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侩的底线

越吃越蒙山人
楼主 (文学峸)

三十多年前,北京人艺有一帮人气爆棚的老艺术家,大家联手合作,一起演绎了老舍的名剧《茶馆》。这么多年过去了,里面那么多人物的话语台词神情做派,基本都模糊淡忘了,但有个邪派的角色,却能让我至今一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内心发笑。这就是那个人贩子掮客刘麻子。

 

老舍剧中刻画的那个刘麻子,浑身市侩习气上下透着机灵。其实他自身就是一个游走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不过他的生活目标挺明确,就是要把自己的生意做成,这事听上去本来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刘麻子为此目的可以跨越任何道德底线。更可气的是,他自己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公平合理,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我在中间牵线搭桥,想尽办法撮合事成,给活不下去的人找条生路,这不但不是缺德,简直就是在积德。所以,刘麻子这种人能在当红太监面前点头哈腰满脸堆笑*****,为他找来黄花闺女做媳妇。这样一个市侩的品相能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此中原因一个是名家英若诚的把握准确,另一个原因则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人现身说法,他们抖着机灵不断地提醒你这种龌蹉小人的真实存在。

 

我查了一下,市侩一词最早出于《新唐书》,原指混迹于街坊善于交易的小市民,后来人们常把那些惟利是图刁蛮狡讥的恶俗之人称为市侩,英文有个对应的词组,管这种人叫卑劣商人。市侩主要的特征是,实用主义至上,在自己认可的价值体系里,善恶标准、正义与邪恶的区别等都是随着眼前的利益游离变化的,所以,对市侩来说,这里无所谓诚信,不需要言行的前后一致,人格完整。 很多时候,区分市侩的特征并不是从目的或内容上判别,而是从形式或方式上判别。也就是说,有些时候市侩的目标看上去也可能与高尚是一致的,但他要达到这种高尚,所用的手段是丑陋卑鄙的。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其实是很讲究名份和形式的。这是因为儒家教义的祖师爷孔子是个讲礼法讲形式讲到有些偏执的人。孔夫子认为,做事形式不对就会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他是猪肉割不正不吃,席子摆不正不坐;出游天下讲学时,天干气燥,好不容易遇到山泉水,一打听,这山水名子不好听叫盗泉,结果孔子就要忍住口渴,绝不喝盗泉之水,再怎么着也不能坏了圣人的名声;其实是迂腐得有些可笑。孔老夫子也有常人需求不能免俗,但他还是讲究方法,故此他在《论语》中有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后来有人据此圣人思想总结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实质上讲的也是目的与形式的关系。当然,这种讲究德尚情操的教条,实在是太务虚,最多也只能被士大夫阶层敬为修身道义。对于一般市井匹夫而言,能辩明基本的善恶就足以称道了。但无论如何,有教养有文化的中国人是鄙视做事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行为的。

 

我对西方历史了解不深,只是感觉主流文化好像在精神、宗教和法律层面也一直强调形式的重要。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做过许多对形而上的思考,他认为形式比本质重要。后来欧洲自中世纪起演变开来的骑士绅士文化,使得上流社会非常注重对高贵做形式上的追求,所以他们在乎自己以及家族的名誉,个人外在言行的完美(integrity)以及生活的体面(decency)程式。我不是教徒,没有认真读过《圣经》,但听说那里面也是不惜笔墨赞扬耶稣的完整品德,他以自身的纯洁抵御撒旦的诱惑,保持了行为的无可挑剔。美国的法律体系更是以维护形式正确为要务。即便是从法理上逻辑认知上能确认是真实的证据,但如果是呈证方犯了程式错误是非法取证的话,一切通归无效结果逆反。OJ辛普森的首次杀妻起诉,检控方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致使法官不得不宣布对他控罪无效而当庭释放。所以,即便是你有可贵的初衷高尚的目的,但如果你使用卑劣的手段,这在文明社会里终究是说不过去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铁板一块的地方就丧失了活力,无法进步。尽管美国曾经是一个主流以基督教价值观度量善恶的社会,但大众商业文化却是推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功利主义原则。对于那些头上闪耀着成功光环的富豪商人,大家通常是赞羡他们的聪明和志向,绝口不提他们的手段与作为,因为商场上没有圣人,也没有市侩,那里只有成功或失败。川普就是来自这样一个功利圈子的风云人物,灵光乍现处他登场了,这让不少憋屈已久的人感情上真是把持不住。于是,各种的崇敬赞美喷薄而出,即果断又热烈,而且涵盖偶像的一切。因为只有他是对美国好,这就足够了。

