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作的态度,决定了我跟自己的父亲和女儿无法维持融洽的相互尊重。他们视写作为一种崇高(可炫耀)的职业,我视写作如吃饭穿衣系鞋带。他们对写作的夸大其词让我无法心平气和地阅读他们的文字,我觉得那些字,出生时便已经夭折了。
写作,跟许多其它牵扯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人类活动一样,有千万种展现形式。以之为生,需要极高的天赋,或者极高的生存技巧。那些能以写作为生的人,都是被机遇冲刷进这个行业、而非仅靠立志进入其中的。
天赋高的写作者,有敏锐的触角和丰富的表达能力。他所做的,类似于服务行业,讨人所好,触及要点,引起共鸣,让阅读者付出情感和金钱。而生存技巧高超的写作者,也许没有那么出众的写作天赋,但是熟悉时代的脉搏,了解行业的运作,总可以在天才周围下些照猫画虎的功夫,在买一搭一的捆绑买卖中,获取一些收入。
而更多的,或者说绝大多数的写作,是平庸的,自我的,无法换取食粮和美酒的。
丫头明天又要离家去学校了。临行前的晚餐上,她再次提出要朝着写作的方向继续学习。她想用写作养活自己。
我看着她不可救药的样子,安慰她说:在学校,实在烦了,就去选一门编程课,当作休息。你会喜欢的,就像选了一门打电子游戏课一样。她不理解,并坚决抵制。她爹说:写程序也是写,扩展点儿写的范围呗。她觉得父母不可理喻。我们是想让她体验一下不同的游戏。
其实问题不是她想写作,而是至今我们看不到她的任何才华,也看不出她有阿谀奉承、讨好时代的技能。她误以为自己能把词汇组成句子,能把句子放在一起,再把自己对世界的敌视揉进那堆词句里,便可以靠写作谋生。她看不到自己思维的肤浅。
她不是不知道那条路的虚无缥缈,但她不怕。她甚至觉得父母庸俗一生,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离世时必定会有些带不走的财富。在她被写作财神眷顾之前,那些带不走的财富,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可以用来支撑她的生活。她理直气壮地想,你们的庸俗,就是我的出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却可以选择生存的态度。
她一边嫌弃我们靠码程序养活她,仿佛我们从事着某种不良职业,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不良职业带给她的半生安稳。电影小说里重复使用的的桥段,在生活里按时上演。
话说回来了,CS也不再是多么有钱途的职业。
LOL,没想到现在还写出了很多粉丝呢,虽然没人打钱。。。
看样子还是我们火坑专业好。每隔几年给儿女看次我们的新闻,老爸形象马上高大上,马上就和千老博士后不成比例了。。。。
我撺掇他们早去投稿,多几次挫折后梦就醒了
计划一搞好,就是auto-pilot,只管钓鱼种菜,每天毛估估省了多少钱。。。你豇豆怎么样?我的刚上了,今年补种一次,有点密。。。
明年架子得分开:豇豆,丝瓜,宽豆角
希望明年种上绿豇豆。今年准备买点试试酸豆角
今年西红柿丰收,冻了一些
“唉,他是学CS的”,好像很减分
明年种点辣椒就可以覆盖三个月不买菜了。我现在吃不完,荠菜酸豆角还存着等冬天呢。
她可以选择捐给谁,然后,她自己去贷款缴学费。她认真想了往哪儿捐,我也真心打算捐。最后,账单下来时,她跟我说,去贷款心里好难受。我心想就是让你难受难受。后来还是给她付了学费,磨灭了一点儿她的善心。
要辣椒种子,please
今年之前,我家只种宽豆角(自己留种)和西红柿(买的苗),还有省事的韭菜,菊花脑,马兰头
茄子不错,今年大丰收,我的干烧茄子都吃不完,苦瓜也不错。。。扁豆类接近尾声了,现在就等豇豆,看着红薯地防止老鼠入侵。。。现在种菜也是auto-pilot时期,只收不种。。。
辣椒还没红呢。种留出来了,就怕邻居不打招呼,挑大的摘。。。
做父母的庸俗一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为了啥?
还不是为了娃今后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今做父母的攒下了一生用不完的财富,娃又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不就对了嘛!
你父亲规划你时你不愿意,你规划你娃时就要允许你娃不愿意。公平不?
只是自己不想受CS的罪罢了
我爹想让我写作,我不干,丫头想写作,我也不乐意。他俩倒是一致了。
我也觉得应该支持他们做不同的事,其实我看不惯的是她对自己不了解,瞎坚持 :-)
泼冷水这事儿,我不干谁干哪
成功了固然是好;不成的话,耽误时间太多。
所以呢,要么全力支持;要么全力打击。
不然当初就应该说“读写作的不给学费”。
我听说女儿的一个同学,喜欢写作,按父母旨意读了一门CS之后说再也不读了。其实他成绩还挺好的,但是他认为读CS影响le了他的思维方式。
唉,大学初级CS课里面很多文科生,都是来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忍受CS的:)不少也是让父母暂且少唠叨,或者让父母死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很多职业的特点,融合性,灵活性不是我们年轻时可以想象的。让年轻人去闯一下吧。
写作是养活不了自己吗,还是只是不如你俩马工的收入而已?
