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的藤校娃确实一个比一个强,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就是进藤真的是靠超强实力。可惜现实很骨感,只有小中和部分小白进藤需要超强的实力,但大部分(过半)进藤的孩子不是靠实力,而且靠现在录取的“政治正确”。就拿我们高中和附近一个丝糕今年的入藤例子说:
1. S在我校EA3人:一个排球队长体育特招,成绩呀呀呜;一个QB女孩常年住boyfriend家,连整个S的申请都是男孩妈妈帮写的(本人吹牛吹出来的),平时以party著名;一个latino transgender。这三位没有一个在任何advance课track里。
H在我校EA 1人,黑人。RD无。Y EA 1人,黑人/latina混血,RD无。
M:一个白女孩,凭academic实力进的,是个asperger女孩, 在学校没有任何女孩朋友,被人嘲笑的。
2. 丝糕:Y EA 1 女孩,进去后连康嫂都大叫不公平;成绩中等,没有legacy,没有EC,写作差。同学里各方面比她好的学生会主席等人都没进;疙瘩 ED一白女,成绩中上,玩点马戏团EC,无奖,天天party换男友,drug/acohol。爸是一hedge fund头。P:一黑女,有legacy,成绩中下,EC是拉小提琴,被老师赶出来那种。
成绩好的认真学习的孩子early round全部踏空,RD结果还不完全知道。
所以你要是想通过知道本校同学是否是你的竞争对手而入藤,基本没用。进的人很多根本不会入你的法眼。这年代就是这么random,反映的是这年轻一代AO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和现在社会的政治潮流,跟你孩子的水平关联不大。家长不需要绞尽脑汁考虑怎么上更多的AP课得更高的分,或者参加更多的竞赛,需要的是从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思考,让他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其余的真是luck。
否则的话就机会进T5
什么乌七八糟的人藤都收。
在丝糕里连legacy都进不去藤。最大的问题是负责这一片的AO,水平不够。
死磕硬指标,完全是缘木求鱼
比计划经济强的地方,因为最后还是自由经济在做选择。
谁让小中都爱学难的课呢?
录取以后,家长们都是:
啊?Ta居然进了!
啊?Ta明显厉害很多,怎么被据了?
本来大家不知道这些大学要求有多高,被拒了觉得也可能是实力不够,但是看见被录取的人,又产生了怀疑。
小中、尤其是小中男,再好的条件,被拒都是大概率事件。
什么叫靠运气进。我觉的是本来“不能”进,但是进了。
但是你说的孩子,进藤是有际可寻的。虽然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
好像北漂的感觉?
实力给了你进入抽奖的pool,这个pool里面抽签。
其他族裔的人另外有抽签 的pool,更容易进入。黑人不用抽签,白人要抽签,但是几率比亚裔大。
发榜前我很肯定地跟熊孩子说肯定是那个成绩挺好的小黑娃进,结果收的是小中学神。
从材料角度讲的确如此。
呵呵。
没有人为亚裔去争取, 就只能自己和自己拼, 相互残杀。
华人为什么要圈T5 T10 什么的为难自己。找一个大学对自己的孩子成长有利就应该满足了。没必要把孩子从小就折腾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当然进了的会自觉很有成就感。可是读一个大学能说什么成就感呢?还是重视职场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更有愿意。
还都停留在国内思维。国内的前途都和学校挂钩,美国不同。
看看现在忧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一路折腾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卷的窒息。家长们也该触动内心开始清醒了。
这些人都是印度上的大学, 有的可能连大学都没读过, 可是会卖蛇油,搞定客户。
我认识的俩个进T5的小中男,一个进S,一个进Y。他们如何进去的至今是个谜,没奖,没活动,没领导船。
这如今毕业了,都是回到父母身边做一份没法再普通的工作。倒是一些当年进入州大的尖子生,混得风声水起。
但是, 有实力的不一定能进! 大部分草民百姓家的孩子能进藤校的都是有实力的。别忘了藤校还录取好多政客富商名流的子弟, 因为这些人能捐钱, 其子弟将来成功甚至从政的几率要比 SAT 高分的草民百姓家的孩子高的多。有人把 SAT 满分作为唯一的标准有点不合时宜。SAT 得高分/满分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我是招生官, 对于两个同样条件的学生, 我个人会优先录取父母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孩子。个人一点观察见解而已。
咱们只能发发牢骚。藤校要培养总统州长议员等等, 而华人亚裔在这方面短期内很难有机会。条条大路通罗马。洗洗睡吧。
潜力vs实力。上次普林斯顿的前招生委员会主任讲,他们招生看的是潜力,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实力"。他说我们青眯的是的潜力最大的学生,我们普林斯顿把你招进来然后我们再帮你把你的潜力发挥出来。有些申请人,看似各方面成绩很好,但是根据普林斯顿几十年来的学生的记录分析,这些申请人的潜力基本上都已经开发完毕了,我们看不出这些申请人还有什么更多的潜力,招这些学生无疑于浪费资源,既然你在其他地方就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全部开发出来,你为什么还要到普林斯顿来呢?
