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篱笆08
楼主 (文学峸)

如此类推。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会干什么,或太多喜欢,需要explore再一一排除,当然选能上的最好的综合性大学。

w
whaled
这些本来都是常识,紫檀确是很稀罕的认知了
y
yzhl888
想当领导的最好家里有矿,要不谁雇你当领导啊。小老百姓不都是都当螺丝钉,干好了才能往上走
凊荷
你的看法而已

综合大学的专业比专业排名高的在专业培训上一点不差,综合大学在对孩子世界观品性人格的影响比专一的技术学校深远和意义更大。

y
yzhl888
另外经济不好的时候是裁螺丝钉还是裁领导啊?
篱笆08
主要是家长为校名所累。孩子自己可能很清楚要去哪里。
篱笆08
这有矛盾吗?我并没排除综合性大学,我说选专业最强的。如果专业最强的是综合性大学,就选它呀。
f
fakegreen
裁领导啊,先裁老华小华领导,最后裁老印小印领导
两女宝妈
主要是人的欲望不止是单一的,其实紫檀的纠结就体现了这一点。想方方面面的欲望都实现的时候,选择就变得很艰难
篱笆08
裁不裁领导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就不是当领导的料,硬往上推也干不长呀。
两女宝妈
应该是都裁一些
篱笆08
有的孩子的talent在哪一方面其实很明显,尤其顶级数理娃。
w
whaled
综合大学在对孩子世界观品性人格的影响比专一的技术学校深远和意义更大:这没有事实支持
f
fantasticdream
CMU SCS vs H/P

你选哪个?

w
whaled
除非骗子也算品格卓越
凊荷
你这不是走极端了,恰好是太看重纯技术培养得狭隘偏执性格

很简单养人要养心,综合大学比纯技术大学在人格培养上完整的多,不会太走极端。

篱笆08
太容易选了。

如果我娃只对技术感兴趣,CMU SCS是不二选择。如果我娃只是想涉足CS领域,今后更注重开公司,或爬corporate ladder,H是不二选择。如果我娃对花街感兴趣,P,H都可。

w
whaled
搞技术要有一点执着,不能当投机分子。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北欧制造业发达,而机会主义的昂格鲁萨克森不成的原因。
f
fantasticdream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篱笆08
那是,因为我家的根本就没机会被这三所名校录取。这又变得简单无比了。

f
fakegreen
比如,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
凊荷
在养人养心的地方学专业一样会执着,在做人做事方面会学到远离偏执

这才是重要的,周围的大环境会对一个孩子有很大影响

w
whaled
那是德国种的芝大,藤校的对立面。把执着讲原则当偏执本身就是一种偏执和偏见。
凊荷
之大可是美国人搞得,德国种的是case

而且藤校也有崇尚技术的。你太不了解而已。藤校才奠基了美国的科学与工程。

两女宝妈
那不是人也是走一步看三步的
N
Numero
3
篱笆08
你真觉得硅谷大厂里的一大批牛人稀罕通识教育,愿意去选修历史选修文学选修社会学?看平常发言就知道了。

各人talent不一样,没必要走一样的路。

N
Numero
所谓通识普及,就是还没有真正涉及到专业。想想你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有几个还在本专业的?

至于历史文学这些,不是学几门课就能管用的

不过说这些都是白说,这里谁也说服不了谁的

两女宝妈
你要明白,不是骗子算品格卓越,而是骗子在被坐实是骗子之前,他披着的是精英的皮,这就是名校的加持效果。品格卓越是个伪概念,

因为卓越的品格是很难用具体的证据支持的

两女宝妈
通识教育对牛人肯定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现在科技的加持让通识教育的时间大大提前了,比如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在小学阶段进行了大量

人文和商科经济方面的熏陶了。所以大学是否还要定位为通识教育的阶段,就要具体娃具体分析了

篱笆08
现在孩子多数就读个本科就工作了。进入社会的教育更通识。几年后再回校读个在职MBA或读硕读博。人生又不只是四年。
N
Numero
你不是在说从小有远大理想的选择学校吗?当然不一定马上就读呀。早说过,美国这点非常好

可以任何时候改变轨道,回学校接受教育

N
Numero
我的中心思想是本科不要太单一只盯着某一个专业,局限了自己。。。
篱笆08
不是远大理想,是从小就目标明确的,比方硅谷双码工家庭的孩子,很多从小就喜欢CS,也被父母往这方面引导,也从小就展示出这方

