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 jingle 冰铃

冯墟
楼主 (文学峸)

Hello my friend, if

you come to me in winter time

I will bring you near the outlet of an ancient pond

where the sun never shines

We will see the wind-driven ripples superimposed on

             the curren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break the thin ice apart into pieces

             and make them jingle

That is the music I want to share

 

On a calmer day, however,

the ice was solid

you barely saw the ripples

much less the water flow

The pond looked still

             as calm, as senile, as an old monk’s face

Who knew the old monk was composing and

             rehearsing in the quiet place

             in stillness there was a song

 

Note:Charlotte Sorenson wrote "In stillness there is a song."

20230101

 

 

冰铃

 

啊朋友,如果你冬日来看我

我一定带你到那个古老湖畔

阴僻处的出水口

我们一起看风吹起的波纹

             叠加在从入水口到出水口的水流上面

             将薄冰揉碎

             推动它们相互撞击发出铃声

那正是我想跟你分享的乐音

 

在平和的日子,但是

冰面结成一块

你看不见涟漪

             更别说水流

湖面看来完全静止

             平静、衰老,像一张老僧的脸

谁曾想老僧在暗中谱曲

             并且在悄无声息地排练

             在一片宁静中暗藏着音乐

 

译于2023022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美国,生我养我的地方 残阳草色硝烟 亲爱的李志先生,你就像屎的倒影 【感动我的歌曲】枯树赋 波士顿马拉松
冯墟
拙诗很浅显,但读懂的人几乎没有。我写的是白纸运动,静默中蕴藏着音乐。朋友们,没必要政治抑郁。
冯墟
今天是著名的四二六社论发表的日子。
未完的歌
427

我走了一天。

冯墟
"一小撮"!
未完的歌
据估计,学生10万,围观群众百万

冯墟
看看谁是一小撮?向老革命致敬!
f
freemanli01
人如果到了非洲草原,被狮子追着当早餐,会不会回家生气:妈的把我当早餐,当早餐!

人的思维、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几句话就改变的?

基本上,人的行为模式大概是被两个东西决定的:认知+习惯。

如果分成光谱的话,大部分人的行为变化,靠的是习惯;只有少部分人靠的是认知的飞跃。

大部分人认识没有变化,只是环境的约束导致行为模式变化。有清晰认知的人,其实很少。(加一句,孙中山大概不错,最少知道要什么:理想;怎么做?现实。理想结合现实,才行)

人不知也不愠。这话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我觉得网上对国内生气,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理由。就像非洲的狮子把自己当早餐,这是它的天性,又没有经过真正的自由熏陶,它能有别的行为方案吗?

前几天看网上有人问:如果胡锦涛早知今日被架出去,他可能提前搞改革吗?我的看法是:不会。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他根本就不知道改革那条路到底是啥意思。怎么改?他脑袋里编的就是那程序,怎么可能突然变成另外的程序?这就类似一个人问,如果一个DOS系统知道自己不方便,它会自己改成Windows吗?当然不会,那个需要长久的、系统的、设计才行,不是一拍脑袋,或者把DOS机器砸了,自动就变成WINDOWS。就像当年的热血青年想象的那样,炸烂一个旧世界,直接变成一个红彤彤的共产主义新世界。结果如何?解放军来了就真的解放了么?

大部分人,大部分用户,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想到还可能有另外的行动方案。你在DOS系统里输入命令:Open a window for me. 他的回答会是什么,还用问吗?:Bad Command。

你跟中国的官员讲:要民主。回答肯定是>Bad command。

要自由:>Bad Command.

客气点的,或者再加一句:try again Please.  说不定后面再加个笑脸emoj。:),但也不会弹出一个Window。

============

还是支持MAGA吧,让民主自由的灯塔不会消失,在强化建立美国的基础上,保持和别的国家的谨慎的、有控制的接触。然后慢慢地,或许别的国家可以学习民主、自由到底啥意思。

想把DOS系统往地上一摔,直接蹦出来一个Windows? 似乎有点不现实。

===========

要说真正能改变中国的,我觉得是基督教。就是真正做到:let your statement 'Yes' be 'Yes,' and 'No,' 'No.' Anything more than these comes from evil.

