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ViBravo5君关于汉字的贴子,我才疏学浅,但忍不住说几句

把酒话桑麻21
楼主 (文学峸)

首先,汉字并非象形文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就是一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兼备的文字。

使用汉语的人没有抽象思维,因为汉语不善于归类 --- 归类恰恰是汉语的优点和英文的缺点。比如牛,母牛,小牛,牛肉,牛排; 猪,母猪, 野猪。。在英文中都是相互完全没有关系的词。而羊驼,狐猴。。中国人可能从来没见过,但望文生义大概知道是哪类动物。

新华字典收录了1万多个汉字,常用汉字2000左右,无论世界上出现了啥新东西,用这2000多个汉字就可以造新词,比如直升机,火箭,而且大多可以望文生义,甚至羊膜穿刺这样的专业词汇。。而英文单词繁杂无比,世界上每出现一个新东西就得造一个新词,有时也可以用原有的词组成,比如航天飞机,航空母舰,这是在组合起来的词不太长的情况下,如果太长就得造新词 ---第二版牛津字典收录了60万个英文单词,现在仍在使用的约17万个。 英文之所以不断造新词的根本原因就是单词的音节多,组合起来太长,而汉字都是单音节。英文虽然只有26个字母,但组成词才有意思,词相当于汉语的字,词组相当于汉语的词 --- 也就是说,英文在搓线的时候汉语已在织网了。

而英文有词根,前缀后缀,在化学物理生物这些学科方面比汉语有优势。

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是我上面的意思。现在就只想到这么多,欢迎大家讨论

v
viBravo5
这么比方吧,汉语象整数变量,英语象有理数变量。整数变量占内存少,运算快,但不精确, 如果运算对象不是整数的话。

实际情况大多数不是整数。

因为汉语不准确,台积电的技术文献都用英文,据说国内的芯片公司技术文件也大量采用英文原文术语,无法翻译了。

英文为新东西造新词是它的优点。英文的electron(电子)photon(光子)quantum(量子)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发现后新造的词。

中文的电子,光子,量子这些词都是定义在 electron,photon,quantum 这些英文词上的。在这之前,这些都不是中文词。

语言需要迎合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如果要创新的话。

人类新的概念是层出不穷的。语言需要迎合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如果要创新的话。

比如现代计算机理论,binary digits 的基本单位,英语思维的人就coin 新词 bit 来表达。再大一点的单位,英语思维的人就coin新词 byte 来表达8 bits,中文翻译成字节。如果中文思维的人首先遇到这些,会用怎样的词表达 8bits 单位?

把酒话桑麻21
你比喻得有理,但造新词并非尽是优点,而也造成了隔行如隔山。汉字系统有时在科学领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但在很多时候避免了根本没有必要的繁琐

把酒话桑麻21
一个从来没听说过lama和lemuridae的使用英语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是啥东东,而使用汉字的人一看就知道

这是两种动物,而且是驼类和猴类动物,虽然从没听说过

v
viBravo5
用羊驼狐猴表达lama和 lemuridae,对使用中文普通人有帮助,使中文学习动物学相对容易,因为这些动物的动物学纲

因为这些动物的动物学纲目定义都用拉丁文定义好了。

这现象在医学领域特别明显。

但用中文这种组合字命名新的东西就不可行,会误导。羊驼跟羊没有关系吧?

中文思维也是中国是山寨大国,创新一点不行的重要原因

 

柘东居士
哲学与文字是夫妻,俗话说夫唱妇随,所以,离开哲学谈文字,有点隔靴搔痒
把酒话桑麻21
羊驼是驼,羊是来修饰驼的; 狐猴是猴,狐是来修饰猴的。之所以加上修饰是因为长相,但不影响重点
糯米粥
我觉得唐诗的浪漫,宋词的空灵,元曲的俏皮,都是艺术上的高峰,是中文的贡献
把酒话桑麻21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那时的人只有原始的信仰,所谓"哲学"是后来出现的。只能说,

语言和它背后的文化密不可分,但文字系统的出现和"哲学"有啥关系我就不知道了

柘东居士
人类的历史一定是从荒蛮走向文明吗?

呵呵,这是个大题目。

柘东居士
这些当然已经很美了,但美人在骨不在皮,我觉得中文之美,最根本还是在于其玄学出身高贵

中文的文字,在各种语言中是最接近于道家画的符的,那可是跟鬼神交流的文字哦。

把酒话桑麻21
一般来说,从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的渔猎时代到驯化稻,麦过上稳定生活,到发明文字。。是文明的

发展过程。你如果不承认这个,确实就失去讨论的基础了

v
viBravo5
有点影响,羊驼与羊,狐猴与狐,是没有关系的
把酒话桑麻21
长相有关系,意即长得既像羊又像驼的"驼"; 既像狐又像猴的"猴"。这只是用来表示其特征的前置修饰词
d
donau
到现在看来,是。但是是不是一定从文明走向更文明。就不好说
糯米粥
我相信可以反复重复的实验,俗称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