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候子女在身边最重要

C
Croissant_22
楼主 (文学峸)

今天老家也封了,之前完全没准备,凌晨四点说封就封。我家外公外婆还健在,九十多岁有一个住家保姆。幸亏小姨住在同一个城市,说是上午一直奔跑在路上,先把她婆婆接到家里,然后开始抢菜,不管什么菜一律18元一斤,已经送了鸡蛋和很多蔬菜给外公外婆,二老是北方人喜欢馒头,整条街上买不到馒头,只有水饺和小豆沙包,只能请阿姨做点面食了。幸亏小姨有通行证出门还算方便,如果没有子女在身边的孤老怎么办?社区会管吗?封城就是因为发现了一个阳性,现在说是封四天,鉴于上海的经验谁都不敢指望四天后会开放,这啥时候能消停啊!

米奇的厨房
现在其实很多人都说:皇上您明天开20大,后天登基吧,我们都同意,别折腾老百姓了行不?咱圣上还摆个普

不答应啊,估计还是火候没到

S
Shanghaigirl98
看区,我妈的小区,老人们不太会用app, 社区100% 管老人。 另外我妈说通过这次封城,想

不到邻里之间空前团结,大家真的努力抱团取饱。 

 

R
Rockeymountain
我表哥单位给派天津工作, 表嫂派香港。这俩两年没在一起过春节啥的。

表哥回北京的周末, 他们小区被封了。也回不了天津, 一个月闷着。

t
topicee
囯内都是住高楼公寓,人口集中,封上海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吵吵闹闹,真死几万人,大家就会shut up.

白兔妈
什么人可以有通行证?
b
bobpainting
我问了一下上海的家人。也是这样,小区都对老人救助。
米奇的厨房
这是D妈自己一手造成的,复星引进的复必泰(就是辉瑞的)疫苗,早就申请批准了,只许卖到台湾香港,国内不批准

如果国人大量打复辟太,群体免疫程度肯定比美国还好,现在的哦密克隆完全不用担心,重症率这么低,哪里去死几万人啊。党妈思路也是真的清奇,给D妈最讨厌的台湾人,香港人用,不给大陆的用。我们早早告诉国内家人等着打复辟太,就是花钱也值得,结果一直没有批准,害的他们一直没打任何疫苗。

R
Rockeymountain
表哥的楼里被封前一天正好有一大家子亲戚来给老人祝寿, 一下子封了17,8人挤在100平米的公寓里1个月都要疯了。
m
musicbeginner
如果死的几万人不是死于病毒而是死于严格的封城措施呢?
z
zeno
年纪大的还有最重要的是药物

要准备几个星期的 ….
R
Rockeymountain
每家一个出行证, 一周出门2次买菜。
m
musicbeginner
在上海的侄子出差去重庆,就堵在重庆回不去上海
米奇的厨房
昨天还听到一个怀孕40周的女人写给党中央的信,她因为阳性,没有医院收她,她问是不是阳性了就不许生孩子了?

40周的孩子打掉?好些应该是昨天生,不知道情况现在如何了

P
Pilsung
你咋知道现在封城死人(不是新冠)多少。这病又不那么厉害,我家都得了一遍,对于大人就是感冒。

我老公十几年前刚离婚,我还没认识他的时候,一次得了流感,也是发烧几天,从卧室到厨房都是爬过去的。那个时候他还玩酷,不配手机。家里客厅只有座机,从卧室爬到客厅只好给前妻打电话,让她帮忙买一些罐装的鸡汤,还有一些感冒药。

