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呢,信奉权威主义,是人性, PEOPLE ARE RULED BY THEIR EMOTIONS,这个跟左派右派应该没什么太大关系。我一直认为,讨论社会学问题,必须从人性入手。
第二点是,HUMAN COOPERATION IS ULTIMATELY BASED ON OUR BELIEF IN IMAGINED ORDERS。即便这种ORDER是CREATED,但是人们信任它如同信任万有引力,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里特别提倡的一个字,信。信了,就什么都不必再多问。其实就是糯米贴的第二段话。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人群越LARGE SCALE,越容易出现AUTHORITARIAN。LARGE NUMBERS OF PEOPLE BEHAVE IN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WAY THAN DO SMALL NUMBERS。理论上的解释是,人群越大,PERSONAL BELIEFS AND FEELINGS越容易被忽略。
不一定是具体支持某种“主义”,而是因为心态上不能接受多样性。我翻译得不好,发原文吧:
书名在这里,我是最近在Libby上面听完的,是个人色彩浓烈的政治书。挺新的,作者不仅是多年的美国记者,也是波兰一位政治家的夫人。这本是近些时间的NYT bestsellers 之一
美剧《This Is Us》很好看,其中一位将死于癌症的黑人老爸几句话:
“别装酷,别以为你还有大把时间,你没有。把握生活的美好瞬间,。。不经意间你就老了,变得步履蹒跚,那时想重来也没有机会了。“
国产经典西游记是我儿子小时的最爱,因为这个电视剧中文也进步不小。
当时没看这么细断断续续的赶上哪儿是哪儿,现在倒是挨着看下来的,笑死了。越到后面越好玩。
首先呢,信奉权威主义,是人性, PEOPLE ARE RULED BY THEIR EMOTIONS,这个跟左派右派应该没什么太大关系。我一直认为,讨论社会学问题,必须从人性入手。
第二点是,HUMAN COOPERATION IS ULTIMATELY BASED ON OUR BELIEF IN IMAGINED ORDERS。即便这种ORDER是CREATED,但是人们信任它如同信任万有引力,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里特别提倡的一个字,信。信了,就什么都不必再多问。其实就是糯米贴的第二段话。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人群越LARGE SCALE,越容易出现AUTHORITARIAN。LARGE NUMBERS OF PEOPLE BEHAVE IN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WAY THAN DO SMALL NUMBERS。理论上的解释是,人群越大,PERSONAL BELIEFS AND FEELINGS越容易被忽略。
我个人肯定是坚决反对AUTHORITARIAN,因为太危险,一旦对社会造成伤害,不可逆转。
简单例子。
农业文化一定走向专制,独裁。
工商文化一定要求自由,平等。
越专制,独裁,能控制的土地越多,市场越小。
越自由,平等,能参与的市场越大,土地无关。
农业是定量经济,定量思维。开口说资源紧缺的,都是定量思维。定量思维就必然推导蛋糕分配问题。
工商是变量,指数经济,变量思维。说市场是创造的,就是变量思维。创造思维就必然推导出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
共产,纳粹,都源于法西斯,国家专制,定量思维。越左,越专制,极权。
资本主义要求小政府,大市场,因为市场越大越富有。越右,越自由。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我在bbc.com读过几篇挺有趣的,分析西方跟东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别之一是,相比较来说,东方强调conformity, 西方强调individualism. 什么原因呢?下面这篇有点儿太长,我要是总结一下,它的意思是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宗教就鼓励小家庭,这是重要原因。想想有一定道理。我们中国几代同堂在4,50年前还很常见--这种家庭结构就得听老人的。而西方atomic family都几百年了。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01231-how-the-way-you-think-was-shaped-centuries-ago
出国二十多年,刚出来的时候20出头,可塑性会比较强。那么我们的视角,衡量人间感情和人生价值的天平,判断走向的方向盘,几十年不也一直悄无声息在改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