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意义(兼答复不知所云的跟帖)
林语堂用英文写的《京华烟云》在美国热卖,卖点在说美国人陌生的中国的奇。张爱玲用英文改写自己的小说《金锁记》,很少人买,那里面说得是美国人知晓很深的男女情爱。其实这个正说明着张爱玲之于中国的意义:正常。
鲁迅思想种种,深刻着中国式的深刻,意义着中国的意义。到了欧美不久,他的所有,除了文章的美感,都成了腹中的古董。
加拿大冰球输了,听到的加拿大人的反应:明年再来。更多的人并不知道。不就是一种运动嘛!
一个小女孩失踪案,惊动全加。人人议论。
这些是在欧美社会何必口舌的日常发生。
陈寅恪要的“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不是响应时代,而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要求。那独立说是孤立,自由说成是爱想啥想啥的个人脾性,也无不可,或者说更准。
陈寅恪的这作派,放在欧美,何其平常!而在中国,纵是极亲近的,仍在找寻“为何不去台湾”“为何做《柳如是别传》”地懵猜。
所谓“意义”者,是别人琢磨出的性价比,于作者本人,常常沒多少相干。阅读陈寅恪,会不由沉浸于一种久违的阐明事情的方法和趣味,较之乾嘉学派的考据见到更多的明晰,较之西式的科学分析则又显出陈旧,于此间的混淆里,看到一个生活思想态度的本份样:怎么想怎么说,想到什么说什么,即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
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实际之中,分不出先后的。要问的是,“革命前做了专制的奴隶,革命后做了革命的奴隶”的循环,至今见不到解套的时日,为什么?
“佛庄是用以解脱的”“亚当斯密….是用于组织社会的”,纵然有这样的便捷,password 也是难免的,这便是能够“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陈寅恪的意义在于,他并不以为“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有什么意义,而只当作本来就应当如此。而至今仍在追究他的意义,正说明当今的社会仍没取得password 。
翻读《柳如是别传》,看得静,想入古,听过去人说过去事。同时也在写的《李白与杜甫》,就是一通广场舞。这阅历告诉自己:独立着不是响应《独立宣言》的独立,自由着不跟着“不自由,毋宁死”喊口号的自由。至于有什么用?爱咋说咋说吧!
附:
?????Recommended by
相比庄子和佛来讲,有时候感觉陈寅恪 和大胃王比赛冠军难以说哪个更合理。。。看书引发思考是好的,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确实是有涯随无涯
Recommended by
我稍微有点激了,呵呵。不过我一个个人感觉,要说真正普适的研究,有两类,佛、庄子的是一类,自由意志,用于解脱;亚当斯密
来源: freemanli01 于 2022-02-06 11:52:2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46 次 (26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回答: 不知所云 由 姚顺 于 2022-02-06 10:33:52
麦迪逊,看不见的手,
人性中被动的一面,用于社会组织。
其他的,如陈,属于个人趣味类;说不上高低。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吃书。(这句话,呵呵,有点激动了:)
前面对知识(智慧)的分类是有道理的:个人解脱类(佛,庄子等)+ 社会组织类(亚当斯密,麦迪逊)。但是
回答: 不喜欢佛的“圆”。于其间,见到的滑比圆多得多。 由 姚顺 于 202
把陈和大胃王比,有点不恰当。后来想,他确实有记录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己享用;而吃饭的人,吃完就没了。
确实对他不了解,虽然他有大名。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对于理解人类生活,他应该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把必须了解东西排序的话,把他的东西拿掉,影响不大。不像“看不见的手”,如果从教科书中去掉,很多现象就没法理解了。
如果不是从知识的重要性分类这个角度来做超越个人的评价;而仅仅是对个人来讲的话,应该尊重别人。
所以是两个角度应该分开:
