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裔职场位置的问题

t
tibuko
楼主 (文学峸)
实际的问题是升迁比较难,而不是入职。

Stereotype一下,亚裔普遍强项是努力,干活好,专业素质比较好。这在初入职场是比较讨人喜欢的。包括前面有人说的IB。

下面问的Quant return offer的问题,可能要看具体情况吧,应该不是普遍情况。也有可能他们也会像藤校一样设一个人数限制,毕竟这里小中更突出。当然这是底下的,不会明说。

但升迁,这些优点是不够的。软功夫即使只是一部分,也是阻挡很大一部分亚裔的障碍,这也不是我们习惯的教育模式培养的。

有些人不屑于办公室政治,这就没话说了,有人的地方总有政治。

还有人说,AA能让亚裔做总裁。这就只能呵呵了。至少在金融领域吧,做到总裁级别的华人,我都认识,不存在啥AA帮忙。

退一万步讲,就算那是真的,比如你假设奥巴马是刷脸当的总统(尽管这无法解释大量黑人政治明星flame out),他的成功对其他黑人的成功基本没有价值,甚至有反作用。

实际上,华人还是有点当年排华时期的弱点的,就是很好的螺丝钉。说难听点,苦力。

当然,这些软功夫的缺失,有时候会在早期就产生副作用,比如上层是会考虑是不是要“培养”某个人,甚至是不是要招某人。比如二十几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曾经被很直白地问了,你来前几年没问题,但要去拉客户了,你全是劣势,凭啥招你?

其实到最后,藤校的AA,也是这个问题。藤校终极目标,还是要看长远的顶尖,亚裔的median高于社会,但顶尖还要努力。
g
gossipgirl8
对的。螺丝钉式的人求稳。家长成天琢磨藤校喜欢啥样的学生,逼着孩子去fit in。

这样走进了藤校,出来也是枉然。

亚裔男孩子的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失败的空间,不要万事追求完美。

开开心心,无所畏惧。年轻人应该有这种朝气和勇气。

N
Numero
讲的挺好的
y
yzhl888
硬核就牛洲大,两边都能看对眼。
N
Numero
如果自己没有这么做,不要去想像。家长琢磨藤校喜欢啥就干啥逼着孩子fit in的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会被拒

话说,藤校也找各种各样的孩子,不是千篇一律都要想做leader的,任何方面的事做到极致都很不容易

去看看平民没有legacy的人物往上走的经历,名校精英教育占的分量不小

R
Rockeymountain
华人不是不懈于办公室政治,是没有能力和心力去handle。小中多数也是单打独斗的特质,前景并不乐观。
m
mjnew
不在候选人圈子里,无论啥能力,都做不了总裁。在候选人圈子里,也必须要有能力,才能做总裁,这个不难理解吧?
g
gossipgirl8
说的是事实。藤校也不傻。但是华人家长思维还停留在搞竞赛内卷这里的不少,所以才有上面的感慨。

孩子尤其小的时候不要太早拔苗助长,应该好好观察自家孩子的长处。

小学就去竞赛超前了,没机会发现竞赛以外的能力呀。

y
yzhl888
专业好明显在拉客户上有优势。领导不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轻微有点社恐。但不妨碍他行业的业务都是他拉来的。就是只要说到业务,

别人说不过他,其它吹牛的都被他当面指出技术破绽,客户一听都选他的团队做了。业务好当然加分啊。

m
mjnew
能力是从年轻开始培养的,如果一直不在候选人圈子里,能力就培养不出来。小管理,中层管理,高层管理,都有几个候选人竞争
g
gossipgirl8
不硬核也可以州大。最近看州大孩子后面professional school名校的不少。就业也是五花八门。比名校本科比例低

就是了。但是现在州大的尖子生本来也不和80%的其他本科生竞争。

m
mjnew
小中被老中害的,从小刷题,能刷出啥能力?
N
Numero
你小孩没有参与过竞赛吧:))参与过了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其实我觉得老中有一个缺点也限制了自身发展,不能从多方面考虑事情

