尔维亚(这条运输线路是受莫斯科授意)的武器。
1948年5月14好,英国人终于撤出在巴勒斯坦长达30年的最后一批驻军。
同一天下午5点,Ben-Gurion宣布以色列成立。
第二天一大早,以色列领土内硝烟四起,标志来自各个方向的阿拉伯人的攻击开始——当然还有以色列人的反攻。
感谢捷克人提供的武器,以色列人不仅能够应付阿拉伯人的进攻,甚至在还击中小有斩获。一个接一个的阿拉伯村庄被占领,大批巴勒斯坦人被迫逃亡。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以色列,享受落地即拿国籍的(优惠)政策。有参战能力的男性,被马上派枪——许多人臂下,还有纳粹集中营留下的tattoo数字编号。当时每三个上战场的,就有一个是集中营的幸存者。
这些人的共同之处是,已经死过一次。
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人不仅打赢了阿拉伯人,还占领了比联合国划定的边界更多的领土。
自此,那片土地再无宁日。
好在现在大部分国家有选举,选民对代表不满意,可以用投票替换。
政客做事不可能是用正义感来撑着,基本一直在权衡甚至交换利益。
一般大众对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人物)的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要高,毕竟他们撑起的是社会两个根基的标杆,所以他们的信用很关键,对他们明显的过失,挞伐也会比较激烈。
自此,那片土地再无宁日,这是无奈又悲哀的状况,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无止无休。
谁又比谁正义多少了。
种下的因,就要收成果,因因果果无止无休,就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麻。
例子。
所以这种历史扒开看都很难看
以色列一直没有停止建立新的居民点,扩张领土。那么阻碍一个较为温和的巴勒斯坦建国,符合扩张领土的目标。哈马斯和巴解内斗,有效削弱了巴勒斯坦建国进程。美国扶持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抵抗苏联,扶持中国对抗苏联,扶持萨达姆对付伊朗,都是一样的做法。平民的牺牲,对大人物来说,恐怕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历史是不能用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词句来概括或叙述的。
用个有些不舒服的比喻就是:小妹啊,你要小心任何男人给你的任何帮助,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和你上床啊……请相信我这个长辈,我能够看透背后的背后的背后的动机的……
现在欧美对乌克兰以及以色列的帮助,如果我想阻止他们,我会对欧美老百姓说:劝劝你们的政府,不要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种下的因,将来是要你们老百姓收成果的………当然,同样的话也可以对帮助俄罗斯的中国印度讲……
换句话讲就是:这个“逻辑”可以用于怀疑或阻止 《任何一组个人/团体》对其他《任何一组个人/团体》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帮助》,而且听上去还没错,非常深炯非常睿智,真可谓有深度有高度有远度……
事在人为,个人会突然变卦,团体也会突然转型,历史有其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很多是最最当初那个时间点上无法预判的……
by 历史缔造者土豆
一厢情愿的好意,结果造成了以巴旷日持久的冲突流血,我说的因果是以巴之间,还没精神扯进其他因素,就这两方的撕扯因因果果循环往复,分歧仇恨已经说不清了。
不像我和土豆,早上我踹土豆一脚,晚上土豆砸了我一砖,基本两清了
那里回合太多了,都说自己是吃亏受害的一方,土豆这么神,断的清吗?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让大家明白这点:地缘政治是过去一段历史中的一个规律,但并不是方法;而历史中的规律很多是随着人们的观念(或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土豆必胜,希望普世价值长存。
这都地球村了,来去自由,信息共享,可土豆能挡得住有些人至今对土地的执迷。
“而历史中的规律很多是随着人们的观念(或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话虽然这么说,可土豆生一个小土豆,有人生八个,几代人以后,谁改变谁还真难说
至少现在是这样。以后么,不好说
就像股市,分长线短线,长期上升,短期调整。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里,短期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长线就一定是上升的吗?过去如此,将来就如此吗?哪天文明倒退个1000年,也未可知:)
除却极少数天才,大多数人就那么点儿寿命,一生就吸收那么点儿知识,所谓见识,就是尽量拼些碎片罢了。
结果打一仗,亏一次。就更觉得亏了,就又打,就更亏。