在疫情前,P是人人面试的。面试官见人多了,也就能看出上中下了。
好像疫情期间是视频了,效果会差点。
很多老中完全把上藤校与否当成成功的标志了,有点变态。
祝贺能进藤校的所有孩子和家长。没进的也不要贬低别人。说实话, 别人家孩子到底怎么样, 你不一定全知道。别人家孩子的成绩, GPA, SAT, 等等是别人家的隐私, 你了解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要列举张三李四家孩子的"不怎么好的成绩" 进而推理进了藤校的没有实力。没进藤校不一定就不能成功。可以将进藤校看作买了一件名牌衣服 (比如 North Face), 进普通州大看作买了一件 Wal-Mart 牌子的衣服。衣服质量还是有区别的。名牌衣服相对来说经久耐穿, 旧了也容易卖掉。Wal-Mart的衣服一洗就容易变形缩水, 用料也差一些, 再卖很难。比喻不一定恰当。有个朋友提到, 在费城, Drexel University 的学杂费比邻近的 UPenn 只便宜几千美元, 可两者的名声和质量就差多了。
T10, then T15, and so on. That's what I've seen from this board.
当然冠冕堂皇些的词很多了,为人类做贡献,改变社会世界啥的
紫檀的藤校娃确实一个比一个强,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就是进藤真的是靠超强实力。可惜现实很骨感,只有小中和部分小白进藤需要超强的实力,但大部分(过半)进藤的孩子不是靠实力,而且靠现在录取的“政治正确”。就拿我们高中和附近一个丝糕今年的入藤例子说:
1. S在我校EA3人:一个排球队长体育特招,成绩呀呀呜;一个QB女孩常年住boyfriend家,连整个S的申请都是男孩妈妈帮写的(本人吹牛吹出来的),平时以party著名;一个latino transgender。这三位没有一个在任何advance课track里。
H在我校EA 1人,黑人。RD无。Y EA 1人,黑人/latina混血,RD无。
M:一个白女孩,凭academic实力进的,是个asperger女孩, 在学校没有任何女孩朋友,被人嘲笑的。
2. 丝糕:Y EA 1 女孩,进去后连康嫂都大叫不公平;成绩中等,没有legacy,没有EC,写作差。同学里各方面比她好的学生会主席等人都没进;疙瘩 ED一白女,成绩中上,玩点马戏团EC,无奖,天天party换男友,drug/acohol。爸是一hedge fund头。P:一黑女,有legacy,成绩中下,EC是拉小提琴,被老师赶出来那种。
成绩好的认真学习的孩子early round全部踏空,RD结果还不完全知道。
所以你要是想通过知道本校同学是否是你的竞争对手而入藤,基本没用。进的人很多根本不会入你的法眼。这年代就是这么random,反映的是这年轻一代AO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和现在社会的政治潮流,跟你孩子的水平关联不大。家长不需要绞尽脑汁考虑怎么上更多的AP课得更高的分,或者参加更多的竞赛,需要的是从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思考,让他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其余的真是luck。
否则的话就机会进T5
什么乌七八糟的人藤都收。
在丝糕里连legacy都进不去藤。最大的问题是负责这一片的AO,水平不够。
死磕硬指标,完全是缘木求鱼
比计划经济强的地方,因为最后还是自由经济在做选择。
谁让小中都爱学难的课呢?