 

我听了前两天川普在俄亥俄州的一个支持者集会上的演讲,这次真有吃了个苍蝇的感觉。他把自己排在林肯之后,屈尊美国第二伟大总统之位,这太谦虚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能说川普总统的脾性上有市侩习气之嫌,但他做事商人的手法很重却是事实。 可是他毕竟是近一半美国人的选择,而且我也知道,拥护他的人中许多是心存正直想借力打力的,所以他们会专注于川普的目的诉求而忽视或容忍他的行为方式。对此,我表示理解尊重。但是,对那种把川普屡屡跨越文明道德底线的行为都说成是伟人品行纯朴归真;把那些出尔反尔,那些无中生有,那些信口开河都说成是高超的斗争策略,在MAGA的旗帜下,那些都是枝节,都是为了达到崇高目标的灵活手段,并时刻表现出一脸艳羡地欣赏;这就让我觉得又看见刘麻子了,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追求,毫无道德底线。

 

不过,一切的一切都会符合规律,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还是那个所谓的Faustian Bargain, 开始时得到的满足可以使人不顾以后应该偿付的代价。

(2017-7-27)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对中国,你可以批判但不要侮辱 也说瘟疫阴影下的人性暴露 事实的背后会藏有政治的图谋 铸剑斩首和弱者复仇的故事 从芒刺在背所想到的(下)
秋针
这是我三四年前写的一个文,好像现在看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呵呵
雪晶
很赞成
雪晶
这个是马甲?
秋针
又有哪个不是呢?我停了原来的博客原因是
中间小谢
市儈的另一面孔往往是凶狠。因為愿意放下自己的尊嚴去换取什麽,得不到就会有白白失去尊嚴的怨恨。

這是這種性格本有的两面,就看有没有條件表現出來。

之前我説過川普骯髒而凶狠。你看他怎樣猎殺伊朗將軍的?

 

秋针
又有哪个不是呢?我停了原来的博客用新名字的原因是

觉得这城里的大多数人是不值得像以前那样好好讲道理,做 deduction,大家探寻一个共同认知的平台,现在只能用嘲讽的口气说话了。对此,我从来没想隐瞒,也根本不需要隐瞒。所以,我换了件衣服,也换了一下文风。山人和秋针是一个人。

秋针
色厉内荏的多,

不过,老川不同,他是属于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那种。我们可以静观,如果选情危险,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选项,包括挑起局部战争,挑起内乱,宣布战时状态,造成宪法危机等等。

F
FarewellDonkey18
市侩其实就是那些毫无保留拥抱主流价值观的人,只认主流。所以你觉得不喜欢却无法从道德上指责,因为他们是主流的,是和主流一致的。。。

市侩其实就是那些毫无保留拥抱主流价值观的人,只认主流。所以你觉得不喜欢却无法从道德上落实指责,因为他们是主流的,是和主流一致的。。。

道德其实就是主流。市侩看起来总是有违道德,其实确实抓住了道德依靠道德来牟利。反过来,市侩对自己的辩护工具,全是道德,主流价值观。。。

秋针
这个我不大认同

这里需要我们先厘清概念了。究竟什么是市侩,市侩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不是一回事,就是鸡同鸭讲话了。文中,我给出了我认可的对市侩的定义,所以后文的论述就是围绕着那个定义而发的。