原来在这里聊过政客这份工作。我的意见是,政客也不过是一个职业,不是说多高尚,但是也没什么卑贱让人鄙视的。至于politics,也不比其他工种离“肮脏”这两个字更近一点——大家都是做事,当然也有做得好和不好的差别。
如同其他任何一份工作一样,比如做幼儿园阿姨照顾小朋友,需要有特别的耐心。在研究领域,那就除了耐心还要守得住寂寞,同时要够敏锐,能从小小蛛丝中找到可能是你那匹马的痕迹。我们每个人,当然都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特别的属于你自己的身份,做好那个身份要求你做的事,叫尽责。
不,过,如,此,而,已。
而政客这份工作,它特别的要求呢,我想,是远视。也就是说,除了看得到捡到篮里的鸡蛋,还要判断(是不是)能捡多少外面目不可及的蛋,或者筐里的是不是真的都能孵出小鸡,会不会有一条蛇混在蛋里面。
对联合国的投票结果,在欢呼雀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中,David Ben-Gurion很可能是最不乐观的一个。他说,
“如果我是一个阿拉伯领导人,我永远也不会同以色列签署任何协议。这太正常了,是我们拿走了他们的土地。当然,这片土地是神应许给我们的。但是,阿拉伯人会对这件事关心吗?我们的神,不是他们的神。不错,我们经历了反犹太主义,纳粹,希特勒,Auschwitz种种不幸,但是那是他们的错吗?我们来到这里,偷走了他们的土地,他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一点?”
“今天欢笑共舞的人们,明天会带着血哭泣。”
一点不错,另一边的阿拉伯人觉得自己被全世界出卖了。Haj Amin al-Husseini作为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发言人,他说,我们当然会对任何分裂这片土地的行为而战,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妥协。
最先爆发骚动的是耶路撒冷,从和平示威迅速演变成暴力冲突。犹太人的商店被烧,汽车被砸,聚会场所被袭击。
一天之内,7名犹太人在混乱中身亡。
大批大批阿拉伯人化身战士,武器装备齐全,只等一声令下,千枪万炮齐发。
Ben-Gurion一方?什么都没有。他当然明白,这种情况下,犹太人是没办法应付这一仗的。
又是斯大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一名出生在维也纳的奥地利人作为Ben-Gurion的代表飞抵捷克斯洛伐克签署特别协议,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向刚刚诞生的以色列运送(卖)武器。
为什么选奥地利人?奥地利是中立国家,连NATO都不加入的,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作用,很像维也纳的咖啡店。大家有问题需要坐下来谈,不想去你家也不想到我家,我们找一间咖啡好了。甚至那些政党胜出以后协调政府组建(分钱而已),都会找一间咖啡以示平等,而不是去谁家会议室(那不是有了主客之分?)。
现在的石油输出国,油价每月一议来决定从你兜里掏多少钱,也是飞到维也纳会面的。
捷克人背后?当然是莫斯科的压力。
捷克斯洛伐克所有库存的武器可以由以色列代表任意挑选,从原属德国国防军的步枪机枪,到大量的小型摩托车等机械装置。
钱呢?只有向世界各地犹太人募捐一条路。
这一次,Ben-Gurion派出的是自己的一位女性亲信,Golda Meir。她出生在今天乌克兰的基辅,后来做过以色列外长(1956-1965)和总统(1969-1974)。
当然,最大的金主只能是美国的犹太人。满足政客条件的第二个重要参数来了:口才好。Golda Meir说,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为以色列而战,为他们唯一的土地生死决战。我站在这里,向你们,这些在美国的犹太人承诺,如果我们手里有武器,我们会保证以色列人马上获得自由。
接下来的整整两个月里,她穿行在美国各个城市村庄,紧跟着的是钱象流水一样涌进以色列政府的账户。最后,她募集到比原计划多一倍的钱——5千万美元被直接汇到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武器购买资金。
话说回来,募捐这种事,的确是女性出面比较好,因为需要的能力是示强里的示弱。特别战时的女性,代表的是柔弱中的顽强,更容易激起人的同情心。
我一直嘲笑世人对天才的痴迷和莫名的崇拜,但是我尊重努力和尽力。什么是尽力?不过是放你最好的马出来。没人有本事次次跑第一,但是你有能力跑到自己的最好成绩,如果选对比赛项目。而选的过程,我会说,是努力的过程。
比如Ben-Gurion派Golda Meir去募捐不是别人。
1948年4月3号,以色列人拿到第一批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经匈牙利,塞尔维亚(这条运输线路是受莫斯科授意)的武器。
1948年5月14好,英国人终于撤出在巴勒斯坦长达30年的最后一批驻军。
同一天下午5点,Ben-Gurion宣布以色列成立。
第二天一大早,以色列领土内硝烟四起,标志来自各个方向的阿拉伯人的攻击开始——当然还有以色列人的反攻。
