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贴个故事,说到C. S. LEWIS和TOLKIEN想起来的

d
donau
楼主 (文学峸)

这个雕塑的原型,是著名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猜一猜,哪个是哪个?

——我反正是猜错了,印象里,歌德是美少年才对——然而俩人站在一起,美少年的那个,是席勒——差了整整十岁。

成名早的那个,也是席勒。1781年,22岁的席勒携“群盗”(THE ROBBERS)出道,标志着德国古典文学主义的结束,浪漫文学主义的开端。市民阶级出身的年轻人尝试歌颂天才,主张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历史回放,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后来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是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所以,1788年,俩人第一次相遇时,席勒是新进文坛红人,而歌德还沉浸在自意大利返乡的适应阶段。歌德对席勒的印象是“他讨厌我!”

六年以后的再次相遇,一次谈话,火光电石,开始两人长达十年的友谊,来往信件超过1000封(这些文字,现在还可以在资料馆借阅,是公认的德国文学史发展见证),一直到席勒去世。俩人对对彼此的评价都是“他理解我”。

对歌德来说,这种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进而延续到爱的感情之强烈,远远超过对年轻他16岁的美丽单纯善良的小太太CHRISTINE VULPIUS的亲情——没有什么比选择连棺木都要这样放在一起更说明这件事了。

在WEIMAR。1799年,为了跟歌德离得更近一点,席勒携妻带子(三个在外面,一个在肚子里),从JENA迁往WEIMAR,直到去世。

我一直说,去WEIMAR的话,一定要看看歌德住过的房子,再看看席勒住过的房子,看看歌德的书桌,再看看席勒的书桌。历史虽然不会重现,但是我们可以走到历史里去啊。

席勒的书桌。

歌德住过的房子。

都很小,也很平常——就算是著名人物写历史的时候,应该也无所知吧。

就如同这个BAUHAUS——中文被翻译成“包豪斯”,我第一次见这个汉译,忍不住笑出来。

必须承认,我第一次见,并没有被震撼到。不高也不大,只有两层——不妨碍它是20世纪建筑史艺术史的亮点之一啊。

有趣的是,它的诞生和发展,几乎和魏玛共和国并行(魏玛共和国的故事太长,不能放在这里写)。20世纪初,思想意识形态的觉醒和工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艺术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欣赏作用转到实际应用需求方面,新材料特别是钢铁方面的新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提高,使整面墙的落地长窗式新式建筑构想成为可能。

这是新式BAUHAUS建筑。

这种思路被进一步拓宽,后来被大量用到工业和民用设计方面。

也许,你的家里,就有这样一盏灯

或者,一把这样的水壶

所以,在历史里,感受历史,不过是回首一怔的事。

 

d
donau
歌德和席勒
石头村
还不知道席勒比歌德出名还早,觉得《少年维特之烦恼》应该是歌德早年之作。
土豆-禾苗
周末电影:姐妹情深 Die geliebten Schwestern (2014);不真,但蛮好玩的。
核桃小丸子
雅一点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照搬老键的话,基情四射,要削削老键哈~
f
freemanli01
两个人倒是没猜错,感觉歌德比较入世,席勒反叛
糯米粥
对你说的去看他们住过的房子用过的书桌的心情,特别感同身受

一方面这是对曾有的时空里最璀璨的个体留下来的雪泥鸿爪pay homage, 另一方面还有如果读过他们的作品,又被深深的stir emotion, 那么就是一种精神上曾有过的单向的神交,那么他们对你的情感世界就是relevant, 去看这些房子桌子的时候,你才会共情和被打动。

德国才多大一地盘,为啥可以出这么多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

糯米粥
以后能不能发发善心,考虑一下发个Poster? 咱们一眼就有个第一印象?

不一定非要那么挂在宇宙高空亮闪闪,考虑一下走到人间给不如你聪明的群众们(比如糯米)稍微科普一下?

嘻嘻,顺便灌勺鸡汤--比如我这学期去教瑜伽课,收获远比付出多

l
ling_yin_shi
跟多瑙君心有戚戚然,或者说,心有灵犀。艺术家讲究回归自然,科学家讲究人攻天受,这俩算是人类发展的DNA双链结构了。

可不可以合二为一,感性与理性?

先挖个大坑吧。

木有文化
Schiller 确实很帅,帅呆

木有文化
德国原来地盘很大的,就是贪心不足还要打仗抢。结果打一次,地盘少一圈。
d
donau
算是吧歌德是因为这个小说成名的嘛不然谁知道他啊。特薄才100多页好像
d
donau
我应该知道这个电影忘了看过没有。等我再复习一下看看
d
donau
要不我也说他呢,这是又痒痒了?
d
donau
你不能这么看。用这种画像看人人都特帅特别亚洲人看欧美人种。他是那种瘦的脸型更上像
d
donau
这是肯定的啊。所以我一直说人无论做什么就算貌似是付出其实最后受益的一定是自己。我从来没怀疑过这件事

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最粗浅的解释。包括你在网上跟人真诚的交流和讨论。可惜我发现中文舆论里这方面认知太差了。这种最简单的和普世价值的脱节其实最害人,因为直接牵扯到每一个人,往低了说是居家过日子,往高了说是生活质量。

d
donau
那你看日本才多大,,,就可以理解一点了
树蛙瓦凹
哈哈哈,老儿玩回来了!被封多月!
p
polebear
这两天造地设,激情汹涌,早早遇见的话,是不是就不会娶妻生子了:-)
核桃小丸子
我想没见影,可能又进局子了,第三次了吧?
d
donau
我还真不敢说。好像也没听说有超出友谊之外的证据
核桃小丸子
哈哈,可能没文化没偷拍并发到微信圈,你看美国议长佩洛西的老公,在自己的豪宅里被攻击,据目击的警察说,两人在抢一个锤子,

都穿着underware:)

 

糯米粥
“包括你在网上跟人真诚的交流和讨论”—特不理解为啥有喜欢在网上说话

就跟菜场骂街一样

糯米粥
德国的文学哲学音乐的积累跟日本不是一个层面的
d
donau
我也不理解
d
donau
我觉得人日本不差啊,什么都有拿得出去的。文学艺术科技不说傲视欧美吧平起平坐应该可以。
d
donau
难说。再见着问问
土豆-禾苗
那些,不用去理解,只需要知道一下即可,类似于各种各样的“行情”~
土豆-禾苗
很多国人一边嘲笑日本忙着“脱亚入欧”,一边只忙着听/学欧美主视角的“历史观”……这儿就不点名了,免得哭哭闹闹 :))
a
alazycatinsd
这俩姐年轻时候就有所耳闻,可惜随着生活琐碎消磨了姐的所有文艺细胞后,

居然渐渐淡忘下去,直到又看了你这贴。

席勒是个美少年,记得英国的雪莱也是。所以当时的直觉就是,如果不是貌美如花就搞艺术的,就是对艺术的亵渎

土豆-禾苗
以前我在这儿说过,现在再说一遍:不要对大多数女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抱幻想……咳嗽一下
木有文化
这个 paul pelosi 案现在也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树蛙瓦凹
我来招呼他看看,想他了呵呵呵

糯米粥
来了来了!虽说我的历史基础知识挺差劲的,但戳土豆的肺管子绰绰有余

看着土豆被气的冒烟,真让人开心

 

糯米粥
脑补了一下你咳嗽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