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冲浪:三国故事: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

浮云驰
楼主 (文学峸)

聊个三国时的话题,袁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没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一直觉得袁绍挺笨的,那么大的家业,那么多的谋士,结果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生生断送了中原河山拱手给了曹操。所以他在我心中就竖了个草包形象,远比不上雄才大略,长袖善舞的曹操和顽强隐忍,越挫越勇的刘备。

可是长大些再读三国开始学会提问题,袁绍真的如此草包吗?就拿挟天子令诸侯这事儿来说,他当时离逃亡的献帝最近,他的谋士沮授立刻就提出了这个大命题,拿到天子就拿到了在天下的执政合法性,天下氏族人心必将归附,

那些诸侯如有不从,一顶造反的帽子顺理成章压下来,就算武力暂时弄不死你,舆论上也让你先塌半边台,须知天下百姓可不认这个那个的草头王,大家还以汉朝子民自居,认的正统还是汉天子。所以说大汉朝廷就是再落魄,那也是有400年统治的厚重基础的,这杆大旗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这么顺理成章的好事,没想到袁绍竟然拒绝了,仅仅是担心献帝来了可能会影响他的权威。这还不叫鼠目寸光吗?可见曹操评他“干大事而惜身”真是太对了。

但是如果我们这时候走近当时的历史环境,代入袁绍的身份处境,可能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个能够诛宦官,讨董卓,割据中原的枭雄怎会是个笨蛋!他拒绝迎献帝正是通盘推演后做出的最有利于己的判断。

第一条正像上面说的那样,献帝来了,他就成了权臣,怎么平衡这个君臣关系?前有董卓后有曹操,这个挟天子也不是那么好挟的,董卓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弄到天下诸侯并起讨伐,最后不但被杀,还把名声搞得臭臭的。

再说后来的曹操,他不是也一直被人骂作“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吗?刘备讨他打的就是这杆旗啊!所以说不能光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袁绍的这层顾虑是有道理的,这是个利弊问题,他扒拉扒拉算盘就得不划算没毛病。

第二条,曹操迎献帝在身份上还有个加持的功能,因为他出身宦官门下嘛,真正的世家大族看不上他,天下名士怎么投奔他呀,一说是跟曹操干的,啊,就是那个“赘阉遗丑”的人呀,真是脸上无光。有了献帝加持就不一样了,腰杆立刻挺直,哥们是效忠汉家天子的,正统的公务员,所以这个好处对曹操来说是大大的。

但是袁绍就不一样了,人家可是出身辉煌门庭,袁家四世三公,老爹就是大司空,自己又曾是联军首领,反董卓的头号大英雄,现在更是天下最大的军阀,俨俨然要成为下一届的天下共主,这个身份还不够有号召力吗?还需要汉天子再来加持吗?

天下士绅脑子稍微灵活点,都知道要把宝押到未来君主身上,所以他真没必要给自己搞这个麻烦,省的日后落人口舌,说他谋权篡位,倒不如让曹操拿去,他再来个讨逆护驾,人心舆论都在自己这边。

第三条,献帝来了也确实有可能影响他内部团结,这时的献帝已经不是董卓当年扶起的小儿了,他也长大了,必然不会甘心做个傀儡任人摆布,他占着帝位拥有天然的执政合法权,到时候鼓动一下人心,难保有些势力真的倒向他,那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后来的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也证实了这一点是可以发生的。

所以这三条推演下来,袁绍不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合情合理了,至于这个决定的对错,其实就是站在后来人的角度上看也很难讲,虽说曹操是成功了,可若是换作袁绍来做没准他败得更快也未可知。

这么想来,忽然发现从前被我们嘲笑过的古人其实大多很冤枉,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也许会反过来笑上我们一笑呢。

平等性
浮云妹妹写得真好,大赞!
雪晶
浮云真真是有不让须眉的气魄呀~~~大赞~~~
雪晶
老大,怎么我们这么一致啊~~~哈哈哈~~~
疏影笑寒
浮云喜欢三国 是个学霸
核桃小丸子
官二代富二代,啥也不缺,没那个动机要干一票大的。
A
Anthropologi
浮云说得有理有据,赞一个!只读《三国》,确实觉得袁绍挺怂的。
陶陶三
厉害了,今天大乔小乔皆论三国。
雪晶
总算见到了狐妹,好开心啊~~~ :)
A
Anthropologi
看来我来的太少了,哪天画幅画,博晶晶一笑:)
A
Anthropologi
就问谁大谁小?
陶陶三
发片片来,我告诉你。
n
nearby
果然是大乔,写得有身份地位,大赞
n
nearby
不用问了,我先帮忙排座座了 :)
雪晶
等~~~等~~~等~~~
陶陶三
哈哈,难道她俩的照片你都看过了?
浮云驰
偶尔想到曾经看三国最不喜欢的人物,觉得当时太片面了,正好知识冲浪写个小文
浮云驰
嘿嘿,我就是参加版内活动胡诌两句
浮云驰
完全不是呀!就是喜欢看个小说电视剧啥的,
浮云驰
我以前最不喜欢袁绍,后来发现还是有点偏颇了,昨天心血来潮写个小文,结果发现你的周瑜已经上线了,而且写的那么风流!
浮云驰
哈哈哈,那陶陶平等岂非一时瑜亮!
浮云驰
心血来潮胡诌几句,邻兄,其实身份地位不重要,关键还是要貌美如花,如花~~
浮云驰
缺点狠劲儿拼劲儿
雪晶
胡诌能诌出这水平~~~我也想胡诌~~~
L
LengXiao
因为袁绍同志高风亮节不恋权,为我们古代涛哥。孟德兄则为小平树立了榜样。
前后左右
说来说去还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四世三公的包袱毁了他。官N代的视角与草根脱节。

白云蓝天
袁绍确是个草包,先把董卓引进京城造成董卓篡权,后又把身边有本事的人都赶到曹操那儿。曹操为汉贼只是演义、舞台形象。
白云蓝天
说来说去还是眼界太低、本事太小、心胸太窄,李世民的家族更显赫,不是照样文韬武略一代风骚。
咲媱
因为挟天子之后,就要按规矩出牌,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袁绍40多了,等不起了,不想按规矩出牌,要来快的

曹操是没有办法,势力不如袁绍,只能把屎盆子扣在头上当头盔慢慢来,结果到死也没有能当上皇帝。

而袁绍失败并不是官渡之战输了就败了。官渡之战之后他还是有4个州,比曹操还是地盘大。

曹操只是防守成功。从弱势变成强势,但是还不是胜势。

事实证明,袁绍的选择是有道理的,他确实活不了多久。

从他临死吐血的病来看,估计是肺结核。应该早有先兆,所以他不能挟天子慢慢来。

而是任性的准备在官渡以雷霆万均之势打败曹操,然后称帝。

方向并没有错。必须这么赌,时间不等他。

总而言之,袁绍失败是因为自己死了,继承人出了问题,两个儿子争位。

如果袁绍不死,曹操未必能拿下河北,如果熬到曹操先死,天下是谁的还未可知。

说到底,三国是谁命长谁胜利,其它都是扯谈。

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 根据社科院网刊登的一则新闻中有学者认为,通过尸骨和文献综合参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女子平均寿命为46

漂泊的马良
肯定比一般人强。但跟真英雄比起来,就草包了。就算自己不需要皇帝的威望,也不能让别人狐假虎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