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且所有人(包括反科学的人)都在盲信科学

S
SwiperTheFox
楼主 (文学峸)

科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并且是实事求是地知,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知。 佛对此的态度是一致的 (见理科僧解说接地气佛法)。 

科学承认终极真理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是我们能知道很多很多, 并且可以用于造福人类。 

科学可以说是描述真相的模型。  所有模型都是错的, 但有些是有用的。  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这些模型的过程。 

并且,所有人, 包括在现实中反科学的人,实际都是在盲信科学。  你每天不加思索地刷牙, 实际就是盲信。 有多少人研究过牙膏的化学成分, 做过双盲对照实验, 证明牙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反科学的人利用牛顿定律, 敲着用材料科学, 化学原理, 物理学原理制造的键盘, 把大脑里的反科学谬论, 传到用计算机科学的电脑里, 再通过物理学中的电磁波传到互联网上, 再用信息科学整合,传到读者的眼中。  而读者又利用神经科学把信息整合到大脑里。  这就是反科学的人不假思索地, 盲目地利用科学原理把反科学的谬论宣扬出去的过程--盲目地相信自己大脑里的科学谬论可以从准确无误地传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陌生人眼中。  这种不假思索与盲目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中与交流中是必须的。  你如果不想盲信, 整天去琢磨该科学家琢磨的事, 就什么其他的也别干了,也别活了。 而且就算是科学家,也不可能整天隔着行琢磨其他学科的事, 也必须盲信99.999%的科学结论。 

很多人人云亦云地反刍着中学水平的证伪的理论,把知道很多的科学变成了不可知,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要知道正面证据的发掘以及积累是科学的主要工作。  

托勒密的地心说,虽然是“错的”,但是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行星的运动 (见文献)。 请问认为自己有能力挑战与质疑科学的普通人, 有多少人可以用现代的科学工具甚至理论,独立算出托勒密的准确度?   牛顿定律虽然早已被相对论超越, 但地球上99%的事情还是用这个“错误的”理论解决。 少数问题如GPS需要用相对论。 而相对论也不是真理,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中假定它是真理。  所以说科学就算是错,也比普通人对。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用与造福人类就是科学的终极目标。  你要是想去追求真理,请先读博入了门, 并做真正的科学研究。  

关于疫苗, 只知道用一个大量感染与死亡描述, 首先就忽略了用对照来实现“同等条件下“比较这个基本科学原理。  就这一句话的其他错误就不在此详谈了。  想强调一下, ”疫苗没用“这个假设已经被严格的实验证伪了。 

说科学认为世界不可知,就像是说下面这个图是黑的一样颠倒黑白。   

颤音
相信屁挨着地就是相信科学
S
SwiperTheFox
这是你说的, 不是我说的
颤音
哈哈哈瞧你急的,fauci 说的
S
SwiperTheFox
他也没说
雪晶
哈哈哈,又一个倔狐,理科僧的理科僧的理科僧~~~
f
freemanli01
哈哈,关键差别在于“究竟真实”(本体)是否可知,而不是的一个具体事情。这是科学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就是科学到底能干什么

从本体上说,就像我另一篇文章提到的,佛法认识到世界就像黑客帝国,是一个幻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柏拉图的洞穴论,也是这个观点,我们看见的只是影子,真实的世界到底怎么样呢?人们不知道。

关于本体,佛法是有一整套的结论和验证方法的。“当前的科学方法”永远无法达到这样的认识,除非他们改投佛法。就是说,科学家找不到跳出柏拉图的洞穴的道路。

 

雪晶
我也觉得,一个是标,一个是本~~~
f
freemanli01
就是,宗教主要研究“我是谁”,科学只能研究“我有什么,怎么用”。。。我是本,我的东西是标。。。
S
SwiperTheFox
请先定义什么是本体; 再请判断,对于绝大多数人,是“现实的世界”重要, 还是认清所谓的本体重要?
S
SwiperTheFox
佛法研究的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离苦得乐); 科学解决的是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f
freemanli01
人生包括 “生死 + 生活”;一般说,生死问题高于生活问题;本体,就如我们说的哲学第一性,世界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世界根本上说从何而来。

