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分家史

木有文化
楼主 (文学峸)

前几天看到有帖子谈到了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和天主教(Roman Catholic)的分家,想来捋一捋基督教的分家史。我知道这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果得罪了谁,先行致歉了。

另外,基督教的教义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博大精深,任何人穷其一生也难窥一二。咱们这里试图极简:但不免会简化的有些变形。

----

1. 三位一体

在耶稣基督受难后不久(公元一到三世纪),对他(本人,传道,受难,复活)的崇拜,开始在罗马帝国里传播开来。先是在犹太人当中,然后在非犹太人(Gentile)当中。

但很快就有人开始琢磨了:“咦,不对啊!耶稣本人传授的教义,第一个最关键点就是「一神论」(Monotheism)。现在又有耶和华,又有耶稣,岂不是变成多神了?我该信谁才好呢?“

教会不慌不忙,镇定的指出:“耶和华是圣父,耶稣是圣子,此外还有圣灵(Holy Spirit)。他们仨是同一个神,所以我们还是一神论,没毛病。“

这就是三位一体论(Trinity)的初形。

那些质疑的人又接着琢磨了,“那做为圣子的耶稣,到底是神呢?还是人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圈套,不论你选神还是人,都将会推出难以自圆其说的死胡同。

教会依然很镇定:“耶稣是真实的神(fully divine),同时也是真实的人(fully human)。”

----

2. 阿利乌教派

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即使承认了三位一体论,依然会有人不依不饶:“圣父和圣子,哪个更厉害些?“

教会的“正宗”答案是,“圣父和圣子,一样厉害。”

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有一个很有影响的神父长老叫阿里乌(256AD-336AD),有着众多的追随者和很大的影响力。他们这一派叫做阿利乌教派(Arianism)。他们坚信,圣子比圣父的地位略低:圣父是全能伟大的神,而圣子(以及圣灵)是来自圣父所造的。

为了解决这场争论,在AD325,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亲自主持了第一届尼西亚会议,统一认知,发表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

(尼西亚信经有 325AD 版,和 381AD 版)

信经(天主教版)里说道:「祂(圣子)是圣父所生,而非圣父所造,与圣父同性同体」,奠定了圣子与圣父同本体(Homoousion)的地位,从而否定了阿利乌教派,

(阿利乌教派并没有立刻消亡。相反的,君士坦丁大帝本人晚年开始倾向阿利乌派。后来占领了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众部落,有很大一部分也都是虔诚的阿利乌派信徒。

在欧洲大地上,这一分支传播到公元700年左右才渐渐消失。

今天美国有着相当势力的"耶和华见证人"教会,在很多人眼中,也是阿利乌派的一支,虽然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

3. 东希腊,西拉丁

在阿里乌教派盛行的几乎同时,罗马帝国的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面提到的君士坦丁大帝把首府东迁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在他后面的几届罗马皇帝治下,东西罗马帝国逐渐分裂,渐行渐远。但总体来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说希腊语)强盛,西罗马帝国(罗马,说拉丁语)衰弱。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颇为微妙的现象:其实君士坦丁堡已经是没有争议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也发展了势力很大的教会组织。但此时还没有“政教分离”的概念,也没有确定政治宗教谁应该管什么。教会的威力弱于世俗政权的威力。

君士坦丁堡的教会不愿意完全臣服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君王指挥,所以他们有意无意的会用罗马教会做挡箭牌,来搪塞世俗政府的压力。毕竟罗马教会远,帝国政府近呀。

罗马教会,是耶稣大弟子彼得(St Peter)的传承,另一位最重要的使徒保罗(St Paul)也曾在罗马传道。原本君士坦丁堡可能有机会取代罗马成为新的宗教中心的,但一来二去,他们把对教义的最终解释权,拱手交给了西方的罗马。

慢慢的,罗马教会巩固了它的最高地位。但两个大派已经形成:西方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Roman Catholic),和东方以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为中心的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

4. Filioque, Schism

快进到公元一千年,东西教会终于彻底分裂了。这回的争议是:圣灵和圣父圣子的关系。

其实分歧的苗头,早在公元四百年就开始了苗头。原本的「尼西亚信经」里有一句:「圣灵,...,出自于父」。罗马教会因为强调圣父与圣子的同本体特质,渐渐开始把这句改成「圣灵,...,由圣父圣子所共发」。

也就是说,罗马教会在原先的「出自于父」后面,加上了“和圣子”,Filioque, (Latin: “and from the Son”)。

东方的教会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这点。他们坚决的认为:圣灵是出自于圣父,而且只出自于圣父。顶多是「通过」圣子(from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on) ,而不是也「出于」圣子。

东西方互不相让,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在 1054AD,罗马教会和东正教会互相把对方彻底驱逐出教(Excommunication),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

----

5. 马丁路德,新教

又过了五百年,西方基督教会再次迎来一场大变动。

此时的大环境有这么几个:1)罗马天主教会颇有些腐败,靠着“Purgatory / Indulgence”的理论大肆敛财;2)随着印刷术的引进和传播,圣经被大量印刷复制,很多人都有了自己读圣经的机会;3)尤其是中欧和北欧,日益不满罗马教会对他们政权的指手画脚。

在这个 Context 底下,马丁路德横空出世。10/31/1517,他在德国 Wittenberg 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公开质疑天主教会的做为和权威,从而开始了新教(Protestantism)的盛兴。

他的主要理论:
- 因信称义:得拯救靠的是信,而不是善行
- 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
- 每个信徒皆祭司

