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我,15岁,参加高考,作文题是 “陈伊玲的故事”
先让考生看一段故事:歌手陈伊玲参加高考,笔试优异,面试时唱跑调了。老师们都知道陈伊玲是个很出色的歌手,她唱跑调了,说明她作风不正(和无忧待遇相同),所以再好,也不能录取。
(插一句,我当时看考题,很懵圈,为什么唱跑调了就是作风不正)。
有一个细心的好教授,抱着不能放过一个天才的心理,去走访了陈伊玲的家,发现她原来是因为昨晚整个晚上陈伊玲都在救火,所以唱歌跑调了,不是因为作风不正,搞不正当关系所致。
天啦,我当时才15岁,尚未开窍,哪里知道 作风不正,搞不正当关系,唱歌跑调之间的关系,只能胡乱写。
高考语文考惨了,幸亏数理化 和政治考得好。
高考后一天返校,校长突然闯入,喊谁是xxx,我说我是。校长说,全市政治高考只有两个人超过90分,你考了94.5分。啊,是政治把我送进了大学。拯救我没让语文给害了。
和兄贵同龄,来凑个热闹。一晃40多年了!
只有1977年是各省命题。
我就只记得老师让写以前高考的文章, 对岳阳楼记印象深刻。
现在也才57岁,尚具生育能力
我小时后记得有一年高考邻居大人说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我刚听时不懂说的啥。
显然不知那年江苏288
考完返校时, 发现全班70%都不及格。
我们那届全校就2个没考上大学。这俩补习一年, 现在做国际贸易, 牛叉得很。
双车当时是否也是这样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1979%E5%B9%B4%E9%AB%98%E8%80%83%E4%BD%9C%E6%96%87/51102306
我可能是352分
330,后来正常高考是省榜眼:)
而且它家的年龄线,实际可以比招生简章早出生6个月。
这个6个月的机动线掌握在科大驻各省的招生官手里。
家兄当年Seriously考虑过报少年班。年龄超过不到6个月的话,要自己打申请,地级市教育局的批准,和科大驻江苏省高教厅的头的同意。其实就是生日偏小(6月30-8月31日之间的)学生,提前2年高考。
许多重点高中的老师的子弟,成绩好的,有心的话早做准备(高中往往会配合让孩子跳级啥的,一则是教工子弟,二则孩子考上的话是学校很光荣),是可以试试的。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5783566
不常冒的泡
晚了没啥菜了我爹不高兴麻烦。。。
我只能猜他家妈妈年纪小他很多了。网上真不能说太细。
哈哈哈
所以一直觉得文学城未来令人担忧啊。
搞破鞋是啥意思?
我们小时候骂人:一人石皮革两土。
神童啊
79年,我,15岁,参加高考,作文题是 “陈伊玲的故事”
先让考生看一段故事:歌手陈伊玲参加高考,笔试优异,面试时唱跑调了。老师们都知道陈伊玲是个很出色的歌手,她唱跑调了,说明她作风不正(和无忧待遇相同),所以再好,也不能录取。
(插一句,我当时看考题,很懵圈,为什么唱跑调了就是作风不正)。
有一个细心的好教授,抱着不能放过一个天才的心理,去走访了陈伊玲的家,发现她原来是因为昨晚整个晚上陈伊玲都在救火,所以唱歌跑调了,不是因为作风不正,搞不正当关系所致。
天啦,我当时才15岁,尚未开窍,哪里知道 作风不正,搞不正当关系,唱歌跑调之间的关系,只能胡乱写。
高考语文考惨了,幸亏数理化 和政治考得好。
高考后一天返校,校长突然闯入,喊谁是xxx,我说我是。校长说,全市政治高考只有两个人超过90分,你考了94.5分。啊,是政治把我送进了大学。拯救我没让语文给害了。
🔥 最新回帖
和兄贵同龄,来凑个热闹。一晃40多年了!
只有1977年是各省命题。
🛋️ 沙发板凳
我就只记得老师让写以前高考的文章, 对岳阳楼记印象深刻。
现在也才57岁,尚具生育能力
我小时后记得有一年高考邻居大人说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我刚听时不懂说的啥。
显然不知那年江苏288
考完返校时, 发现全班70%都不及格。
我们那届全校就2个没考上大学。这俩补习一年, 现在做国际贸易, 牛叉得很。
双车当时是否也是这样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1979%E5%B9%B4%E9%AB%98%E8%80%83%E4%BD%9C%E6%96%87/51102306
第二次考试 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采》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 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声音?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时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是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苏林教授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他端详着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鲍时不能原谅自己的。 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注],不由得吃了一惊。 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什么。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弦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伊——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弦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我可能是352分
330,后来正常高考是省榜眼:)
而且它家的年龄线,实际可以比招生简章早出生6个月。
这个6个月的机动线掌握在科大驻各省的招生官手里。
家兄当年Seriously考虑过报少年班。年龄超过不到6个月的话,要自己打申请,地级市教育局的批准,和科大驻江苏省高教厅的头的同意。其实就是生日偏小(6月30-8月31日之间的)学生,提前2年高考。
许多重点高中的老师的子弟,成绩好的,有心的话早做准备(高中往往会配合让孩子跳级啥的,一则是教工子弟,二则孩子考上的话是学校很光荣),是可以试试的。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5783566
不常冒的泡
晚了没啥菜了我爹不高兴麻烦。。。
我只能猜他家妈妈年纪小他很多了。网上真不能说太细。
哈哈哈
所以一直觉得文学城未来令人担忧啊。
搞破鞋是啥意思?
我们小时候骂人:一人石皮革两土。
神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