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申请大学时,报的全是CS系,可能是被拒的原因之一。当时我们是只考虑到自己,因为自己喜欢CS,没考虑到大学和其他考生,CS是最难录取的,也是申请人数最多的,凡事只想到自己,往往失败,要先想到他人,最后再考虑自己,往往才能曲线救己。
前一个小留女生,以人文背景入人文学院,把机会让给别人,把方便留给自己,反而很容易拿了IS+CS,和很多很好的offer
我看了一下CMU其他系的26届新生的选课,发现其实不是 CS的学生,在选 CS课上,往往比CS学生反而有更大的优势,比如:
下图是我随手节选几个非CS的 26届新生的一年级选课,发现他们选的CS课 (15-xxx) 很多,而且甚至有多门 (15-2xx)CS 二年级课程,他们人不在CS系,但是在 CS学习上,更有广泛性,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 和 先发优势。总之,申请大学学习CS,不必一定纠缠非CS系不可。
有些孩子没学过什么技术课,但实习照样做,他们需要的是insight and foundation
有些学生经过大厂实习,觉得老师教编程离高手和专家差不少。毕竟大厂有严格的规范和来自临战的教训总结和范例。
就好比投行,公司不关心本科专业;特别尖端的科技公司某些工作也不太关心刷题。
https://www.cmu.edu/career/outcomes/post-grad-dashboard.html
下面是SCS 2022年数据
假定校名叫大门,专业叫小门。
认定小门重要,就报周大。
既报私立,就注重大门,不问小门。
一孔之见。
我们申请大学时,报的全是CS系,可能是被拒的原因之一。当时我们是只考虑到自己,因为自己喜欢CS,没考虑到大学和其他考生,CS是最难录取的,也是申请人数最多的,凡事只想到自己,往往失败,要先想到他人,最后再考虑自己,往往才能曲线救己。
前一个小留女生,以人文背景入人文学院,把机会让给别人,把方便留给自己,反而很容易拿了IS+CS,和很多很好的offer
我看了一下CMU其他系的26届新生的选课,发现其实不是 CS的学生,在选 CS课上,往往比CS学生反而有更大的优势,比如:
SCS系严令,一年级不能选 一个以上 15-2xx 的课程。15-xxx是CS课程,15-2xx 一般是 CS 二年级课程。 但是其他系的新生,却没有这个限制,他们反而选了 2个甚至更多的 15-2xx课程,反而在 课程发展以及 internship 申请中取得先发优势。 SCS系的学生,不容许选 IS 课程,比如 市场上 工作需求最多的是 SQL + frontend, 即 所有 Codecamp 提供的 front-end, back-end 和 full stack developer 培训。但 CMU SCS 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我想其他大学CS应该也是,因为从学术上讲,他们不属于 CS。所以 CS系的学生反而没有竞争优势,只有竞争劣势。更严重的是,这些课程在CMU属于 IS系,而CS学生硬生生不容许选 IS课程。反之不然,IS学生可以选 CS课程,其他系的学生都可以选 IS和CS的课程。下图是我随手节选几个非CS的 26届新生的一年级选课,发现他们选的CS课 (15-xxx) 很多,而且甚至有多门 (15-2xx)CS 二年级课程,他们人不在CS系,但是在 CS学习上,更有广泛性,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 和 先发优势。总之,申请大学学习CS,不必一定纠缠非CS系不可。
有些孩子没学过什么技术课,但实习照样做,他们需要的是insight and foundation
有些学生经过大厂实习,觉得老师教编程离高手和专家差不少。毕竟大厂有严格的规范和来自临战的教训总结和范例。
就好比投行,公司不关心本科专业;特别尖端的科技公司某些工作也不太关心刷题。
https://www.cmu.edu/career/outcomes/post-grad-dashboard.html
下面是SCS 2022年数据
假定校名叫大门,专业叫小门。
认定小门重要,就报周大。
既报私立,就注重大门,不问小门。
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