录取以后,家长们都是:
啊?Ta居然进了!
啊?Ta明显厉害很多,怎么被据了?
本来大家不知道这些大学要求有多高,被拒了觉得也可能是实力不够,但是看见被录取的人,又产生了怀疑。
小中、尤其是小中男,再好的条件,被拒都是大概率事件。
什么叫靠运气进。我觉的是本来“不能”进,但是进了。
但是你说的孩子,进藤是有际可寻的。虽然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
好像北漂的感觉?
实力给了你进入抽奖的pool,这个pool里面抽签。
其他族裔的人另外有抽签 的pool,更容易进入。黑人不用抽签,白人要抽签,但是几率比亚裔大。
发榜前我很肯定地跟熊孩子说肯定是那个成绩挺好的小黑娃进,结果收的是小中学神。
从材料角度讲的确如此。
呵呵。
没有人为亚裔去争取, 就只能自己和自己拼, 相互残杀。
华人为什么要圈T5 T10 什么的为难自己。找一个大学对自己的孩子成长有利就应该满足了。没必要把孩子从小就折腾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当然进了的会自觉很有成就感。可是读一个大学能说什么成就感呢?还是重视职场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更有愿意。
还都停留在国内思维。国内的前途都和学校挂钩,美国不同。
看看现在忧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一路折腾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卷的窒息。家长们也该触动内心开始清醒了。
这些人都是印度上的大学, 有的可能连大学都没读过, 可是会卖蛇油,搞定客户。
我认识的俩个进T5的小中男,一个进S,一个进Y。他们如何进去的至今是个谜,没奖,没活动,没领导船。
这如今毕业了,都是回到父母身边做一份没法再普通的工作。倒是一些当年进入州大的尖子生,混得风声水起。
但是, 有实力的不一定能进! 大部分草民百姓家的孩子能进藤校的都是有实力的。别忘了藤校还录取好多政客富商名流的子弟, 因为这些人能捐钱, 其子弟将来成功甚至从政的几率要比 SAT 高分的草民百姓家的孩子高的多。有人把 SAT 满分作为唯一的标准有点不合时宜。SAT 得高分/满分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我是招生官, 对于两个同样条件的学生, 我个人会优先录取父母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孩子。个人一点观察见解而已。
咱们只能发发牢骚。藤校要培养总统州长议员等等, 而华人亚裔在这方面短期内很难有机会。条条大路通罗马。洗洗睡吧。
潜力vs实力。上次普林斯顿的前招生委员会主任讲,他们招生看的是潜力,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实力"。他说我们青眯的是的潜力最大的学生,我们普林斯顿把你招进来然后我们再帮你把你的潜力发挥出来。有些申请人,看似各方面成绩很好,但是根据普林斯顿几十年来的学生的记录分析,这些申请人的潜力基本上都已经开发完毕了,我们看不出这些申请人还有什么更多的潜力,招这些学生无疑于浪费资源,既然你在其他地方就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全部开发出来,你为什么还要到普林斯顿来呢?
在疫情前,P是人人面试的。面试官见人多了,也就能看出上中下了。
好像疫情期间是视频了,效果会差点。
很多老中完全把上藤校与否当成成功的标志了,有点变态。
祝贺能进藤校的所有孩子和家长。没进的也不要贬低别人。说实话, 别人家孩子到底怎么样, 你不一定全知道。别人家孩子的成绩, GPA, SAT, 等等是别人家的隐私, 你了解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要列举张三李四家孩子的"不怎么好的成绩" 进而推理进了藤校的没有实力。没进藤校不一定就不能成功。可以将进藤校看作买了一件名牌衣服 (比如 North Face), 进普通州大看作买了一件 Wal-Mart 牌子的衣服。衣服质量还是有区别的。名牌衣服相对来说经久耐穿, 旧了也容易卖掉。Wal-Mart的衣服一洗就容易变形缩水, 用料也差一些, 再卖很难。比喻不一定恰当。有个朋友提到, 在费城, Drexel University 的学杂费比邻近的 UPenn 只便宜几千美元, 可两者的名声和质量就差多了。
T10, then T15, and so on. That's what I've seen from this board.
当然冠冕堂皇些的词很多了,为人类做贡献,改变社会世界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