这次Omicron他也发烧,但是两天烧过了就好了。

r
randomness
这简直是黑色幽默啊。就不能通融一下给两小时通知的?
米奇的厨房
不是每个小区都有的,我们校友群还看见某院士问,谁有馒头能提供一下,家里没吃的了。
R
Rockeymountain
怎么通融? 给你2小时逃跑?
M
Midwestrural
好还是不好, 要一切以新华社通稿为准...哈哈...
R
Rockeymountain
我一直关注一个房车博主的频道, 他一次被困在高速十几天出不来, 沿途都封了。他就在高速服务区呆着。
米奇的厨房
你太政治正确了,这是打算去大外宣谋个part time job?哈哈
白兔妈
每家都有?那上海人每家每周可以出门2次??不是吧?
M
Midwestrural
哈哈, 我正在努力获得党的信任啊....
r
randomness
我想不明白。就真差几个小时吗?反正都那样了。
R
Rockeymountain
这是北京。我表哥住的小区。
P
Pilsung
关键时候家里一定要有人。
米奇的厨房
不是这样的,不然听听这个,鬼哭狼嚎的,听完了谁能睡得着觉啊

 

m
musicbeginner
告诉你一个捷径,把教导五花大绑献上
成功的兔
城市小区不一样?我们那我也听说过出门买菜的通行证
白兔妈
是不是大白送快递的才会有通行证?
P
Pilsung
自己在家生啊。浴缸里,水里生。
米奇的厨房
有你这样的境外敌对势力 存在,他找工作容易的很。
R
Rockeymountain
老百姓都麻木了。
白兔妈
教导有这么值钱吗?

米奇的厨房
也对,几千年女人就是这样生孩子的,现在的女人真矫情,人家拴着铁链子都生八个了
P
Pilsung
我知道有不少老美是这样做的。
M
Midwestrural
哈哈, 党说你这是诈降.....
米奇的厨房
肯定不是每个家都有的,不然哪里会有人饿死呢
R
Rockeymountain
都不一样。
C
Croissant_22
同学说参与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有通行证,我猜因为我小姨是医生?
x
xinxin76
搞监狱社会
P
Pilsung
就是没有麻药,不过古代女人都是这么生的。我一直到生之前,还被老公劝说要坚持自己自然生。

我心想:“又不是你生。话说的这么轻巧。”

我最后还是怕,决定定好日子剖腹产。不过我有看到朋友在家生的。医院的接生护士都在家里帮忙。

米奇的厨房
你这个和我说的完全对不上吧,她有医生护士能到她家吗?她出现紧急情况能有救护车来拉吗?

我们是生活在几千年前吗?

P
Pilsung
应该有。

她因为自己在家自然生,也极力劝说我在家生,说是最好自然生。说受过阴道挤压过的孩子,更健康。

Anyway,我中间反复斗争了好几次。怀孕6,7个月时候,觉得自己体力还行,还跑去Disney玩了一趟,觉得自己有体力有意志力可以去忍受一下那个极度疼痛。

后来到了8个月,站都站不动,每次刷碗5分钟,脚后跟疼死了。后来想想自己毕竟是双胞胎,还是不铤而走险了,剖腹产生呗。

后来LD在医院看我剖腹产的时候,他到是吓得要晕过去。

成功的兔
各省市不同,普通人是可能有的
米奇的厨房
那麻烦你派医生去那个可怜的女人家里,派救护车去她家小区门口呆着,make sure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医院肯定接收她

我不知道你啥时候这么有能量了?我知道的是著名的院士饿的嗷嗷叫,著名教授看不了医生死了

m
musicbeginner
但愿她和胎儿平安无事。西安不是一个大月份的胎儿就这么没了,还以为上海会汲取教训,还是太天真了
成功的兔
我大舅在香港,也没打疫苗,前一阵阳性走了,90+。据说老人不打不少
米奇的厨房
来,听歌,放松一下

 

P
Pilsung
对不起,我说的是美国这边的情况。你说的是现在上海那边的情况。:)
米奇的厨房
听说香港老人院大量提供科兴疫苗给老人,故意对复辟太很低调,老人哪里知道有社么疫苗available啊
米奇的厨房
对,很多省根本没有封成啊
祝马到成功
罪过罪过…
成功的兔
哦,他住家里,有两个儿子,我也疑惑为什么没打,人不在了不好再问。我舅妈也阳了,害怕,要求儿媳晚上陪她睡