面的才能。从小到大都目标明确就是要做CS。这种孩子如果不具备什么领导才能,干嘛非逼着他成为well rounded的人长呢?

z
zaocha2002
还是还给孩子美好童年吧,哈哈
N
Numero
矮油,退一步就是要做一辈子技术员不做领导,那也要跟人接触呀,这样的孩子更应该趁着年轻

多锻炼自己,难道就这样定终身了?家长应该鼓励去锻炼,有不少孩子大学里这方面进步非常大

而且既然有才能,那上排名高的综合性大学也不会耽误他的,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机遇,比如创业

多涉及一些其他学科,比如数学统计。。。对专业也非常有益

 

 

z
zaocha2002
这确实很难说,如果一个人有不同的突出的TALENT,不一定会一条道走到黑。大学其实不是确定未来方向的阶段,而是认知自我的

阶段。让娃去选择,父母给点意见

篱笆08
美国这样的孩子很多,对每一方面专注又擅长,没毛病,过得也很好。不是每个人都well rounded才能生存。这个社会还是

或宽容的。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两女宝妈
这倒是的,我认识一个医生家的孩子从6年级就定下来学医,就开始往医学方面做各种准备了
N
Numero
医生跟CS等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医生等于读graduate school,专业定住了。而且学医除了专业

最好能做到well round,要过面试关,要每天跟人打交道

另外,premed本科什么专业都可以的,可以是艺术史,可以是数学,CS。。。

 

不过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取决于每个家庭的观念和培养孩子的方式

至于上哪(种)个学校

那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了

 

两女宝妈
只是举个例子说的确各家的选择可能很大的不同。这家就牺牲了孩子social的时间,学通识教育的时间
两女宝妈
学通识知识并不是负担,对于很多孩子:)比如读历史故事,很多孩子都很喜欢。这些其实都可以归入阅读时间。你觉得孩子阅读时间是

牺牲美好童年吗?还是阅读丰富了美好的童年?

篱笆08
人还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自己feel comfortable的事情才做得长,做得好。
两女宝妈
但是对于一部分娃,的确这个探索自己爱好的时间在提前了,这个也是时代带来的一个巨大变化。没必要千篇一律。当然孩子愿意把大学

阶段当成通识教育,探索自我的阶段,一点问题都没有

篱笆08
我仅指目标明确的娃,可以这么做。
z
zaocha2002
商科经济没必要。至于历史等,小孩子的理解毕竟有局限,了解历史是看兴趣,没必要小学就学。小学阶段是开发创造力,中学

通识,大学个人选择,愿意继续一些通识不用读大学都可以

两女宝妈
我一向支持看娃下菜碟吧,规律其实不是用来指导具体某个孩子的,规律只是用来看很多孩子的大致发展的。各家根据孩子的喜欢做,那

就没有啥一定是不能做的,也没啥一定是必须做的。其实只有一个东西对所有孩子是一样的,那就是时间。所以做的可能很不相同,但是不能希望啥都做到

z
zaocha2002
看个人了,我更看重创造力。。。这没有对错 只有注重点不一样
两女宝妈
实话实说,我觉得开发创造力也是个伪命题,哈哈哈。。。
z
zaocha2002
目标明确的娃自己主意大,更知道选择啥。
两女宝妈
嗯嗯,的确如此
z
zaocha2002
这没关系,每个人相信的东西不一样,没必要统一,哈哈。我可能更觉得无形胜有形
两女宝妈
但是因为无形,我觉得“培养”就是伪命题。所以我对小娃的创造力的培养就是让她从小就有自由时间,尤其是她什么都不做,什么都

不说的时间。我就假设那是她在发展自我创造力的时间,哈哈

可能我觉得创造力更多是先天决定吧,我觉得一个人绝大多数大大小小各种展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先天决定的

z
zaocha2002
创造力虽然天生 但是过度灌输肯定是磨灭创造力的。。。
t
topsecret123
想法和具体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差距,内卷严重。
两女宝妈
“过度”就很难定义。不过“知识储备不足”也会严重影响创造力的体现的。所以,其实教育上更多的是模糊的东西,所以可能多观察娃

感受娃的需求的确是性价比最高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