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Cornell 时,在一个卖中餐的小店前,我本想说早申 Cornell 吧,但是我女儿说她想早申 MIT, 看着她,我不忍心折断年轻人梦想的翅膀,就没说出来。然后我发现女儿 11 年级一连上了三门微积分课, Calculus AB, Calculus BC, and Multivariable Calculus, 都是自己选的,我都不知道。她说因为 10 年级时她去了 DC,一个人住,远程上课,没上什么有难度的数学课,想数学了。女儿一个人去 DC 是为了溜冰。我想这也算硬核,加上 MIT 网站说 apply on the sideways, 那就让女儿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吧。
早申 MIT 被 deferred, 我们还沾沾自喜,说明 qualified 的嘛,这也是对女儿的肯定。她的学校升学顾问建议她 ED CMU,MIT deferred 后 ED 2 CMU,我女儿不愿意,心心念念 MIT 和 USC,怕这两个学校录了她去不了。
结果悲剧了,waitlisted on Cornell, CMU, and NYU, 得去州大了。我远隔重洋的姐姐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我在女儿申请过程中一直 took the back seat, 只是 proof - read her essays, 学校、专业、早申或常规申请等等都是她自己定的,我就没有提什么意见过。我姐姐骂我在人生关键时刻让一个孩子决定自己的命运,宣称上不了好学校就断了她一直支持的溜冰的经济资助。
我也被骂醒了,我们升学一没请校外顾问,二没包装,所有的活动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的比赛也是因为真正地爱这一行,并且都是实打实的比赛,画画 scholastic,花滑 qualifying 的地区比赛。 我女儿又有理工思维,反对 market herself, 因为她要 humble,这怎么在一众亮眼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硬核的女儿到底是硬核,今天 off the Cornell waitlist, 因为 4 月她拿了个 sustainable fashion design 大奖,也是硬核,微软资助的。 这个比赛是她申请结束后 2 月时知道并提交作品的,我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她拿了奖。记得 2 月时我还说申请结束休息休息吧。
一切都很完美,冲了 MIT, 知道了自己的斤两,去了Cornell, 这是对她想做的事最好的环境,因为她想做 bioengineering in relation to agriculture, 同时对 law, fashion design 还有其他方面有兴趣。 插一句,女儿从小就显示出对理工和艺术的兴趣,对 law 的兴趣是在寄宿高中形成的。
我女儿 11 年级下半年时决定申请 MIT, 因为教她 Multivariable Calculus 的老师刚从 MIT 毕业,她觉得她跟这个年轻老师的 vibe 很相投,还有思维、幽默感等等。身在一个艺术为主的高中,这是个很 risky 的决定,因为这个高中没有数竟,没有科研,虽然她喜欢数学,喜欢动手。当初选这个高中是因为发现女儿对艺术有兴趣,可以自己一个人花几个小时琢磨怎么画画,就想找一个能够 nurture 她画画兴趣的学校,加上对她初中的应试教育很不满,就来到了另一个城市住宿,本来艺术强的学校就不多,又要住宿,就没什么可选的了。值得一提的是,她可以从初中直升的高中在 US NEWS 上的排名比现在的高中高多了,而且,远近闻名的罗老师的孩子在那个学校,我女儿跟着上过罗老师的课,如果继续上那个高中,继续蹭课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女儿觉得 mathcounts 很 ridiculous, 她喜欢解数学题时慢慢地想,不喜欢抢速度,也抢不过。另外加一句,罗老师的数学课讲得有艺术之美。
访问 Cornell 时,在一个卖中餐的小店前,我本想说早申 Cornell 吧,但是我女儿说她想早申 MIT, 看着她,我不忍心折断年轻人梦想的翅膀,就没说出来。然后我发现女儿 11 年级一连上了三门微积分课, Calculus AB, Calculus BC, and Multivariable Calculus, 都是自己选的,我都不知道。她说因为 10 年级时她去了 DC,一个人住,远程上课,没上什么有难度的数学课,想数学了。女儿一个人去 DC 是为了溜冰。我想这也算硬核,加上 MIT 网站说 apply on the sideways, 那就让女儿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吧。
早申 MIT 被 deferred, 我们还沾沾自喜,说明 qualified 的嘛,这也是对女儿的肯定。她的学校升学顾问建议她 ED CMU,MIT deferred 后 ED 2 CMU,我女儿不愿意,心心念念 MIT 和 USC,怕这两个学校录了她去不了。
