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学CS而做CS

大号蚂蚁
楼主 (文学峸)

CS之所以相对来说挣了比其他打工的多一些的薪水,归根到底是非CS的功劳。是不学少学CS的牛仔,带动了学CS的劳工。纯软件纯技术公司的盈利并不怎么样。真正发达的都是利用CS创新出来的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绝大多数科技公司的绝大多数项目还是产品服务指向,而不是技术指向。能不能挣四十万都是建立在市场利润预期上面的。简单而言,学CS的只能喝汤,做CS的才可能吃肉。

 

简单而言就是能不能找到CS和具体需求的新的连接点,并创造性地连接出来。这就要求跨专业跨行业的人才。或者CS加X,或者X加CS。很多CS强校都或者推出CS加X专业,或者特意把CS放在通学院而不是工学院,宽进严出,鼓励X加CS。

 

这类组合的可能性很多。在CS进入成熟期,平流化甚至略有下滑的今天。CS市场细分是必然趋势。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Industrial Engineer,一个是Product Design。

 

IE当然可以加CS,毕竟CS是通用工具,就跟数学,文字一样怎么也得学一些。但是从老钟的角度来说学CS还是为了进大科技公司挣四十万。实际上学了CS进这些大公司的也是少数,挣到四十万的更是少数的少数。大部分学了CS也只是进入一般的CS公司,或者进入一般的公司做CS。毕竟很多传统产品服务要与时共进。但是反过来说,不附着于这些真正直接满足人民需求的产品服务上,CS也就一钱不值。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发财的不是学CS的。为什么大多数学CS的也就十万上下,或者高消费区的二十万上下,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其他工程师高多少。甚至可能从整个职业生涯而言更低。

 

抛开复杂的预期估值,就短期而言。学IE加个CS专科的,也有相当可能进入这些高科技大公司。毕竟不是车库创业了,项目管理产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面大有用武之地。有些公司直接给软件工程师的待遇,做项目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的事情。有些公司给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的头衔,未来加个MBA就是人事经理部门主管。起点也许比同样进入大公司的学CS的低一点。但是发展空间却要大得多。

 

同样道理做PD的懂一些CS就可以成为产品经理之类有更多和中上管理层打交道的UX下单人。

 

这个就是为什么热门不热门的不重要。拔尖不拔尖才重要。社会单一是死的。公司单一也活不成。是方方面面的综合。不同公司也许侧重不同,但是都绕不过尖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如何不学CS而做CS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CS) 对中国政策是美国内政内斗的小折射 制造业回归中,小钟将继续败于小印 比较真正接近和继承孔子的儒学是心学
马来人
CS创业,可能没有普娃什么事情。创业是资本加名校文商生加CS强校生。一般人学CS加什么,可都半吊子,哪样学不精。

CS中间值的大部分人,是八万十万工程师。

马来人
学了概率,普娃或者大多数人的路径都是中间值。
i
icando2
这CS挣40万的误区还要继续误下去吗?40万的是矿工,马公大厂起薪是20万。
令狐冲.
问题是:为什么要不学CS而去做CS呢?

我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当年是没办法,谁要咱家不在这飘洋过海的来美谋生哩,转行看了本Java书一仰脖子就上了,期间之艰辛非外人所知也,如果一个人有选择可以一步步学着上的话我绝不建议像我那样。现在美国大的孩子还要像我那样的话,我认为他们是白出生在美国了。

在美国大学里一步步好好读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出来干起来也从容自在,不好吗

f
fakegreen
马公大厂起薪是20万 is much better than (MD+PhD)!
i
icando2
关键是弯曲的马公只占到所有马公的4%。说到底都是极少数。
w
whaled
所以Tech的Feeder Schools难进啊,这和花街的Feeder难进一个道理。
g
gossipgirl8
我觉得当然是因为对年轻一代来说,学CS就类比于学外语一样。当然你也可以找翻译。

翻译也有不同能力/专业,不是说是个翻译就能做好事情。

这样比对不对?这完全是一个CS外号的看法。

两女宝妈
现在有不看学历的找工作的trend了,可能很多人在大学前CS实际经验已经很强了,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两女宝妈
不过很多时候也会判断错误,比如普娃其实不普通
w
whaled
高中生除了刷刷题装装PC,能有什么经验?最高级的不过做过Intern写写初级代码而已。
两女宝妈
也很难说了,尤其以后。这个世界的变化还是很快的
w
whaled
打个比方:英文中学学过了,历史法律书到处都有,为什么要去HYP学英语文学读Law School?不就是认字写essay吗
令狐冲.
记得当年啃Java书几星期啃完觉得一点也不难,上岗第一天一看industry 的code 就傻眼了

这就好比自己在家练了马步、出拳、踢腿,一上场才知道真正武术是咋打的,眼都看花了.

