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最后一皮:细说换机油

5
5W40
楼主 (文学峸)

自己做机油保养最大的好处是时机可以很弹性,配件一般都是提前备好,几个月半年一年不等,邻近作案再查查天气预报,避开阴雨低温天气,早一点晚一点都无所谓,保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即可。

@19,000公里 机油及油滤更换。

工具:8mm【挡泥板,手紧】,13mm【放油螺栓,30Nm,WIS 40Nm】,27mm【油滤盖,25 +/-5 Nm】套管。

关于螺栓力矩,要说就说清楚,按不按标准取决于个人,我是凭手感和标记,说不上是好习惯,请勿模仿。

机油:原厂标机油大致加币20/L,共需6L,5W30 229.52规格,推荐使用原厂标机油

          除了原厂标机油,市场上还有一些原厂认可的机油可替代,对这辆车来说,只要符合229.51或229.52的

         0W30,5W30,5W40都可以,前两个低温流动性略有差异,高温粘稠度都一样,在冬季气温较温和的地

         区,两者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而后两个低温流动性一样,高温粘稠度略有差异,这个差异有两方面的

         影响,一是高温时润滑保护【自吸和涡轮】和燃油损耗,除此之外就是价格和购买便利也要考虑。

油滤:德产MANN过滤器一枚

放油螺栓密封:国产铜制密封圈一枚

 

换机油前的两个准备工作。

1:车辆是否需要水平?当然是车架水平最佳,但是没有必要过度追求水平,首先,四轮着地并不见得车架就水平,其次,车库或车道一般都是有坡度的,即使四轮着地车架也未必水平,我是爬木头坡车架水平大概齐。

2:要热车,最好是外出用车回来后趁热换机油,常听有人为了放尽旧机油隔夜操作,逻辑上好像是放的彻底一些,这问题我的观点是,趁热换旧机油残留多些是缺点,剩下都是优点,隔夜冷车换,除了旧机油残留少是优点,剩下都是缺点,权衡利弊,我选热油换。

车载电脑机油服务提示重置:

1: 关好门窗

2: 不踩刹车,按 "启动" 加电。

3: 按住 "1" 两三秒后再按 "2"。

4: 上下摩擦“2”选"ASSYST PLUS"

5: 再按 "启动" 键,不。要。踩。刹。车。

接下来按提示操作即可。

k
kungfutea
装个Fumoto Valve会节省时间
5
5W40
谢谢,这台车放油口是水平侧开,真的很适合装个放油阀,省时间倒是不重要,但放油不易喷溅却显而易见。
S
Shubin
谢谢细致的分享。觉得2个后轮应该从后边顶住吧。如果常修车的话,扭力扳手很必要,买一个可以用好多年。
5
5W40
后退方向有两个橡胶的wheel chocks顶住了,前进方向只找到了一个木头的,故左侧向前的缺失。
S
Shubin
嗯,第1幅图里能看到黑色的wheel chock。车保养的很仔细,是glc?好像开了1.8k?应该没有出现啥毛病吧?
5
5W40
2020款的GLC300,疫情开的少,现在1.9万公里,今年跑了6000公里【4000英里】,还没遇到毛病。
S
Shubin
很好的车,遇到了懂车的人。 : )
s
soccer88
我的VW装了很方便,每次插一管子,不会喷溅一滴,还不脏手,已经买了两个,准备给另外两个装上
5
5W40
谢谢。
5
5W40
水平放油口还好,垂直地面的放油口我是不敢装,我的库存车都要上木头坡换油,所以也就没再上心易快好净。
n
not_a_fan8
用木头的ramp, 中间还是空心的。不好吧。买不到金属合适的?另外,

看上去您这换油动作挺大的。考虑一下用vacuum oil extractor? 我是连弯腰拧螺丝的功夫都省了。

5
5W40
已凑合用了15年,镂空是为了减重,金属的没敢想,一怕坡道滑二怕重;这台车即无机油探杆也无抽油预留孔。
石岛
为防止车滑下来,最好两个后轮都顶上。
5
5W40
力矩扳手你说的对,手头有三把,一把小的干细活,两把大的干粗活,其中一把是数字的。
5
5W40
两只橡胶wheel chocks都已从后面顶上,三重防溜车保险,稳如磐石。
c
coorslight969
冷车热车换油,除了残留量以外还有啥要点能多说一下吗?
T
TBz
热车与隔夜,二者可以相容。

第二点纠结这么多,干嘛不来个 热车+隔夜 ?兼具二者的优点,总不至于缺点相加吧?