认识本体能解决“生死问题”,靠的就是对“自我的认识”(Know yourself),永生问题;

要解决生活问题,就是认识“我有什么东西,怎么使用“。

 

f
freemanli01
佛教在最深的层面上说,是通过认识自我(明心),进而认识世界(见佛性),知道”一切唯心造“,彻底解脱世界的大幻。
f
freemanli01
佛教、基督教都强调认识自心(灵魂),坛经说,不识自心学佛无益,耶稣说,你们要找到自己的魂才是值得的。
未完的歌
本体到底在哪里? 中国化的唯识学。

唯识学

 

 佛教哲学的一个体系大乘唯识哲学,在民间般若学是显学,读金刚经和心经的比较多,在学界唯识学从出现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佛教哲学的显学。按照思想体系来分,唯识学存在两种分类,一类是新旧分类法,另一类是古今分类法。下面就详细聊聊这两块内容。

  唯识学的古今分类法,所谓唯识古学是以世亲大师为代表的,所谓唯识今学是以陈那大师为代表的。两人都是唯识学的宗师,他们学说的区别是古学是顺从旧说,今学则是推演衍新说。唯识学的基本命题是‘唯识无境’,所谓‘唯识无境’是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问题,世界就是所谓的镜,它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的识来的,是我们的识了知来的,所以唯识所以无镜,就是说世界不存在,只是我们识的反映。那我们的识存不存在呢?镜已经不存在了,那识呢?这就是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的分歧所在。也就是关于识的存在性上两者看法不同。世界已经不存在了,那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到底存不存在?这是唯识无镜的第一个概念。唯识无镜的第二个概念就是识的三分法,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见分,相分,自证分。所谓见分就是我们摄取事物的能力,比如眼睛就是我们看见事物的能力。所谓相分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反应给我们的形象。见分和相分是如何关联的呢?他们是通过阿赖耶识来相互作用的。见分和相分都是动作,最终我们摄取事物的形象反映在心识上是通过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它具有认识能力,这个识是实在的。当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用我们自己眼睛的见分去摄取物体形象的相分,然后阿赖耶识连接了这个见分和相分,在我们心识的自证分部分感知到了物体的实在性,只是感知了物体的实在性,不是说物体真的实在。这个物体的相分并不是物体自身的,通过我们眼睛的这种见分转化来的,也就是事物的实在性是依托于见分,自证分能感知到事物是依托于见分的,这就是唯识学的依他起性,所以在唯识古学里,这个自证分这个识的本体它必须是实在的。而陈那大师的唯识今学,不承认自证分的实在性。世界不存在,你感知世界的这个能力也不存在。唯识今学认为,所谓的相分并不是世界实体的性质,也并不是眼睛见分去摄取的,而是你眼睛派生出来的幻镜,也就是说你看见什么不是你眼睛的能力问题,是你眼睛的想法问题。当然你眼睛有想法也没用,因为最后真正具有实在性的也不是反映在自证分上的,是梦,也就是相梦。也就是你所看到的东西的形象实际是你先天的经验就知道的是啥东西的梦。这个相梦是实在的,自证分是不实在的。这个先天遗传的相梦说法和西方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有点类似。陈那大师的这套唯识今学后来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因明学,也就是逻辑学。

