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L
LinMu
楼主 (文学峸)

2006年,年近80高龄的木心的作品才在中国出版,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热卖,一个月内就曾加印三次,他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得力于陈丹青和梁文道等人极力推崇,他的名声大振,掀起一股木心热,还把2006年定为“木心年”。陈丹青在各种媒体极力推崇他的恩师,感觉有点像搞造神运动,中国人有这种习惯,他想把木心推到文学大师的宝座。不知在他眼里大师是怎么定义的?其实要是你喜欢作者的文章,是不是大师有什么关系?陈丹青对文学的趣味是值得怀疑的,他说过他通过阅读小说来增加阅历,显然是很外行的话,对小说缺乏基本的认识。即使是一般读者,提高阅历也只是阅读的小部分动机。

但木心居然也倾倒了陈村、何立伟、阿城等我喜欢的作家,便激起我的阅读欲望。

我在网上找到他的诗,粗略读了一些,肯定没有惊艳的感觉,有些遣词造句别扭,句子读起来不顺畅,缺乏节奏感,有些陌生阻塞,文白参杂,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虽然十多年前木心就在神州大地火了,有众多的追随者,有人甚至可以看作是信徒,但我对木心的作品所知甚少。后来我又回头读了他的诗,觉得有些还是不错的,虽然离大师有一段距离,继而又读了一些他的小说散文。

木心当然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像个出土的老古董。他在中国三度坐牢,人生经历坎坷多磨,经受中国近代的苦难,但他不像其他中国作家受到政治语境影响,他的文字不带意识形态,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印记。

我平时散文看得少,读木心散文的印象是,木心有深厚的国学与西学根底,视野宏阔,见多识广,语言洗练,文风古朴优美,有民国文化遗风。他是中国文学圈的局外人,事实上他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才出国,去国前在文坛还一文不名,不可能成为体制内的人。可喜的是他后来也不在名利场中追逐,他的文字不带流行色。不像鲁迅那么严肃、冷峻,但轻柔中不乏厚重。读木心和读懂桥有相近的心态,董桥、木心和胡兰成是一脉相承的。木心的随想录,经常引用点评先贤哲人的观点,把尼采、蒙田等的只言片语用清晰干净的文字串在一起,表达了超越时间的对生命的感悟。

我平时喜欢读小说诗歌。木心的小说不多,只出过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在《温莎墓园日记》中。像《草色》、《空房》、《遗狂篇》、《大西洋赌城之夜》,这些作品都可看作是小说,但辑录在散文集里。收在小说集里的《此岸的克利斯朵夫》则是散文。事实上他的小说散文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木心不拘泥于小说固有的写法,他以散文的笔调写小说,把自己的小说称作叙事性散文。木心属于灵感式写作的作家,既感性又理性。他的小说文字是他一贯的风格,用字极省,寥寥数语,人物情节已交待的清清楚楚,有些鲁迅的意味。事实上,他的小说《寿衣》中的陈妈就像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SOS》写的是一个外科医生在轮船倾覆的瞬间,帮助产妇接生的故事。海难猝发,要是医生迅速逃离轮船本无性命之忧,但他看到临产的孕妇跌坐在梯级上,选择留下给孕妇接生。婴儿顺利出生了,但最终母女和医生都被海水吞噬。小说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形式像诗歌,在悲剧中呈现人性的善与美。

木心的诗中点缀着机智和幽默。他的文字零碎、散漫,但同时又精准、理性,且天马行空。他的诗跟他的随感录很相似,像是简短分行的随感。事实上他的诗、散文、小说是互通的。木心有的诗轻盈而丰厚,能做到诗与思的完美融合,应该说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了。他有文人气、才子气。文人气本来是两面刃,问题是当代中国作家大都缺乏文人的骨气,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朱光潜说诗的极境在兼有平易和精炼之胜,用偏字、怪字、文白杂糅是写诗的大忌。木心的文字有的流畅,有的生涩、古怪。他好用偏字,在用偏字上可以说自成一家。要是为了加重语气,无可厚非,但显然不全是这样,不知是文人的自恋与炫耀,还是为了完整衔接古典汉语的传统?