1. 做为学术、知识的角度,可以敞开评价高低、有用没用。
2. 做为个人的角度,应该尊重别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陈寅恪的意义在于,他并不以为“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有什么意义,而只当作本来就应当如此。 -------- 这句话有意思,不过也有漏洞。在于,"本当如此"和“能否做到如此”,是有差别的。就像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望而不在枷锁之中“。 虽然本来就应该自由,但是要按严格看,陈还是没有活的自由。一个原因大概就在于他不知道(甚至可能不相信有真自由这回事儿),看他最后写的诗: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大概胡适也不相信有真自由这会儿事儿,所以他研究禅宗也是纸上研究。
我写这些,基本上也是边写边总结清理自己的思路。这次美国大选我也心理上卷入很多,就是想试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做某个事儿。赞成和反对一项政策和国体,各有什么究竟、根本的原因。他们到底在干啥? --------- 我想人生还是应该有孙悟空的那股劲儿,要学就学个究竟的,也是对得起自己。其实孙悟空的做法,也体现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是坚信:你只要敲门,上帝就会为你开门。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好东西。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
我写这些,基本上也是边写边总结清理自己的思路。这次美国大选我也心理上卷入很多,就是想试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做某个事儿。赞成和反对一项政策和国体,各有什么究竟、根本的原因。他们到底在干啥?然后确认,就是两类人,一类教人如何获得内部自由(真自由),一类建立一个社会,保证人的外部自由。 --------- 我想人生还是应该有孙悟空的那股劲儿,要学就学个究竟的,也是对得起自己。其实孙悟空的做法,也体现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是坚信:你只要敲门,上帝就会为你开门。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好东西。
当然,还有那些有社会科学方面有基础发现的人(亚当斯密等),设计宪法架构的杰佛逊,麦迪逊等人。
既然跟佛比,那佛这里的“自由”就比一般人的自由要求更高,有更严格的QC(质检)标准。仅仅能忍受,那还不够。贴一个真自由的人,米勒日巴的故事。他是真自由,任何人害不了他,最后还都被他教化。人称“喜笑金刚“,类似孙悟空的”人间喜仙“。
-------------------
有一个寺庙,其中的和尚对尊者密勒日巴极怀嗔恨,说他是断见(外道)。 一天,密勒日巴要到这所寺庙去游访,所有的弟子们都竭力劝阻尊者不要去,但尊者不听迳自前往。 当他来到该庙的门前时,和尚们看见尊者的模样都一齐拥上前来,群起殴打鞭笞他。这样虐辱了许久,才把尊者拖进庙中的大殿,绑在柱子上。 不久,尊者忽然又在寺外出现了!众僧于是又跑到寺外来百般殴打,兴尽之后才释放他离去。 可是尊者忽然又在庙中的大殿上出现了。群僧又来殴打,但尊者却(不发一言)安住如山,群僧尽力推动尊者,却不能移动分毫。 大家奋力推他出去,(但尊者的身体却像是在地上生了根的一般)丝毫不能动摇。
于是和尚们就四处去找来许多人手,把尊者的身体用绳子捆牢;一部分人在前面拼命拉,另一部分人在后面拼命推,但尊者的身体却象巨石一般磐然不动。众人使尽气力弄得精疲力尽,仍是丝毫不能移动。
至此大家才惊骇不已。有些人说道:“现在请你走吧。”另外一些人说道:“把你捆在屋内,你却在门外出现;把你弄到外面,你却又在屋内冒出来了;无论怎样推你拉你也不能动你分毫,这是什么缘故呢?”
尊者说道:“因为我是个‘断见’的人,所以杀了我也是空(1)的,打骂我也是空的,把我捆在室内是空的,摈我于室外还是空的。因为我对生死涅磐的二种执著都已断舍,所以我才能如是。”众僧中的一位长者说道:“您是一位得了成就的瑜伽行者,我们竟对您这样凌辱,实在是罪过,现在向您忏悔,请您离去吧。”
尊者说道:“我是不是成就的人很难说。那里有成就的人我不晓得,他们作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你们切莫要骄慢自大和对别人生起邪见。邪见是比十恶还要坏的!自慢自傲乃是我执的表现,也是堕入轮回的亲因啊!”