  唯识学的新旧分类法,作为瑜伽行派的中心学说,唯识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它就分成了两套思想体系,一套是旧译的,叫九识说,也就是有九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无垢净识。这套旧译唯识说也叫如来藏缘起说。还有一套新译的,叫八识说,也就是比旧译的唯识学少一个无垢净识,这个学说也叫阿赖耶识缘起说。在南北朝的晚期,佛教界内部最大的对峙,是北方地论师和南方摄论师之间。北部的学僧是世亲大师的十地经论为指导的,坚持阿赖耶识的八识说,认为末那识是妄识,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真识。南方的学僧是以无著大师的摄大乘论为指导的,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妄识,他们另立了一个第九识无垢净识为真识。世亲和无著是哥俩,世亲是哥哥,无著是弟弟。当时的时代背景,佛法到底是九识还是八识,一直没有权威来解读。后来玄奘大师为了求取真经,平息心中的疑惑,去印度求取真经来解决这个问题。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的是唯识今学陈那大师的经。不过很遗憾,费尽千辛万苦取回来的经,中国人就读了一百多年,陈那大师的这套学说就没有往下传了。没有往下传的原因主要是印度的逻辑观和中国人有根本冲突,印度人有种姓制度,把人分等级,玄奘大师原汁原味的采取这套学说,中国人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太认同印度这套说法,这也导致唯识法相宗没有传下去。后来唯识学成为中国佛教理论的武器库,博大精深,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去拿一点。很快中国人发展出来了自己的一套唯识学体系。不管是新唯识还是旧唯识,他们在传入中国后,就和传入前的都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有时我们去看佛经,经常出现偏差,就是因为古人早就做了中国式的改造。改造就是把绝对真理的客体化改造绝对真理的本体化。

  所谓绝对真理客体化就是绝对真理在你外面,是个客体。而绝对真理的本体化就是真理在你心里,在你身上。那唯识学中国化就是把绝对真理客体化转化为内在的本体化。那绝对真理是什么呢?就是真如,无上正等正觉,真谛等等。外域的佛学认为存在一个绝对真理的客体,这个客体不是众生性,也不是自性,是众性和自性以外的实体,这个需要我们去把握和认识。简单说就是真理在外就是客体说。而中国唯识学兴起的代表作是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中国禅宗整整经历了十五代人的努力,用了华严宗的圆融观,用了禅宗的无心观,发挥了中国儒家以一贯百的传统,到了唐朝末期整整十五代人,禅宗五家中的第五家,法眼宗的高僧永明延寿终于用一个一心说统一了新旧唯识。这个概念一出,立刻横扫学界。

  唯识学就介绍到这。我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我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外部世界来改变自己命运,但真正要做的是要改变我们自身实现改变自身的外部环境。也就是个人命运不在客体,在本体。

f
freemanli01
是的,我倾向唯识学是究竟真实。哈哈,马克思他们从来自学没师父,只知道唯心,唯物,不知道还有个唯识。。。

至于八识 或 九识,就只有实证后再说了,没实证到的人只能转述,不能评论。

其实从佛教来说,佛已经经历了多少大劫(成住坏空),这个宇宙的大爆炸,顶多也算一个劫的开始而已吧,这对我们没有实证的,已经是放飞想像了。

未完的歌
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论唯心论争论不休。康德说都不是,在现象(物质)与意识之前,有个先验早已存在。。

二元论变成了三元论。

f
freemanli01
二变三,托勒密的地心说,又多加了几个圆 :)
老键
真真有科学精神的人会认为世界是无穷可知的
f
freemanli01
这就是信念吧。。。
虚函数
所有人? 这话也太大了一些吧?

当你说“所有人”,这句话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S
SwiperTheFox
请举例指出一个没有在盲信科学的人
虚函数
第一,请定义一下什么是你认为的“盲信”?第二,请告诉大家你是如何知道七,八十亿人是你认为的盲信科学
S
SwiperTheFox
第一, 盲信就是没有经过自己研究证实(通过读文献也算)就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第二, 在今天没有人不用科学的成果。 QED
虚函数
盲信就是没有经过自己研究证实(通过读文献也算)就用科学的研究成果?OK,这是你定义的“盲信”,

好像和一般人认为的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