木心最看重自己的诗,但感觉他最擅长的还是随感。木心的追随者很多,但他的作品并未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以下收录几首读起来比较顺畅的木心的佳作: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纷纷的情欲》

尤其静夜

我的情欲大

纷纷飘下

缀满树枝窗棂

唇涡,胸埠,股壑

平原远山,路和路

都覆盖着我的情欲

因为第二天

又纷纷飘下

更静,更大

我的情欲

 

《黑海》

黑海不黑,阔大

广及四十六万平方公里

周边几个国家

 

海面有蓝色条纹,沙滩迷人

阳光洒在海上,浪花闪烁如珍珠

垂足护堤,浪花凉而柔

 

蓝蓝的黑海哟

玓玓的浪花哟

 

去他妈的黑海舰队

去他妈的雅尔塔会议

去他奶奶的拜占庭

去他奶奶的钦察汗国

 

我只要此刻的克里米亚

你在朝阳下,你孑然独领黑海

直到晚霞炫丽天空

 

黑海,爱你

占有你,是我之独有

这是唯一的爱法

 

《眉目》

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

热势退尽,还我寂寞的健康

如若再晤见,感觉是远远的

像有人在地平线上走,走过

只剩地平线,早春的雾迷蒙了

所幸的是你毕竟算不得美

美,我就病重,就难痊愈

你这点儿才貌只够我病十九天

第二十天你就粗糙难看起来

你一生的华彩乐段也就完了

别人怎会当你是什么宝贝呢

蔓草丛生,细雨如粉,鹧鸪幽啼

我将迁徙,卜居森林小丘之陬

静等那足够我爱的人物的到来

 

老键
木心或不屑陈丹青的商业路子,他自大且有自大的本钱,他说1+1=3,你在还嘴前,不得不先想想1+1果真=2?
盈盈一笑间
有人评价,木心一个孤孤单单的人,却是真正的精神贵族。谢谢分享阅读木心的体会。董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中学时代,追着上海文汇报上

他的专栏,看了不少他的文章。董桥的文字精致讲究,学贯中西。当然冯唐对此肯定会表示反对。 :)

盈盈一笑间
欣赏你对木心的评价。我一直喜欢散文多于小说和诗词,和中学时代的阅读习惯有关,那时读了一些梁实秋,余光中,林清玄,董桥,张爱玲。。

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很多影响。比如我会喜欢张爱玲的散文多于她的小说。

张爱玲的小说的基调太灰暗,写了太多人性中的凉薄,读起来好郁闷。而她的散文就要明朗很多。例如我很喜欢的这一段,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 出手摘树顶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当然,紧跟其后的她的很著名的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可以暂时忽略掉。:)

江上一郎
不知可有读过木心回忆写席德进?我认为是他最好的文章之一。。。。前些日子,

有人在此介绍夏葆元写木心---很有参考价值。

L
LinMu
在诗人眼里,一只苹果加一个梨也等于三
L
LinMu
一个帅气的单身精神贵族
L
LinMu
散文轻松,小说太厚重
L
LinMu
没有,谢谢推荐,有空找来看看
忒忒绿
确实夹生,是不是当时的时髦啊?
盈盈一笑间
赞惜字如金的回复。

这也太打击你读者的回帖热情了吧?哈哈

江上一郎
顺告知----木心的画---

80年他未出国前---在我主编美术的《中报》月刊上刊出---,据说,他拿杂志去美领馆签证,马上批出。

当初,美国领事馆对印刷品是认可的,后来,造假的多了。。。

盈盈一笑间
今天梅雨潭的作业你交了? 我听了一耳朵,基本都没有听懂。太受打击了。索性来这里灌水,懒得写作业了。哈哈。
老键
不是这个意思,从没把他当诗人过。喜欢他的胡言乱语,不知深浅的会说他哗众取宠,其实他牢里思,流浪时思,落魄时思,我们浅浅从书里抓点
a
applebee3
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用去他妈的字眼放在诗歌中,难怪经常看到他的徒弟经常在电视节目中也他妈的他妈的。对文人来说这很时髦吗?
a
applebee3
绿绿,我写了一首诗歌给你的:

那天

 

