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做技术,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或者家里揭不开锅,不是

x
xianch3
楼主 (文学峸)

一个太好的选择。女生如果擅长做技术,学习能力强,做技术得心应手,在男人多的技术领域混,是非常好的选择,应该比普通男的好混。不管是走管理还是纯技术,这种女生都会如鱼得水。

如果家里有生存压力,需要女的养家糊口,资质平庸一些,舍得吃苦,走技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是以上的情况,女孩子没必要非要走技术这条路,不然赚的就是些幸苦钱。技术能力不强,就靠拼努力,女的结婚生孩子以后,非常非常幸苦。如果没有家庭,没有孩子,靠幸苦去拼事业,应该还好。一旦有孩子,不可能不管孩子。管孩子的话,工作差不多就是摸鱼,能少做就少做。这时候的技术工作,就是鸡肋,不轻松,钱也不好赚。老板同事的脸色,都不会好看。

男的,即使成家有孩子,也可以专心拼事业。可惜,女的一旦有孩子,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否则家里乱成一团,夫妻也会经常吵。

H
HappyWed
有孩子前努力拼,生娃后,女性高科技界拼事业需要一个好男人支持,否则自己就得是支持男人的那一个
a
amiyumi
现在你这个说法很难说服年轻人,尤其华人家庭,一直都是男女半边天的。其实就是这样。
b
borisg
这是实在话。要留有余地看得远一些。
b
borisg
两人谁也不让谁结果是不要孩子自取灭亡。
H
HappyWed
女娃工作结婚生娃以后会懂的。因为到时她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结婚了却比单身有更多时间精力责任感的男人

她们相当于跟那样的男人+老婆 双人组合在竞争(高科技高薪男人,会有不少比例的老婆stay home管理家里的一切),你很难竞争过,除非受AA照顾或者你天赋异禀或者你的老公顾家来成全你的事业。

芈春秋
很同意。 有些技术垫底,慢慢走上小管理之路, 特别是有些比较好的公司

到了需要的时候可以做暂时做80%之类的工作。 工作, 生活兼顾

两女宝妈
现在就给小娃洗脑找个好男人,将来:)
锦衣卫
就是这个道理。紫檀某些人眼里就看上CS的40万。PM之类的工作很适合女生做
吹着吹着就牛了
lol, 看上不一定就能拿到。能干啥就干啥
小糊涂仙2000
翻译成英文发在英文论坛上这就是妥妥的性别歧视
b
borisg
没孩子的到老了就是我昨天讲故事里那个躺在床上想他的鹦鹉的老人。。
a
amiyumi
所以我说听着难听,但是事实,男女可能一样吗?
人言可畏
女娃什么都可以做,只要有能力和热情,sky is the limit。个人见解哈, 不是抬杠。
老糊涂2
告诉Lisa Su回家抱孩子去。哈哈
s
sshr
哪个ABC的父母真能替成年的孩子做主?
x
xiaociwei
这楼开的,都接不下话了
小糊涂仙2000
展开说说

男性女性在肌肉体力方面有区别,在智力上没有统计差异。EE/CS这种纯脑力劳动女性完全可以做得和男性一样好

女性应该多顾家多照顾孩子,是社会职场长期以来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压制造成的。男性在家务育儿中如果能分担50%的工作对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更有好处。

S
Seaside21
美国女的可精了,那些高喊平等的,有几个是做技术的?现在A B C女娃好进T20的stem 专业,不就是其他族裔的女的怕辛

苦,不愿意学stem呗。技术如何真是钱多,活轻,你看其他族裔的女的会不会来抢。嘴上喊平等,听听就好。

人言可畏
闺女2岁时曾杠过我的女娃啥都能理论,她说女娃不能站着撒尿。
伊美人
我上学时候的CS女同学就没坚持下来,转行干了管理。也有学CS的女生干了几年

就干不下去了,说是太吃力。

当然也有干得好的。

S
Seaside21
女的如果能忍受老公比自己赚得少,自己是bread maker, 家里的经济支柱,完全可以让老公多做家务多带孩。不过,首先

要能找到这种老公。

小糊涂仙2000
为什么不能赚的一样多?湾区小年轻里双码家庭多的是,基本上有一个女码农就有一个双码家庭
S
Seaside21
这个有点夸张了。不过,自己的娃自己疼,我不希望娃以后又赚钱养家又带孩子,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如果她家里事管的多,事业就希望

她少操心。家里事管的少,让她老公带孩子啥的 就好好拼事业。

a
amiyumi
她老公要想李安一样老婆养了N年,不就有可能嘛。台湾男的感觉这样的也不少。
H
HappyWed
小年轻无所谓,生娃以后才是区别
人言可畏
理解,只是觉得智商上男女相等。而且也不想给子女条条框框。
r
randomness
现在男女一样。不需要自己先放弃属于自己的机会
H
HappyWed
智力上完全无区别,所以女生除了赚钱还要顾家带娃相当于比男性多了一份工作,这个要求太高不合理也没必要
S
Seaside21
怎么不说是谁在带孩子?如果是小留,基本是双方父母在带。A B C 的父母一般不会帮着带娃吧,至少我不会。孩子谁带,跟谁亲

