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驴兄预言刺激,翻出俺的“预言”来 (加了新内容)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2019年5月写的。以为在茶坛贴过,但是没找到。这个预言预得有点绕:先是喻,然后才能扯上预。就是“如果是一百个人划两艘船,西方就会输。因为中式思维有更加根本的协同观”,可以跟抗击新冠的表现沾上点儿边儿。下面是原文:

 

语言决定论:中国文明将超越西方文明

 

只看语言结构句法规则就可以发现,汉语真的非常独特: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认识”中存在的各种规律,最小限度地对语言进行人为的剪裁。反之,曲折语则最大限度地对语言进行了人为干涉,时态,体,一致,性,格等等。

如果把西方的语言比作人造的都市,而汉语则是天然的林泉。

意思是什么?汉语朴实。朴实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原始与落后,如果你只了解西方的哲学与语法的话。朴实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更基础。比如一场地震可以毁掉一座城市,可以把山变成海海变成山,但无论如何也毁不掉自然,地震本身就是自然的一种表现。朴实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更有潜力。如果说曲折语是器,那么汉语就是材。材本身没有器的特征,但它可以成为任何器。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明3000年有史可征延绵不断可是却没有发展出现代科技。因为语言决定思维,中国古人的意识不在器用,而在材性。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人可以在现代科技方面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因为材并不排斥器,相反,材是器的本源。

中西之争,在最根本上是思维上的材器之争。西方必败。

不要误解,所谓争,不是拳击式的斗,而是马拉松式的竞。前者互殴强者胜,后者有共同目标先到者胜。因此,所谓败,也不是被打败,而是落后。西方文明这么牛,中国文化这么落后,怎么可能西方败?

如果以西式思维划定规则,当然是西方最牛,一定胜出。但如果有一个超出西式的规则,那么就西方就会落后。比如两个人比划船,一人一艘,西方选手力气大,技术好,当然赢。但是如果是一百个人划两艘船,西方就会输。因为中式思维有更加根本的协同观,中国可以学西方发展技术,但西方学不来中国的深层协同观。

思想文化这个变量,确确实实存在,但任何政治学,经济学原理模型也推不准。这也是哲学有用的地方,它大概可以分析出这个变量的特征;也是哲学没用的地方,它也搞不清具体会怎么发展怎么变化。

************

以上引用完毕。

加一段为什么中式思维在群体协同上更容易,西方更难:

因为西式思维特别注重个体特性,如果两个个体合作,一定要有共同点能把这两个个体结合起来,比如抱团才能生存这样的事。中式思维则特别注重个体的整体归属,不需要任何外加条件(或者说外加条件的成本强度相对西方要小得多),个体就自动向整体靠拢。

这样,对西方来说,要团结统一的个体越多,外加条件就得越强,而外加条件越强,对个体的压迫感就越强;对个体的压迫感越强,个体就越容易从整体中脱离出去。因此,在抗疫这种需要全民协调的事情上,西方社会就不容易统一步调。

反过来,对中国来说,一件事情,意见相同的个体越多,对其他个体的吸引力就越强。因此,外加条件越强,个体就越容易团结到整体中。

因此,需要协调的个体越多,对西方来说,组织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而对中国来说,则组织成本越低难度越小。

这些因素都可以在语言的组织结构中找到依据。

 

再加:

中式思维让个体对整体有强烈的趋附倾向。这种倾向平时分散在不同层面,比如有人倾向权力,有人倾向财富,有人倾向道义,有人倾向科学,有人倾向西方。。。不论倾向什么,都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找到归属感。俺以前写过一个帖子叫中国人的仰大思维,偏重负面多一些。其实,这是一个中性的倾向。

依外在条件不同,个体趋附的对象可能不同。

但如果有一个条件,它的感招力超过其他因素,那它就能把其他因素感招的个体都吸过来。越急迫,感召力越大。

 

