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申请大学终于尘埃落定,百感交集。总结一下,给后面的家长一点借鉴,也请有经验的家长对未来发展给一些建议。
女儿从小到大都比较独立,自推,我们对她很宽松。不要求门门拿A(现在发觉错了),也不要求她一定要上藤校,只要求她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去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歌喉公立高中,今年录取情况比往年差。GPA 大概5-10%。她为了挑战自己上了最难的课,没有全A。ACT34,考了一次,不愿意再考。这里应该督促她再考一次。Junior year 结束时8门AP,1个4,其他都是5。其实没必要上这么多,主要是学校太卷。
EC 有写作YoungArts, scholastic, states, Iowa, adroit 等。画画有多个小奖和portfolio. 一个做了五六年的创意类竞赛world 1st place。发表过诗歌和绘画作品。这里应该算是她的小spike。
没有科研,实习,工作,STEM竞赛。除了做四年tutor,没有做其他义工。如果早早确定了将来大学学习方向,应该做一些相关的义工或实习。这也是一个短板。Hindsight is always 20/20.
一封推荐信应该不错,另一封不清楚。孩子非要找那个老师,说和那个老师交流多,但是那门课只得了一个B+。中间换了新counselor,对学生情况不熟。估计这两封推荐信不是太给力。
12月的时候多写申请材料有基础
孩子不容易
祝贺最后的好结果!
猜是Emory? Vandy?
可以想象她高中和申请阶段的心理负担。
沒有申LAC嗎?
上了大学也不会差的
因为大部分学生的 essay都没准备好,反而坏事,感觉也有道理
她在senior year职业兴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更别说别的孩子了
理想的情况自然是慢慢思考,好好写,大部分孩子做不到啊
不是一切都要做到最好的,因为生活中没有最好。这么优秀的女孩,总是会给自己很高的要求,家长主要是帮她减压,让她做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用事事都有目标和milestone;家长做单纯的cheer- leader就好了。
你女儿在同龄人里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有计划有实施方案。你们作为家长也很负责,通情达理。
我觉得你女儿高中选简单的课随便学学 申请结果也差不多 爹妈自己感觉不是特别有资源 还对女儿要求太高了 不是大藤就要有全奖 还看不上州大保底 没必要
升学指导再一套,又要写自己想写的topic,又要顾虑太多实用的东西(尤其是父母那边出的主意),各种矛盾,太难了。老中父母常常不理解孩子的这些dilemma,还在边上接着催接着逼,孩子难啊!大学要的是孩子真实的有个性的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机器人。
Congratulations! She found her place!
每个孩子不一样,不需要了解我们所有细节。我们只是想分享我们的经历给大家参考一下,你们申请更顺利一些。我们已经move on了。
从小看他读书很轻松就成绩超群,期待他能进名校,但是他基本不报不写,就选了一个中不溜的学校,他要的是Work/Life Balance,找工作的目标也是那种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搞业余爱好的,而不是赚大钱的。他的目标就是一个中产的生活(不是紫檀的中产标准,是普通美国人的中产)。
心理医生那里先挂号,有问题立刻就能寻求帮助。
senior year 转专业似乎也是写作burnout 了。
因为楼主也说了孩子senior时候改了主意,不知道为什么要改主意?
如果孩子写作得了那么多奖,但是申请文书上看不出来,不impressive,可能会影响申请
追男女朋友一样,非ta不娶嫁,太在意往往失败。如果报着平常心,再试一个,好事就来了?
是的,我们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太耽误孩子。我们真心觉得孩子资质不错,对她的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也是顺其自然地培养,她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正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对自身和外界都处于探索期,想得多想得深的孩子困扰也较多,在这个时间点不见得刚好是某个大学想要的学生,而她又不屑于通过任何套路去迎合招生官。老天眷顾结果还好,有学可上。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其实大学算什么,人生舞台很大,人生路很长,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就好,走点弯路也没什么,人才不会被埋没的。谢谢您的忠告,有可为有可不为,凡事不用求圆满。我试着翻译给她听。
女儿申请大学终于尘埃落定,百感交集。总结一下,给后面的家长一点借鉴,也请有经验的家长对未来发展给一些建议。
女儿从小到大都比较独立,自推,我们对她很宽松。不要求门门拿A(现在发觉错了),也不要求她一定要上藤校,只要求她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去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歌喉公立高中,今年录取情况比往年差。GPA 大概5-10%。她为了挑战自己上了最难的课,没有全A。ACT34,考了一次,不愿意再考。这里应该督促她再考一次。Junior year 结束时8门AP,1个4,其他都是5。其实没必要上这么多,主要是学校太卷。
Two sports varsity team, 一个队长。两三个俱乐部的领导。她在senior year职业兴趣发生改变,但是之前并没有相关的课外活动支持,在申请材料上可能是一个flag。EC 有写作YoungArts, scholastic, states, Iowa, adroit 等。画画有多个小奖和portfolio. 一个做了五六年的创意类竞赛world 1st place。发表过诗歌和绘画作品。这里应该算是她的小spike。
没有科研,实习,工作,STEM竞赛。除了做四年tutor,没有做其他义工。如果早早确定了将来大学学习方向,应该做一些相关的义工或实习。这也是一个短板。Hindsight is always 20/20.
