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马拉松配速问题

我痛恨跑步机
楼主 (文学峸)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跑步专家,大神,马拉松爱好者一个马拉松比赛配速的问题。

我以前也参加过几个马拉松比赛,比赛之前我会跟一个训练计划,或者是AM55或者是汉森计划。不管哪个计划里面都有easy run,recovery run,long run with/without MP,tempo,interval, 甚至还有更复杂的跑法(我记性不好,记不住复杂的练法)。然后比赛以前根据训练情况制定比赛配速。

但是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做速度练习的时候越来越容易受伤。所以我准备把所有速度练习全部跳过,只跑一个速度,每周只要达到一定的跑量就可以,比如50-55迈。我不求比以前更快,没指望PR, 但是希望不要慢太多。

我现在每周跑五到六次,每次6-8迈,周末再跑一个long run,配速都差不多,基本上是我以前马拉松最好成绩的配速 + 60-90秒/迈。如果我以前的MP是8:50,现在我就跑9:50 - 10:20的配速。但是现在不跑MP,我就不知道我比赛的时候该跑什么样的配速,我想因为平时有疲劳积累,最后两周如果减量恢复,肯定我应该可以比MP+60要快一些,但是估计跑不出以前马拉松的配速。想听一下各位专家的意见,看法和建议。

 

谢谢!

落花飘零
可以,但是不做速度训练,速度肯定会下降,心里能接受jiuxing
光盐行者
我和你有同样的问题!

因为怕伤还没全好,准备把间歇跑去掉,节奏跑或去掉或减量。不知最后会跑出什么成绩来。

落花飘零
应该增进恢复训练,而不是一味避免速度训练
羽绒服
多大岁数不建议做速度训练了?对跑步基础很差的人来说?
c
coach1960
80plus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
落花飘零
只要是想保持速度的,都应该做速读训练,只是不同的速度和时间长度而已
c
coach1960
速度训练是一个手段,高强度/低强度根据具体身体情况掌握。总之,训练要有张有弛,没有教练(旁观者)协助,

不容易把握。又不是职业运动员,慢慢练,状态好有冲动就参加比赛。否则就等机会

f
fuz
随着年龄增长,体能必然下降。尽力而为就好,重在参与。看看教练写的跑北马那位郭啥来着,成绩也是每年愈下,仍在坚持
落花飘零
一句话,得有教练
光盐行者
这个可能有不同观点,我先试一下看结果如何,下次再调整。
我胖我的
光辉
c
coach1960
教练更是一个观察者,协助者,执行者
广
广陵晓阳
Very good questions。作为年长的跑者,我遇到与你相似的挑战,速度比以前慢,恢复也慢;我的心态是以训练

避免受伤为最重要的目标;不管速度快慢,为还能继续健康地长跑心怀感恩。以下是我曾经的马拉松训练经历(2011-2014), 2011年与几位美国同事好友训练,他们分别跑过5-18次马拉松,很有经验,不在乎成绩。那年我没有任何速度训练,只有周六与他们的long run (pace照顾跑得慢的跑友,大约10:30 - 11:30, 一群朋友fun run),但我有多年打网球的经历,首马竞然破4(pace under 9)。第二年,这群好友将我“赶出”他们的训练小组,不让我与他们在一起混;而且他们向我推荐了USA Fit的一个训练组织。所以,2012年我开始学习和练习速度训练(interval, tempo); 我的教练们都是跑过波马的有经验跑者,设计的训练强度并不大,里程最高的一周大约45英里,一周跑4次,周一easy run, 周二interval, 周四tempo run, 周六long run.  我不记得具体的pace,只记得long run的pace比MP慢45秒至90秒; 第二年PR了16分钟;2013年教练们给的是同样训练计划,但我取消了周一easy run, 一周只跑3次,其中两次是速度训练(周二interval, 周四tempo), 在2014年的波马又PR了10多分钟。所以,我的马拉松训练主要是靠推速度,而不是里程。自从2014波马之后,我没有再跑过全马,计划明年6月飞明尼苏达重返全马赛场,目前还没想好如何训练,大概率会跟一个团队,届时与你和坛里的朋友们分享。

祝训练平安顺利愉快!

