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还是躺平, 在美国的选择

m
mimibird
楼主 (文学峸)

刚过了大学发榜、现在又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正好两家认识的朋友的两个孩子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都很高兴。都是去硅谷大厂、package 也不错。

说起这两家朋友在美国二十多年走过的路、我有点感触。

当年两家都是在中部同一个大学来读研究生。

毕业后一家就留在当地、当地工作机会有限、所以工资一直不高。太太有时候有工作、有时候没工作。好在中部生活费用低、两个孩子一路大公校、课外活动基本没花太多钱、就是学校跑步、ymca游个泳之类的。这个州正好有非常好的州大、州内学费低、听家长说对本州孩子的录取、以学习成绩为主、相对EC不是那么重要、所以他们的两个孩子顺利进了州大。因为他们家收入不高、本来的州内学费又有减免、两个孩子的教育一共才花了几万块钱。

另一家毕业后离开到东部工作、后来夫妻俩又都转专业、一个读了藤校的mba,一个读了IT. 后来生活在东部大都市圈。夫妻俩不仅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培养孩子也是这样。生活在东部比较卷的精英环境里、不仅房子贵、生活费用高、两个孩子从小学上私校、学费就七八万、再加上课外活动、两个孩子一年花费十万不止。周末也奔波在带孩子上课、体育比赛的路上。再加上自己每天通勤、路上两三个小时。生活非常辛苦。两个孩子大学名私校费用、加起来六十多万。培养两个孩子一共花了1.5million以上。

美国这个国家、大概除了比秘书还少交税的巴费特那样的巨富,普通中产辛苦挣的钱、特别是w-2,基本上又都花出去了. 就这个第二家朋友,除了中小学私校这部分,其它的钱都是要花的.

另一方面看,美国相对国内没有一线城市和十八线的巨大差距, 孩子们都有机会. 就是文化生活,第一家朋友生活在大学城附近,离中部的大城市也就不到三小时路程, 周末他们有时也带孩子去玩.平时的生活质量比第二家轻松多了。

大概两家比较大的区别就是第二家有钱带孩子出国去欧洲玩比较多.

当然诗和远方这里就不讨论了.就是聊一下两家的生活状态.

有意思的是二十多年后、两家的孩子又像当年的家长一样走到了同一个起点上. 还有两家孩子的性格看,中部放养的更随意一点,东部高压精英圈的反而有点谨慎. 培养孩子这件事, 可能不是那种一分耕耘,就一分收获的事, 孩子们刚刚起步,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加州阳光123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两种生活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从

我的个性来看,还是喜欢充满活力的城市,有很多机会,视野也更open 一些。。。

人言可畏
如果让两家知道结果重新选择一次,他们会怎样选择?
成功的兔
是,度假有区别,其他差不多。自己选
老糊涂2
有机会选择挺好的
m
mimibird
我也想这个问题
四娃兔妈
躺平vs 折腾.我们家就是不停地在这两者间选择.生活的乐趣在于不停折腾.哈哈
怀
怀旧一点点
这个问题深刻了

生命是个过程,不管咋选择,自己觉得好就好。

ironically殊途同归,二代都到了硅谷大厂,没留在中部

成功的兔
我跟LD开玩笑,在东西岸挣钱几年,娃十岁左右(五六年级)得回中西部,

不想娃太辛苦,得有时间睡觉 :)

m
mimibird
是,这点很有意思,大概年轻的时候,有机会还是不想马上躺平.
m
mjnew
错的比较,第二家完全可以自己在东部赚钱,娃公校,州立,不花啥钱,同样娃去硅谷大厂,省了1.5m
人言可畏
能两边优势都品尝到最好了,说过好多次一一你,大葱!
加州阳光123
同意!哈哈
成功的兔
入乡随俗。在那儿生活,很难做到跟圈子不一样的,理解。

有朋友俩口子医生,去了纽约,类似吧

跟我一样,月光,当然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啦

m
mimibird
性格决定人生,第二家的性格就是一切要尽自己努力做到自己能达到的最好.而且在一个卷的环境里,也很难完全躺平.
米汤
大厂只是现在的交集点,个人轨迹不同,经历境遇会有一定的影响

大厂不是还出过九渣吗,现在的一点交集不说明大问题

成功的兔
^..^
C
CQZ702
不大明白,为何众多父母为了培养子女要"牺牲"父或母作为代价。
m
mimibird
是, 第二家挣多少钱不同,最后也是月光
m
mjnew
你没在纽约生活过吧?纽约周围长岛,新泽西,westchester一大堆公校,无数华人家庭
m
mimibird
第二家或者说就是他们当地的生活方式吧
m
mjnew
那是自己的选择,纽约市区好公立不少,就是愿不愿意娃读公立的问题
老子说两句
还躺平? 赶快拼娃吧,现在月嫂加州一个月都8500到1万了,半年前才8000(26天)。40万有屁用!

