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个子坛孩子报喜帖,都好棒,恭喜。
看多了子坛,容易有错觉。实际上进名校还是不太容易的。
周末和一家认识的朋友聊天,男孩,东部全国排名top名私高,看学校自己数据,只每年进H/Y两家就能平均占到毕业生总数7-8%,要是再加上其他藤和名校,比例更高。
孩子虽然没有全国级别大奖,但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本来target像brown一类的小藤级别的学校,以为没问题。
最后结果Brandeis, 东北,BU(附加条件,第一年在别的学校念,第二年可以转入,过去没听过这种录取。)
他们自己的感觉是虽然表面上看他们学校进名校比例很高,但名私高各种背景强大的孩子很多,还有他们也没有国家级别大奖。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学录取并不是一切,好孩子去哪都不会错。但普通中产家庭每年高中50-60k的学费,对其它素质的培养不说,对录取结果他们还是有些失望的。觉得和留在好公高比也不会差哪去。
所以这个发榜季节,家长们还是要平常心对待,孩子们的压力真的已经很大了。人生路很长,好孩子总是会走出自己的路的。
周围认识的不少父母国藤类学校,孩子也没进子坛热捧的学校。
有认识的朋友孩子去了大公校,后来开发软件,自己开了公司,卖了赚了不少钱,还给老爸送了一辆跑车,又开新公司。英雄不问出处。金子总会发光。
当然如果能超越世俗的眼光纯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好。
https://instagram.com/sidwellseniors2022?utm_medium=copy_link
当年队里唯二的亚裔学弟进了P还是陆军预备役军官项目,报校国家
their peers in the same high school. 如果孩子在其所在高中并不强的话, 从升学的角度看, 还不如去lesser competitive high schools.
没有保险箱
再赌一回。
知道有孩子过去或今年拿到Cornell, GIT, Uchicago 这种offer
从视野见识上,也算达到效果了。这些孩子可能大概率去各种lac
家长高估了娃的条件
从BU的录取可以看出
恰好是爬藤最低效也是性价比最差的EC。
看看这些半夜在法拉盛等人的司机,申请救济的人吧
难道不上丝糕都要沦落到这样的境地?
苦口婆心的康嫂劝阻无效只好由他去了,最后去了州内第二的州大
知足吧
Middlebury, Amherst 等小LACs。 家里又不差钱, 咋也得捞个UCLA 或 Michigan 保底呀。
自己开了公司,卖了赚了不少钱,还给老爸送了一辆跑车,又开新公司。英雄不问出处。金子总会发光。
大学同理。人生不是高中和大学能定义的。如果有机会上好学校得到全方位的教育,是孩子的运气。不用短视只看到近期具体的结果。
会有同样疑惑。
一步一步靠自己努力,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其一子和我儿子同岁。我儿子16岁那年他说我儿子多幸福呀,感慨。
家庭收入50-60万是普通人,家庭收入10多万的也是普通人。
此麦非彼迈
俺是特不喜欢这推荐信制度,对我家内向娃不利,所以哪家如果不要或少要这个程序,他是愿意试试的。
也不容易。
看了几个子坛孩子报喜帖,都好棒,恭喜。
看多了子坛,容易有错觉。实际上进名校还是不太容易的。
周末和一家认识的朋友聊天,男孩,东部全国排名top名私高,看学校自己数据,只每年进H/Y两家就能平均占到毕业生总数7-8%,要是再加上其他藤和名校,比例更高。
孩子虽然没有全国级别大奖,但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本来target像brown一类的小藤级别的学校,以为没问题。
最后结果Brandeis, 东北,BU(附加条件,第一年在别的学校念,第二年可以转入,过去没听过这种录取。)
他们自己的感觉是虽然表面上看他们学校进名校比例很高,但名私高各种背景强大的孩子很多,还有他们也没有国家级别大奖。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学录取并不是一切,好孩子去哪都不会错。但普通中产家庭每年高中50-60k的学费,对其它素质的培养不说,对录取结果他们还是有些失望的。觉得和留在好公高比也不会差哪去。
所以这个发榜季节,家长们还是要平常心对待,孩子们的压力真的已经很大了。人生路很长,好孩子总是会走出自己的路的。
周围认识的不少父母国藤类学校,孩子也没进子坛热捧的学校。
有认识的朋友孩子去了大公校,后来开发软件,自己开了公司,卖了赚了不少钱,还给老爸送了一辆跑车,又开新公司。英雄不问出处。金子总会发光。
当然如果能超越世俗的眼光纯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好。
https://instagram.com/sidwellseniors2022?utm_medium=copy_link
当年队里唯二的亚裔学弟进了P还是陆军预备役军官项目,报校国家
their peers in the same high school. 如果孩子在其所在高中并不强的话, 从升学的角度看, 还不如去lesser competitive high schools.
没有保险箱
再赌一回。
知道有孩子过去或今年拿到Cornell, GIT, Uchicago 这种offer
从视野见识上,也算达到效果了。这些孩子可能大概率去各种lac
家长高估了娃的条件
从BU的录取可以看出
恰好是爬藤最低效也是性价比最差的EC。
难道不上丝糕都要沦落到这样的境地?
苦口婆心的康嫂劝阻无效只好由他去了,最后去了州内第二的州大
知足吧
Middlebury, Amherst 等小LACs。 家里又不差钱, 咋也得捞个UCLA 或 Michigan 保底呀。
自己开了公司,卖了赚了不少钱,还给老爸送了一辆跑车,又开新公司。英雄不问出处。金子总会发光。
大学同理。人生不是高中和大学能定义的。如果有机会上好学校得到全方位的教育,是孩子的运气。不用短视只看到近期具体的结果。
会有同样疑惑。
一步一步靠自己努力,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其一子和我儿子同岁。我儿子16岁那年他说我儿子多幸福呀,感慨。
家庭收入50-60万是普通人,家庭收入10多万的也是普通人。
此麦非彼迈
俺是特不喜欢这推荐信制度,对我家内向娃不利,所以哪家如果不要或少要这个程序,他是愿意试试的。
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