众僧说道:“我们十分相信你确是一位成就者。但你今天到此究竟为了何事,你适才所说的话是何用意呢?” 尊者以歌答道: “中阴心识如彼水晶球,远离障碍遮蔽及困缚, 擒之不得纵之亦不去,我此行素如空中流星, 为调不信邪见今示现,此我老密今日所显化, 以后无复显此神迹矣!此番尽除邪愚无少疑。”
其中一位僧人说道:“你适才所说甚为稀有,但是为什么说以后再不示现这种神通了呢?” 尊者答道:“示现神通有三种情况: 转变不信之心识,激励觉受令增长,指示果位之证量, 于此等时显神通,其他之时不可显,至尊上师如是嘱。”
那个僧人又说道:“你对开、遮的道理有这样的了解,则必能于对治法得善巧,因而在积聚资粮和学习经典之时善能得到安乐自在。”
尊者道:“我大概没有用过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经典,也许我曾努力学习过,但现在早已忘干净了,我忘记它们是不妨事的,听我歌曰: 证得平等性之时,则能忘却诸亲眷,忘尽贪欲亦善哉! 现证离意智慧时,能所诸物皆忘却,苦乐俱忘亦善哉! 现证无思无受时,一切觉受皆忘却,增减俱忘亦善哉! 现证三身自体时,起分佛慢皆忘却,忘观想法亦善哉! 现证自体即果时,有为之果皆忘却。忘世俗法亦善哉! 修观耳传口诀时,文字学问皆忘却,忘我慢法亦善哉! 现证所显皆经时,黑字佛境皆忘却,舍重负法亦善哉!”
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吃书,有人喜欢唱歌。。。:D
https://bbs.wenxuecity.com/culture/545571.html
威武!哈哈
是要说你一见我就笑吗?嘎嘎嘎~~~
密勒日巴那种彻证自性确实难。
统战,参考一下,33'53''开始
几率实在太低了。就算你现在说你能,真到你头上你未必能。
而那些喊头脑里面的思想自由,就更经不起考验。几乎百分百是失败。
现在,还是多少觉得,有条生路,有条沉沦的路(类似要沉溺于大海),但是他们不这么看,也可说是不理解。在生命终结时,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如何,会被业力的风刮到哪里去,茫茫大海就此消失。不好接受。
我最近慢慢接受了,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的路。家人相识一场,亦真亦幻。
的话,想干什么跟环境相对独立。目的始终不变,不忘。
https://www.zgnfys.com/a/nflx-6449.shtml
"《李白与杜甫》是奉迎之作吗
上世纪80年代初,夏志清在《重会钱钟书纪实》一文中这样叙述:“郭沫若为什么要写贬杜扬李的书(《李白与杜甫》),我一直觉得很奇怪。钱钟书言,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反不喜‘人民诗人’杜甫,郭沫若就写了此书。”也许说者无心,但记者却有意。自此以后,郭沫若此书扬李抑杜是迎合毛泽东的说法广为流传,且根深蒂固。
然而,据文史专家桑逢康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确凿的过硬的材料,能够直接证明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是为了迎合毛泽东。”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在最近的一个访谈中也说到此事:“我认为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偏巧郭老的观点和主席相同,可能使这个问题复杂了。”
郭平英的话是有根据的,因为郭沫若在写《李白与杜甫》之前早已留下言证:“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郭沫若《我的童年》1947年)"
陈寅恪的意义(兼答复不知所云的跟帖)
林语堂用英文写的《京华烟云》在美国热卖,卖点在说美国人陌生的中国的奇。张爱玲用英文改写自己的小说《金锁记》,很少人买,那里面说得是美国人知晓很深的男女情爱。其实这个正说明着张爱玲之于中国的意义:正常。
鲁迅思想种种,深刻着中国式的深刻,意义着中国的意义。到了欧美不久,他的所有,除了文章的美感,都成了腹中的古董。
加拿大冰球输了,听到的加拿大人的反应:明年再来。更多的人并不知道。不就是一种运动嘛!