感谢捷克人提供的武器,以色列人不仅能够应付阿拉伯人的进攻,甚至在还击中小有斩获。一个接一个的阿拉伯村庄被占领,大批巴勒斯坦人被迫逃亡。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以色列,享受落地即拿国籍的(优惠)政策。有参战能力的男性,被马上派枪——许多人臂下,还有纳粹集中营留下的tattoo数字编号。当时每三个上战场的,就有一个是集中营的幸存者。
这些人的共同之处是,已经死过一次。
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人不仅打赢了阿拉伯人,还占领了比联合国划定的边界更多的领土。
自此,那片土地再无宁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聊聊以色列建国的一点历史(4) 聊聊以色列建国的一点历史(3) 周末灌水:聊聊以色列建国的一点历史(2) 周末灌水:聊聊以色列建国的一点历史(1) 一只小黄鸭
好在现在大部分国家有选举,选民对代表不满意,可以用投票替换。
政客做事不可能是用正义感来撑着,基本一直在权衡甚至交换利益。
一般大众对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人物)的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要高,毕竟他们撑起的是社会两个根基的标杆,所以他们的信用很关键,对他们明显的过失,挞伐也会比较激烈。
自此,那片土地再无宁日,这是无奈又悲哀的状况,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无止无休。
谁又比谁正义多少了。
种下的因,就要收成果,因因果果无止无休,就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麻。
例子。
所以这种历史扒开看都很难看
以色列一直没有停止建立新的居民点,扩张领土。那么阻碍一个较为温和的巴勒斯坦建国,符合扩张领土的目标。哈马斯和巴解内斗,有效削弱了巴勒斯坦建国进程。美国扶持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抵抗苏联,扶持中国对抗苏联,扶持萨达姆对付伊朗,都是一样的做法。平民的牺牲,对大人物来说,恐怕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历史是不能用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词句来概括或叙述的。
用个有些不舒服的比喻就是:小妹啊,你要小心任何男人给你的任何帮助,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和你上床啊……请相信我这个长辈,我能够看透背后的背后的背后的动机的……
现在欧美对乌克兰以及以色列的帮助,如果我想阻止他们,我会对欧美老百姓说:劝劝你们的政府,不要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种下的因,将来是要你们老百姓收成果的………当然,同样的话也可以对帮助俄罗斯的中国印度讲……
换句话讲就是:这个“逻辑”可以用于怀疑或阻止 《任何一组个人/团体》对其他《任何一组个人/团体》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帮助》,而且听上去还没错,非常深炯非常睿智,真可谓有深度有高度有远度……
事在人为,个人会突然变卦,团体也会突然转型,历史有其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很多是最最当初那个时间点上无法预判的……
by 历史缔造者土豆
一厢情愿的好意,结果造成了以巴旷日持久的冲突流血,我说的因果是以巴之间,还没精神扯进其他因素,就这两方的撕扯因因果果循环往复,分歧仇恨已经说不清了。
不像我和土豆,早上我踹土豆一脚,晚上土豆砸了我一砖,基本两清了
那里回合太多了,都说自己是吃亏受害的一方,土豆这么神,断的清吗?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让大家明白这点:地缘政治是过去一段历史中的一个规律,但并不是方法;而历史中的规律很多是随着人们的观念(或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土豆必胜,希望普世价值长存。
这都地球村了,来去自由,信息共享,可土豆能挡得住有些人至今对土地的执迷。
“而历史中的规律很多是随着人们的观念(或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话虽然这么说,可土豆生一个小土豆,有人生八个,几代人以后,谁改变谁还真难说
至少现在是这样。以后么,不好说
就像股市,分长线短线,长期上升,短期调整。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里,短期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长线就一定是上升的吗?过去如此,将来就如此吗?哪天文明倒退个1000年,也未可知:)
除却极少数天才,大多数人就那么点儿寿命,一生就吸收那么点儿知识,所谓见识,就是尽量拼些碎片罢了。
结果打一仗,亏一次。就更觉得亏了,就又打,就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