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面试的经历, 请大家指点

S
SwiperTheFox
楼主 (文学峸)

最近一次面试, 我自己感觉非常失败, 估计进入不了下一轮, 主要是发挥不好, 自己心理憋屈, 写出来也许舒服点, 也请大家从各个角度指导。

这一轮面试有几个不同的人, 不同的meetings。 我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一块说。 

1.  问了一个基本知识问题, 这个我心理知道答案, 但是由于急于显示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深度, 掉进了经典的陷阱,答非所问。   该答得好的没答好是我心里特别不痛快的主要原因。 

2. 后来不是很直接地问了一个技术问题, 我通过思考谈了自己的理解, 但实际上时候想起来, 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我一直对这个标准答案心理不是很认可。所以当时over think,谈了自己的想法, 没去想这个标准答案。 

3. 对于与人有冲突, 主动性, 组织,项目管理,  创造性等问题我自认都答得不错。

4. 对于职业道路与目标,和为什么要面试这个新工作, 也许被人看透了。  我其实在各方面很喜欢现在的工作, 自由, 有创造的余地, 在各个项目中, 都很有成果, 而且自己的见解建议大部分都会被上级接受。   有自己的小团队, 而且(我认为)大家都还喜欢我。   之所以面试这个新工作,主要是因为收入高很多--如果没有大学学费的问题,现有的收入兑付生活上还算宽裕,但是学费是个很大压力。  新工作从工作内容上看还是挺好的, 但是没有管理人,也许没有那么多闲功夫让我“创造”。  通勤, commute 多不少。   

5.  面试的styles的感觉。  感觉有点冷, 都是事前准备的问题, 象考试一样, 几个面试官对于我具体做个什么, 如何思考问题, 如何推进进度,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我喜欢那种你来我往, 我们共同解决问题on the fly的面试讨论方式。 

总结一下,  我知道自己应该改进的地方: 我一直有急的毛病,急于表现, 问题没有在脑子里转几圈, 想够了再答。其实在面试与日常交往的过程中都需要改进。

心里难受主要是对于第一点的基本问题没答对,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让人看不起, 自己觉得无地自容。 写出来了, 心里舒服了些。 

聂耳
如能把他们怎么问的,你是怎么答的,能写出来就比较有意思,也便于大家学习
S
SwiperTheFox
这具体比较专业

而且也怕人认出来, 原帖本来也就尽量写得泛泛一些。

见谅

 

聂耳
无需把每个问题都回答到100%正确,有些错误反而是好事。主要看主聘人对你的感觉,这你在面试结束时应有感觉。其他人都是陪坐
聂耳
百分之60的情况下面试最主要的是看你的个人性格,能不能和他们合得来所以谈得太多招人烦。技术上不懂可以培养性格不容恰做不长

还有就是不能让人看出这人比较懒。这些都是没法教的

聂耳
曾经有个捷克人来面试是硕士,戴了个领结已让人不舒服,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他都可以说上5+分钟。谁来听你废话,大家都说吃不消
S
SwiperTheFox
多谢指教
j
julie116
我现在的工作面试时举例子吹嘘的问题有点卡壳尴尬然后几个面试者替我打圆场了。她们都不是那种满嘴跑火车的类型所以不在乎
唐宋韵
你是说自己的大学学费欠款,还是孩子大学学费问题?
c
coolchineseguy
面试不是考试,只要看人
S
SwiperTheFox
孩子
聂耳
看人缘。很多中国人都把面试理解为技术展示,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正确的。、这只有在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老板时才需要。
聂耳
面试不光是他面试你,你同时也在面试他。我是这样的;如果你发现对方在技术上不如你时你要少展示你懂的很多,少谈技术要更加虚心

如果你发现对方比你懂的多时,你需要表现出对他特别佩服,很向往能在他那里工作,学到新的知识。

另外你要看/听出他的喜好,他是哪类人,他来公司的时间,如才来一,二年很可能他也需要找自己能指挥的了的人。。。

聂耳
申请学生贷款啊,
S
SwiperTheFox
贷款肯定得贷, 但是按现在的状况, 给孩子的负担实在太重, 想尽量减轻
废话多多
如果是为了写出来心里舒服点儿,略过。如果是希望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见内:

1.  问了一个基本知识问题, 这个我心理知道答案, 但是由于急于显示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深度, 掉进了经典的陷阱,答非所问。   该答得好的没答好是我心里特别不痛快的主要原因。 

没事儿,把基本问题回答出来就行了。即使能够成功地显示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对方未必听得懂。