结果悲剧了,waitlisted on Cornell, CMU, and NYU, 得去州大了。我远隔重洋的姐姐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我在女儿申请过程中一直 took the back seat, 只是 proof - read her essays, 学校、专业、早申或常规申请等等都是她自己定的,我就没有提什么意见过。我姐姐骂我在人生关键时刻让一个孩子决定自己的命运,宣称上不了好学校就断了她一直支持的溜冰的经济资助。
我也被骂醒了,我们升学一没请校外顾问,二没包装,所有的活动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的比赛也是因为真正地爱这一行,并且都是实打实的比赛,画画 scholastic,花滑 qualifying 的地区比赛。 我女儿又有理工思维,反对 market herself, 因为她要 humble,这怎么在一众亮眼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硬核的女儿到底是硬核,今天 off the Cornell waitlist, 因为 4 月她拿了个 sustainable fashion design 大奖,也是硬核,微软资助的。 这个比赛是她申请结束后 2 月时知道并提交作品的,我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她拿了奖。记得 2 月时我还说申请结束休息休息吧。
一切都很完美,冲了 MIT, 知道了自己的斤两,去了Cornell, 这是对她想做的事最好的环境,因为她想做 bioengineering in relation to agriculture, 同时对 law, fashion design 还有其他方面有兴趣。 插一句,女儿从小就显示出对理工和艺术的兴趣,对 law 的兴趣是在寄宿高中形成的。
最后一个月老母亲鸡血复活,在怎样把自己恰当地展示出来又不显得 arrogant 的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与 waitlisted schools 的沟通卓有成效。窃喜的是,一直一切自己做主的女儿真正地 humble 了,在如何 advocate for herself 的问题上有了血泪教训。 我还会找机会好好地跟她总结经验,经过这个总结,会有一个结果出现,以后在有关社会经验的问题上,具体到如何选择人生伴侣上,女儿肯定是会听老母亲的意见了, 因为老母亲力挽狂澜、给她兜了底。那个一直认为老母亲落后、不与时俱进的女儿,终于意识到老母亲关键时刻杠杠的。
🔥 最新回帖
Law, city life, stem girl with huge arts passion and accomplishment, 这还用说吗?
🛋️ 沙发板凳
当时我好像没在紫檀提过,她的兴趣就是 food.
就是坚持措辞不自夸也不妄自菲薄,事实就是事实,然后 fashion design 的 updates 放了 visuals.
超赞力挽狂澜的妈妈和坚持到最后的女儿!
这就是专业的第一步了。哪个级别的?
这般充满灵气的女儿
看这个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因为我有俩闺女呢
短信是昨晚收到的,于是又有了新的饭图:
我认识的人里面大多数是七到八月才从康的WL 转正,你女儿实力还是杠杠滴。
intermediate level 的,我想没有大奖是 mit 没有 waitlist 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女儿没有 highlight 她的花滑有多难 - 11 岁才开始,之前生活在小镇根本没有教练。她觉得州的intermediate level 前 8 很不怎么的,其实 11, 12 岁很多孩子都退花滑了,开始得这么晚这个成绩已经很好了。
我不让做,太慢……
特别是11岁才开始的,学的很快。要是早点开始说不定能上sectional/national。
家长策略也很好,放手让孩子往喜欢的方向努力
不过我们不遗憾,人生就大学四年能静下来好好读书,S 还是浮躁了点,不过西岸的创业氛围还是很喜欢,以后吧。
虽然老朽了,在社会经验这一块还是有用的嘛
但是,中西方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在与人交流方面,人性是一样的,大学申请也是与人交流你的成长过程和成就,
我女儿也滑冰,但是感觉滑不出什么名堂。。。。。。二周出了几个,二周半目前看出不来。。。。。。
什么专业
我女儿也是理工+艺术娃。可能大学4年做作业会比较辛苦一点,因为左右脑都要用且同时开动。你娃个性偏敏感内向吗?喜欢低调也和我女儿一样。申请大学是会有点吃亏。祝贺有惊无险。方便的话,分享一下她的Junk Koutour得奖作品?她又是模特,应该颜值也很高。
NYC 比赛 live stream,大家可以 google 去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