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天上会掉馅饼,那是白日梦。
很多人推崇体育,体育恰恰是非常需要额外付出的。
凭什么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在那里搞体育专项训练,然后,比别人水平高,所以进校队?所以参加外面比赛取得好成绩?所以名校就要招你?
参加NBA选秀的人,为什么不要求他们之前每天在家玩,不许训练,到时候,看谁天然水平高,然后就录取谁?
以后,大公司招工也要求文盲,然后进来分配工作,不会就培训。否则,你提前学那么好,对文盲来说,极度不公平。
掌握合适的度就好。另外时间填得满满的未必就是最佳。。。。
学习当然多花时间肯定是学到更多东西了,只要是努力了就都好。
可能有人只是想说,学了两遍考了A,和学一遍考A,对今后长远看,并没有什么优势。
其实想想体育也是,天赋高的也许花的时间就是不需要那么多。
从7岁进金牌俱乐部,基本上自己每个圣诞日都是在游泳馆度过的。而且说自己就是别人不游的时候,自己还坚持游。
本质就是大学也要考虑利益最大化,他们要对自己最有益处的学生
每个人每天时间一样多。有时候大人看着孩子在放空浪费时间,也许并不是。而且失败跌倒都是长大必不可少的的。从来没失败过,不知道如何应付突发状况是很大的缺失。
。
小中申名校难,基本就是这情形
哪一个高大上不带功利?
肯学、肯干、肯练,才是硬道理。
好在美国市场大,就算不上藤校,也有不错的出路。
但是,不努力,大概率没有什么好出路。
光跟着AoPS走,能学到他家的calculus,普通高中的AP calculus轻易可以靠5分。
我说,让孩子去参加竞赛,拿名次的可能性大概是50/50,但是如果自己慢慢自学,能把所有教程学下来,对付学校数理化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有不少老美家长就跟我说,孩子就把AoPS学了,但是从没参加竞赛,但是学校的理工科AP考试都是5分,小菜一碟。
人家很多老美的目标不是Top5,而是就进个旗舰州大,攒学分,省学费。
自己学知识事要务。
我们这种傻子才听信了。觉得咋一个物理问题老师才报出来,人家就一分钟给出答案,其实微积分一下,确实一分钟就可以出答案。
想来想去,觉得是这样的。体育是竞赛是EC,只要做了,都是“额外”花的时间。体育竞赛要的是现在的成绩,比锻炼身体要多了一步。所以除去跟队训练,再额外花时间找私教之类,也是为了短期要出成绩,只要现在成绩好就够了,不需要为今后考虑的。
学习上,用功学习,课外辅导,提前学一遍,都对掌握现有的知识有帮助,也帮助可以提高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但是一般会觉得,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现在能在学校考个A就够了。大家有疑虑的,主要是想说,如果单纯为考试,可以学一遍就考A,为什么要学两遍。那那些真正热爱学习,做数学竞赛科学竞赛的,课外补多少课也不会有人质疑的。而有些孩子学习真的吃力,不额外学一遍在学校完全跟不上,那额外花时间也无可厚非。
小声说,我老公也有这个毛病,成天智商智商,who cares!
这个对于竞赛娃,基本上7年级前搞定。
她儿子比我儿子还小一岁,7岁已经修完高中的algebra2,8岁已经把高中数理科(生物)都修完(她孩子home school,但是因为她是中学数学老师,可以让儿子去高中旁听课程),现在9岁不到,已经去local college听课。感觉要做Terrance Tao第二。这种prodigy还是有的。但是我确信我儿子不是。
但是我儿子要是学文科,才是垫底,无路可走。
虽然老二也是基本上6岁就开始学代数了。。。
都是当年成绩最好留校,后来2娃,老大明显读书好进牛津 老二大学没上,上的职业本科,但是性格好
他跟动手算有仇,纸笔,甚至白板就在手边,也还是要脑袋里算。算错了我都不知道他怎么算得。让我冒火。就纠正快一年,还是不肯改这个毛病。也怪我给他定online的习题,而不是纸质的习题,所有计算都在脑子里。
基于我们家的经历,我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小学生,最好不要提前学数学。因为会了,上课不上心,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觉得boring, 久而久之,坏习惯就养成了。我家孩子从没上任何补习班或提前学,当然读闲书不限量。上课注意力集中高效,从小学到高中充分利用了在校时间。当然我娃不是硬核娃。
熊孩子一般都是平时快乐人生,然后临到考试了在家哭天抹泪地哀嚎啥也不懂啊,要fail了!
我们灾区有亚裔孩子,很多主要的课程都在补习班学了一遍再在高中上课,我不知道效果究竟好不好。上九年级的课,同时校外提前学十年级的课,多花时间,负担不轻。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花在好好学现在九年级的课上呢?这种,我觉得主要是家长的焦虑引起的。
指望天上会掉馅饼,那是白日梦。
很多人推崇体育,体育恰恰是非常需要额外付出的。
凭什么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在那里搞体育专项训练,然后,比别人水平高,所以进校队?所以参加外面比赛取得好成绩?所以名校就要招你?
