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面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疑问最好自己去找答案, 争论对于认真和严肃的人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首先定义”迷信”和”知道”.”知道”是自己真的比较深入的了解;迷信是表面的极浅显的认知, 是道听途说的了解. 从你文中读到的感觉,你对于佛教的了解是”迷信”这一层. 如果我们评价中医的医学地位,应该是由历史上那些中医大成者来定位, 想认知真正的中医,要去读这些大成者的教导才能有营养, 而不是随意听信走江湖卖膏药的小中医. 同理, 对于宗教, 我们也应由那些更具代表性的门徒去了解宗教, 而不是从身边教徒的言行定义宗教. 对于基督教, 我们应该读基督的话语, 读摩西保罗读大卫读所罗门的话. 同样, 对于佛教 , 如果想要认真的了解, 应该读佛陀, 读那些真正悟道的人的话语和故事. 佛陀对于我们有些遥远, 但悟道路上的人源源不断 , 你可以读现代的圣者的故事. 中国的有纯印老人, 南传佛教的有孙伦大师(宣隆大师),隆波通,阿姜查,阿姜李,马希哈,佛陀的女儿-蒂琶妈。当然,如果能读佛陀的语言,读六祖坛经更好。
在读了这些人的修行故事后,我开始思考不同宗教间的差异,感觉所有宗教的目的地都是真善美,佛说,人人是佛,基督教说圣灵在每个人心中,我深信他们,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灵,都有一个佛,他们都是真善美,那么他们定然是一体,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真善美。
印度有个人身上帝“美赫巴巴”他的经历和言论对宗教的差异有极好的评论。不同宗教间都有修行人,如印度教,道教,佛教。仔细去读他们的故事,发现了更多的共性。我想了解气功与佛教的禅坐的不同,读了先天气功自然功的创始人姜宗坤的故事,感觉姜宗坤就是如佛道教里修行悟道的人。还有武学大师孙禄堂,他的书也显示他是由武悟道的人,还有近代的王凤仪先生,他的故事说了他由儒由明理而悟道。道教对于修行身体的变化有很详细的描述,但是其他的宗教很少提及。但孙禄堂在他的书中提到练武练到后面,男性特征会缩小,正应了道教的修行。还有现代的佛教修行阿罗汉成就者孙伦禅师说他在证的第三次出世间法时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全部jing液都喷出来,象征着xing欲的彻底根除。这居然也与道教的修行一致。不好意识,提到这些不是为了猥 琐和好奇,而是因为这些是绝对隐秘的,是不会撒谎的部分,他们的共性也表明了修行的功性。读佛陀故事的时候,读到在佛陀涅槃的时候问阿难尊者还有什么疑问么?在这样宝贵的时刻,阿难尊者居然问“怎么与女人讲话!”读后觉得很搞笑,但了解了阿难的修行经历后更多是对阿难尊者仁心的敬爱,和对佛经的信服。
只是一点阅读分享。希望能去读一下,自己去找答案,那样才不辜负你的认真。
读书少,个人拙见。
你说的对,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寻找,没有人是听了别人说的什么而信服的,全都是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不是佛教徒,不是基督教徒,我什么宗教都不属于。
我也受过两位南传大师的教导。缅甸的和柬埔寨的高僧。
有一个叫苏美度的英国人,是阿姜查的弟子。还在。眼神中可看出,境界很高。
比如关于真,关于责任,耶稣说,I am the truth。所以基督徒以真实为神,强调人的责任。而如我文中写道,佛教的观念,像“万事皆空,万念皆空”,“轮回,为来世修善”、“冥冥之中善有善报”等,本质上是逃避现实、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的借口。
基督徒被赋予强烈的责任感。佛教则弃世。现实中的例子很多。难道一辈子奉行逃避责任的人,到最后与崇尚担当责任的人会一样?从来逃避的人,到最后就担当起责任来了?不可能。
如果按照你的理解,这样的教义怎么可能流传几千年?轻易的否定自己不认同的,可见你其实是很自大的。如果认真讨论,还得先从最基本的佛法补课,工作量太大,而且你的成见很深,再怎么讲也徒然。口口声声说要讲道理,不知你是否认识到任何问题,用语言讲道理只能讲到一定程度,只要任何人不愿意接受,他总能讲出不接受的理由。Vice versa.
只举两个例子:1.你说的空不是佛说的空,可见你没有认真研究过。佛法说一切的有都是空,另一方面一切空也都是有。你又怎么理解呢?2. 大爱一定是空,你竟然完全无法理解。很怀疑你是不是明白自己在说什么?问你几个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理性? 什么是信?您真的知道吗?