我就提了一句儿媳妇年龄大也危险,应该再下一代的顶上,或者有个摇铃叫人

三河匹夫
皇帝一人要终身连任直到见老马,14 亿人陪绑,倒霉的上海人苏州人西安人吉林人。。。
m
mom2023
哪个城市?
成功的兔
是,我指我们那儿以前封城的情况
米奇的厨房
一些老人知识不够,有些有点迷信,科兴效率不高也是真的,不过还是打的好,好歹有一点抵抗力
米奇的厨房
有的地方还作的算是可以的,上海这次不应该是单纯因为病毒
成功的兔
唉,可能人老了固执,小辈只能劝?我公婆也没打,八十多,LD提了好几次……

唉,看多了父母那辈的例子,我现在是觉得给父母养老可比养儿育女难,儿女在长大,可以教,一起成长

父母是可能彻底不听你的,也许是力不从心,脑萎缩是自然规律

成功的兔
是,我是看不懂上海,深圳广州都还好……也许真是权利斗争
n
noodlelover
香港一直是两种疫苗任选,而且是优先给老人家,你这个听来的消息实在是误传

而且港人打复必泰的人的比列远远高于科兴。只不过有很多老人不愿意打,怕疫苗的副作用。前两年没事,直到这次omicron 才知道不打疫苗的问题严重。但即使这样,有些子女也是不同意给老人打疫苗,大概是觉得打疫苗出事的风险大过被传染的风险

米奇的厨房
你在香港老人院工作?

给林政洗地吗?

n
noodlelover
我在香港
米奇的厨房
香港老人院里面的情况和外面的普通老人的情况一样?你肯定?

我听说的消息也是香港人说的啊,你和那个香港人,你必须是正确的那个?你有什么证据来说明这点?

n
noodlelover
你真是开玩笑,我需要给林政洗什么地?!老人不想打疫苗有很多原因,我朋友也有在老人院工作的
米奇的厨房
那么那个说这个的人也有朋友在老人院工作的,你凭啥说是误传?必须是你对?真有意思
n
noodlelover
我只是想告诉你,老人若不想打科兴,没人能逼她/他们打。港府现是鼓励大过两针科兴的,必须打第三针复必泰
n
noodlelover
那你凭什么无啦啦就指责我给林政洗地呢?!
米奇的厨房
我说过必须逼着老人打吗? 我说了,有老人院故意宣传科兴over复辟太,你如果有证据据拿出来驳斥我的观点,不然扯什么?
米奇的厨房
因为你上来就无根据的说我听说的是误传,做为对抗,我也跟你一样无根据的说你是为她洗地。

说了半天你根本没根据说我是误传,你怎么说我,我怎么说回给你呗。很奇怪吗?你的手段别人不能用啊

n
noodlelover
你说港府故意低调宣传复必泰,这个是误传。科兴和复必泰打针的环境要求不同,科兴是灭活疫苗,可以上门,但复必泰必须在指定场打
n
noodlelover
我上面不是写了吗,港府要求只打过两针科兴的人,务必去打第三针,换成复必泰。但还是有人不愿意打疫苗
白兔妈
估计是西安
r
rr6mumu
是呀。万一有紧急情况,真是无法就医。
三河匹夫
带个冷箱就可以了,对香港根本不是问题。
三河匹夫
年初已经折腾过一个多月了。
n
noodlelover
在港打復必泰一直是在指定场所。科兴可以在委任的私人诊所或政府派人上门(老人院)香港打疫苗出事的人不少,很多人的确怕

港府虽然给港人买了疫苗保险,说是打疫苗出事的话,政府会补偿。但打疫苗后死亡的港人不少,可是很多死亡案例的直接原因又很难证明是疫苗所致,导致大部分死亡案例是拿不到补偿的,所以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有老年病的老人不想打,都很正常。