否则,连实验数据(包括政治实验数据)都掩盖,那什么自由民主就更无从谈起。
 

冯墟
自由兄,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的社会条件,邓讲党政分开,赵讲民主法制,不完全是与虎谋皮。现在我们是境外势力,除了建设西方,也要

不忘初心。

f
freemanli01
先保住台湾,留个榜样。另外,感觉国内原来对民主确实有很大误解,什么把权力关到笼子里之类。我觉得恰恰是民主制度,所有的权力

得到有效发挥才是。

现在我的理解,民主国家的思路根本不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而是相反,因为权力是合法选举获得的,才会有充分的赋权,充分的信任,他行驶权力时不会偷偷摸摸,不会感到名不正言不顺。

三权分立,三个权都充分发挥,才是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只有一个权,人们一听“把权力关进笼子”,那就有人说,这不是要让大家懒政了,让没有人负责了么。所以他要使劲集权,(没有想到、或不习惯有些权力是属于别的机关,不是用行政代替立法司法)。

======

国家要真正能变过来,我觉得还是需要一部分强有力同时又有智慧的人物的“有控制的推动”才可能。

孙中山的三步走是符合人性(人的特性:认识和习惯。人很大程度上是习惯的动物。改习惯除了自愿,还需要外力)。

领袖是需要的、只是需要机制来保证别的人民的权力不被剥夺,就像丘吉尔,人们战后还可以把他选下来。

当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人非要把邓小平推到对立面,而且要把他打成坏人,感觉这是过了。如果邓赵不对立,或者有希望。不过我这是圈外人的看法。就类似法国非要砍国王的头,为啥就不能像英国那样在有理想的同时,接纳人的惯性和弱点呢。感觉即使是学运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从小受到的教育--潜意识熏陶--也还是法国式的激情革命。

 

 

 

冯墟
不要说台湾,金门这样的小岛都不能丢。三权鼎立,是美制。民主的形式可以不拘,实质是权力制衡。不改造文化,民主难以生根。
f
freemanli01
文化心理来说:if you can picture it, you can make it。人是不自觉按脑袋里的图像行事

中国人脑袋里的社会运转模式(image),必然就是日常政治的生活模式。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人脑袋里的picture都是水浒传,三国演义,9.13.

 

人的学习,眼见,观摩比读逻辑书重要多了。

香港,本来可以做为一个新模式的范本,让大陆的人慢慢适应观摩,现在没了。

台湾如果再没了。大陆人学习新的民主政治的途径就没了,就只能继续从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9.13里学政治了。比如,啥叫开会,开会就是鸿门宴,鸿门宴就是开会。协议就是为了骗的。

 

不能Picture, 其实就是人们日常说的“无法想象”,搞不明白西方民主制度各种力量“互相抵消”,到底怎么可能运行社会。

记得当年即使是戈尔巴乔夫(或者是别的大领导)去英国参观,他也“无法想象”:如果国家不管某些事儿,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普通人民更不用说了,脑袋里没那个概念,无法想象另外一种运行模式。他只能是按从小受的教育来执行自己的日常行为。

=====

再说回89,那些抗议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的混血儿,红旗下的蛋(潜意识里被毛泽东灌输了你坏我好,你死我活、阶级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 中国传统的希望青天大老爷理解我(跪着请愿。不像基督教,就知道大家都有缺陷,谁也不要给别人跪,不用以跪来胁迫、惩罚别人了。),要民主是好的,但脑袋里的剧本还是各种混杂。

======

国民党和后来台湾的那帮人,英美留学居多,所以他们脑袋里是有相对完整的剧本的。孙中山,胡适,李登辉等等。They can picture it.

