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们,有个专业的工作,挣个中等的工资,都不能算失败。

槐花王
楼主 (文学峸)

大多数都是中产,白手起家到这个水平, 挺好的。 

当然有特别成功的, 比如紫檀的那谁和那谁,但是毕竟是少数。 

俺们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不能被打击坏了, 年纪大了,再被打击郁闷了就糟糕了。 

孩子的高薪, 是赶上了好时候,加上老中父母的基因和培养。 

不吹牛得说: 

年轻的时候, 刚开始流行外企,俺去美国公司, 工资4千多, 俺爹娘公婆大概每人4,5 百。 年底发了双薪, 去看婆婆, 婆婆都惊呆了。 

Z
ZeroSumGame
混过外企?有见识!在北上广?
米奇的厨房
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大通胀,两人吃顿饭就2,3百不见了,4000人刀也花不了几天

我那时候一个月挣5000,6000常见,也都花完了,主要是用来给LD付申请费了

Z
ZeroSumGame
你说的是我们那个中国吗?

90年代初,我在北京,在王府饭店,两人吃饭,差不多也就是200

全聚德两人吃鸭子,80

4000工资一个月,花不完的!

槐花王
嘿嘿,娥一般不吹牛, 老被打击,忍不住得瑟一下。咱也富过
槐花王
当时俺们厂长工资500多, 新毕业生工资200多。
米奇的厨房
是啊,我们就是月光族啊,房租400多,LD打个国际电话还没说话,让他wait a second ,我们几百块就不见了啊

系里的秘书都不着急,她不知道我们都急的成热锅上的蚂蚁了。要是没我挣钱,LD能申请那么多学校吗?他一个月拿津贴才啊243块(现在经常提这个,哈哈),不够付房租的,上海吃的贵啊,有一次在某个地方一瓶可乐60块,吓得我喝完就跑。

槐花王
握手握手,我也是那时候在北京。
Z
ZeroSumGame
说不定咱们认识,FESCO?
可能成功的P
我大学一毕业进入外企,比父母工资加起来还多。他们的工资在同龄人里已经不算低了。但是回头看看,自己在事业上也就那么回事。
槐花王
不能说了,反正在朝阳。 我想如果没有出国,娥现在就是如假包换的朝阳大妈。
M
Midwestrural
哪里有那么多的成功与失败的,自己觉得开心就好了,事业成功情场失意的是算成功还是失败?

娃没能上大学卖车赚钱比爹多,算养娃成功还是失败?

木有单一的评定标准,只要觉得自己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成功,自己满意就是成功。。住着百万的房子还要跳楼就是失败。。

 

槐花王
是的, 有时代的红利 。
y
yzhl888
90年代确实通胀厉害,91年我大学入学100块生活费根本花不完,到96年毕业一月要花400-500
可能成功的P
我也陪你一起得瑟一下,阿Q不是说过:“我们先前阔着呢”:)
b
borisg
那是不正常的时候。所有穷国家刚开始引入外资的时候都这样。印度刚有外资去开厂的时候,IIT最好的学生宁可去工厂里做操作工。
槐花王
哈哈, 你好像是那啥成功那啥得意,双喜临门嘛
l
lookforward
记得打美国是17块六一分钟。。。都是找外企或机关熟人偷着打几分钟
Z
ZeroSumGame
我猜你是

HP的

对吧。。LOL

米奇的厨房
没熟人,都是在街头的公用电话亭打的,一打就是几百,还没说明白
槐花王
哈哈
还有一个四年
赞!
可能成功的P
是这样的。现在有些外企的一般员工的工资比我那时候也多不了几个钱,都这么多年了。
闲聊一二
各人成功的定义不同,开心就好

有人奥运没拿到金牌就认为失败了

有人本市前几就感觉成功了

有人打败隔壁老王就人生赢家了

Z
ZeroSumGame
还不如吃顿王府饭店的菜,粤菜,淮阳菜。。。LOL
M
Midwestrural
按紫檀标准我就是个loser啊,爹又穷娃又怂,哈哈,不过现在的日子我也没啥可抱怨的,除了天天要上班外。。。。
z
zeno
光看到工资啊

父母公婆虽然月薪400块,但是分一套房子就多少了,外企哪里分房子啊? 还有医疗保险退休金之类的….
槐花王
所以那时候显得特别多啊,可以大手大脚地花钱
b
borisg
那时候公教人员都很穷。我有个同事儿子过生日,一家一咬牙出去吃了一顿花了27块钱。
N
Numero
只靠工资,无论是医生,律师,CS还是其他大俗,都不行,懂得计划理财投资才行
槐花王
现在“公教”(这个说法好)是好职业了。 国内相亲群里,公教职业的父母是个加分项
Z
ZeroSumGame
说的好极了!
g
gossipgirl8
没有人靠工资致富的。听起来多,上完税吃吃喝喝不小心存不了几个钱。
可能成功的P
是啊。投资得当,可以赢来时间和自由。
j
julie116
北京接近两千年中才大幅通胀(外企的都感受到的)。太平洋百货,大董,俏江南坐地起价。这些都在港/美资周边

同时迎来北京房地产第一个春天。也给北美的2008打下伏笔

t
trimtip
是这样的,年工资高十几二十万没啥用,得会投资才能make difference, 才有可能早退休,否则就是活到老工作到老

的命,还容易早衰显老。

通常,当个人打工(W2)年收入工资占总资产10%不到的时候,可以考虑退休了, 因为每年资产净增值平均为大约10%, 也就是一年的资产增值已经超过W2收入,一个人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绑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年所得,还不如,躺在那什么都不用做的资产增资多,那还死死呆在那上班干啥?喜欢看老板脸色?还是喜欢享受高压?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准备出炸药奖或准备拿,百万,千万奖金, 至少有点盼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开startup或startup工作,因为可以一了百了,一次性把退休钱赚到。到了大公司工作,基本就是准备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模式,一辈子辛苦操劳。

 

锦衣卫
HP一开始在国贸西楼,后来涨租金嫌贵搬走了
三河匹夫
去了望京
a
aguafresh
90年代我在中国,工资年年翻倍

我90年代初中期大学毕业,几百元的月工资 ,每年加薪几次,两年半工资增加到刚毕业时的10倍。之后增速下降,毕业10年时工资是当初的100倍。还有股票期权,觉得自己很快可以退休了。

一念之差,来了美国,变成了穷人。

S
Sarahzhou
要做上市公司

董事。

几家上市公司。

j
julie116
造就了房地产新热点
F
Feinbery
那你比我嫩多了,我那时毕业工资50-60
清水港
知足者常乐。和自己比,每年在进步就可以了
a
ahniu
d都是路子

第一代,落地生根, 餐馆,房东。第二代,专业精英,医生,律师。第三代,不愁吃穿,音乐舞蹈政客。第四代,纨绔子弟,吸毒单亲。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r
rolia
当时国贸下面的盖浇饭就15一份了
C
Cambridge617
记得王府饭店的粤菜餐厅一只螃蟹9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