落花飘零
f
fuz
实在
o
oghost
每周有50英里以上的跑量,我觉得运动强度已经不小了。速度跑如果不能一周一次,可以调成两周一次,每次速度跑前休息一天。我

觉得要进步或是维持现状,速度跑都是非常必要的。对我来说,速度跑不仅仅只是提高速度,也会锻炼更多的肌肉群加入跑步,这不是轻松跑就能实现的。速度跑也会让马拉松配速更轻松。我会更倾向于增加一天的休息,尽力保证一定的速度跑。菜鸟的两分钱。

落花飘零
说的非常好
我痛恨跑步机
谢谢!你当时的周跑量是多少?

我以前跑全马的时候,到了最后几迈,总是腿抽筋,尽管补盐,补水,补胶,喝运动饮料我沿途每隔四五迈就做一次。我的朋友说我的耐力不够,后来我增加了跑量,而且比赛前6六周到开始taper,每周跑一个long run,去年跑全马就没再抽筋,而且PR了。

我痛恨跑步机
我心里能接受

岁数大了,不想太拼了,能健康跑步就好,成绩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痛恨跑步机
谢谢教练!

我就想知道,按照我这个训练法,比赛是应该跑MP+20, MP+30, MP+40, 还是MP+50?这里区别还是挺大的。我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还是想听听教练的建议。

我痛恨跑步机
我就是一个业余跑步爱好者,不想整的太严肃了,就不需要教练了

我这人太懒散了,就怕有人管我。在单位有经理管我,在家里有领导管我,跑步就不想让我再管着我了

落花飘零
其实年纪大了,更加需要有教练,不是为了增加速度,而是为了防止受伤

当然,这个见仁见智,不能勉强

广
广陵晓阳
我第一年训练的周跑量通常在35英里,最高一次大约41英里;第二年与第一年类似,但最高一次大约46英里,并且增加了每周两次

速度训练;第三年一周四跑3次,通常周跑量也是35左右,最高一次大约40英里,每周两次速度训练。

我痛恨跑步机
天赋,不服不行
我痛恨跑步机
谢谢!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现在不想进步,也不想尽量维持现在的运动水平,只是不想再受伤,只要不退步太多就行。

我痛恨跑步机
有教练当然有教练的好处,这个我非常同意

而且想保持高水平的运动竞技水平,请教练是必须的,尤其是像你这样大运动量的,请教练是科学训练的保障。只是和你相比,我只是个打酱油的,跑慢一点就可以减少受伤了,因为我每次受伤要么是太快了(相对于我的蜗牛水平)要么是路滑摔倒了。

广
广陵晓阳
谢谢。但更多的是辛勤汗水;第三年我觉得自己已经是比较有经验的跑者了,就主要注重速度训练,虽然里程不高,但训练强度并不小。
光盐行者
两种不同的理念,

一种是堆里程,一种是练速度。后者里程可以少点。对专业选手,速度必须练。对水平低的业余选手,光堆里程也能提高。

我痛恨跑步机
这就是我的目标,人到了一定岁数,状态下滑是不可避免的,只希望能坚持跑下去
光盐行者
其实速度跑和加跑量都有可能受伤,

只是伤的不一样而己,所以还是要听你身体的反馈,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羽绒服
嗯,有道理。

我觉得我现在可以自己掌握控制强度。找个理疗师,纠正一下跑步的动作。也不是跟马拉松冠军比,就是没有明显的问题就可以了。

c
coach1960
且跑且珍惜,我那个同学从未间断跑步,当年马拉松2小时15分,现在大概

大概比咱们坛子里的盐教授,晓阳医生只快一点点。和布班,喵爸都没法比啦

我痛恨跑步机
教练博客里说郭光辉2017年59岁的时候全马跑315

现在5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的最新全马成绩是多少了,肯定还是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