2. 后来不是很直接地问了一个技术问题, 我通过思考谈了自己的理解, 但实际上时候想起来, 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我一直对这个标准答案心理不是很认可。所以当时over think,谈了自己的想法, 没去想这个标准答案。 

1 与 2 矛盾,你既然希望显示对问题理解的深度,那不正好达到了目的,不必自责。

3. 对于与人有冲突, 主动性, 组织,项目管理,  创造性等问题我自认都答得不错。

4. 对于职业道路与目标,和为什么要面试这个新工作, 也许被人看透了。我其实在各方面很喜欢现在的工作, 自由, 有创造的余地, 在各个项目中, 都很有成果, 而且自己的见解建议大部分都会被上级接受。   有自己的小团队, 而且(我认为)大家都还喜欢我。   之所以面试这个新工作,主要是因为收入高很多--如果没有大学学费的问题,现有的收入兑付生活上还算宽裕,但是学费是个很大压力。  新工作从工作内容上看还是挺好的, 但是没有管理人,也许没有那么多闲功夫让我“创造”。  通勤, commute 多不少。   

看上去,你心里并不想接受这个工作。

5.  面试的styles的感觉。  感觉有点冷, 都是事前准备的问题, 象考试一样, 几个面试官对于我具体做个什么, 如何思考问题, 如何推进进度,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我喜欢那种你来我往, 我们共同解决问题on the fly的面试讨论方式。 

千万别小看字面意思。你又是面“试”,又是“面试官”,那当然过程像考试一样。实际上面谈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聘方在找一个可以把活儿干出来的员工,应聘者在找一个开心工作的地方。其实,应聘时第一印象特别重要,怎么回答问题是锦上添花而已。所以应聘时把自己的气场控制好,谨记:你和他是平等的,彼此互相需要。

总结一下,  我知道自己应该改进的地方: 我一直有急的毛病,急于表现, 问题没有在脑子里转几圈, 想够了再答。其实在面试与日常交往的过程中都需要改进。

急于表现来源于不自信,其实越沉得住气,别人越觉的你有本事。

题外的话:如果你是认真地找工作,而不是有个工资高的机会去试试,多争取几个面谈的机会,即使是自己不准备去的职位,次数多了,面谈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至于孩子的学费,该贷款就该让他们贷。我当年做助教时的学生中,自己贷款的学生比父母花钱的学生念书认真的多。有位同学毕业时他父母替他把贷款还了作为毕业礼物,他高兴的不亦乐乎,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是天上掉了个馅饼。

S
SwiperTheFox
非常感谢多多的多角度的回答, 受益匪浅。

关于第一点, 面试官当时告诉我回答错了。

 

我的确是满意现在的工作, 有大幅提薪的工作就试试。 为了钱(当然其他方面合格的话), 我还是愿意接受这份新工作(如果他们要我的话)

 

至于面试的含义, 英文是interview,  中文是面试。  这也许也体现了中西对面试的不同理解。  我(作为面试官和求职者)之所以喜欢在面试时共同解决问题不是要当场解决问题, 而是为了真正考察/展现求职者理解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聂耳
去你现在公司HR问问有没有职工子女学费辅助福利?同样问题也可以问新公司。20多年前我们公司有。我在的大学职工子女读书减半

还可以take tuition defer payment,这还是无利息的!比政府的学生贷款还好。

聂耳
所以你的首选公司应该是大学。其次是有那种福利的公司。90年代那时学费在3-4k一学期,公司贴2-3k一年。
聂耳
正在读中学的职工小孩每年暑假都可以来公司打工。这都是公司职工福利,每家的小孩都有。家家平等,不用开后门。
聂耳
孩子们上班第一天公司ceo还招集他们开会,会后带他们参观整个公司的运作,还要他们提问题。陪养职场意识。然后请客吃午饭
聂耳
想想我读中学时,夏天要去农村”战三秋“,还是自己付饭钱,自己带量票。睡在泥地上,虫,蚊子咬。
d
drifting
是的。对我来说面试一定要看人下菜。 要看对方是在公司里干啥的。 跟管技术的聊技术,跟管理人员聊文化,跟HR聊家常。

d
drifting
+1 或者可以用中学生都能听懂的话讲技术
d
drifting
我觉得这个公司跟你八字不合,不去也罢。move on 继续加油。 有的时候真的是感觉跟一组的人都不搭

跟你的能力职业规划无关。纯八字不合。 

m
maze0616
同感,和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是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