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很少录取进T20私校,大多最后都去了旗舰州大或是T15以后的学校。我想可能因为这些status 相对强很多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没有ED,而是选择了给自己一个去争取自己梦校的机会,不管机率是多少。而在普通高中除了全A而并没什么特别奖项甚至标考成绩都只是平平的学生,ED一博自己RDpool够不上的学校,大多数都顺利地早早拿到了录取。所以常常会出现某高中status如何如何的去了某旗舰州大,而那些自愧不如选择了ED的往往兴高采烈地去了排名更好的学校。当然这只是我周围的朋友同学之中看到的现象,包括我们高中这几年的现状。所以大家不必纠结孩子有没有去到名校,孩子属于哪一类其实同届的同学和老师心里再清楚不过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不少使劲够到名校的普通娃其实在名校可能学的叫苦不迭。所以找到自己的fit更重要!
这里有赌博的成分,毕竟还不完全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毕业了,中年后的职业发展,政治,学术和经济地位才真正告诉和体现你自己的真实能力。
所以,有盖棺定论一说,而不是,18岁就定论了。
今年附近几个公立私立高中,自己觉得profile 很强的早申 S/H/M etc. 非据既WL. 自认比这批学生略逊一筹的,不少ED顺利进Top 10, top 20了。
不过只要家长和学生自己不后悔就好。有几位牛蛙目前手里只有百名左右州大的录取。
中小藤里大批拿了几个GTECH,UIUC,UM UCB CS offer的学生。
除了这几个CS 超强州立 还有一点竞争力,别的旗舰CS丝毫没一点吸引力,特别还要付外州学费。
一个人一生成就的indicator了。但是事实上没有这种相关性。。。
前几天问熊孩子周一MIT发榜还会有啥好消息吗,熊孩子和她的好朋友两个人翻着白眼想了一会儿说好像学霸们都已经早申录取了。
大牌教授之所以大牌是科研好,这样的老师大部分不太care 教书。
大学关键是自学和有好的peers
only exists in Californian kids-- kids outside Cal would have their clear indication.
It's all about the student body and the close-knit community (including school traditions, alums, etc).
Faculty is one piece of the experience pie, often no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按照研究跟踪结果:旗舰州大的top10的学生与名校的学生平均水平,在职业中期后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毕业生在职业中期平均水平上,两者有40%的差距,这就是学生个体的差距在招生时的反映。
分享一下,也许对这里准备申请学校的孩子,尤其是牛娃们多一种思考选择的方向,也希望能对那些被梦校拒绝的牛娃们多一份支持和肯定。我自家和好友家的孩子们都经历过,还有小的要申请,所以分享一下
教授拿天牛就是经费,无他
上课,教授对学生也一无所知
老驴拉磨盘而已。真要从教授那里学点啥,还得做research,那样的话,私立资源就好不少
看来你的确很多东西不知道
do not expect much ,他们有可能不如他们负责的研究生
藤校4000人,50%牛人,其它的包括各种才艺,体育,AO看走眼的。。。牛娃数量2000人。
旗舰州大40000人,5%牛人,AO看走眼漏掉的,爹妈舍不得学费的。。。牛娃数量2000人。
在藤校混个中不溜就不错了,州大轻松当好学生。每个人好友也就几个人,牛娃总能找到牛娃当朋友。藤娃还有婚恋问题,州大好多了。
聆听名教授不如跟着YouTube。LOL
他们之所以有名世科研,而科研和教学在时间上是conflict。
越有名的教授上的课越少,有的甚至不上。
州大的牛娃都聚集在牛专业和牛program里。想拔尖也不容易。
名校的牛娃会分散些,但是热门专业里就都是高浓度牛娃。还是挺不容易混。
所以就做自己吧。自己牛,去哪儿都会强。
如果能拿到名校的橄榄枝还是会去的,娃是个可以突围找资源的孩子。。。
一般旗舰的honor和名私校的学生差很多。honor的最top 可能差不多。
如今internet发达,啥事儿全天下人尽知。
还可能高估了。30% 体育特招,10%QB,30%少数民族,10%legacy。还剩多少正常人?
私校当然资源好,能找到和为己所用,定能成一番大业!