另外,脚着前轮开上Ramp顶部平面更好。

 

5
5W40
这两个问题我的个人理解和选择

热油换优点:

1:热油流动性好,机油中各种杂质与机油混合浓度高,通过放油孔排放能轻易带走,打个比方类似同等浓度的浑水和沉淀后的水的区别。

2:热车在熄火后,缸壁一定时间内【忘记在哪里看到好像是1-2个小时之内,手头无科学数据】仍会有油膜存在,故再次启动磨损较小,特别是更换油滤后,油轨及机油管路内新机油建立油压的时间比要比平时启动长,正负相加至少为零。

热油换缺点:

1:以放油15~20分钟计,冷热油放油量到天花板可能会有100-200毫升的差异【按20分钟后滴油估算】,也即最多可能会有100-200毫升旧油未排出。

2:小心热油会很烫。

冷油换优点:

1:经过长时间的重力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机油都沉淀到油底壳,此时待放旧机油量最多,也即能替换的旧机油最多,按我上面的估算能多放100-200毫升旧油。

2:无需担心烫伤。

冷油换缺点:

1:冷油流动性差,长时间沉淀的旧油杂质沉淀在底壳,冲刷不易带走。

2:油膜不在或几乎不在,加之更换油滤,负负相加负的更多。

基于以上理解,我选热油换。

0W30和5W30  前者低温流动性好,当常年冬季平均零度左右的气温,此时低温流动两者区别不大,

5W30和5W40  前者油温100度时油膜薄,后者油温100度是油膜厚,选用要看引擎的设计和要求,后者会比前者燃油耗高一点,但会有助于减轻烧机油。

 

 

5
5W40
开上顶部一则有掉崖风险,二则妥妥的前高后低,其他详见上一层楼的回复。
k
khyang86
你的意思是5号机油在0度C時比40号油在100度時流的更快? 再過一百年看看能不能有商品出來
k
khyang86
我對Pennzoil Euro LX机油不是很滿意,比起來Royal Purple的油會好很多,雖然它沒有229.5的

認證,但是我覺得它性能超過要求,用之後有明顯差別。Pennzoil Euro LX的油只開了几百哩,就被我換掉了

c
coorslight969
热油流动性真的好吗?5W40, 5 和 40 是同一个单位吧,40 不比 5 更粘稠吗?
5
5W40
热油流动性会比冷油差吗?0W和5W与30和40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
5
5W40
RP全系列机油均无奔驰229.51及229.52认证,我的德系车都只用原厂认证且最便宜的机油,从不考虑品牌。

k
khyang86
那是我實際測試心得,但是我一般不會等到一萬哩才換油,另外除非還在保固期內,否则沒有必要一定用指定规範用油

很多好油不是沒法通過認證,而是認為沒必要,因為巿場需求不同,花那些錢沒價値,我的奔馳車一般五六千哩換油,已經十萬了,覺得才過磨合期,還在壯年

c
coorslight969
难道不是吗? 100度时,粘度是40, 40 不比5 更粘一些吗?
5
5W40
选油我比较谨慎,首先是认证,其次是标号,再其次是价格,然后是方便购买,换油频率看车款看使用

有的车每年3-5千公里就换,有的车1万几千公里五六个月就换,可谓花式小心保养,虽然机油向来都选满足条件最便宜的,但十几年的引擎均无常见的恶性故障。

m
mountrobson
赞,图文并茂,一如既往的精华“教程帖子”!只是19000KM 间隔换油是否太长了?
5
5W40
谢谢,抱歉是我没说清楚,是6000公里一年的间隔,现在总里程是1.9万公里。
k
khyang86
我也沒看清棾,原來不到四千英哩就換油,很積極!可能因為是渦輪增压發动机的原因
5
5W40
一是保修期内,二是一年期,三是涡轮引擎,换油不贵,也算是廉价保险。
k
khyang86
你不如就拿一筒油放冰箱,另外燒開一鍋水,看看5w40机油在那個溫度流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