盈盈一笑间
思维决定语言,还是语言决定思维?据说有一种相反的说法是,汉语的模糊性及表意性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了逻辑思维不如西方人?
s
stonebench
西方逻辑本来就是分析的工具,中国人不关注分析,当然没有西方的理论上的逻辑体系。但这不等于中国人没有逻辑能力。

有些人分不清逻辑能力和严密的逻辑学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要学这个体系,一点儿也不难。

这就好象中国人有好多蛋,但有人说中国人没有鸡一样。中国人过去可能真的没有西方的鸡,但中国有各种蛋。只要中国想了,要孵出几只西方模样的鸡来,不是难事。

 

 

盈盈一笑间
文科僧俺碰巧学过整整一年的逻辑学,比如大命题小命题,各种论证,得出结论:白雪是黑色的。这是俺当年逻辑学期末考试的真题。痛苦不堪的

一年,痛苦不堪的回忆。。然后学完,我也木有觉得自己逻辑上进步多少,所以俺就找了个背锅的,,一定是汉语的模糊性耽误了我这么油菜花的银。。嗯,一定的。。

中间小谢
我已作出的偉大預言:美國將分裂,子國以族裔結,亞裔國漸强,中國文化如是拓展。印第安人自尊小國,稍得慰藉。加、澳亦將如是。

百年後,當文學城已成廢墟,所有大卡名博都已被遺忘,未來的人們會在斷壁殘垣、磚塊瓦礫中抽出一條一條已化作黄金的跟帖,在幾百年前訴說他們那時的現實。這些金條都有同一個署名:中间小谢。

 

盈盈一笑间
扑哧。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大神们都从圣经的大小先知书里走出来到处闲逛啦?嘎嘎~
s
stonebench
其实要讲思辨力,中国更彻底。但讲系统性,则西方更严密。

中国人还在学西方,顶礼膜拜自叹弗如阶段。

等学好了,消化完了,就该回头看到自己的好东西了。

盈盈一笑间
嗯。论学贯中西的重要性。这个论题可以参加茶坛的吐槽大会咩?
s
stonebench
俺可以问个问题吗?

咩,是啥意思?

相当于"吗"?

中间小谢
印度最彻底?未見有超越佛法的思辨,無論是思力還是系统。
s
stonebench
美国分裂这件事,俺也有所担心。所以,

金条中应该有一条:中间小谢的左边加上石头

s
stonebench
确实佛法思辨远超西方逻辑。中国的名家其实在某方面相当接近佛法。

两者都跟西方不是一个路数。主流认准了西方,中国印度都要往后排,甚至排不上。

可叹。

盈盈一笑间
BINGO

是滴,相当于"吗"。就是搞笑的说法啦。

a
applebee3
美国与中国都会好好的。各自精彩各自文明。为他们祷告。
f
fang01
美国分裂已成定势,美国会以历史名词载入史册,如同罗马一样

分裂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如小谢所说子国会以族裔分,但不会有亚裔国,更不会有华裔国。华裔会与白人伴生。虽然话题沉重,我已开始和孩子讨论。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局部地区会有非常血腥的动荡。华裔后代如何做到择国而居是一个大智慧。

S
SAR
石凳的文有意思
a
ahniu
坐井观天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s
stonebench
哈哈,没有那么高明,管中窥豹的程度还不到呢。
禾口
感觉还不能简单用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来区分中西文化。

人作为群体生活的种类,基本上都是个体不得不依附整体的。和人接近的灵长类都类似,个体离开群体都难以生存。当然这种生存是指肉体的生存。如果生命不是只止于肉体生命,而衍生扩展倒精神生命。就变得略微复杂了。

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正是表现在精神生命的巨大增长。而精神生命借助于语言就很难有明确的个体和整体的界定了。

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既互相依托又会产生对立,因为可以有明确,丰富自我体验的精神生命是期望能摆脱肉体生命的束缚。

我隐约觉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对待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关系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