一轮明月

黑夜里,很亮

白昼中,淡泊

我与你

都看着。

 

注:在茶坛第一次跟你的贴是一首诗歌《月光曲》。你诗中写了两个家园,那时我想到了中国与美国的两个家园。这诗中的我与你也可指同个人,一个在真实的所在,一个在幻想中的所在。两个地方都可适用。

L
LinMu
他读了很多书,有想法,写了很多一两行的金句,没能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
L
LinMu
都写在文章里了哈
L
LinMu
他是多面手。不知怎么和签证有关系
L
LinMu
我没看到别人这么写
L
LinMu
可能潜意识里受到老毛不须放 p的影响?
a
applebee3
不知道政治历史,不知道这个典故。
盈盈一笑间
好吧~

那以后只给你点赞。

我也惜字如金,

都在点赞里哈。。

L
LinMu
你将了我一军
忒忒绿
滥竽充数 交了;)
忒忒绿
感谢三蜜馈赠!短诗真棒,赞!

也谢谢您对我的诗歌小品涂鸦的欣赏  要多提宝贵意见和批评

江上一郎
木心正式读过上海美专和杭州美专,出国前,都以设计、美术为主----文字方面,是他出国后的事了。夏葆元一文有较详细叙述。

网上传说阿城也是他家讲课时的“学生”之一,是误传。是课程结束时,陈丹青请加州的阿城来纽约参加结束的仪式。

L
LinMu
看了。他像个启蒙者
师太明年三十八
又没时间细看了

mark一下就走。

我有木心全集。细细读读不错

江上一郎
是。尤其是1949至60后出生的几代人-----知识面和深度十分有限的群体中----

出现这样的人物,魅力超群,可想而知。你说的没引起评论界重视--其实不一定是坏事。

木心有过人之处和其个人风格,作为解放后的艺文工作者,比较少有,值得研究和关注,但是,我以为还是有些过誉了。

如斯
她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 是翻译一句英文,我曾读到过,可惜忘记了。
盈盈一笑间
多谢分享,第一次听说,回头有空,我去研究一下。;)
雨女
木心这样的人,帅还有才华。什么样的女人才入的了他的眼。一辈子独身。

我喜欢陈丹青。这人落地踏实。娶妻生女。就这一点,就让人觉得踏实。你看那个陈逸飞。本来娶了即是同窗,又是该校大学教授的女儿。虽不是高攀,也应该是门当户对了。发了财,去拍电影。这都没什么了。还非得要娶一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女模特。再生一个。哏儿屁的时候,那孩子才五岁。整这么多幺蛾子干嘛。我们普通人,不明白艺术家们的心态。

 

青白丹城
有些人的文字,被搁在一边,久了,反倒慢慢的有香味发散出来。谢谢介绍,要去多读几篇木心的作品。
江上一郎
艺术家首先也是普通人---七情六欲差不多。只是因人而异-----

木心因该是同性恋者,与台湾的席德进是林风眠同门弟子。他回忆追去台湾看席德金的文章非常精彩。。。席也是一辈子单身。。。

 

雨女
他竟然是林风眠的弟子?我很喜欢林风眠。

我有一个叔辈的亲戚。长得特别帅。像上海的老演员孙道临。因为文革右派耽误了。后来文革结束,平反了。四十多岁娶了一个三十多的女子。又分了。就一辈子独身。那时候不懂什么同性恋。还有好几个认识的艺术家。都那么帅,一辈子未娶。帅男人本来就少,他们还都同性恋。真真是可惜呀。

请问您是那个演员吗?看着很像呢。他也是画家和书法家。他的字和您的很像。我有99.9%把我您就是。在文学城知道有个江上一郎很多年。不知道您就是他。文学城藏龙卧虎。

在文艺圈混那么多年。如今儿孙满堂。能享受天伦之乐。祝福你。

江上一郎
他之前还是刘海粟的学生呢----你若看他某些水墨画,仍有林先生的印象。。。。

谢谢关注,谢谢你的祝福---也愿你快乐健康:)

文取心
木心的文字很像造型漂亮的果冻,加了糖精和色素,吃在嘴里不错,但实在没什么营养。
c
czhz
一个被文盲陈吹出来的装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