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词连写与汉语的歧义

悟空孙
楼主 (文学峸)

先猜一个谜语:功课不好怎么办? ——打一学科名。

等一下公布答案。

所谓分词连写,就是文字书写时把一个独立的字或词与下一个字词分开,表音文字大都如此,比如:The US Congress has approved Ukraine aid bill. 这里每一个字都是分开的。但是如果用中文翻译出来就是:

美国会批准乌克兰援助法案。问题来了,是美国国会批准,还是美国将会批准?这就是汉语缺少分词连写产生的歧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道可道非常道——这两句话让后人争论了几千年。孔子和老子当时的本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汉语竟然没有相应的标点符号?如果当初古人发明了标点,或者使用分词连写,现代人就不用争来争去了。

现代汉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困惑:

上海队大败北京队获得冠军——“上海队大败,北京队获得冠军”,还是“上海队大败北京队,获得冠军”?

南京市长江大桥——?“南京市的长江大桥”还是“南京市长叫江大桥”?

杭州市长春药店——“长春药店”还是“市长的春药店”?

一次性交付300元即可享受半价——呵呵

×××××××××××××

谜底:应用力学

d
daxigua01
中文是一种模糊语言,表述容易有歧义,但是也有优点,就是掌握汉字数量较少(和拉丁语系比较),即可表达和阅读

中文是一种模糊语言,表述容易有歧义,但是也有优点,就是掌握汉字数量较少(和拉丁语系比较),即可表达和阅读。但不至于象某些人吹嘘的,是最智慧的语言

悟空孙
掌握汉字少也并不一定是优点

千 和 秋都认识,但不代表你知道秋千 和 千秋

知道利和息不代表知道利息

很多次,字的顺序一变,意思就不一样了: 牛黄-黄牛

雪晶
玩的就是,模凌两可,哈哈哈~~~
雪晶
大师兄就是文化人~~~
悟空孙
文人就喜欢这样,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核桃小丸子
每次看多瑙无标点符号的一串句子,我就要开始断句游戏:)
未完的歌
其实就是偷懒 ,想省略,多加点介词啥的就行了。

美国国会批准了乌克兰援助法案。

上海队高比分打败北京队获得冠军

南京市的长江大桥

杭州市的长春药店

一次性地交付300元即可享受半

木有文化
又要批中国文化了:这么断句歧义也不知道发明个标点符号还需要进口
d
daxigua01
而且文白分离,异体字,多音字极其繁杂, 人为造成困难
雪晶
是的,同感~~~ :)
悟空孙
核桃小丸子大人人见了都爱
悟空孙
没那么简单

悟空孙
可能是故意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学究们摇头晃脑的显摆他们学问大

土豆-禾苗
啊哈哈哈,说得好,下次我模仿一下,反正咱不怕劈
土豆-禾苗
所以要不断学习中央文件,领袖讲话,体会精神……
W
WXCTEATIME
只能说明你的翻译水平太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都翻译不明白。“美国国会批准了援助乌克兰的法案。”OK?有歧义吗?!
悟空孙
同意,也该告诉一下国内媒体

d
daxigua01
哈哈,你这帖子伤了很多玻璃心
W
WXCTEATIME
是你说汉语容易产生歧义,当然找你理论了。:)
木有文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悟空孙
和我理论没用啊

你说说这句话啥意思?“喜欢上一个人”

悟空孙
太有文化了!

看不懂

d
dhyang_wxc
“You don't like it?”"yes, I do."