拙文中道,“我只是一个普通基督徒,非佛教徒,对佛教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对佛教的质疑肯定粗浅,不过我的态度是认真的。基督教和佛教都旨在救赎普罗众生,所以应该能够回答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问题。一个信仰系统无论多么深刻或精细,都应该首先回答人们的粗浅问题。如果粗浅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还怎么解决高深的问题?”
@一灯可除千年暗 写道,“如果按照你的理解,这样的教义怎么可能流传几千年?”
答: 这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常见的错误论点。实际上,愚昧与无知经常绵延很长。比如独裁的制度,已经流传万年;再比如,认为女人比男人低一等的思想、打老婆的传统,也已经流传几千年。愚昧无知的思想可能长命或短命,大智大德也可能长命或短命,所以流传几千年,与教义是否正确,没有什么关系。
@一灯可除千年暗 写道,“轻易的否定自己不认同的”
答: 我问了几个简单德问题其,却广彩博引,洋洋洒洒6千字,怎么在你这儿变成了“轻易的否定”?你应该再认真读一遍,至少读懂。
1. 虽然你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基督徒,非佛教徒,对佛教 ...”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人说了什么话就相信。从你的整个文章和答复来看,你不是用的这种态度 - 这与你是否说你自己很谦虚没有关系。
2. 时间是最准确的检验方法,所以我认为基督教也是经过考验的。你举的例子说明你确实缺乏思考,独裁在历史上一直是很合理的制度,其实所谓现代的民主制度,也是建立在独裁的基础上。女人比男人低一等,是你的说法,而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并且对于女子有平等的尊重 - 这从中国文化的起源《易经》里就可以看出,并且在历朝历代为典章所归定。个案不能用来当作整体。而且,不合理的自然会被时间淘汰。个别的时代和个人的时间都不足够长,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不是这里说的几千年的检验。
3. 由于你对种种问题的缺乏思考,却随便当作公理来用,所以我说你轻易下结论。这与你写多少字无关。
不准备再和你讨论,你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但是思维太形象具体话。我觉得你是用sense 的具体来理解的。而不是用抽象直觉和比喻。
道是形而上,无为。与现象不即不离。如果太形而下。用具体表象解释道。很容易落入有为法。不少附佛外道正好相反。实话实说,莫怪啊。
佛教的意义才是现实的承担,而且通过每一个“信者”之身的身体力行上,既是从自己修心养性做起,人人可以成佛。
而基督教却是“推卸”。人们可以胡作非为,本来就有原罪;再等待救赎,有救世主为你承担吧。
没有正面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疑问最好自己去找答案, 争论对于认真和严肃的人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首先定义”迷信”和”知道”.”知道”是自己真的比较深入的了解;迷信是表面的极浅显的认知, 是道听途说的了解. 从你文中读到的感觉,你对于佛教的了解是”迷信”这一层. 如果我们评价中医的医学地位,应该是由历史上那些中医大成者来定位, 想认知真正的中医,要去读这些大成者的教导才能有营养, 而不是随意听信走江湖卖膏药的小中医. 同理, 对于宗教, 我们也应由那些更具代表性的门徒去了解宗教, 而不是从身边教徒的言行定义宗教. 对于基督教, 我们应该读基督的话语, 读摩西保罗读大卫读所罗门的话. 同样, 对于佛教 , 如果想要认真的了解, 应该读佛陀, 读那些真正悟道的人的话语和故事. 佛陀对于我们有些遥远, 但悟道路上的人源源不断 , 你可以读现代的圣者的故事. 中国的有纯印老人, 南传佛教的有孙伦大师(宣隆大师),隆波通,阿姜查,阿姜李,马希哈,佛陀的女儿-蒂琶妈。当然,如果能读佛陀的语言,读六祖坛经更好。
在读了这些人的修行故事后,我开始思考不同宗教间的差异,感觉所有宗教的目的地都是真善美,佛说,人人是佛,基督教说圣灵在每个人心中,我深信他们,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灵,都有一个佛,他们都是真善美,那么他们定然是一体,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真善美。
印度有个人身上帝“美赫巴巴”他的经历和言论对宗教的差异有极好的评论。不同宗教间都有修行人,如印度教,道教,佛教。仔细去读他们的故事,发现了更多的共性。我想了解气功与佛教的禅坐的不同,读了先天气功自然功的创始人姜宗坤的故事,感觉姜宗坤就是如佛道教里修行悟道的人。还有武学大师孙禄堂,他的书也显示他是由武悟道的人,还有近代的王凤仪先生,他的故事说了他由儒由明理而悟道。道教对于修行身体的变化有很详细的描述,但是其他的宗教很少提及。但孙禄堂在他的书中提到练武练到后面,男性特征会缩小,正应了道教的修行。还有现代的佛教修行阿罗汉成就者孙伦禅师说他在证的第三次出世间法时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全部jing液都喷出来,象征着xing欲的彻底根除。这居然也与道教的修行一致。不好意识,提到这些不是为了猥 琐和好奇,而是因为这些是绝对隐秘的,是不会撒谎的部分,他们的共性也表明了修行的功性。读佛陀故事的时候,读到在佛陀涅槃的时候问阿难尊者还有什么疑问么?在这样宝贵的时刻,阿难尊者居然问“怎么与女人讲话!”读后觉得很搞笑,但了解了阿难的修行经历后更多是对阿难尊者仁心的敬爱,和对佛经的信服。