港府是鼓励並督促市民打疫苗,不管你打哪一个,想催高打疫苗率,说是这样才有条件全面开放。

现在的官方口径是三针科兴的效果才能与两针复必泰相比。打两针科兴的,三个月后必须去打第三针,复必泰加强针。

现在躺平的香港疫情越来越缓和了。与病毒共存其实也OK了

 

z
zaocha2002
国内有进口辉瑞新冠特效药,但是还是没批准复兴疫苗。就是新冠特效药不知道如何备给老人。。。
s
sgbigsell
新加坡据说是可以上门打,辉瑞和莫德纳。
g
googlywug
为什么不把父母接到美国自己身边呢?!
t
thorn
这楼里有个杠精,逮谁咬谁。
t
thorn
不大可能连任吧,他不是只有一个女儿?
P
Progressive
人接到诈骗电话说是可以帮助移民,人回答你先把我从小区移出来吧。那人把电话挂了。
衡山老道
哈哈哈,米奇是文学城第一杠精。
y
yhr
那些下层老百姓住的,外地民工住的,最可怜。平时都没人管,现在工作没了,吃啥,东西都高价,有也没钱买。
成功的兔
我在中西部,来了无聊些,觉得在中国自在些,亲朋好友故旧,想上哪上哪

我爸绿卡回去的,我妈就没来办

小的出生后公婆来了半年,那次就明确表示是最后一次,一晃十七八年了

疫情前我们一直隔年回去探亲,还好

y
yhr
看到一个安徽妈妈在网上哭喊,她儿子去上海打工的,现在没吃的,没钱,妈妈那个伤心啊,又不能去,儿子也出不来,这样的人不少。
米奇的厨房
你们两个大*五*毛现在跳出来了?家人享受你D妈的铁拳你们高兴的紧吧
米奇的厨房
说的是老人院,你到底有没有证据啊?我没有说香港整个城市,不要随便歪曲别人的说话的定义范围。你先歪曲我的话,然后

说我说的是误传。有这样的道理?

米奇的厨房
我说了有人不愿意打疫苗啊,我说的是老人院的情况,没说是两针科兴以后啊,说的是老人院!!!你喜欢把你的理解塞别人

嘴里啊,

胖胖爸
完了这么好玩的贴又要被删了 确实党妈的问题是没想到怎么向群免过度

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没有推RNA疫苗 国内疫苗接种有90% 如果大都打了rna疫苗 应该可以过度到群免 可能会因新冠多死些老弱 不过党妈的组织能力不会有人知道

只爱金融男
不赞同楼主的观点。我认为关键时候社会要有人性。通俗点说,就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一个数字或一粒灰尘。
n
noodlelover
我知道的老人院裡的老人是可以任選自己想要打的疫苗的
n
noodlelover
你的原話本就是把你知道的一兩間老人院影射成全港的老人院。香港這邊不可能大規模的在老人院誤導老人打科興

真有其事的話,報章媒體早就爆出來了。這裡對科興使用放大鏡來檢視的。

我不會再跟你啰嗦了

多多锻炼
楼主说的情况,其实很碰巧,很幸运。

楼主说的情况其实很碰巧,很幸运。我来讲讲我知道的情况。一个是朋友夫妇在上海工作,公婆和岳父母特地在上海分别租了房,走路十几分钟的距离。上海封控以来,两边的老人和子女封在不同小区,面都见不上,何谈照顾?岳父八十岁的人,因为药吃完了,不得不偷翻院墙自己出去买药。老人说,不吃药是死,翻墙摔死也是死,所以拼死一博,买到了药。那会儿才刚封,管得没那么严,才翻成。

另一个是亲戚,封控在另一个城市的小区,有一个子女被封在他家,即使保姆被封在小区外,这个子女是很有帮助。然而,他的心脏病犯了,去医院等不到核酸结果,就去天堂了。他的其他子女在封控区外,给他办了葬礼。但是,配偶和那一个子女还在封控小区。

一般成年的人都没和父母住啊。一封控,老人就变独居了。

仟仟
真惨呀,政府把退烧药都禁了真是缺德,那是家庭必备药呀,尤其有小孩的,又不让人家出门,孩子高烧久了会有后疑症的
春风十里8
辉瑞疫苗有用吗?

到目前为止,真没有看出国产和国外疫苗的区别,一个半斤,一个八两。看看国外有多少感染及死亡病人就知道了,只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太不灵活,现在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强,但基本就是普通感冒的程度,不应该再这样傻傻地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