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书,「A Monster Calls」,有一段情节记得大自(可能有误)是这样的:
男主角 Conor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他的妈妈得了绝症:癌晚期。他的爸爸不在身边,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喘不过气来。
Conor 几乎每天晚上都做着同一个噩梦:在悬崖边,他紧紧的拉住妈妈的手,不肯放松。但最后一刻,她的手从他指尖滑落,坠入黑暗的深渊。
这个噩梦里有一个细节,让 Conor 惊恐万分,他从来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自己都不敢去想。
后来(不是那个噩梦了)门口一棵有治愈万物的神奇古树,化为一个 Monster 来找 Conor,给他讲故事。Conor 每天听着这些故事,期待着这个 Monster/神树 能治好妈妈的癌症。直到有一天,Monster 告诉Conor,我不是来救你妈妈的,我是来救你的。
它逼着 Conor 说出了令他恐惧的细节:原来在梦中,最后是男孩松开了妈妈的手。他实在太痛苦,太累了,他只想这一切结束。
Monster 告诉男孩,“In the end, Conor, it is not important what you think, it is only important what you do."
----
为什么想起了这本小说呢?在前面“三个层次”的讨论里,Donau 不同意为了别人的人权和权益去抗争这件事。我其实很同意她的不同意。
但还是想说,可能确实大多数人其实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自己的后代,在替群体争利益。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甚至可能没有,是真的出于‘高尚’才去争取。但是这两类人,我们不需要分的太细。
只要他们做的事是对的,那就可以了。
其实在‘自私’和‘高尚’之外,还有第三类人。我有时想象着自己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游轮上,应该是一边在心里咒骂:“真 TMD 倒霉,凭什么妇女儿童就有优先权?我大老爷们凭什么就该先死?”,一撑起笑容对身旁的美女说,“你先上这只救生艇吧。我看那边还有一条可能有空位,我等会儿再上。”
你不要管我的心里怎么龌蹉,我的行为和其他绅士一样高尚。
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守法的自私,就是右派期盼的天堂乐园,起码很近了。
相反,一大堆‘高尚’的人聚在一起,往往是通往地狱的必经之路。
不厚道的篡改盗用 George Bernard Shaw 一句话,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become social justice warriors.
这次讨论的话题,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有没有所谓“高尚”存在。
我坚持的意见是,高尚也是为自己,因为高尚本身可以是个体的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除了动物普通的肉欲之外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道德,比如舍生取义,比如文化举的例子,把生还的机会让出来。
这个叫高尚吗?我觉得你说叫,也行。能跟其他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并列比较?我觉得不太好比,因为个人对生命里“重”的东西,定义不同。就在文化举的那个例子里,那个不情愿地男的可不可以不让位子,当然可以,但是然后呢,他能不能活下来还理直气壮?就算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没注意他的所作所为,他自己一定知道,午夜梦回,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还活着?
这牵扯到什么?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里,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活得理直气壮,心安——为什么会有PTSD?而那些患者,我记得有一个很大的比例是depression(忘了是多少),而depression我记得是人类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其实一直看不上中文里“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一类的观点。我曾经被youtube推送过一个尼泊尔电影Karma,有一个情节是众人送别一个即将去世的姐妹,她说
The time has coming……I wonder how it will be when I leave you all……Promise to guide me firmly…… I will soon know the value of my practice……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人对value的定义不同。
Karma我顺便贴到这里,英文字幕。看到下面有人评论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推送给我,不过我很感激我得到这个推送,我也是这个感觉。
就是土豆说的,我是无党派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女性。如果我这样的再不站出来做左派,那世界是没办法平衡的。我绝对是左派理念的受益者,上车关门,那不是我的value。
==========
问题就是哪个是真我?到底那个心里咒骂的是我,还是那个决定让座位的是我。
所谓的Know yourself,这个区分是基本的一步。
弗洛伊德那个精神分析,弄了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也没搞清楚到底哪个才是我。
几件最近的身边小事。
现在很多民主党政客是第四种
川普党是第二种
你的确比我时尚,但没我高。我一米七九,你有吗?
文化的诸多“比喻/正论”不是很赞同。
文化追求的是纯理性行为,而且是旁人通过正推理辨别得出的,(土豆不是这一种,或许是下面一类吧);
多瑙推崇生命中的激情四射,那种看似偶然的无意识的爆发,旁人(后来的知识分子)只能在事后倒推理出他的伟大;
不知说清楚没,我已经很努力地解释叙述了。
Bill Maher就是右派Jordan Perterson的大粉丝。
前不久看了一个数据,social media上面90%的政治贴都是极左或者极右发的,但他们人口才占总人口不到15%。所以沉默的大多数在投票的时候才发声。
这个是看到你下面讨论的政治正确,有感而发
车祸。当然就是最好的结果。相当于这个单元测试通过。
而对于做心理学研究(甚至更深的佛法研究的人来讲),那就不仅仅是看结果了。还要看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现象值得研究。
其实我不是评判他的好坏。而是对于决策过程感兴趣。对于真我假我、灵与肉的互动过程感兴趣。
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东西
人的一辈子不过是处理三种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环境。
做事能
利他利己,是上品人。
利己不损他,是中品。
利己损他,下品。
损己损他,是下下品。
他包括人和物。
品是结果,因有千万种。
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书,「A Monster Calls」,有一段情节记得大自(可能有误)是这样的:
男主角 Conor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他的妈妈得了绝症:癌晚期。他的爸爸不在身边,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喘不过气来。
Conor 几乎每天晚上都做着同一个噩梦:在悬崖边,他紧紧的拉住妈妈的手,不肯放松。但最后一刻,她的手从他指尖滑落,坠入黑暗的深渊。
这个噩梦里有一个细节,让 Conor 惊恐万分,他从来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自己都不敢去想。
后来(不是那个噩梦了)门口一棵有治愈万物的神奇古树,化为一个 Monster 来找 Conor,给他讲故事。Conor 每天听着这些故事,期待着这个 Monster/神树 能治好妈妈的癌症。直到有一天,Monster 告诉Conor,我不是来救你妈妈的,我是来救你的。
它逼着 Conor 说出了令他恐惧的细节:原来在梦中,最后是男孩松开了妈妈的手。他实在太痛苦,太累了,他只想这一切结束。
Monster 告诉男孩,“In the end, Conor, it is not important what you think, it is only important what you do."