只是一点阅读分享。希望能去读一下,自己去找答案,那样才不辜负你的认真。
读书少,个人拙见。
你说的对,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寻找,没有人是听了别人说的什么而信服的,全都是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不是佛教徒,不是基督教徒,我什么宗教都不属于。
我也受过两位南传大师的教导。缅甸的和柬埔寨的高僧。
有一个叫苏美度的英国人,是阿姜查的弟子。还在。眼神中可看出,境界很高。
比如关于真,关于责任,耶稣说,I am the truth。所以基督徒以真实为神,强调人的责任。而如我文中写道,佛教的观念,像“万事皆空,万念皆空”,“轮回,为来世修善”、“冥冥之中善有善报”等,本质上是逃避现实、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的借口。
基督徒被赋予强烈的责任感。佛教则弃世。现实中的例子很多。难道一辈子奉行逃避责任的人,到最后与崇尚担当责任的人会一样?从来逃避的人,到最后就担当起责任来了?不可能。
如果按照你的理解,这样的教义怎么可能流传几千年?轻易的否定自己不认同的,可见你其实是很自大的。如果认真讨论,还得先从最基本的佛法补课,工作量太大,而且你的成见很深,再怎么讲也徒然。口口声声说要讲道理,不知你是否认识到任何问题,用语言讲道理只能讲到一定程度,只要任何人不愿意接受,他总能讲出不接受的理由。Vice versa.
只举两个例子:1.你说的空不是佛说的空,可见你没有认真研究过。佛法说一切的有都是空,另一方面一切空也都是有。你又怎么理解呢?2. 大爱一定是空,你竟然完全无法理解。很怀疑你是不是明白自己在说什么?问你几个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理性? 什么是信?您真的知道吗?
拙文中道,“我只是一个普通基督徒,非佛教徒,对佛教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对佛教的质疑肯定粗浅,不过我的态度是认真的。基督教和佛教都旨在救赎普罗众生,所以应该能够回答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问题。一个信仰系统无论多么深刻或精细,都应该首先回答人们的粗浅问题。如果粗浅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还怎么解决高深的问题?”
@一灯可除千年暗 写道,“如果按照你的理解,这样的教义怎么可能流传几千年?”
答: 这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常见的错误论点。实际上,愚昧与无知经常绵延很长。比如独裁的制度,已经流传万年;再比如,认为女人比男人低一等的思想、打老婆的传统,也已经流传几千年。愚昧无知的思想可能长命或短命,大智大德也可能长命或短命,所以流传几千年,与教义是否正确,没有什么关系。
@一灯可除千年暗 写道,“轻易的否定自己不认同的”
答: 我问了几个简单德问题其,却广彩博引,洋洋洒洒6千字,怎么在你这儿变成了“轻易的否定”?你应该再认真读一遍,至少读懂。
1. 虽然你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基督徒,非佛教徒,对佛教 ...”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人说了什么话就相信。从你的整个文章和答复来看,你不是用的这种态度 - 这与你是否说你自己很谦虚没有关系。
2. 时间是最准确的检验方法,所以我认为基督教也是经过考验的。你举的例子说明你确实缺乏思考,独裁在历史上一直是很合理的制度,其实所谓现代的民主制度,也是建立在独裁的基础上。女人比男人低一等,是你的说法,而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并且对于女子有平等的尊重 - 这从中国文化的起源《易经》里就可以看出,并且在历朝历代为典章所归定。个案不能用来当作整体。而且,不合理的自然会被时间淘汰。个别的时代和个人的时间都不足够长,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不是这里说的几千年的检验。
3. 由于你对种种问题的缺乏思考,却随便当作公理来用,所以我说你轻易下结论。这与你写多少字无关。
不准备再和你讨论,你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但是思维太形象具体话。我觉得你是用sense 的具体来理解的。而不是用抽象直觉和比喻。
道是形而上,无为。与现象不即不离。如果太形而下。用具体表象解释道。很容易落入有为法。不少附佛外道正好相反。实话实说,莫怪啊。
佛教的意义才是现实的承担,而且通过每一个“信者”之身的身体力行上,既是从自己修心养性做起,人人可以成佛。
而基督教却是“推卸”。人们可以胡作非为,本来就有原罪;再等待救赎,有救世主为你承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