一个小女孩失踪案,惊动全加。人人议论。
这些是在欧美社会何必口舌的日常发生。
陈寅恪要的“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不是响应时代,而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要求。那独立说是孤立,自由说成是爱想啥想啥的个人脾性,也无不可,或者说更准。
陈寅恪的这作派,放在欧美,何其平常!而在中国,纵是极亲近的,仍在找寻“为何不去台湾”“为何做《柳如是别传》”地懵猜。
所谓“意义”者,是别人琢磨出的性价比,于作者本人,常常沒多少相干。阅读陈寅恪,会不由沉浸于一种久违的阐明事情的方法和趣味,较之乾嘉学派的考据见到更多的明晰,较之西式的科学分析则又显出陈旧,于此间的混淆里,看到一个生活思想态度的本份样:怎么想怎么说,想到什么说什么,即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
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实际之中,分不出先后的。要问的是,“革命前做了专制的奴隶,革命后做了革命的奴隶”的循环,至今见不到解套的时日,为什么?
“佛庄是用以解脱的”“亚当斯密….是用于组织社会的”,纵然有这样的便捷,password 也是难免的,这便是能够“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陈寅恪的意义在于,他并不以为“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有什么意义,而只当作本来就应当如此。而至今仍在追究他的意义,正说明当今的社会仍没取得password 。
翻读《柳如是别传》,看得静,想入古,听过去人说过去事。同时也在写的《李白与杜甫》,就是一通广场舞。这阅历告诉自己:独立着不是响应《独立宣言》的独立,自由着不跟着“不自由,毋宁死”喊口号的自由。至于有什么用?爱咋说咋说吧!
附:
?????Recommended by
相比庄子和佛来讲,有时候感觉陈寅恪 和大胃王比赛冠军难以说哪个更合理。。。看书引发思考是好的,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确实是有涯随无涯
Recommended by
我稍微有点激了,呵呵。不过我一个个人感觉,要说真正普适的研究,有两类,佛、庄子的是一类,自由意志,用于解脱;亚当斯密
来源: freemanli01 于 2022-02-06 11:52:2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46 次 (26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回答: 不知所云 由 姚顺 于 2022-02-06 10:33:52
麦迪逊,看不见的手,
人性中被动的一面,用于社会组织。
其他的,如陈,属于个人趣味类;说不上高低。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吃书。(这句话,呵呵,有点激动了:)
前面对知识(智慧)的分类是有道理的:个人解脱类(佛,庄子等)+ 社会组织类(亚当斯密,麦迪逊)。但是
回答: 不喜欢佛的“圆”。于其间,见到的滑比圆多得多。 由 姚顺 于 202
把陈和大胃王比,有点不恰当。后来想,他确实有记录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己享用;而吃饭的人,吃完就没了。
确实对他不了解,虽然他有大名。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对于理解人类生活,他应该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把必须了解东西排序的话,把他的东西拿掉,影响不大。不像“看不见的手”,如果从教科书中去掉,很多现象就没法理解了。
如果不是从知识的重要性分类这个角度来做超越个人的评价;而仅仅是对个人来讲的话,应该尊重别人。
所以是两个角度应该分开:
1. 做为学术、知识的角度,可以敞开评价高低、有用没用。
2. 做为个人的角度,应该尊重别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陈寅恪的意义在于,他并不以为“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有什么意义,而只当作本来就应当如此。
--------
这句话有意思,不过也有漏洞。在于,"本当如此"和“能否做到如此”,是有差别的。就像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望而不在枷锁之中“。
虽然本来就应该自由,但是要按严格看,陈还是没有活的自由。一个原因大概就在于他不知道(甚至可能不相信有真自由这回事儿),看他最后写的诗: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大概胡适也不相信有真自由这会儿事儿,所以他研究禅宗也是纸上研究。
我写这些,基本上也是边写边总结清理自己的思路。这次美国大选我也心理上卷入很多,就是想试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做某个事儿。赞成和反对一项政策和国体,各有什么究竟、根本的原因。他们到底在干啥?
