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八个大姓,都是尧的后裔,大家都是兄弟!

陶陶三
楼主 (文学峸)

三个有趣的例子:

一、

范蠡老年时,为什么到“天下之中”的陶定居,因此这个地方也叫定陶(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他又叫陶朱公?

 

二、

刘备打天下时,广西苍梧的士燮家族,控制交州四十年,之后丹阳陶氏,又历经四世,控制八十余年。士和陶,有没有什么亲近关系?士燮的老师叫刘陶,这么取名字,也很微妙。

 

三、

杜甫诗《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首句“与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称一位家中排行十八的唐姓者为族弟,是不是挺奇怪?

杜甫说了,都是尧的后代,唐杜是一家。

 

隐隐约约,我们感觉,陶唐、唐杜、士陶、刘陶、陶范,都有点微妙。敢不敢大胆说出来呢?

 

查古书,有一个叫范宣子的说了: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这就是历史上“三不朽”的典故。范宣子问鲁国的叔孙豹,什么叫“不朽”,叔孙豹没有回答,范宣子(士匄)就吹了一番牛逼,说起自己的家世,从尧舜禹,夏商周,一直传到现在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这就叫“不朽”。

叔孙豹才抛出,“立德、立功、立言”,才叫真正的不朽,即“三不朽”。

虽然作为晋国正卿(执政)的范宣子被打脸了。但他证实:陶、唐、刘(御龙氏)、杜、范,包括士、随(隋)等,都是同族,来自尧。

 

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简单理一理。

 

 

看上图顺序:

黄帝生二十五子,得姓者有十四。尧作为黄帝后人,乃其中祁姓。

0. 尧的父亲是天子,尧小时候封在陶(山东菏泽定陶区),即陶国、陶丘、陶邑、定陶,范蠡定居的地方。长大了,徙封到唐,即今山西临汾市陶诗遗址。在它北边,还有一个平陶,后来改成了平遥(陶也读yao,尧、遥、窑都是一个音)。

1.

尧在唐,当了天子,国号陶唐,又叫陶唐氏。他的后人一拆分,有的姓陶,有的姓唐。

2、

尧传位给了女婿舜,舜的国号“有虞”,又叫有虞氏。尧的长子丹朱,被舜赶到了“房”(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其后人以房为姓。

陶、唐、房是一家。:-)

3、

唐朝没了,但虞朝、夏朝,依然保留了唐国。在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曾祖父孔甲时,宫廷出现两条龙,被陶唐氏后人刘累降服,并煮了鲜美的龙肉给孔甲吃,因功受封,叫御龙氏。龙肉吃完了,刘累害怕,逃到了鲁阳(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隐居。刘累,是海内外刘姓公认的始祖。

两条龙交媾产生的不明液体,用一个匣子密藏起来。经历商、周。在商朝,御龙氏,改叫豕韦氏。商朝末期,又重新迁回唐。

4、

武王灭商,依然保留了唐国。儿子周成王年幼继位,周公辅政,以“桐叶封弟”的借口,把唐改封给了成王同母弟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将国号改为晋,即晋国。

尧后人的唐国,被迁徙到了镐京附近,成了一个小小的杜国,即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杜陵。

于是陶唐氏,改叫唐杜氏。陶、唐是一家,唐、杜是一家。杜甫出自京兆杜氏的别支,喜欢自称杜少陵、杜陵野老。

5、

到了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爷爷周厉王时,因为好奇,把那个神秘的匣子打开了,不明液体流出来,化成了一个大鼋,撞进一个小宫女肚子里。

民间传言,“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于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要杀尽民间的女婴。杜伯死谏,被周宣王杀害,杜国灭,其子隰叔逃到了晋国,做了晋国的士师,以士为氏,曾孙士会,因功先后受封随(山西晋中市介休市)、范(河南濮阳市范县),所以士会又叫随会、范会。

他就是晋国六卿之一的正卿范武子,海内外范姓始祖。

晋国六卿的范氏、中行氏、知氏相继被干掉,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分晋,成为韩国、赵国和魏国。

 

6、

范蠡和陶的关系也明白了。从楚国、越国、齐国兜了一圈,最后还是到陶。陶朱。这个朱,也容易想到丹朱。

从地图上看,范县和定陶,也非常近。定陶就在“氾水之阳”(氾Fán,范Fàn)。

 

最后,有一种说法,刘邦是刘累的后代,也就是刘与陶、唐也是一家。丰县与菏泽接壤,距离定陶很近,刘邦在定陶“氾水之阳”登基做了皇帝。刘备和徐州牧陶谦亲近。丹阳陶氏陶谦的岳父,是苍梧太守。而且一个巧合,出生于广西苍梧的士燮,和春秋时期晋国范武子的儿子范文子士燮同名。作为儒士、名家刘陶的弟子,他应该读过并知道范宣子“三不朽”的故事(范宣子就是范文子士燮的儿子)。:-)

 

古代同族的氏,无论怎么变,女子还是保留最初的姓。比如齐国美女,多叫姜,庄姜、宣姜、文姜、东郭姜等对吧。范宣子的女儿叫栾祁,保留陶唐氏的祁姓,这就非常明显了。

为什么这样搞,就是为了方便通婚。

 

以上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帝尧八姓”,以先后顺序排列:陶、唐、房、刘、杜、士、隋、范。

都是兄弟,按古时规矩,家中女子,都应该叫“某某祁”。:-)

 

 

 

 

d
donau
这次一般

还多了RACISM。我原来就说过你这个问题。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d
donau
看我哪天有空可以跟你多说一点
陶陶三
多说一点:周初姬姓燕国,封在房山区。为了怼东北五十公里的尧后裔祁姓蓟国(广安门附近)。后吞并迁都蓟,即今天的北京城。

不知多妹是多姬,还是多祁。:-)

d
donau
那跟你说实话吧

你这回白显摆了。典型对牛谈琴。我一大片字不认识。对啊我以身试法教你一成语。对牛弹琴。我天才吧。

陶陶三
没事儿,先从“蓟”这个字开始学起,读jì,马季的季。
d
donau
还一个我都不知道房山在哪儿我不确定我去过。昌平肯定去过
d
donau
这次聪明啊知道我这个肯定不认识
陶陶三
理解,除了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加上个昌平,其他都不算北京。
d
donau
昌平漂亮啊。小汤山你去过吗。那有一个最好的疗养院
陶陶三
我又不是老干部。我一般都是去明十三陵,看看那些盗墓贼盗了些什么宝贝。
I
ID的D主
齐国美女,多叫姜 - 因为齐国姓姜。同理,姬国美女就叫什么姬,如陈桓公的蔡姬,来自姬姓的蔡国;

楚庄王的樊姬,来自姬姓的樊国

陶陶三
ID兄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