冯墟
八十年代刚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结果...就没有结果了。制度植根于文化,不改造文化,休想建立制度。
f
freemanli01
感觉文化改造,还是要基于认识真实,就要全方位地认识人性。全方位认识就离不开同时认识人的神性和动物性。偏一边都不能稳定
冯墟
第一步是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大胆革新。要谦虚,不要太自信,更不能有三个自信。要看到文化的竞争和

融合。

f
freemanli01
关键我觉得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正确。如果毛泽东的价值观,以练成一指禅,小指头摁死刘少奇为荣,那世界就永远不能和平

如果是华盛顿那种人生观,只是希望公平正义,功成不必在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打倒别人,那么世界有可能和平。

而人生观,看来还是和世界观有关。

毛泽东(包括普京、秦始皇)怕死,不知道永生的出路不在于战胜别人建功立业,而是永生一直都在。他最后的挣扎一定是以建功立业为主。

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博采众长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练习一指禅,那必然还是斗争不断。

如果人真的能够认识到永生不在于建功立业,而本来就在那里,人就不会以战争和打败别人为最高的人生目的。这时才有和平的可能。那么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才能是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f
freemanli01
所谓,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人只要心不安,就会一点一点从小的心理悸动引出战争。有制度机制防止个人癫狂,可能好点

宗教,给人指引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很重要。否则人的心就乱动。

就像毛泽东,当年退居二线的话,别人难道还能去迫害他不成?没有人迫害他。

他就是寂寞,觉得人生失去目标,没了意义。忍不住,就又开始“打拳了打拳了,都来看啊”,然后又把人吸引过来看他小指头摁死刘少奇。

 

冯墟
坐井观天,一世读错书,二世只读书单,还谈什么三观。

罪大恶极,以后要作犯罪心理学分析。

冯墟
权力的有程序更迭,是民主的重要标志。一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二世也不行。普京也不行。
f
freemanli01
同意是心理。其实心理就像生理,不应该说坏人好人,而是探讨其传播、发病机制。比如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本质上不是伦理学

而是心理学。

类似新冠病毒的传染,不是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而是绝对的权力意味着:你会长时间、高浓度地暴漏在病毒环境(个人崇拜环境下),人就一定会发病。稍微接触一点病毒,浓度不高的话,人也不会犯病。

有批评的声音可以帮助人降低病毒浓度,类似消毒水的作用。除非他是完全宜乎常人,比如成佛了,完全免疫,批评、赞扬都不能让其失去智慧觉性。

=========

我觉得真正的医生不恨病人,他们研究的是发病机理。比如到了癌症高发区,或艾滋病高发区,研究的是当地的水井如何影响人的身体,或人群如何互相传染,而不是恨某个病人。

 

人心的医生,我想到的是耶稣和佛。佛是大医王,就是这意思。

冯墟
有一点不明白,犯罪一般有其心理学根源。犯罪心理学能否成为免罪的理由?历史的罪人,造成深重灾难的,怎么免责?
f
freemanli01
我觉得责任是不免的,但是法官自己并不被仇恨所污染。医生是要给病人锯腿的。就像地狱判官,那是要根据情况发配的。但外人跟着染

病(仇恨的病),就不值了。

============

 

f
freemanli01
走向未来丛书有探讨《中国文化的超稳定结构》,不记得具体谈了啥,现在觉得是文化基因的复制能力真的强大,

基因有强大的复制功能,官场天天话语熏陶,谈的就是鸿门宴,太宗-魏征,李鸿忠,许世友夸嚓给毛跪下,别人想开民主会都开不成了。

邓赵那时想换政治体系,但是,小将们其实也是被熏习继承了猎巫的文化基因,非要猎巫把邓当替罪羊。这怎么搞?一方面认定邓是恶人,另一方面又希望邓是青天大老爷,能为了民族大义,不但自动下台,还能自认罪人。这两条不是矛盾的逻辑了吗。

认定人有弱点,同时又容忍一定的弱点,不让这弱点变成大错,才是真实的出路吧。感觉也就是英国的改良,走的是这条路。

 

------------

感觉吧,政治体制设计必须依据人性进行设计(人的特性,包括神性和动物性。体制要让人的神性发挥---宗教自由,预防动物性爆发---权力制衡)

希望下次中国有机会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找罪人”上面,而是放在看清发病机制上面。

 

冯墟
好像是金观涛写的。六四之前的思想理论准备严重不足,光是一窝蜂上街解决不了问题。美国独立思想革命先行,1774年组织议会,

1775年开枪,1776年独立。

冯墟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