一封推荐信应该不错,另一封不清楚。孩子非要找那个老师,说和那个老师交流多,但是那门课只得了一个B+。中间换了新counselor,对学生情况不熟。估计这两封推荐信不是太给力。
我们没有预计到的是,女儿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自己。压力之下,她申请大学进展极其缓慢。学校名单迟迟定不下来。平常写东西洋洋洒洒,写essays却像拔牙一样痛苦。我们一起制定的计划完全不能执行,每个deadline 和milestone都错过。她也很痛苦,烦闷,不想和我们谈论任何跟大学有关的事情。大公校counselor帮助也很少。我以前做过很多project management,也采取了很多减压措施,但在她这里完全不奏效。当然我也不敢管得太紧怕出事。之前也咨询过升学指导,女儿不喜欢对方只focus藤校,也反感对申请材料作任何修饰和夸大,作罢(回头想也许升学指导能把把关,至少保证正常进度)。一直拖到12月最后一周,一天申请两三所,哭了好几回,质量可想而知。 因为她完全没有准备好,我们又想申请FA,所以放弃了早申。这可能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二月份后结果陆续出来,任何学校录取我们都很高兴,而她反应一般。没有意外的被几所藤校全据,她也没有多难过。我们猜可能是她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一所藤校3月初才面试她,当时我以为有戏,结果脆据,也是迷。幸运的是很多学校给了奖学金和助学金,两所给了全奖,其中一所是前20的学校,最后才决定申请的,之前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立刻查资料,访校,发现这所学校竟然符合女儿所有的期望和要求,也符合我们的要求 - 不歌喉!女儿笑逐颜开,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虽然一路磕磕碰碰,结果竟是最好的安排。 回首这段时间女儿经受了三重压力:歌喉高中学习压力,大学申请的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这是她18年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压力测设,她侥幸过关,但是抗压能力堪忧。大学,工作以后可能会面对更大的压力。请大家给点建议。谢谢。12月的时候多写申请材料有基础
孩子不容易
祝贺最后的好结果!
猜是Emory? Vandy?
可以想象她高中和申请阶段的心理负担。
沒有申LAC嗎?
上了大学也不会差的
因为大部分学生的 essay都没准备好,反而坏事,感觉也有道理
她在senior year职业兴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更别说别的孩子了
理想的情况自然是慢慢思考,好好写,大部分孩子做不到啊
不是一切都要做到最好的,因为生活中没有最好。这么优秀的女孩,总是会给自己很高的要求,家长主要是帮她减压,让她做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用事事都有目标和milestone;家长做单纯的cheer- leader就好了。
你女儿在同龄人里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有计划有实施方案。你们作为家长也很负责,通情达理。
我觉得你女儿高中选简单的课随便学学 申请结果也差不多 爹妈自己感觉不是特别有资源 还对女儿要求太高了 不是大藤就要有全奖 还看不上州大保底 没必要
升学指导再一套,又要写自己想写的topic,又要顾虑太多实用的东西(尤其是父母那边出的主意),各种矛盾,太难了。老中父母常常不理解孩子的这些dilemma,还在边上接着催接着逼,孩子难啊!大学要的是孩子真实的有个性的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机器人。
Congratulations! She found her place!
每个孩子不一样,不需要了解我们所有细节。我们只是想分享我们的经历给大家参考一下,你们申请更顺利一些。我们已经move on了。
从小看他读书很轻松就成绩超群,期待他能进名校,但是他基本不报不写,就选了一个中不溜的学校,他要的是Work/Life Balance,找工作的目标也是那种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搞业余爱好的,而不是赚大钱的。他的目标就是一个中产的生活(不是紫檀的中产标准,是普通美国人的中产)。
心理医生那里先挂号,有问题立刻就能寻求帮助。
senior year 转专业似乎也是写作burnout 了。
因为楼主也说了孩子senior时候改了主意,不知道为什么要改主意?
如果孩子写作得了那么多奖,但是申请文书上看不出来,不impressive,可能会影响申请
追男女朋友一样,非ta不娶嫁,太在意往往失败。如果报着平常心,再试一个,好事就来了?
是的,我们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太耽误孩子。我们真心觉得孩子资质不错,对她的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也是顺其自然地培养,她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孩子正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对自身和外界都处于探索期,想得多想得深的孩子困扰也较多,在这个时间点不见得刚好是某个大学想要的学生,而她又不屑于通过任何套路去迎合招生官。老天眷顾结果还好,有学可上。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其实大学算什么,人生舞台很大,人生路很长,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就好,走点弯路也没什么,人才不会被埋没的。谢谢您的忠告,有可为有可不为,凡事不用求圆满。我试着翻译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