换句话说,就是有逾千年历史的罗马教会,可以完全跳过不理。

欧洲各国纷纷选边站队,几百年打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争(European wars of religion),直到最后明白谁也赢不了,才彻底觉悟了“政教分离”的重要性。

----

今天全世界,基督教里按信徒人数排,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分别是第一二三名。

盛香园
大致准确。出于神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怕分家。“教”是出于人的,推陈出新,以防僵化,都在神掌管中。
雪晶
我想知道一点~~~

文化兄是不是基督徒?虽然答案算是明显,还是想确认一下~~~嘻嘻嘻~~~

木有文化
目前还不是

但我对基督教是充满善意的,全家人基本都信。

我希望有一天也能信。

p
papyrus
Burgess 《Earthly Powers》里曾“设想”一出描写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的歌剧

其中有这么一段::-)

Arius the heretic... sexily proclaimed his heresy. The Son was not coeternal with the Father. The Son was a created being, though far surpassing all others. Tell the world that Father and Son possessed the same substance and you would be encouraging it to believe in two Gods. Homoousis homoousis, chanted the bishops, onesubstance onesubstance.

 

木有文化
sexily。确实,据说Arius风采过人,非常charismatic
雪晶
看得出文化兄的善意~~~ :)

竟然还不是,有点儿吃惊~~~

相信一旦是了,就是永远~~~佩服文化兄~~~

颤音
这句最欣赏 - 每个信徒皆祭司
未完的歌
挺清晰的。补充一点,东正教与天主教除了圣灵来自于谁,还有炼狱以及玛丽亚地位区别。 东正教没有炼狱没有圣母玛丽亚,新教也没
d
donau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大的意义是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可以让普通人看懂的德语。而原来的圣经,是拉丁文,拉丁文平民是不可以学的只有贵族可以学,所以圣经的解释权是变相掌握在贵族手里.这段我是在孩子的历史书上看的。前两年还纪念宗教改革500念来的。有个电影

d
donau
好像说他作为幼童就迷倒一大批
雪晶
也想知道一点~~~

你是哪个教派~~~嘎嘎嘎~~~

颤音
让信徒直接和住在心中的上帝对话
d
donau
是有这意思

而且是直接和神对话,不一定通过天使或者玛丽亚。所以新教的教堂不华丽一般没有圣母像

未完的歌
不想说的:)

是基督教(新教)。

T
TJKCB
How about Puritan?
云霞姐姐
好棒的文章,政教真应该分开,可事实上,往往被利用…谢谢文化兄的分享
木有文化
其实我总觉得天主教vs新教,有点儿像渐悟VS顿悟,剑宗VS气宗

前者通过日常的繁复的反复动作程序,指引导向你接近神,更适于灵性不那么多的大众,后者明心见性,更适于灵性强的人。

木有文化
亨利八世想娶新老婆

要把原来的老婆休了,需要教皇批准。罗马教皇不干,不允许他离婚。

亨利气不过,就和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英国的教会自我管理。

然后就有了 Puritan.

核桃小丸子
每个信徒皆祭司,颇有点祭司主教神父牧师宁有种乎的疑问:)
核桃小丸子
你今天是查户口还是验核酸:)
f
freemanli01
所以我也觉得基督教的路德类似佛教的六祖(或达摩)
雪晶
嘻嘻嘻,就是好奇~~~

也想问多瑙的,想想自己姐妹,就留点神秘了~~~

a
ahniu
新教改革,兼容工商文明

奠定现代文明。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k
kirn
感觉您和长老们打过架。。。。
和气客气
错了, 这三家不是“推陈出新”,而是溯源、固本、抢正宗。创新的是摩门教,100多年前说有新的天启、重写圣经

新教, 其实是回到过去,否定500-1500近千年的天主教教条、实践、权威,回到没有教廷、自己(个人、小集体)查考圣经的时代,从圣经学习(加上祷告)得到灵粮,而不是靠传递教皇、教廷的特别启示、感悟。

这就像某个科学成就今年要得诺贝尔奖了, 这时讲的不是你最近有什么新成果, 而是过去某个初创时期,谁是“正宗”、原创者。

至于分裂对教会发展的利弊,各有看法。从耶稣教导来说:最后上天堂的是少数,很多自称是基督徒、很多常去教会的最后也不得救, 那么教会分裂是可预见的、必然的。因为那些“非正派”的必然会攻击与自己不同的“正派”(当然,最后谁是“正派”大概只有天知道)。从世界的观点来看:分裂肯定不好,首先分裂减弱了教会势力,其次分裂是“家丑外扬”。

 

和气客气
不全面, 还有权力、控制的问题。天主教认为:圣经解释、教会实践只能由“它”独门掌控。就如俗世政治:独裁导致腐败
和气客气
都是新教, 可以看成“新”新教
和气客气
完全的政教分离,从根本上不符合圣经。圣经里对政治权力是:不全面拥有、但部分拥有。应该是经济行政归“王”,可参与司法、教育
和气客气
这个“种”的问题旧约就已解决,虽然“王”是种在大卫家, 但先知很多出身平寒、包括耶稣本人
和气客气
这就像中国古代的“男主外、女主内”,但“内”的一部分归男的管,子女教育、子女间财富管理权分配由男人决定
a
ahhhh
原教值主义者

跟塔利班一个德行。

原上草2017
耶和华见证人算不算基督教?
蓝山秋色之红叶静美
不算,摩门教也不算,这两个教派传教活动最厉害,所以上门窍门的基本是这两种。基督教会的传教很少直接窍门,校园里偶尔有发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