到了孩子teenagers, 就知道跟父母关系不好的娃,有多难管理了。

小糊涂仙2000
不是她们怕辛苦,是她们根本做不了。我们华裔家庭有从小重视stem的传统才能培养出stem好的女孩

我说这些是希望女娃家长们不要用这些刻板印象限制孩子的路,从小和女孩说女孩不适合做技术,潜移默化孩子自己就退缩了。做技术有什么不好?工作稳定赚的多,女性提高社会地位就得从提高收入开始,其它都是虚的,是别人施舍给你的

立方
女孩子如果不是贴别的漂亮和迷人,学技术可能是一个好出路

高科技公司狼多肉少,而且多数是傻狼,老母猪也有双眼皮,普通女孩如果有机会进门,当狼娘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打铁也得自身硬,至少得进得来吧。

 

到社会去找狼王概率很低啊,竞争山大,再说风险很高。。

 

 

不要搞错了,我可是主张女孩半边天的。

 

两女宝妈
嗯,所以找到愿意在家带孩子的老公也是要珍惜的:)
小糊涂仙2000
所以我说男性也该分担一半顾家带娃的工作
锦衣卫
心比天高~ LOL
两女宝妈
有道理:)
H
HappyWed
能分担是最好。但是会不会因此降低他的职场竞争力呢?:)世上没有十全十美

夫妻双方同时消减职场竞争力。事情那么多,做了就得耗时间精力,工作上就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focus了。你要知道竞争对手是有partner全力支持无需顾家的。这最终是一个家庭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问题。看你是把夫妻割裂来看,还是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策略就会不同。

两女宝妈
为啥漂亮,迷人的女孩学技术就不好?还是歧视啊。。。一个帖子里都不能保持一致
两女宝妈
看双方想要什么样的人生。通常意义上,一个男人再拼事业再不顾家,也就是获取普通人中的成功而已。。。
立方
文中指的是“如果”那种情况。如果贴别迷人和漂亮,又努力,当然没啥可说的。
小儿子的老妈
就是,咱紫檀大妈不大都是做技术的,灌水,带娃,工作都木耽误
H
HappyWed
你不理解,高科技行业跳一级,收入就可能double,集中力量让一人升上去比两个人苦哈哈好

只要夫妻合作分工,就能事业家庭双丰收

两女宝妈
还是要看夫妻双方的想要的人生。也没必要大家都一个模式的过一生。。。女方愿意做这样的合作当然没问题,但是有的女性未必愿意
H
HappyWed
这是当然,哪能勉强,需要合作。这是为什么team spirit放在哪里都极其重要
夏云
管好自己的女儿就好了,别人家的事情真的不是你的business
夏云
不翻译也是妥妥的性别歧视,只不过紫檀很多ID都是封建社会出来的,认同性别歧视的不少
a
ahniu
码工,持家是俩分工作

老鼓励女人干好两工作,妥妥的歧视。

哈哈。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九月思乡
那你不怕被离婚吗?靠赡养费过活?
立方
给女哇灌输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说一个极端的真实案例。

一漂亮女孩与男的相识第二天就同居。90年代的同居。问原因,1,男孩非常优秀。2,女的说她前晚做了一个梦,近期会有真龙天子降临。3,她妈从小就要她一定要找大学生。

 

女方,漂亮迷人。公司厨房帮工。

男方可能会娶这样的女孩做老婆?那个年代,只有一种结果,始乱终弃。

 

所以结论一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当然现在无论中外与当初都完全不一样了,类似上述女方那种极端的例子已经罕见了。但本质是一样的,同一圈子最有可能。

 

第二个结论,不是要给女孩灌输嫁好男人,女孩关键时刻很容易丧失判断。家长要做的是,想法设法让女孩混进好男人的圈子里。混进当然不是指去当丫鬟伺候人,而是同事同僚。 

 

 

 

小糊涂仙2000
升一级收入翻番那得director+级别的了。对90%的职场男性来说,你就算每天多给他8个小时他也混不到这个级别

特别是那些没事喜欢发表些歧视女性言论的

H
HappyWed
对,不值得的男人既不要嫁给他,更不能为他牺牲:)但是如果夫妻一体,就要互相支持,考虑共同利益了。

在对方和家庭需要的时候,做出策略性的分工调整了。当然不是让你一开始就啥事不干,整天呆在家里等着男人赚钱回家养你,哈哈。需要的时候,再调整分工,不需要你调整的时候,你爱干嘛干嘛呀。

H
HappyWed
不怕呀,财富自由了再stay home. 怕被离婚的,应该是那个整天辛苦上班的男人吧,lol
哪一枝杏花
High tech看到的工作家庭都能兼顾的,都是很聪明的女人,比身边的男人要聪明。女人要幸福,还是要了解自己。
S
Seaside21
有女儿的,都需要考虑好到底支持孩子做什么样的取舍。三头六臂,又聪明又漂亮的outliers是少数。
S
SabrinaD
楼主我说你什么好啊。
晓曦
太歧视女性了
晓曦
凭啥要求女性牺牲事业呢
s
summermocha
女生为啥有了婚姻孩子,就必须付出很多,老公放着看的吗……婚姻不是付出越多就会越幸福的
I
Iwanttofly
看见女人聪明的事业家庭两不误,不行的宅家躺平也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