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挂时间(33)——Ben Hur:一个关于基督的的故事

d
donau
楼主 (文学峸)

我记得刚出国的时候,还是买电话卡到公用电话亭打电话,一分钟一分钱。20年过去,人在物也在,哪里隔了什么悠悠岁月的距离,不过是在镜子前眼一闭再一睁的差别。

不同的是当年的电话亭,变身今天的公共书架。

我每次路过,都会进去看一下,有喜欢的就拿走——也把孩子们不再看的童书放进去过不少(有时候看完了的想起来也会放回去)。能记得的,是拿过一套小孩的历史课本(好像是4年级到8年级?),一本讲如何跑人生第一个10公里的,还有这本Ben Hur。

真是太老了,甚至是那种发黄的厚纸。翻翻里面倒是很干净,几乎没有读过的痕迹。

拿走拿走。

1880年第一版。作者Lew Wallace,法律系毕业,南北战争期间在联邦军任职。战后曾参与军事法庭对刺杀林肯的刺客审判,1865年11月从军队退役。

虽然Ben Hur一度被列为关于神,信仰和耶稣基督的第一奇书(19世纪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书),写这本书的时候,Lew Wallace并不是基督徒,只是在和一个同事偶然聊起来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使得他突然有了兴趣,决定对圣经,耶稣基督和信仰方面的东西多深入研究一下下。

所以我一直认为,brainstroming是最能刺激人产生灵感的一种工作方式。无论哪个领域,只要讨论讨论讨论,永远能打开新的思路,它是人和人之间最有效的能量传递渠道,能轻松实现电子从高能级到更高能级的跃迁。

这本小说完成的时候,正是人们的阅读习惯从戏剧转向小说的年代,所以它的文字包括对白都带着非常重的戏剧腔,在我看来简直可以一字不改直接搬上舞台。后来据此改编的电影里,特别是1959年那一部最经典的,很多人物对话用的是原文。

当时拿了11项奥斯卡。到今天和它拼一下的,还有Titannic,the Lord of the Ring:the Return of the King(哈,哈,哈,哈)。

细看那个时候的演员,好像和今天的审美差别还是挺大的。也不好说是“土”——我想,用朴实来形容,可能更好一点。

说起“过去”这个概念,很多时候容易引起人们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在想象中过度美化的浪漫主义情怀,好像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看看2016年的,

老实说,这里面除了Morgan Freeman扮演的印度人更像印度人之外,别的演员,都没有前面那一版气质干净,凛然。当然,老版的演员最大的缺点是,太显老。

我们本地有个德法双语台,是政府资助的,基本没广告,但是也没闲钱买新的影视节目,所以经常拿老片充数。有一次放Lady Chatterley's Lover被我看到,我差点吓得叫出来,这个?我记得人小说里,男主角好像是30几岁?

Ben Hur开篇的场景,是来自希腊的Caspar,印度的Melchior和埃及的Balthasar三个友人相遇在沙漠。我说它可以直接搬上舞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文字描写细到极致。包括远处日出日落的光影,近处的人脸表情,衣着装饰,都非常写实,简直是一个文字造的三维舞台。

这三个人,就是传说中的Heilige Drei Könige(the Three wise Men),他们被 Star of Bethlehem指引,在耶稣降生的时候带着珠宝礼物出现在他身边。一直到今天,Heilige Drei Könige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宗教节日,会有教会的服侍人员带着唱星小童挨家挨户募捐并送上一年的祝福。

这个节日在1月6号,过完这一天,才算真正过完圣诞节和新年的假期。

故事很简单。以色列人Ben hur生在一个耶路撒冷的贵族家庭,被诬陷杀人并判有罪而在船上为奴三年。一次风暴中无意救了高位的罗马行政长官并被收为义子。Ben Hur回到Assyrien城,找到父亲旧时的仆人和朋友Simonides(彼时Simonides已经接管了Ben Hur父亲的所有生意),希望得到母亲和妹妹的消息,未果。Ben Hur对Simonides的女儿Esther一见钟情。

