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明天——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d
donau
楼主 (文学峸)

(其实本来想叫“跟着平等说明天”,是从他的“末日来临”演绎出来的,不过怕平等不好意思,就把“平等”给划去了)

YUVAL NOAH HARARI总共写了三本,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可以当一个系列看,也可以拆开来看,他其实挺偷懒的,每本里都有大半本内容是和另外一本重复的(写出来才发现,说他懒还真不委屈他,跟我一样连题目都不想多动脑子。当时他到我们这里来卖书,我看了一点电视台采访,听他讲了几句话,第一反应是,这个家伙,可以啊)。

追下来,果然没有失望。

今天先说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其实是因为看到这两天大家讨论DON'T LOOKUP和世界末日,于是想到这本书了。

明天会是世界末日吗?——我觉得不会。后天呢?——应该也不会。

那问题来了。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简单地重复今天?——应该还是不会。

不过呢,我们应该也不是能够真正的预测明天,其原因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不是技术本身不确定,是掌握技术的人和系统不确定——想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参考100年前的工业革命带来的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包括火车,电力,收音机,电话这一系列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社会产品——这些,既可以用来建立独裁体系的共产主义国家,也可以用在自由的民主体系之下,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状态——直接的例子是南韩和北韩。不同的社会体系带来了不同的社会状态,不同的社会状态格式化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特别21世纪的今天,生化技术的兴起和其产出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未来的预言和掌控难度更大。

有个公认的谚语,“如果一个国王或者帝国掌握了某种新式武器,他迟早会拿出来用一下”。同理,一个技术被实现,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它永远是没掉下来的那只靴子。即便人类可以预估某项技术的发展状况,然而它带来的影响,负面还是正面,完全不却决于技术本身——这次的PANDEMIC是活生生的预警。

更加有趣的是,这本书是2016年问世的,开篇,作者即提到“It is therefore likely that major epidemics will continue to endanger humankind in the future only if humankind itself create them…The era when humankind stood helpless before natural epidemics is probably over…”

(所以读到这里,我想了一下,如果我当时就买了,然后再经历这两年,会是什么感觉?)

讨论“THE HISTORY OF TOMORROW”,今天看明天,很难啊(水晶球只是传说),好在历史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尽管不能象气象学家预测天气预报,用最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来完成,不过仍旧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today,再往回推——yestoday,昨天的我们和昨天的世界?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世界?研究YESTODAY到TODAY还有一个作用是,你可以把明天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列出来,同时再进一步,选择最可能。

一直以来,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人类社会的大敌,不排除会在下面的几十年还是,然而随着科技的进也步,人类已经越来越有信心面对它们了(且不说战胜)。同时,主导人类社会走向的唯一因素——经济,从MATERIAL-BASED ECONOMY,不知不觉变成了KNOWLEDGE-BASED ECONOMY,两者本质的不同是,原材料,一定会随着使用和消耗减少,而知识,在不断应用的实践中,是增加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起到对人们意识形态导向的作用。在经济的内涵被换掉的同时,衡量一个社会架构优劣的重要指标,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如果不能说是完全被GDH (gross domestic hapiness)取代,它的权重也已经在无形中降低——人们追求的是产出吗?不是的,人们追求的,是幸福,PRODUC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HAPINESS。BUT IT IS ONLY THE MEANS, NOT THE END。

当现实和期望吻合,人们便会产生幸福感——因此,追求幸福感,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驱动力。可惜的是,幸福感如同其他的EMOTION一样,因为很难有具体的表象,无形无色无声无味,当人们(自以为)可以通过更多的PRODUCT来实现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压力,那就是,不仅要维持现阶段的产出,更要使它增加。压力,自然是HAPINESS的反向。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类创造了世界——人类创造世界的背后,是人类赋予了他们创造的世界某种意义。最简单的例子,是宗教。宗教的意义是产生和维持社会秩序,特别是在法律不工作的范畴。如果我们能跳出宇宙时空看地球和人类,不得不悲哀地承认,其实生命本身没有脚本,没有导演,没有制片——也没有任何意义。生命的意义(MEANING),是人类由自己的意志赋予的。

那么,如果认真预测明天的世界,结论之一是,人类对世界的掌控,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

以自由民主意志当道的西方世界一直以来以FREE WILL作为自己的标志。其依据是人们有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投票,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FOLLOW YOUR HEART),科技提供给我们的一个比较冷酷的事实是,通过对脑电波的观测分析,观测者完全可以知道什么样的脑电波会给个体带来什么样的行为——因此,通过对脑电波的操纵,是有可能控制个体行为的——也就是说,FREE WILL将不再FREE(类似的实验不仅在小鼠身上,在人体身上也有验证)。