不指望女儿在M里面能交到男友,说大家都那么忙,谁愿意拿出时间谈恋爱啊。。。
最后很少录取进T20私校,大多最后都去了旗舰州大或是T15以后的学校。我想可能因为这些status 相对强很多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没有ED,而是选择了给自己一个去争取自己梦校的机会,不管机率是多少。而在普通高中除了全A而并没什么特别奖项甚至标考成绩都只是平平的学生,ED一博自己RDpool够不上的学校,大多数都顺利地早早拿到了录取。所以常常会出现某高中status如何如何的去了某旗舰州大,而那些自愧不如选择了ED的往往兴高采烈地去了排名更好的学校。当然这只是我周围的朋友同学之中看到的现象,包括我们高中这几年的现状。所以大家不必纠结孩子有没有去到名校,孩子属于哪一类其实同届的同学和老师心里再清楚不过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不少使劲够到名校的普通娃其实在名校可能学的叫苦不迭。所以找到自己的fit更重要!
这里有赌博的成分,毕竟还不完全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毕业了,中年后的职业发展,政治,学术和经济地位才真正告诉和体现你自己的真实能力。
所以,有盖棺定论一说,而不是,18岁就定论了。
今年附近几个公立私立高中,自己觉得profile 很强的早申 S/H/M etc. 非据既WL. 自认比这批学生略逊一筹的,不少ED顺利进Top 10, top 20了。
不过只要家长和学生自己不后悔就好。有几位牛蛙目前手里只有百名左右州大的录取。
中小藤里大批拿了几个GTECH,UIUC,UM UCB CS offer的学生。
除了这几个CS 超强州立 还有一点竞争力,别的旗舰CS丝毫没一点吸引力,特别还要付外州学费。
一个人一生成就的indicator了。但是事实上没有这种相关性。。。
前几天问熊孩子周一MIT发榜还会有啥好消息吗,熊孩子和她的好朋友两个人翻着白眼想了一会儿说好像学霸们都已经早申录取了。
大牌教授之所以大牌是科研好,这样的老师大部分不太care 教书。
大学关键是自学和有好的peers
only exists in Californian kids-- kids outside Cal would have their clear indication.
It's all about the student body and the close-knit community (including school traditions, alums, etc).
Faculty is one piece of the experience pie, often no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按照研究跟踪结果:旗舰州大的top10的学生与名校的学生平均水平,在职业中期后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毕业生在职业中期平均水平上,两者有40%的差距,这就是学生个体的差距在招生时的反映。
分享一下,也许对这里准备申请学校的孩子,尤其是牛娃们多一种思考选择的方向,也希望能对那些被梦校拒绝的牛娃们多一份支持和肯定。我自家和好友家的孩子们都经历过,还有小的要申请,所以分享一下
教授拿天牛就是经费,无他
上课,教授对学生也一无所知
老驴拉磨盘而已。真要从教授那里学点啥,还得做research,那样的话,私立资源就好不少
看来你的确很多东西不知道
do not expect much ,他们有可能不如他们负责的研究生
藤校4000人,50%牛人,其它的包括各种才艺,体育,AO看走眼的。。。牛娃数量2000人。
旗舰州大40000人,5%牛人,AO看走眼漏掉的,爹妈舍不得学费的。。。牛娃数量2000人。
在藤校混个中不溜就不错了,州大轻松当好学生。每个人好友也就几个人,牛娃总能找到牛娃当朋友。藤娃还有婚恋问题,州大好多了。
聆听名教授不如跟着YouTube。LOL
他们之所以有名世科研,而科研和教学在时间上是conflict。
越有名的教授上的课越少,有的甚至不上。
州大的牛娃都聚集在牛专业和牛program里。想拔尖也不容易。
名校的牛娃会分散些,但是热门专业里就都是高浓度牛娃。还是挺不容易混。
所以就做自己吧。自己牛,去哪儿都会强。
如果能拿到名校的橄榄枝还是会去的,娃是个可以突围找资源的孩子。。。
一般旗舰的honor和名私校的学生差很多。honor的最top 可能差不多。
如今internet发达,啥事儿全天下人尽知。
还可能高估了。30% 体育特招,10%QB,30%少数民族,10%legacy。还剩多少正常人?
私校当然资源好,能找到和为己所用,定能成一番大业!
不指望女儿在M里面能交到男友,说大家都那么忙,谁愿意拿出时间谈恋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