参加NBA选秀的人,为什么不要求他们之前每天在家玩,不许训练,到时候,看谁天然水平高,然后就录取谁?
以后,大公司招工也要求文盲,然后进来分配工作,不会就培训。否则,你提前学那么好,对文盲来说,极度不公平。
掌握合适的度就好。另外时间填得满满的未必就是最佳。。。
。
学习当然多花时间肯定是学到更多东西了,只要是努力了就都好。
可能有人只是想说,学了两遍考了A,和学一遍考A,对今后长远看,并没有什么优势。
其实想想体育也是,天赋高的也许花的时间就是不需要那么多。
从7岁进金牌俱乐部,基本上自己每个圣诞日都是在游泳馆度过的。而且说自己就是别人不游的时候,自己还坚持游。
本质就是大学也要考虑利益最大化,他们要对自己最有益处的学生
每个人每天时间一样多。有时候大人看着孩子在放空浪费时间,也许并不是。而且失败跌倒都是长大必不可少的的。从来没失败过,不知道如何应付突发状况是很大的缺失。
小中申名校难,基本就是这情形
哪一个高大上不带功利?
肯学、肯干、肯练,才是硬道理。
好在美国市场大,就算不上藤校,也有不错的出路。
但是,不努力,大概率没有什么好出路。
光跟着AoPS走,能学到他家的calculus,普通高中的AP calculus轻易可以靠5分。
我说,让孩子去参加竞赛,拿名次的可能性大概是50/50,但是如果自己慢慢自学,能把所有教程学下来,对付学校数理化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有不少老美家长就跟我说,孩子就把AoPS学了,但是从没参加竞赛,但是学校的理工科AP考试都是5分,小菜一碟。
人家很多老美的目标不是Top5,而是就进个旗舰州大,攒学分,省学费。
自己学知识事要务。
我们这种傻子才听信了。觉得咋一个物理问题老师才报出来,人家就一分钟给出答案,其实微积分一下,确实一分钟就可以出答案。
想来想去,觉得是这样的。体育是竞赛是EC,只要做了,都是“额外”花的时间。体育竞赛要的是现在的成绩,比锻炼身体要多了一步。所以除去跟队训练,再额外花时间找私教之类,也是为了短期要出成绩,只要现在成绩好就够了,不需要为今后考虑的。
学习上,用功学习,课外辅导,提前学一遍,都对掌握现有的知识有帮助,也帮助可以提高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但是一般会觉得,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现在能在学校考个A就够了。大家有疑虑的,主要是想说,如果单纯为考试,可以学一遍就考A,为什么要学两遍。那那些真正热爱学习,做数学竞赛科学竞赛的,课外补多少课也不会有人质疑的。而有些孩子学习真的吃力,不额外学一遍在学校完全跟不上,那额外花时间也无可厚非。
小声说,我老公也有这个毛病,成天智商智商,who cares!
这个对于竞赛娃,基本上7年级前搞定。
她儿子比我儿子还小一岁,7岁已经修完高中的algebra2,8岁已经把高中数理科(生物)都修完(她孩子home school,但是因为她是中学数学老师,可以让儿子去高中旁听课程),现在9岁不到,已经去local college听课。感觉要做Terrance Tao第二。这种prodigy还是有的。但是我确信我儿子不是。
但是我儿子要是学文科,才是垫底,无路可走。
虽然老二也是基本上6岁就开始学代数了。。。
都是当年成绩最好留校,后来2娃,老大明显读书好进牛津 老二大学没上,上的职业本科,但是性格好
他跟动手算有仇,纸笔,甚至白板就在手边,也还是要脑袋里算。算错了我都不知道他怎么算得。让我冒火。就纠正快一年,还是不肯改这个毛病。也怪我给他定online的习题,而不是纸质的习题,所有计算都在脑子里。
基于我们家的经历,我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小学生,最好不要提前学数学。因为会了,上课不上心,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觉得boring, 久而久之,坏习惯就养成了。我家孩子从没上任何补习班或提前学,当然读闲书不限量。上课注意力集中高效,从小学到高中充分利用了在校时间。当然我娃不是硬核娃。
熊孩子一般都是平时快乐人生,然后临到考试了在家哭天抹泪地哀嚎啥也不懂啊,要fail了!
我们灾区有亚裔孩子,很多主要的课程都在补习班学了一遍再在高中上课,我不知道效果究竟好不好。上九年级的课,同时校外提前学十年级的课,多花时间,负担不轻。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花在好好学现在九年级的课上呢?这种,我觉得主要是家长的焦虑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