数据当道的今天,任何有机体都可以被算法分析并取代,INDIVIDULISM完全变成几页严谨准确的数字分析。过去我们经常说,xx了解我,或者,xx不了解我,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和AI,提供了比“我”更了解的“我”。

20年前,如果疾控中心想估算今年流感跟往年相比的情况,基本的程序是从大医院和私人诊所包括药房收集数据,层层上报,模型推演,等到结果出来,至少要一个星期。而今天,GOOGLE可以告诉你一切——从 5-8点有多少人查询E过“流感”,“药房”,“医院”这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做出基本的推断,如果再加上它SERVER里人们互相来往的EMAIL中的信息和对GOOLE MAPS 的 track,那么估计和预测的准确率,绝对不是20年前疾控中心可以想象的。

所以,一个被新造出来的词是,DATAISM,数据决定一切,数据流(DATA FLOW)的走向,将决定人类的明天。

.
.川晔
我觉得应该是自我掌控力会越来越低,不过,人类对世界的掌控未必是越来越低?
d
donau
书里的解释是随着AI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弱变成从属
.
.川晔
原来如此
浮云驰
人类活着就必须赋予自己意义,虽然客观看似乎没什么意义
l
lovecat08
好深奥哦!
d
donau
这就是在里面看和跳出来看的差别啊
d
donau
跟炒菜比是无趣了点儿

不过也不能天天炒菜啊

n
nearby
多妹喜欢深刻一些的
望沙
DATAISM,数据决定一切,数据流(DATA FLOW)的走向,将决定人类的明天。谢谢介绍学习了
d
donau
这是这个作者的观点不一定要接受的
d
donau
不算深刻很简单的书没什么生词
尘凡无忧
就是说,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人类对世界的掌控,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我没看错吧?
可能成功的P
一种无力感。。。。
望沙
可是现实生大数据活就是基础
A
Anthropologi
站这儿。我没看懂。
A
Anthropologi
未来?未来就是machine ate my lunch啊,呵呵。
A
Anthropologi
我觉得还真不一定,行里有一句话叫Don’t let the data ruin a good story,上层建筑还真不见得听数
A
Anthropologi
上层建筑还真不见得听数据的话,见Don’t Look Up故事。很讽刺很真实。
A
Anthropologi
我这个行业的,多说两句,大家莫怪。数据,和一切技术以及武器一样,要看决策者用不用,怎么用。说到底,人是decision make
糯米粥
非常有道理!外行也来凑个热闹—而且一样的数据,可以解读得完全不同呀。最直观的例子:cnn vs. fox
糯米粥
我要稍微乐观一点啊。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目前还是没有AI可以赶上。人类的emotion, 更是一个wild card.
糯米粥
AI moved my cheese! LOL
糯米粥
你俩聊上最逗了,粉红色的小火花四溅
糯米粥
没看过这本,只看过他的第一本。但听了你的这个简介,觉得还是他的第一本最让人耳目一新。话说回来了,也许2016年还比较有新意…
花似鹿葱
我是个科盲,不懂那么多,但觉得人类自以为是的傲慢是要受到报复的
S
Sunblue
这写的是论文吧,赞!

谷歌越来越厉害了。今早刚买了几双鞋,谷歌上看文章,这些鞋的广告就嵌入在所读的文章里了。

电脑上在一个商家网上买个东西,MS马上就把另一处更便宜的商品网站显示在屏幕的一边。

望沙
+100
老键
多瑙好文,今天上半天班就差点错过了,关于那epidemics用到Covid,几天前还和女儿讨论,种种迹象我们不得不同意,尽管心头
老键
又冷又紧
d
donau
安妹你说的很对啊就是看谁掌控

这个谁就很不好说所以这本书提到了这个难题一旦形成一个superhuman 阶层那更糟糕也许

d
donau
是又这个说法就是人不知不觉被掌控但是还以为是自己掌握一切
d
donau
肯定是第一本最好这里已经很多是重复的了
d
donau
这个我跟你观点完全一样我其实根本实际上不担心这些不过有人提出来嘛应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d
donau
不会,起码我们这一代应该还很遥远

工作市场的结构会大变我是承认的(这个对比30年前和今天的话一样会让你目瞪口呆),危机感也不应该完全没有,但是没必要那么悲观。

d
donau
没那么夸张啦不过我刚贴出这个马上文学城给我的广告就换成了这本书
C
Californian
弄不好人类创造了个第三类,把自己给埋葬了
无言无语无声
我也觉得比第一本差远了。Spien说是一本好书,充满了新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