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生、长在无锡,就住在太湖边上,水性自幼相当好。后来在抗战期间去了大西南,入了国民党的军工院校,接受过美国教官的正规游训练,各种泳姿相当标准。
妈,生、长在呼兰河边,水性尚可。小孩子互相学习交流,没啥正规训练,属于游不快、淹不死那类。
大约俺四岁那年(刚记事,还迷糊着),爸妈带着我和哥(长我一岁半)去江边儿玩水。
妈让爸教我们哥俩游泳。爸一手拎一个,走到齐腰深,双手一撒,回头上岸。我和哥扑腾着往岸边蹬爬,好不容易来到边上站起来。没等喘过气,又被扔回深水区。如此十数来回,爸说:会狗刨了,以后不怕水了。妈抱怨:咋能这么折腾孩子,爸说:我们小时候都是被扔下船的!
回家路上,去饺子馆吃饭,看大锅里翻滚的饺子,想起我和哥在水里折腾的样子。
第二次去玩水,仍在老地方。爸说这回练“漂”,一动不动躺在水面。还是一手一个来到齐腰深,让我和哥拉着爸手,吸足气,慢慢往后躺。全身放松,嘴鼻眼露出水面,腿伸直上浮,双手举过头顶。爸慢慢放下手,让我们自然漂浮。头几次憋不住,一换气就下沉,爸及时拉一把。慢慢地学会了换半口气,能漂很长时间了。爸说:以后肯定淹不死了。
打那以后,以漂为基础,学会了脚打水,手划水,进尔挥臂仰泳,翻白眼看路。这是最省力的泳姿,速度也不慢。
然后会了侧身泳,一只手始终在水里用狗刨式划水,另一只胳膊类似于自由泳划过空气入水,腿的动作随便。这个不属于正规泳姿,但在北方常见,便于携带物品,很实用。
接下来,学会了“踩”水,身体直立于水中,双腿划圈、双手左右摆。头始终露出水面,熟的时候,一发力,可以露出胳肢窝。这种姿势类似于直升飞机,可悬停,也可慢行。非常吃力,轻易不用。
此后,爸妈不在管我们玩水。邻居家小孩们也都会游泳,课堂上常常看到去玩水的暗号:食指、中指平伸,上下摆动,便知放学后去江边。
几年后,陆续学会了蛙泳、自由泳。蝶泳也能扑腾几下,太费力了。
我家附近的江面大约有一里(五百米)宽,表面平,但流速很快。常常以不同的姿态打几个来回。
以后上了大学,读研、留校工作,常去附近的公园跑步、游泳。
三十岁以后,很少游。
来美国后,学校的户内、外泳池就在宿舍对面,走过去几分钟,太方便了,偶尔去来个几百米。每逢去海边旅行,在海里折腾几小时。
后来教会孩子游,跟美人魚似的,上下翻飞。
十几年前,买了现在的房子,带个较大的泳池。把旱鸭子老伴教会了玩水。自己从来没下去过,太浅太小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啊。
附
漂
踩水
自救
有一人游不了50米,一人勉强北老师算作不会游。
期末考试的标准是:必须连续游800米达标。25米蛙泳,25米自由泳技术评定。
全班有2人没有通过,需要补考。2名开始不会游泳的同学,有1人通过。
当年采用的是前苏联教学大纲,非常严格。最难的是体操课。
田径专业的同学综合身体素质最好。
狗尾续貂。。我的游泳史。。
小时候大院里有游泳池不过没等到我学会就搬家到外地了。外地跟北京条件不能比,等过了很多年再搬回北京上学的时候完全是个音体美啥也不会的乡下孩子。。
到了夏天体育课游泳,别的孩子领我到了大概胳肢窝深的水里教点基本的,旁边一个孩子看我不会推了一把,咣当倒在水里喝了一大口。不过那也是学会的开始。
没过几天就学会憋气游来游去了。那时候暑假可是没人管你什么活动班,每天早上拎着泳裤游泳池开门的时候就进去,水凉但是接触皮肤很舒服的感觉。一来一回地,没什么别人。
那是开始长肌肉的时候,这个运动对我很有好处。到夏天结束的时候可以游两千米,潜水50米池子到头。
到了国外开始还在大学体育馆里游游,到后来游得少了。这里的游泳池水温度太高,很快就发热出汗了,不大舒服。
一下子就学会了,再也不怕了。
没时间捡屎
远一些,永定河军庄以上河段有水了而且水质很好。
再远就要去十渡。
这些都只能偶一为之。
圆明园太脏,十三陵水库干涸见底。
密云水库不让游,但我们把船划出去,坏事也就干了。
爸,生、长在无锡,就住在太湖边上,水性自幼相当好。后来在抗战期间去了大西南,入了国民党的军工院校,接受过美国教官的正规游训练,各种泳姿相当标准。
妈,生、长在呼兰河边,水性尚可。小孩子互相学习交流,没啥正规训练,属于游不快、淹不死那类。
大约俺四岁那年(刚记事,还迷糊着),爸妈带着我和哥(长我一岁半)去江边儿玩水。
妈让爸教我们哥俩游泳。爸一手拎一个,走到齐腰深,双手一撒,回头上岸。我和哥扑腾着往岸边蹬爬,好不容易来到边上站起来。没等喘过气,又被扔回深水区。如此十数来回,爸说:会狗刨了,以后不怕水了。妈抱怨:咋能这么折腾孩子,爸说:我们小时候都是被扔下船的!