Simonides决定退还给Ben Hur他应得的财产,但是Ben Hur认为是上帝的旨意让Simonides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都取得了成功,所以要用这些钱为犹太人建立新的国。在同儿时的伙伴今日的敌人Messala一起参加战车比赛胜利后,Ben Hur赢得Messala的所有财产。Messala之后派刺客刺杀Ben Hur并误认为Ben Hur已经被杀死。

被Ben Hur救过得另一个女孩Iras和父亲Balthasar遇到了一个自称耶稣的人,之后的三年,Ben Hur同耶稣一起度过。

在目睹耶稣被出卖被判罪被钉十字架之后,Ben Hur决定接受自己的命运,同Esther结婚并育有两子。当Ben Hur得知罗马的的基督徒正在受到无情迫害时,决定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富来保护新建的教堂。

那时候的故事,从来不是情节取胜,谁来讲都是白开水——因为还没脱掉戏剧腔的胎。Romeo and Juliet又怎么样,你试试能不能三句话说完?吸引人的,是细节细节细节,比如赛马的那一段,和在船上遇到风暴的场景,作者就是有本事用最简单的文字把人拉进去。

Power。

看这种旧书,100年也好几百年也好,都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效果——不仅仅是纯文学,社科类一样的。有机会同古人握握手谈谈心,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无友不如己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8挂时间(32)——当尼采哭泣(Friedrich Nietzsche和Lou Salome) 被那谁的蚁上树刺激了发个菜谱 8挂时间(31)——关于成长:Die Blechstrommel(锡皮鼓) 8挂时间(30)——象形文字(Hieroglyphen)和它的破译者Champollion 8挂时间(29)——脑中万物(Alles steht Kopf,Inside Out)
土豆-禾苗
“之后的三年,Ben Hur同耶稣一起度过”,我只看了电影没看小说,不知道这结尾啊。太佩服50-70年代末的宏大电影了。
d
donau
小说能看的话应该看一下,因为不是靠写字吃饭的人写的,卖到奇书一类自然有过人之处
d
donau
不过千万不要看中文翻译的(当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中文翻译)
未完的歌
我记得是他在写的过程中由不可知论者成了基督徒。《宾虚》这部电影太有名了。。。
f
freemanli01
是我感兴趣的题材
土豆-禾苗
非常同意这点,很多书物,得尽可能看原文原著。
f
freemanli01
Sri Harold Klemp,美国现代Prophet, 在他的自传里提到,在前世,他从小是耶稣的玩伴和小学同学。

I had grown up with Jesus in the little town of Nazareth in Galilee, some fifteen miles west-southwest of the Sea of Galilee. My family were rug weavers, and my father took the rugs south to Jerusalem several times a year to sell. 

Our family was in better financial condition than that of Jesus, the family of Joseph, which we came to know well. There were fewer weavers than carpenters, and the quality of our rugs was good;

The home of Jesus was more modest: a whitewashed cube of stone with a single door and two windows. His father, Joseph, did his carpentry work outside under an olive tree, and when it rained, he continued in a lean-to on the north end of the building. His mother cooked meals outside.

I first met Jesus in the synagogue’s primary school, which we both began to attend at the age of five. The rabbi taught us from the Torah, the holy Law of God. He spoke a sentence, and we recited after him as a group. Jesus was not a religious fanatic. He was a robust, imaginative youth who was a natural leader at game time. One of our games was “Romans and Jews,” like “Cops and Robbers.” A hatred for the Roman occupation forces was instilled in us from youth. We made toy swords from sticks, and our shields came from square scraps of wood in the carpentry shops. Childhood was a carefree time, except for the time required in school.

Klemp, Harold.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Prophet. Eckankar. Kindle Edition. 