----
为什么想起了这本小说呢?在前面“三个层次”的讨论里,Donau 不同意为了别人的人权和权益去抗争这件事。我其实很同意她的不同意。
但还是想说,可能确实大多数人其实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自己的后代,在替群体争利益。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甚至可能没有,是真的出于‘高尚’才去争取。但是这两类人,我们不需要分的太细。
只要他们做的事是对的,那就可以了。
其实在‘自私’和‘高尚’之外,还有第三类人。我有时想象着自己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游轮上,应该是一边在心里咒骂:“真 TMD 倒霉,凭什么妇女儿童就有优先权?我大老爷们凭什么就该先死?”,一撑起笑容对身旁的美女说,“你先上这只救生艇吧。我看那边还有一条可能有空位,我等会儿再上。”
你不要管我的心里怎么龌蹉,我的行为和其他绅士一样高尚。
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守法的自私,就是右派期盼的天堂乐园,起码很近了。
相反,一大堆‘高尚’的人聚在一起,往往是通往地狱的必经之路。
不厚道的篡改盗用 George Bernard Shaw 一句话,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become social justice warriors.
这次讨论的话题,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有没有所谓“高尚”存在。
我坚持的意见是,高尚也是为自己,因为高尚本身可以是个体的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除了动物普通的肉欲之外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道德,比如舍生取义,比如文化举的例子,把生还的机会让出来。
这个叫高尚吗?我觉得你说叫,也行。能跟其他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并列比较?我觉得不太好比,因为个人对生命里“重”的东西,定义不同。就在文化举的那个例子里,那个不情愿地男的可不可以不让位子,当然可以,但是然后呢,他能不能活下来还理直气壮?就算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没注意他的所作所为,他自己一定知道,午夜梦回,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还活着?
这牵扯到什么?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里,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活得理直气壮,心安——为什么会有PTSD?而那些患者,我记得有一个很大的比例是depression(忘了是多少),而depression我记得是人类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其实一直看不上中文里“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一类的观点。我曾经被youtube推送过一个尼泊尔电影Karma,有一个情节是众人送别一个即将去世的姐妹,她说
The time has coming……I wonder how it will be when I leave you all……Promise to guide me firmly…… I will soon know the value of my practice……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人对value的定义不同。
Karma我顺便贴到这里,英文字幕。看到下面有人评论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推送给我,不过我很感激我得到这个推送,我也是这个感觉。
就是土豆说的,我是无党派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女性。如果我这样的再不站出来做左派,那世界是没办法平衡的。我绝对是左派理念的受益者,上车关门,那不是我的value。
其实在‘自私’和‘高尚’之外,还有第三类人。我有时想象着自己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游轮上,应该是一边在心里咒骂:“真 TMD 倒霉,凭什么妇女儿童就有优先权?我大老爷们凭什么就该先死?”,一撑起笑容对身旁的美女说,“你先上这只救生艇吧。我看那边还有一条可能有空位,我等会儿再上。”
你不要管我的心里怎么龌蹉,我的行为和其他绅士一样高尚。
==========
问题就是哪个是真我?到底那个心里咒骂的是我,还是那个决定让座位的是我。
所谓的Know yourself,这个区分是基本的一步。
弗洛伊德那个精神分析,弄了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也没搞清楚到底哪个才是我。
几件最近的身边小事。
现在很多民主党政客是第四种
川普党是第二种
你的确比我时尚,但没我高。我一米七九,你有吗?
文化的诸多“比喻/正论”不是很赞同。
文化追求的是纯理性行为,而且是旁人通过正推理辨别得出的,(土豆不是这一种,或许是下面一类吧);
多瑙推崇生命中的激情四射,那种看似偶然的无意识的爆发,旁人(后来的知识分子)只能在事后倒推理出他的伟大;
不知说清楚没,我已经很努力地解释叙述了。
Bill Maher就是右派Jordan Perterson的大粉丝。
前不久看了一个数据,social media上面90%的政治贴都是极左或者极右发的,但他们人口才占总人口不到15%。所以沉默的大多数在投票的时候才发声。
这个是看到你下面讨论的政治正确,有感而发
车祸。当然就是最好的结果。相当于这个单元测试通过。
而对于做心理学研究(甚至更深的佛法研究的人来讲),那就不仅仅是看结果了。还要看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现象值得研究。
其实我不是评判他的好坏。而是对于决策过程感兴趣。对于真我假我、灵与肉的互动过程感兴趣。
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东西
人的一辈子不过是处理三种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环境。
做事能
利他利己,是上品人。
利己不损他,是中品。
利己损他,下品。
损己损他,是下下品。
他包括人和物。
品是结果,因有千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