其他没啥,年轻有梦,而且肯定也是对她来说轻松的选择。就是她鄙视你俩做马公还安心花你们钱很不地道。
“写作要靠天赋。”不难为孩子们。
只是自己有时不检点,冲动,有表达的愿望,一口气写个半页的杂文,有不少省略号了。。。这到是互联网的时代脉搏,人的注意力变短了。。。
对写作的态度,决定了我跟自己的父亲和女儿无法维持融洽的相互尊重。他们视写作为一种崇高(可炫耀)的职业,我视写作如吃饭穿衣系鞋带。他们对写作的夸大其词让我无法心平气和地阅读他们的文字,我觉得那些字,出生时便已经夭折了。
写作,跟许多其它牵扯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人类活动一样,有千万种展现形式。以之为生,需要极高的天赋,或者极高的生存技巧。那些能以写作为生的人,都是被机遇冲刷进这个行业、而非仅靠立志进入其中的。
天赋高的写作者,有敏锐的触角和丰富的表达能力。他所做的,类似于服务行业,讨人所好,触及要点,引起共鸣,让阅读者付出情感和金钱。而生存技巧高超的写作者,也许没有那么出众的写作天赋,但是熟悉时代的脉搏,了解行业的运作,总可以在天才周围下些照猫画虎的功夫,在买一搭一的捆绑买卖中,获取一些收入。
而更多的,或者说绝大多数的写作,是平庸的,自我的,无法换取食粮和美酒的。
丫头明天又要离家去学校了。临行前的晚餐上,她再次提出要朝着写作的方向继续学习。她想用写作养活自己。
我看着她不可救药的样子,安慰她说:在学校,实在烦了,就去选一门编程课,当作休息。你会喜欢的,就像选了一门打电子游戏课一样。她不理解,并坚决抵制。她爹说:写程序也是写,扩展点儿写的范围呗。她觉得父母不可理喻。我们是想让她体验一下不同的游戏。
其实问题不是她想写作,而是至今我们看不到她的任何才华,也看不出她有阿谀奉承、讨好时代的技能。她误以为自己能把词汇组成句子,能把句子放在一起,再把自己对世界的敌视揉进那堆词句里,便可以靠写作谋生。她看不到自己思维的肤浅。
她不是不知道那条路的虚无缥缈,但她不怕。她甚至觉得父母庸俗一生,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离世时必定会有些带不走的财富。在她被写作财神眷顾之前,那些带不走的财富,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可以用来支撑她的生活。她理直气壮地想,你们的庸俗,就是我的出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却可以选择生存的态度。
她一边嫌弃我们靠码程序养活她,仿佛我们从事着某种不良职业,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不良职业带给她的半生安稳。电影小说里重复使用的的桥段,在生活里按时上演。
话说回来了,CS也不再是多么有钱途的职业。
LOL,没想到现在还写出了很多粉丝呢,虽然没人打钱。。。
看样子还是我们火坑专业好。每隔几年给儿女看次我们的新闻,老爸形象马上高大上,马上就和千老博士后不成比例了。。。。
我撺掇他们早去投稿,多几次挫折后梦就醒了
计划一搞好,就是auto-pilot,只管钓鱼种菜,每天毛估估省了多少钱。。。你豇豆怎么样?我的刚上了,今年补种一次,有点密。。。
明年架子得分开:豇豆,丝瓜,宽豆角
希望明年种上绿豇豆。今年准备买点试试酸豆角
今年西红柿丰收,冻了一些
“唉,他是学CS的”,好像很减分
明年种点辣椒就可以覆盖三个月不买菜了。我现在吃不完,荠菜酸豆角还存着等冬天呢。
她可以选择捐给谁,然后,她自己去贷款缴学费。她认真想了往哪儿捐,我也真心打算捐。最后,账单下来时,她跟我说,去贷款心里好难受。我心想就是让你难受难受。后来还是给她付了学费,磨灭了一点儿她的善心。
要辣椒种子,please
今年之前,我家只种宽豆角(自己留种)和西红柿(买的苗),还有省事的韭菜,菊花脑,马兰头
茄子不错,今年大丰收,我的干烧茄子都吃不完,苦瓜也不错。。。扁豆类接近尾声了,现在就等豇豆,看着红薯地防止老鼠入侵。。。现在种菜也是auto-pilot时期,只收不种。。。
辣椒还没红呢。种留出来了,就怕邻居不打招呼,挑大的摘。。。
做父母的庸俗一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为了啥?
还不是为了娃今后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今做父母的攒下了一生用不完的财富,娃又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不就对了嘛!
你父亲规划你时你不愿意,你规划你娃时就要允许你娃不愿意。公平不?
只是自己不想受CS的罪罢了
我爹想让我写作,我不干,丫头想写作,我也不乐意。他俩倒是一致了。
我也觉得应该支持他们做不同的事,其实我看不惯的是她对自己不了解,瞎坚持 :-)
泼冷水这事儿,我不干谁干哪
成功了固然是好;不成的话,耽误时间太多。
所以呢,要么全力支持;要么全力打击。
不然当初就应该说“读写作的不给学费”。
我听说女儿的一个同学,喜欢写作,按父母旨意读了一门CS之后说再也不读了。其实他成绩还挺好的,但是他认为读CS影响le了他的思维方式。
唉,大学初级CS课里面很多文科生,都是来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忍受CS的:)不少也是让父母暂且少唠叨,或者让父母死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很多职业的特点,融合性,灵活性不是我们年轻时可以想象的。让年轻人去闯一下吧。
写作是养活不了自己吗,还是只是不如你俩马工的收入而已?
其他没啥,年轻有梦,而且肯定也是对她来说轻松的选择。就是她鄙视你俩做马公还安心花你们钱很不地道。
“写作要靠天赋。”不难为孩子们。
只是自己有时不检点,冲动,有表达的愿望,一口气写个半页的杂文,有不少省略号了。。。这到是互联网的时代脉搏,人的注意力变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