---------
我想人生还是应该有孙悟空的那股劲儿,要学就学个究竟的,也是对得起自己。其实孙悟空的做法,也体现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是坚信:你只要敲门,上帝就会为你开门。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好东西。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
陈寅恪的意义在于,他并不以为“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有什么意义,而只当作本来就应当如此。
--------
这句话有意思,不过也有漏洞。在于,"本当如此"和“能否做到如此”,是有差别的。就像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望而不在枷锁之中“。
虽然本来就应该自由,但是要按严格看,陈还是没有活的自由。一个原因大概就在于他不知道(甚至可能不相信有真自由这回事儿),看他最后写的诗: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大概胡适也不相信有真自由这会儿事儿,所以他研究禅宗也是纸上研究。
我写这些,基本上也是边写边总结清理自己的思路。这次美国大选我也心理上卷入很多,就是想试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做某个事儿。赞成和反对一项政策和国体,各有什么究竟、根本的原因。他们到底在干啥?然后确认,就是两类人,一类教人如何获得内部自由(真自由),一类建立一个社会,保证人的外部自由。
---------
我想人生还是应该有孙悟空的那股劲儿,要学就学个究竟的,也是对得起自己。其实孙悟空的做法,也体现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是坚信:你只要敲门,上帝就会为你开门。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好东西。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
当然,还有那些有社会科学方面有基础发现的人(亚当斯密等),设计宪法架构的杰佛逊,麦迪逊等人。
既然跟佛比,那佛这里的“自由”就比一般人的自由要求更高,有更严格的QC(质检)标准。仅仅能忍受,那还不够。贴一个真自由的人,米勒日巴的故事。他是真自由,任何人害不了他,最后还都被他教化。人称“喜笑金刚“,类似孙悟空的”人间喜仙“。
-------------------
有一个寺庙,其中的和尚对尊者密勒日巴极怀嗔恨,说他是断见(外道)。
一天,密勒日巴要到这所寺庙去游访,所有的弟子们都竭力劝阻尊者不要去,但尊者不听迳自前往。
当他来到该庙的门前时,和尚们看见尊者的模样都一齐拥上前来,群起殴打鞭笞他。这样虐辱了许久,才把尊者拖进庙中的大殿,绑在柱子上。
不久,尊者忽然又在寺外出现了!众僧于是又跑到寺外来百般殴打,兴尽之后才释放他离去。
可是尊者忽然又在庙中的大殿上出现了。群僧又来殴打,但尊者却(不发一言)安住如山,群僧尽力推动尊者,却不能移动分毫。
大家奋力推他出去,(但尊者的身体却像是在地上生了根的一般)丝毫不能动摇。
于是和尚们就四处去找来许多人手,把尊者的身体用绳子捆牢;一部分人在前面拼命拉,另一部分人在后面拼命推,但尊者的身体却象巨石一般磐然不动。众人使尽气力弄得精疲力尽,仍是丝毫不能移动。
至此大家才惊骇不已。有些人说道:“现在请你走吧。”另外一些人说道:“把你捆在屋内,你却在门外出现;把你弄到外面,你却又在屋内冒出来了;无论怎样推你拉你也不能动你分毫,这是什么缘故呢?”