局限于自己的认知

m
mjnew
能不能不要用“亚裔”?这明显是“东亚裔”的职场位置问题,不是“南亚裔‘职场位置问题
m
mjnew
如果候选人圈子局限在现在管理层熟悉的种族,”东亚裔“这种听话的性格,永远出不了头
g
gossipgirl8
的确没参加过。孩子不干。但是周围华人孩子乌央乌央的。中学小学恨不得就开始了。
R
Rockeymountain
这个要是孩子非常into刷题当然要刷,这是这类孩子的 passion。
R
Rockeymountain
见过菲律宾裔领导,找的都是同族人,和烙印很相似。
两女宝妈
为啥孩子参加竞赛的父母就不会看到孩子其他的长处了?这是假设参加竞赛的孩子就不是正常孩子了?每天24个小时中醒的时候都在刷

题?我觉得最初的假设就是个大漏洞。。。

R
Rockeymountain
但是我认为华裔里面有这类passion的似乎超寻常的多,大家也明白为啥。
两女宝妈
从小被家长和学校强调遵守了那么多美德,怎么可能适应办公室政治的环境?分分钟被排除在外,当然美德完美保存。。。
两女宝妈
孩子不干,说明孩子这方面天赋不够,不参加是对的。参加的估计父母和你做的没啥不同。。。
两女宝妈
和来美的人群特质的确有很大关系。要不,国内的参加竞赛的可没这么多,比例上。。。
l
lookforward
千军万马上CS,都是娃的兴趣和选择,没上的是能力不够
两女宝妈
能力只有从小培养才有用。。。
g
gossipgirl8
你看看,我说个刷题就能引来争议,说明走在刷题之路上的华人家长不少嘛。自己孩子自家有数。

但是一般来说,每个人一天同样24个小时,花在刷题上面,做其他事情时间必定少了。

我不懂刷题是啥套路,但是天生小学的年纪就喜欢刷题的孩子应该是少数吧?

另外,大数学家有靠刷题刷出来的?数学到了顶级,是不是也是一种艺术?

发散式发言。打住了。。。

两女宝妈
这个热门职业选择,不好评说。但是如果不是很强,的确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没啥热门专业能长存几十年的,感觉
z
zaocha2002
竞赛只要不是太用力,没啥坏处。能做上分子的未必时间都花在竞赛准备上的。不过因为竞赛和其它项目的比赛,确实有些事情就

要往后靠一下。每个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不能省的地方,我是认为该玩该吃该旅游不能省的。

可能成功的W
还有张嘴就来,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要插一嘴,结果经常被纠错的人
z
zaocha2002
孩子不干不一定是没有天赋,肯定有很多没参加竞赛的娃有天赋
两女宝妈
刷题很难懂吗?画画,弹琴,运动,甚至做饭的不停的练习,才会精进,为啥到了学科竞赛上就如此难以理解了?!
两女宝妈
我说的是天赋不够。天赋不够不等于没有天赋。。。这种天赋不够其实是孩子自身的天赋的比较,比如,

我家小娃也有运动天赋,从小也是运动为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她自己选择了减少运动时间,增加学习上的时间。那对于她,肯定是运动天赋不够,相比于她的学习天赋。。。

z
zeno
像郭文贵这种的如果在美国长大是不是当美国精英绰绰有余?
z
zaocha2002
也有天赋很够的不愿意竞赛的。
两女宝妈
那不参加竞赛的如果说明天赋很够呢?毕竟竞赛只是某个学科的某个方面。。。
z
zaocha2002
概率。。。。毕竟参加比赛的比例小,不参加比赛的绝对有此类科目的天赋
老糊涂2
Really? 呵呵
两女宝妈
其实竞赛的初衷就是给极少数人准备的比赛。。。信息时代的特点让很多人都愿意尝试一下了
y
yzhl888
宝妈请你连续报道你家天才女娃的竞赛结果。各种o赛,intel, 西门子。期待你家天才女娃登顶。
z
zaocha2002
软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那天娃发了一张照片,是我们这教 professional writing 里有一句话,拥有的知识是你必须去100%表达出来的,而智慧是知道什么可以表达什么不要去表达。

