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就算挣$20万,算是高工资了吧?交了税,剩不下多少钱。我相信坛子里50%以上的老留,工资挣不到$20万。高工资都集中在湾区和花街,美国中间的老留也就十几万。生物博士7万。
每次回国,都感觉自己太穷了。至少是不舍得花钱,不像他们那么大手大脚的。
吃顿饭,一两千,都无所谓。我偷偷一算,$300? 太贵了。。。
想起来当年刚刚来美国,就是这样算计的,只不过那时候是偷偷计算吃一顿饭的美元值多少人民币,也是吓死了
农博资助家人是一份心意,家人也知道感恩,这就够了。外人对这有什么可评论的。反正我从农博的帖子里看到的是现在稀缺的浓浓的亲情和感恩,足以做大多数人的表率了
在我眼里他家日子过的挺幸福,可在别人眼里不一定是这样,所以外人就是远远看到一眼而已
父母这么多年一直不停地给我钱,向国内兄弟借钱,向国外小姨子借钱,向朋友借钱,向信用卡借钱,,,
能汇钱回去的,才是超级有钱。
http://www.gov.cn/guoqing/2021-04/09/content_5598662.htm
为啥今年阿猫成了主角?
要不还能怎样,现在又不让回去,也看不到啥时才能回去
就是觉得兄弟姐妹需要拉扯一把而已
最怕的是生病,那才是无底洞。
所有的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倾斜。改开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大家钱多了,很多钱在房子里的,农村人也没有份,慢车快车都没赶上。北美这边,尤其是五十岁以上,原生家庭在农村的资助多少都有。国内资助北美这边的,多是年轻一代的都市父母。
事情平稳顺利,一家人其实都是有福气的
被买的西南地区就更多穷人了。
不要只看到富裕的人。
我回国见到的同学、亲戚都有很钱。想一想,穷的、混得不好都不出来见人。我妈是个退休教师,快80岁了,她还要时不时接济她老家的人。那些亲戚我在上大学以后都没见过。(我一直在外地、外国工作,回家也是会我父母的家,没去我妈的老家。)
90年代村里把地卖了,各家分了些钱。当时家家都建了小洋楼,日子好了一阵字。有几家用分地款开店开厂的,一两年就亏完了。没开厂得,大部分在几年后把分的钱花光了。去周围的工厂打工,没有技术,收入很低。
今年春节我妈告诉我,我的一个远房表妹的儿媳妇因生孩子出了状况,医疗费用60万,把房子都卖了,才付得起。那还是离深圳不到2小时的地方。
这么多机会,还没混到几百万,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滴。
不要说国内机会多,美国从.COM股市疯狂,到后来的房市疯狂,08后房市大跌,只要抓住机会的,哪个不赚得盆满钵满。
在美国住不住机会的人,在国内照样抓不住机会。这个,怪天怪地怪别人,怪出国,不如怪自己。
老人,收入基本为零(据说一个月100元社保),医保也是扯淡。 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姐姐,条件也还不错,但他们出力,我出钱, 两老人80多岁,没什么大病,一年5000美元,生活也够了。
中国的扶贫,这些老人是不计在内的。按照美国的标准,老年夫妇,孩子算单独的家庭,儿女无论多有钱,老人收入低的话,照样享受低收入福利(比如meidicaid, housing)。
所以说中国扶贫胜利,简直是扯淡。我父母从没有被当作贫困户。
老留就算挣$20万,算是高工资了吧?交了税,剩不下多少钱。我相信坛子里50%以上的老留,工资挣不到$20万。高工资都集中在湾区和花街,美国中间的老留也就十几万。生物博士7万。
每次回国,都感觉自己太穷了。至少是不舍得花钱,不像他们那么大手大脚的。
吃顿饭,一两千,都无所谓。我偷偷一算,$300? 太贵了。。。
想起来当年刚刚来美国,就是这样算计的,只不过那时候是偷偷计算吃一顿饭的美元值多少人民币,也是吓死了
农博资助家人是一份心意,家人也知道感恩,这就够了。外人对这有什么可评论的。反正我从农博的帖子里看到的是现在稀缺的浓浓的亲情和感恩,足以做大多数人的表率了
在我眼里他家日子过的挺幸福,可在别人眼里不一定是这样,所以外人就是远远看到一眼而已
父母这么多年一直不停地给我钱,向国内兄弟借钱,向国外小姨子借钱,向朋友借钱,向信用卡借钱,,,
能汇钱回去的,才是超级有钱。
http://www.gov.cn/guoqing/2021-04/09/content_5598662.htm
为啥今年阿猫成了主角?
要不还能怎样,现在又不让回去,也看不到啥时才能回去
就是觉得兄弟姐妹需要拉扯一把而已
最怕的是生病,那才是无底洞。
所有的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倾斜。改开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大家钱多了,很多钱在房子里的,农村人也没有份,慢车快车都没赶上。北美这边,尤其是五十岁以上,原生家庭在农村的资助多少都有。国内资助北美这边的,多是年轻一代的都市父母。
事情平稳顺利,一家人其实都是有福气的
被买的西南地区就更多穷人了。
不要只看到富裕的人。
我回国见到的同学、亲戚都有很钱。想一想,穷的、混得不好都不出来见人。我妈是个退休教师,快80岁了,她还要时不时接济她老家的人。那些亲戚我在上大学以后都没见过。(我一直在外地、外国工作,回家也是会我父母的家,没去我妈的老家。)
90年代村里把地卖了,各家分了些钱。当时家家都建了小洋楼,日子好了一阵字。有几家用分地款开店开厂的,一两年就亏完了。没开厂得,大部分在几年后把分的钱花光了。去周围的工厂打工,没有技术,收入很低。
今年春节我妈告诉我,我的一个远房表妹的儿媳妇因生孩子出了状况,医疗费用60万,把房子都卖了,才付得起。那还是离深圳不到2小时的地方。
这么多机会,还没混到几百万,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滴。
不要说国内机会多,美国从.COM股市疯狂,到后来的房市疯狂,08后房市大跌,只要抓住机会的,哪个不赚得盆满钵满。
在美国住不住机会的人,在国内照样抓不住机会。这个,怪天怪地怪别人,怪出国,不如怪自己。
老人,收入基本为零(据说一个月100元社保),医保也是扯淡。 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姐姐,条件也还不错,但他们出力,我出钱, 两老人80多岁,没什么大病,一年5000美元,生活也够了。
中国的扶贫,这些老人是不计在内的。按照美国的标准,老年夫妇,孩子算单独的家庭,儿女无论多有钱,老人收入低的话,照样享受低收入福利(比如meidicaid, housing)。
所以说中国扶贫胜利,简直是扯淡。我父母从没有被当作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