 后来我辅导亲戚的小孩,他在伯克莱读CS, 做他的那些项目以我后来的水平来说当然是不在话下,我很感叹的是,如果我也像他们一样有机会在学校一步步的学CS学上来,会少了很多当年的仓促和窘迫。一个好的training 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成功的小羊
说来说去,就是观念不同。我就喜欢去HYP学英语文学。我家理工娃,但是每年选修的文科课和理科课差不多一样多。
令狐冲.
对于有天赋的牛人确实是读啥、不读、都行。一龙12岁就写了个软件赚了500块,当时他妈妈把

代码拿去给专业software engineer 看,看完的评价是:你儿子是个天才

 

w
whaled
高等教育的价值来自通过参与学术教育活动获得的经验和自信。文理只是经验的domain不同,本质没区别。

所以用文理区分教育或学校的成败忽略了教育的实质,骨子里是门派之争。更是某些学校的市场运作和操纵行为。

美国老土
没有国外CS学位,只有国内文理商兵政医科生物,都能转行做数据,不是新闻了
两女宝妈
是,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不合适推广到所有人身上
两女宝妈
可能个别的就成了名作家,而没有去哈佛读文学
两女宝妈
整体而言是对的,但是放到个体身上,就不是必须
美国老土
因为很多此类工作实际上都只看你会不会那个技术,不要求学位

虽然很多此类工作也列出说要CS,但实际招人时都没有要。

很多爱家人就这样进了大公司。

y
yddad
有很多孩子初中就开始coding 了,他们在网上有自己圈子
w
whaled
HPY在文科方面为学生带来的教育和实践的一流体验,正如工科CS强校在技术工程领域为学生带来一流体验一样,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成功的小羊
生活里要有文学艺术音乐体育,风花雪月。不是什么都要和职业挂钩。还是老话,观念不同,需求不同。
胖胖爸
这你就错了 小中的cs能力上限是老中 文科女的上限是老公
w
whaled
天才不需要名校的加持。咱说的是普娃吗。
w
whaled
这些也不需要和名校挂钩,那是身外之物,和真实的人文不相干的。
成功的小羊
学校气氛不同,peer不同,体验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不同。
z
zaocha2002
娃爹从娃中学就问娃要不要去上一些CS课,娃置若罔闻。娃爹一直觉得CS容易就业。今天还在说。。。

他当初自学一些,觉得应该自己带娃玩也许娃就不至于不理他

 

w
whaled
问题是什么是名校,US News说是就是,还是自己深入了解匹配的?我是体验派,能体验经历到的好处才有意义
成功的小羊
你前面的帖子不是在说HPY吗?如果你说他们不是名校,那我也不和你争论。我家这种喜欢文科的理工娃,再适合不过了。
w
whaled
我觉得HPY对有能力体验它的人文好处的孩子很好。对心思不在那里的Tech娃就价值有限,不如去技校。
成功的小羊
大学只能选一个,选了这个,就没机会体验另一个。价值有多少,试过才知道。大部分人都会爱上自己的选择。
w
whaled
你大概连我的原帖的意思都没搞清就争论。我本来是打比方说HYP的文科教育是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的。
两女宝妈
哦哦,没有理解为普娃
w
whaled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选择永远是妥协的产物。
两女宝妈
哈哈哈,有趣
成功的小羊
我明白你是认同HPY文科教育的。我只是觉得这些熏陶对理科娃也重要。当然如果进了HPY不利用这些资源,那不如把机会给其他人
w
whaled
你很幸运,有这样全能的娃。我只有羡慕的份 LOL
青枫浦上
也可以是学CS,然后扩展到其他学科,譬如Accounting, Product, MBA etc. CS的50以后要靠

CS+X 继续混, 越早意识到准备好越好。 CS的变化太快,中年以后要把经验和多学科用上。 

雾蒙蒙雨霏霏
上次川普花钱堵嘴的那个pornstar就没有学过CS,她雇了一帮程序猿和她一起搞CS项目上网,赚大了.
恒妈
如何不学发财而发财
s
smeagolrocks
发财是学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