两女宝妈
我家没参加竞赛呢。。。这么多竞赛,有孩子都参加吗?那估计真要从睁眼到闭眼都在刷题了。我家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l
lookforward
难道不是应该首先改变这种听话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处事方式?
两女宝妈
我家的可能最多就是选择和未来职业有关的一两个竞赛吧。大学如果继续搞运动,我家随便上个大学就好
l
lookforward
哈哈,信不信由你
y
yzhl888
当然有,以前大牛蛙横扫的里面这些成绩被横扫也每年有的。你家天才女娃潜力很大,好好培养。
两女宝妈
这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影响很大啊,早期教育太难搞了,哈哈。。。很多东西都是矛盾了:有利于这个时期就不利于另外一个时期

哪是那么容易选择的?!

N
Numero
说自己和自己娃的经历还有自己专业领域的事BSO都是值得一读的,其他一叶障目

为人师教育教训别人的,都是闲的,真正牛的不会这么做,所以不用当真

两女宝妈
我家不打算横扫啊。。。而且时间有限,不打算在学术领域面面俱到,毕竟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更重要

不过还是对这样的大牛蛙顶礼膜拜:)

米奇的厨房
还有就是network,毕竟背景不如当地人,

LD现在很头疼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我也帮不了了。我们的圈子止步于跟LD差不多的level的老美。

N
Numero
这一点小中可以超过老中
两女宝妈
悄悄的说,我倒是一直让娃练笔,感谢你发的帖子说申请都是在写作文。我们早早准备着哈。我一般愿意让娃做这种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
H
HappyWed
确实要注重软实力;越到后面升迁越难
两女宝妈
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一项:)
两女宝妈
这,对于所有族裔都是一样的,上面的位置太少了,哈哈
老糊涂2
中国文化里教育孩子“听话”的乖孩子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潜力的成长。很难改变。

应该多方位发掘孩子的潜力,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

两女宝妈
我就反其道而为之:我听娃的:)所以,娃买了把很长的日本木剑,自己创造用剑招式,我表扬道:这上串下跳的,颇有

中华武术的风姿,没准哪天可以华山论剑,哈哈

于是,小娃早上去学校前都先去外面练了5分钟剑。哎,当锻炼吧。。。

n
newca
确实有一部分人是不屑办公室政治,不愿意劳心的。

知道几个技术很强的华人,不是不被重视,不被提拔,他们自己不愿意被promote 去管人。

米奇的厨房
不知道阿,目前还没看出来
米奇的厨房
老美也有这样的阿,挺好的,特别是有能力选择就更好了,以后想改变也可以,不想改变就不改变。难受的是那些不愿意付出

但是希望被提拔的那些,很矛盾阿

V
VATraveler
Absolutely! Look at Indian Indians! The root causes

are embedded in the Eastern Asian community and family cultures. Not that our culture is bad, but that it's not very helpful to career advancement in Western society.

闲聊几句
疫情前,一到下班时间你看不到几个老中,能走的都走了,相反你可以看到老印在办公室扎堆闲聊,出了什么问题人家先得机会表现了,所以竞争
闲聊几句
不过老印这也是个原因
A
Aywl888
菲律宾绝对只提拔自己人,与阿三相似;华人也应该拿出魄力”不升职就走人“
杨柳岸边
确实如此。
l
localappleseed
这篇文章反映一个残酷地事实,藤校还有20%的亚裔,IB高层连10%都不到。
l
localappleseed
这篇文章反映一个残酷地事实,藤校还有20%的亚裔,IB高层连10%都不到。
W
Wafik
職位升遷了就有領導人的問題了。在中國,業務骨幹提升到行政領導也有很多不適宜。我覺得鬼子公司不做這種升遷,不如加工資,給錢

在中國,業務骨幹提升到行政領導也有很多不適宜。我覺得鬼子公司不做這種升遷,不如加工資,給錢.

我們公司的技術大拿比頭兒掙錢多。車間裏的機修大拿工資比人事主管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