以后就是越来越贵,挣得钱娃都养不起。

r
randomness
谁知道呢?孩子们第一份工作就前面轨迹清零也许早了点。不过当年去了弯曲的肯定都不用纠结,肯定是选对了
C
CQZ702
本坦都这样。自己受教育的意义或者人生的意义就是培养下一辈吗?
m
mjnew
不是当地的方式,是他们的选择,纽约3大特殊高中,全免费,长岛,新泽西,westerchester也很多好公立高中
米汤
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公司,有各种人交集一点,不能说最低花费来的是效益最大。
加州阳光123
恭喜荣升爷爷啊,你要开心死了!LOL
m
mjnew
中西部也有不少选择去私立高中的
怀
怀旧一点点
LOL 月嫂在这里一直是个高薪职业
成功的兔
个人选择。。。医疗机构当个头,专科医生的生活圈子吧,就像周围医生家庭不少娃上私立
m
mimibird
是啊,卡车司机工资也很高的,虽然不是子坛的方向
z
zaocha2002
赚得多的地方开销大,赚得少的地方开销小。公校私校根据当地情况来。至于出国度假,和孩子的课外活动,哪里都可以进行。不同的是

各个地方养大的孩子有一些地域风格,谈不上好和不好。无悔选择就好

C
CQZ702
孩子一路都公立,高中是3大特殊高中之一,培养得很好,得到各种机会。朋友都很棒。
成功的兔
没有没有,我家就是自己的选择,跟娃也是这么说的哈 :)
z
zaocha2002
确实是,40万要看在哪里?

老子说两句
谢谢!
m
mimibird
州立和州立不一样,第一家的这个州大是全国都不错的,第二家这个州没有那么好
y
yhr
是,在贵的地方真是一下子就花光了,还要多交税。
m
mimibird
就算省下孩子中小学公立的钱,其实加上税收,地区差价,高工资普通人也省不下多少钱
z
zaocha2002
即使在欧洲,如果在大城市20万年薪缴税后,年轻人也会月光。

名校FAN
比老大高一级,从小一起玩大的哥们,intern时相遇在一家大厂,

这孩子没啥EC,大学录取也平平。

m
mjnew
房子就是钱,硅谷小黑屋200万了,如果又买了一套投资房,easy 400万
两女宝妈
对于有些人,肯定是的。但是另外一些人如果疑惑,就不必苟同。每个人对活着的价值肯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应该被尊重
r
randomness
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都能活。这是我对娃的期望
m
mjnew
说啥?在说这个topic里面的第二家吗?没看到是医生
m
mimibird
哈哈,有时人生轨迹,回头再看,挺有意思的.
z
zaocha2002
生活和事业平衡。
r
randomness
不过欧洲是真好

那么多建筑,教堂,博物馆,历史,文化,美食。娃有机会一定是头也不回就去了。

m
mimibird
不是医生,但是类似的圈子,人还是受周围影响的
m
mimibird
房子是钱,不过东部没有加州涨得那么多,而且地税很高
喝高了
自己的career不比小孩更重要吗?

小孩一直跟着俺跑,turned out to be ok, 虽然俺啥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

涨保田
大城市还是机会多一些,如果在加州,一样可以保持相对低廉的生活费用,然后享受公校资源等等
沁园春777
成长的环境决定了背景眼界不一样,东部的父母给了自己和孩子们更dynamic的人生,钱是否花对了地方,冷暖自知。
m
mimibird
Dynamic 这个词没错,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管你是不是改变了初衷。东部这家朋友当年就表示不能忍受一眼看到未来的生活。
雾蒙蒙雨霏霏
第二家比第一家好,因为他们有选择,至于他选错了那是他的事。我认识不少在东西两岸的人,不信邪,孩子一路公校,现在在硅谷大厂

第二家比第一家好,因为他们有选择,至于他选错了那是他的事。我认识不少在东西两岸的人,不信邪,孩子一路公校,现在在硅谷大厂里混得风生水起。其实除了这坛上有一些人,没有多少人像这个坛上的人这么在乎藤校,这些人退休后可以续写儒林外史。

x
xinxin76
第二家积极参与社会再分配,把自己赚的辛苦钱有序分配到各个大狮子口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