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友贴的那两个H学生的视频, 都说的特别好。
高中孩子进入大学, 看到更多聪明的人,更多努力的人, 更多早就努力的人, 一下就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心里容易受到挫伤。
不止是好大学, 我们州大也是这样。 俺娃这学期学了一门编程课, 娃说同学里很多很多早就精通编程了, 一下就被打击到了。
从高中到大学, 真的是little fish 到了一个big pond, 适应期值得家长好好关爱。
孩子们真是越来越不容易, 小学开始学编程的, 初中考sat的, 哎, 人为的把竞争白热化了。 要减压哪儿那么容易, 谁也不肯放松啊, 孩子比大人累多了, 让人心疼
他的哥哥每天放学就去餐馆打工,相比而言,我们的孩子得A-都要懊悔不已,压力很大
说是有一些确实很厉害, 多数就是普通孩子。
他提到一些厉害的亚裔小孩, 似乎没有或很少接触除了亚裔以外的人和文化, 在学校行为举止很weird。
Top 学校的top25%, 否则宁愿去低一级的学校去做top25%, 对人生今后的发展更有益。也就是用统计数据证明了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早点认识到大人小孩都是普通人, 心态就好了
一天一天过,一步一步走,一行一行的编code,就会一节一节的往高走。
只要不攀比,人什么日子都能过出精彩来。
合适的年龄做该做的事情。
每天学习的时间要认真,但没有必要啥都做。该乍的就乍的。
去大厂拿20多万一年。
然后每天能保证几个小时有效工作,锻炼身体,按时睡觉,多阅读,长期坚持下来,不会差的。
只要是差校的top。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常需要反思自己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对那75%,还用了一个专有名词来说明和25%的心理差异从而造成以后成就的差异。可惜太生僻,俺不够牛,没记住
我同学有好几个上亿刀的,美国学校都普通,非藤非T20,读书也不是拔尖的,但都出大成就。就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所以我和娃说,多睡觉,身体搞好,学习读你感兴趣的,擅长的,其他E C,玩玩就好,反正即使本州大读也不错。
15岁就到社会上混了。永远跟能人混交友,然后跟风。虾有虾道。
被比对的跟个小傻子一样也无所谓,爱谁谁了,反正人家直接躺平就承认自己是最差的。
找到自己各个方面能力的边界,find themselves.
听说过这样的例子:大学cs, 刚开课时,一些以前学过编程的同学上手快,可是这种领先优势两个月以内就消失了。到课程的关键阶段,比的就是raw talent和熬夜赶项目的体力和精力。到这个时候,一些从小就超前学的同学就burn out拼不动了……
今天网友贴的那两个H学生的视频, 都说的特别好。
高中孩子进入大学, 看到更多聪明的人,更多努力的人, 更多早就努力的人, 一下就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心里容易受到挫伤。
不止是好大学, 我们州大也是这样。 俺娃这学期学了一门编程课, 娃说同学里很多很多早就精通编程了, 一下就被打击到了。
从高中到大学, 真的是little fish 到了一个big pond, 适应期值得家长好好关爱。
孩子们真是越来越不容易, 小学开始学编程的, 初中考sat的, 哎, 人为的把竞争白热化了。 要减压哪儿那么容易, 谁也不肯放松啊, 孩子比大人累多了, 让人心疼
他的哥哥每天放学就去餐馆打工,相比而言,我们的孩子得A-都要懊悔不已,压力很大
说是有一些确实很厉害, 多数就是普通孩子。
他提到一些厉害的亚裔小孩, 似乎没有或很少接触除了亚裔以外的人和文化, 在学校行为举止很weird。
Top 学校的top25%, 否则宁愿去低一级的学校去做top25%, 对人生今后的发展更有益。也就是用统计数据证明了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早点认识到大人小孩都是普通人, 心态就好了
一天一天过,一步一步走,一行一行的编code,就会一节一节的往高走。
只要不攀比,人什么日子都能过出精彩来。
合适的年龄做该做的事情。
每天学习的时间要认真,但没有必要啥都做。该乍的就乍的。
去大厂拿20多万一年。
然后每天能保证几个小时有效工作,锻炼身体,按时睡觉,多阅读,长期坚持下来,不会差的。
只要是差校的top。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常需要反思自己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对那75%,还用了一个专有名词来说明和25%的心理差异从而造成以后成就的差异。可惜太生僻,俺不够牛,没记住
我同学有好几个上亿刀的,美国学校都普通,非藤非T20,读书也不是拔尖的,但都出大成就。就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所以我和娃说,多睡觉,身体搞好,学习读你感兴趣的,擅长的,其他E C,玩玩就好,反正即使本州大读也不错。
15岁就到社会上混了。永远跟能人混交友,然后跟风。虾有虾道。
被比对的跟个小傻子一样也无所谓,爱谁谁了,反正人家直接躺平就承认自己是最差的。
找到自己各个方面能力的边界,find themselves.
听说过这样的例子:大学cs, 刚开课时,一些以前学过编程的同学上手快,可是这种领先优势两个月以内就消失了。到课程的关键阶段,比的就是raw talent和熬夜赶项目的体力和精力。到这个时候,一些从小就超前学的同学就burn out拼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