我觉得驴兄说的是那种只认所谓的主流的是世俗之人。和市侩定义有不同。比如,即便在满清后期,主流中认可刘麻子给太监找媳妇的人也不会多,但他不管那些,挣到钱打到自己目的就行,即便和主流价值观相佐。

而川普是代表了一半美国民意的,你说哪个是主流?liberal还是conservative?所以我也不能说他一定是什么。但不论他做什么说什么都叫好的人就有问题了。这也是我文中表达的意思。

另外,其实没有人是100%和“主流”的观点一致的。首先,有没有一定的人人认可的主流的观点就是一个问题。所谓主流观点,只不过是一个个不同认知不同利益不同角度群体的观点集合叠加,你说美国保守人士和英国保守人士所有的观点都一样吗?所以,主流是个相对概念。

F
FarewellDonkey18
市侩这个词,造出来夹杂着太多的情感因素,又有明显的骂人欲望要满足。这些都反应在文本和字典的释义里。但你如果要在真是社会里找出这些

但你如果要在真是社会里找出这些人,是不能全凭文学文字的。

现实中是有很多骂别人市侩的场合。观察下来,大概不外乎一些人。这些人有不少人看不惯他们的言行,与这些人在一起容易吃些小亏等。但又找不着抓不住他们的大错或犯罪实据。所以骂一句市侩出口气。。。

秋针
这个,嗯嗯,呵呵。

我只能说,对此有一点同意有两点不以为然。

同意的地方是,俗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这话反之亦然,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或者可爱之人也有可恨之处。就是说,好人也有毛病,坏人也有优点。所以,这世界不是简单的,按一根筋的理解,非黑即白,不认可我的观点就是敌人。

不同意的两点,我就不说了,不然一正一反的,会没完没了。

不过,这次我知道了,这茶坛也是个江湖。不为难驴兄了。

秋针
我其实是误打误撞进的茶坛。

当时是看立不随波逐流,用独到的视角来看疫情问题。我虽不一定完全同意,但觉得非常值得跟踪,听他在博客里对别人说老在这里讨论,就跟过来了。呵呵,不太懂这里的事情。

F
FarewellDonkey18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胡。。。但茶軒的江胡,都翻不出茶杯口的。。。。
中间小谢
按這個思路,主流是誰開創的?市儈跟開創是一對矛盾的概念。
F
FarewellDonkey18
主流为什么要开创呢?主流就是社会中力量最大的一伙,当然会演变,但道德都是守旧的,变化得最慢的一部分。。。
中间小谢
你看,這就是唯物主义思考的局限了。最後什麽也說明不了,衹好不了了之。
秋针
道德守旧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道德是维护现有生存秩序的,而生存秩序中的第一要务是传递基因,所以能让大家赞成的道德的本质是对群体传递基因有利,这样群体成员都要遵守达到共赢。这个道理在《The Selfish Gene》中有过大篇幅的论述。如果有人试图破坏族群整体生存传代的利益,那就是破坏道德,理当被群体斥责,这就是所谓正义的声音。如果有很大的群体成员需要打破现有平衡,试图建立新的生存秩序时,社会就不会平静了。可在血雨腥风之后,大家发现,要是想得到更高的群体基因传递率,还是原来那个平衡比较好的话,旧的道德旧的秩序,还是得回归。反之,社会变革(可能就有进步,也可能没有,以后又血雨腥风,再来一次)。

扯得太远了。

好文。赞一个。要是能赞两次,就不是赞一个了。
道德不守旧也是表面现象。现象都是表面现象。
我也觉得现在文学城和过去很不一样了。不是怀旧。我认为

这就是时代加速变化的结果。网络时代的去精英化和反垃圾化。结合这次疫情,其实共和党那些人不知道他们说的很多话一听就是假话吗?他们肯定知道,但他们仍然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对于网络时代的深刻或者说精明的认识。这个以后要写文章专论。不过,这个换马甲真把我搞糊涂了。

秋针
别糊涂,还等着你的和盘把那些留着的尾巴和结论一个一个托出来呢。不过,通过这次,真的发现立面对反对指责者的风度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