尊者说道:“因为我是个‘断见’的人,所以杀了我也是空(1)的,打骂我也是空的,把我捆在室内是空的,摈我于室外还是空的。因为我对生死涅磐的二种执著都已断舍,所以我才能如是。”众僧中的一位长者说道:“您是一位得了成就的瑜伽行者,我们竟对您这样凌辱,实在是罪过,现在向您忏悔,请您离去吧。”
尊者说道:“我是不是成就的人很难说。那里有成就的人我不晓得,他们作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你们切莫要骄慢自大和对别人生起邪见。邪见是比十恶还要坏的!自慢自傲乃是我执的表现,也是堕入轮回的亲因啊!”
众僧说道:“我们十分相信你确是一位成就者。但你今天到此究竟为了何事,你适才所说的话是何用意呢?”
尊者以歌答道:
“中阴心识如彼水晶球,远离障碍遮蔽及困缚,
擒之不得纵之亦不去,我此行素如空中流星,
为调不信邪见今示现,此我老密今日所显化,
以后无复显此神迹矣!此番尽除邪愚无少疑。”
其中一位僧人说道:“你适才所说甚为稀有,但是为什么说以后再不示现这种神通了呢?”
尊者答道:“示现神通有三种情况:
转变不信之心识,激励觉受令增长,指示果位之证量,
于此等时显神通,其他之时不可显,至尊上师如是嘱。”
那个僧人又说道:“你对开、遮的道理有这样的了解,则必能于对治法得善巧,因而在积聚资粮和学习经典之时善能得到安乐自在。”
尊者道:“我大概没有用过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经典,也许我曾努力学习过,但现在早已忘干净了,我忘记它们是不妨事的,听我歌曰:
证得平等性之时,则能忘却诸亲眷,忘尽贪欲亦善哉!
现证离意智慧时,能所诸物皆忘却,苦乐俱忘亦善哉!
现证无思无受时,一切觉受皆忘却,增减俱忘亦善哉!
现证三身自体时,起分佛慢皆忘却,忘观想法亦善哉!
现证自体即果时,有为之果皆忘却。忘世俗法亦善哉!
修观耳传口诀时,文字学问皆忘却,忘我慢法亦善哉!
现证所显皆经时,黑字佛境皆忘却,舍重负法亦善哉!”
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吃书,有人喜欢唱歌。。。:D
https://bbs.wenxuecity.com/culture/545571.html
威武!哈哈
是要说你一见我就笑吗?嘎嘎嘎~~~
密勒日巴那种彻证自性确实难。
统战,参考一下,33'53''开始
几率实在太低了。就算你现在说你能,真到你头上你未必能。
而那些喊头脑里面的思想自由,就更经不起考验。几乎百分百是失败。
现在,还是多少觉得,有条生路,有条沉沦的路(类似要沉溺于大海),但是他们不这么看,也可说是不理解。在生命终结时,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如何,会被业力的风刮到哪里去,茫茫大海就此消失。不好接受。
我最近慢慢接受了,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的路。家人相识一场,亦真亦幻。
的话,想干什么跟环境相对独立。目的始终不变,不忘。
https://www.zgnfys.com/a/nflx-6449.shtml
"《李白与杜甫》是奉迎之作吗
上世纪80年代初,夏志清在《重会钱钟书纪实》一文中这样叙述:“郭沫若为什么要写贬杜扬李的书(《李白与杜甫》),我一直觉得很奇怪。钱钟书言,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反不喜‘人民诗人’杜甫,郭沫若就写了此书。”也许说者无心,但记者却有意。自此以后,郭沫若此书扬李抑杜是迎合毛泽东的说法广为流传,且根深蒂固。
然而,据文史专家桑逢康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确凿的过硬的材料,能够直接证明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是为了迎合毛泽东。”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在最近的一个访谈中也说到此事:“我认为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偏巧郭老的观点和主席相同,可能使这个问题复杂了。”
郭平英的话是有根据的,因为郭沫若在写《李白与杜甫》之前早已留下言证:“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郭沫若《我的童年》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