回家路上,去饺子馆吃饭,看大锅里翻滚的饺子,想起我和哥在水里折腾的样子。
第二次去玩水,仍在老地方。爸说这回练“漂”,一动不动躺在水面。还是一手一个来到齐腰深,让我和哥拉着爸手,吸足气,慢慢往后躺。全身放松,嘴鼻眼露出水面,腿伸直上浮,双手举过头顶。爸慢慢放下手,让我们自然漂浮。头几次憋不住,一换气就下沉,爸及时拉一把。慢慢地学会了换半口气,能漂很长时间了。爸说:以后肯定淹不死了。
打那以后,以漂为基础,学会了脚打水,手划水,进尔挥臂仰泳,翻白眼看路。这是最省力的泳姿,速度也不慢。
然后会了侧身泳,一只手始终在水里用狗刨式划水,另一只胳膊类似于自由泳划过空气入水,腿的动作随便。这个不属于正规泳姿,但在北方常见,便于携带物品,很实用。
接下来,学会了“踩”水,身体直立于水中,双腿划圈、双手左右摆。头始终露出水面,熟的时候,一发力,可以露出胳肢窝。这种姿势类似于直升飞机,可悬停,也可慢行。非常吃力,轻易不用。
此后,爸妈不在管我们玩水。邻居家小孩们也都会游泳,课堂上常常看到去玩水的暗号:食指、中指平伸,上下摆动,便知放学后去江边。
几年后,陆续学会了蛙泳、自由泳。蝶泳也能扑腾几下,太费力了。
我家附近的江面大约有一里(五百米)宽,表面平,但流速很快。常常以不同的姿态打几个来回。
以后上了大学,读研、留校工作,常去附近的公园跑步、游泳。
三十岁以后,很少游。
来美国后,学校的户内、外泳池就在宿舍对面,走过去几分钟,太方便了,偶尔去来个几百米。每逢去海边旅行,在海里折腾几小时。
后来教会孩子游,跟美人魚似的,上下翻飞。
十几年前,买了现在的房子,带个较大的泳池。把旱鸭子老伴教会了玩水。自己从来没下去过,太浅太小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啊。
附
漂
踩水
自救
有一人游不了50米,一人勉强北老师算作不会游。
期末考试的标准是:必须连续游800米达标。25米蛙泳,25米自由泳技术评定。
全班有2人没有通过,需要补考。2名开始不会游泳的同学,有1人通过。
当年采用的是前苏联教学大纲,非常严格。最难的是体操课。
田径专业的同学综合身体素质最好。
狗尾续貂。。我的游泳史。。
小时候大院里有游泳池不过没等到我学会就搬家到外地了。外地跟北京条件不能比,等过了很多年再搬回北京上学的时候完全是个音体美啥也不会的乡下孩子。。
到了夏天体育课游泳,别的孩子领我到了大概胳肢窝深的水里教点基本的,旁边一个孩子看我不会推了一把,咣当倒在水里喝了一大口。不过那也是学会的开始。
没过几天就学会憋气游来游去了。那时候暑假可是没人管你什么活动班,每天早上拎着泳裤游泳池开门的时候就进去,水凉但是接触皮肤很舒服的感觉。一来一回地,没什么别人。
那是开始长肌肉的时候,这个运动对我很有好处。到夏天结束的时候可以游两千米,潜水50米池子到头。
到了国外开始还在大学体育馆里游游,到后来游得少了。这里的游泳池水温度太高,很快就发热出汗了,不大舒服。
一下子就学会了,再也不怕了。
没时间捡屎
远一些,永定河军庄以上河段有水了而且水质很好。
再远就要去十渡。
这些都只能偶一为之。
圆明园太脏,十三陵水库干涸见底。
密云水库不让游,但我们把船划出去,坏事也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