 

 

核桃小丸子
先占座,过后来读。
糯米粥
这个公共书架真好, 我们也有个类似的叫做little free library

K-12每个学校,还有我们村的community center, aquatic center, 还有很多政府机构前都有,靠的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糯米粥
你的这篇介绍写的让我很有共鸣。几年前我有一个aha moment:

何为才情?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哪怕他人老气横秋的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土豆-禾苗
糯米很有才情,文化很有才气。
糯米粥
土豆呢?
d
donau
土豆有才情也有才气,还嘴欠
d
donau
多谢。我没有你看这些那么认真,碰着了就看一点
木有文化
我看过新版的Ben Hur. 看来还应该把经典版的找来看看

那三个 Magi 应该是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来的,因为是“来自东方”。希腊在西边了。

木有文化
我们这边也有个类似的,里面多是小孩书
土豆-禾苗
Ben Hur这类严肃题材新片都不如老片;Lady Chatterley's Lover是可以拍了再拍的,不断大胆尝试
糯米粥
我发现跟地点有关。如果是学校附近, 那就都是孩子书。 如果是community center, 大都是大人的书
糯米粥
其实我特别希望好莱坞敢重拍“飘”。太可惜了,真想看到当代的演绎
木有文化
Lady Chatterley's Lover,他们拍一部我看一部,拍两部我看一双
木有文化
飘不太可能重拍了

原来的经典版本已经被某些渠道下架。现在的环境里,拍这种southern sympathizer 的作品,是属于政治不正确的。

土豆-禾苗
严肃些,今天只讲BenHur…对了,你知道电影Lady Chatterley's Lover一部部来的读解进化吗?我知道
f
freemanli01
谢谢多瑙先。看见、想像一个真实的小孩长大成救世主,也有意思。
f
freemanli01
问土豆好,虽然我还不适应那个”必胜“的写法。。
未完的歌
netflix新拍的12月公演
免疫力真的好
第二图好像在法兰克福附近的样子!
木有文化
那讲来听听吧
d
donau
我贴的那个据说拿了不少奖。但是属于严肃片一点都不黄都不如小说
糯米粥
土豆还改贴了? 说说啊--才情 vs. 才华 vs. 才气, 各指什么?
糯米粥
非常遗憾
糯米粥
土豆有空来说说啊?猜想会不会是个U曲线, 当代人拍的又开始”留白“多起来了, 更注重情绪和精神?
糯米粥
这本书我大概20出头的时候在母校旁边的地摊上买了,看后觉得特没劲特没意思,远远不如早几年读”飘“读”简爱“的那种震撼
酒绿春浓
你的八卦真有意思,谢谢你!我读耶路撒冷3000年,那时的耶稣也就是一枚

无生产能力的普通人,喜欢在公共场合演讲,被世人称为疯子。

不同年代不同视角,神秘人物都有不同的色彩。这也是读书的意义吧。

d
donau
我也觉得没什么震撼的。主要看的时候太晚了觉得这什么啊传的太邪乎了。简爱是真震撼了一下
免疫力真的好
又读了一遍:第一,楼主也夸了Arte台,我发现该台最爱的亚洲电影是市川昆的细雪,几乎每隔一年的复活节或圣诞节等黄金时段

都要播一次吉永小百合阿姨的盛世美颜(其实里面还有一位也是川端康成盖章的大和抚子象征--大姐扮演者岸惠子),该台对细雪的偏爱几乎赶上了著名的茜茜公主三部曲;中国片子他们喜欢秦皇汉武的纪录片。

第二,宾虚如果拍第三版应该让德国人来掌镜,就在纽伦堡那个最著名的小胡子建筑遗作拍外景,再合适不过,旁边还有真金白银的古罗马领主城堡。我曾几度坐在那个Zepplinfeld Reichsparteitagsglaende的草坪或台阶上,在夕阳或星空下,真的有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觉--怪不得当年莱尼里芬施塔尔也被蛊惑了,拍出迄今看依然是技术与构图艺术超一流的意志的凯旋(全球早已经解禁了),教科书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