I didn't say nothing.

d
dhyang_wxc
你大概没去过查经班,有那个功夫,才能读进去《圣经》。凭什么《老子》那么容易读呀?认字了,

瞭一眼就懂啦?未免太便宜了。花了查经班那样的工夫,句读就不是问题了。再说,古文标点符号是有的,查查wiki就知道了,不要人云亦云。因为本不是个普遍问题,所以用得不普遍罢了。现代人没有文言文的基础,就是加上标点,也看不懂。割断了文言文,现代人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凡是能读得入眼的,都是有文言基础的人写的。其余的人,用算上战乱文革才一百年的白话文写文章,没有文化积淀,写得算是什么?能传世吗?不能传世,读来干嘛?这些都是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一帖
个别文字工作者写作有缺陷,不等于汉语本身会容易产生岐义。

一码是一码,楼主应就事论事指出那位作者的语病,而不是借病句发揮,无事生非地指责汉语语言有缺陷。楼主在回帖中没有感谢网友的指正,反推妥于他人,顾左右而言他,有欠担当和正直。

悟空孙
如果我说

所有文字都有缺陷,可以吗?

汉语不会是唯一一个没有缺陷的语言吧?

豆角儿
汉语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

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k
kirn
哎哟,吓死了。中文没学好的话,请你们去喝茶!!!!
未完的歌
查经是不容易。不过圣经好在字面上基本上不会让人产生太多的歧义,查经首先求字面的精确,然后才是精意。
看客2010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搞不懂他的言语再正常不过了。经书没有好懂的。真能读懂的都不是凡人。
d
dhyang_wxc
道可道,多读几遍,那些瞎子摸象的断句,就清楚了。道没有歧义,古今有所得的人,得的都是那个。

瞎子摸象,追求文本细节,完全读错路了。

庄子讲,立马于前,立刻就理解马是什么。讲细节精确,谁能把马的所有细节讲清楚?然后又能让人理解。这是不可能的。

所谓精确,与魔鬼在细节里,是相矛盾的。看似精确了,再进一层,又不精确了。毛精确了,不知道皮,有什么用?所以讲言外有意,意有所随。

诸子书,是实用之学,需慢慢玩味,不是记问之学。无知的人将两者相比,不伦不类。像《老子》《庄子》,久玩有所悟,就再进一层。孔子讲,不亦乐乎。所谓不亦乐乎,其实就像你的文章那样,将几种断句摆来摆去,这就是玩味,最终会明白。用来思考问题,迎刃而解,就有快乐。

一帖
完全赞成,所有文字都有缺点,就象都有优点一样。汉语不例外,汉语是不是容易产生歧义?:

我也不知道,不置可否,比如和法文比,汉语可能不如,我的理由是国际文件比较重视法文文本。和其它国家文字相比呢?我是理工生,这不是我所能探讨和判断的。

谢谢您心平气和的回复我直率而不太礼貌的跟帖。有这样的风度楼主,在自己发表不太友好跟帖的经历中,应该是一个手屈指可数。我内心由衷赞赏。有些博主,听不得不同意见,干脆就把我拉黑了。

顺便讲一个网上听来的说法来佐证汉语的弱点:某汉语大师(吕叔湘?记不清了)说过,汉语是竹节文字,一段一段的,每段都要有主语。不像英文 有which, that 引出定语从句,一句句子可以很长很长的一段而不显得拖沓。汉语句子太长恐怕就会令人昏然。我会想,这是不是汉语的一个缺点呢?尤其在科技论文中要严格界定条件时,汉语不如英文得心应手。

W
WXCTEATIME
喝茶?!想的美,读书去!:)
F
FollowNature
A队大败B对,本人实名不认同这种说法。应该是A队大胜B队。 在这里大败等于大胜。可见用法的荒谬。
未完的歌
言外之意,就是我说的查经里精意解经,先求字面再求精意。字面解经是基根不容易入歧途,但有时候容易蒙蔽人的眼目忘了背后的精意

精意解经个人发挥比较多,跟人的灵命也有关。

查圣经如此,其他宗教或者阅读其实也是如此。

 

d
donau
瞅这意思你想试试是吧
豆角儿
如果A队败了,可写为, A队大败于B队,

似乎也可以说: A队大败B队,和"A队大胜B队 " 意思相同

绿
绿叶88
解决办法:分词,加空格,改写,加符号如 · - 等等

美·国会批准乌克兰援助法案
南京市 长江大桥    南京市长 江大桥
杭州市·长春药店    杭州 长春药店
上海队大败,北京队获得冠军    大败北京队,上海队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