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更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2. team sports. 有时候一场比赛就能浓缩几年的人生哲理. 小白两,三个travel sports太正常了
3. 打工,比如 餐馆服务员,Cashier, delivery,...等等.
上中产的孩子也干这些事,赚的钱都归自己,没驾照的时候父母开车送,成本都父母出. 有钱的家庭,父母出钱给买新车.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社交能力
当妈妈的也有责任。
老中男们,应该问问自己, 你朋友多吗? 活动多吗? 敢说敢道能做BULLDOG 吗? 你的周末和假期都做些什么?
惭愧地说,娥家比较宅, 孩子们现在也抱怨我们的出去活动太少, 还不如人家教会的孩子, 还能有一帮朋友。
还有,就是家里的事,要让孩子参与,讨论决策行动,不能老把他们当孩子。
我超宅,不喜party,LD要去,有时我找借口不去,小孩都随我,也不爱去。
但在家里,我们把孩子当成年人一样尊重,什么都跟他们说,他们的事我们给意见,但最后都是他们自己做决定。
一般的老中呼呵孩子,过来喊个阿姨不错了,多半是被赶到自己房间打游戏了。
老中对待小孩没有那么平等和民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独立和成熟
一般都是清高不和你们聊。
知识结构绝对不单一,很聪明的人
缠着一起说,一幅不待见的样子;孩子们自然也不会重视。
我觉得,说话注意说话对象的态度,根据不同的人情况说不同的话题(不是说假话),是尊重人有教养的表现。
混的如鱼得水,一个lowprofile,单位几乎invisible那种。家里两娃各随一方,截然不同。
估计1/3-1/2的父母可能离婚了
有次教会姐姐组织学习夫妻关系,说,“今天我来教导大家做妻子的如何顺服自己的丈夫”。然后这教授老公拿错东西来了,被当众披头盖脸一通骂。
孩子的祖母经常有party邀请家里人,还有谁的谁的朋友,至少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还有她大伯家里经常有party。有时也会去祖母的姐姐家里聚会,这样她的两个儿子家里也来,后来伯父一家搬到oregon后,每年感恩节或圣诞大家庭聚会都去他家。他的business partner也会从多伦多过来或其他朋友,所以孩子习惯了热闹的环境。去年我和她去伯父家过圣诞,都是她和伯父和两个堂哥堂姐在侃侃而谈,谈形势,谈政治,谈各种事。挺像回事。她八年级的时候还去他开的公司做过internship两个星期,做些简单的office和inventory work。
这么看来我家明显能力互补。我老公平心而论算是个好父亲。陪小孩管小孩的时间很多。跟我爸爸天差地别。估计和国内同龄人比,他做家务带小孩的时间也属于很多的。我家娃的体育能力数学能力不错都归功于爸爸。但是,他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真是太差了。不光宅,喜欢独来独往,而且给小孩灌输他的独狼理论—只须自己埋头做事,不用理会别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也不喜欢不善于沟通。这个缺点在美国养娃真是很致命。我家两娃长这么大,他们所有的生日派对节日派对play dates,sleepover等社交活动都是我搞的。我老公连送个生日礼物都不敢让他管,他第一不会买礼物,即便有了礼物他能包的很不像样。不合规格。结婚前后单身无娃期和小孩小时候我家的家庭旅行都是我一手策划,后来女儿大了,才交给她和爸爸管。小孩小时,带他们飞国际长途回国探亲这种辛苦活老公一次都没做过,全是我一人做的。按老公想法,根本不必再回中国。他对旅行,尤其是去欧洲这样的文化历史艺术丰厚的地区,开始时也不感兴趣。对爬山滑雪野营这样的独来独往的户外运动更感兴趣。
怪不得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给小孩搞社交沟通能力,小孩,尤其是儿子还是不够好。很多努力都被老公的反作用力抵消了。可是这事还不像投票选总统,如果我们两个选不同党派的人就不必去了,反正会被抵消。小孩这事父母都不努力,估计娃会更差。我还是尽力而为,能抵消多少老公的反向影响就抵消多少吧。剩下的要看小孩自己的造化了。
1. 更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2. team sports. 有时候一场比赛就能浓缩几年的人生哲理. 小白两,三个travel sports太正常了
3. 打工,比如 餐馆服务员,Cashier, delivery,...等等.
上中产的孩子也干这些事,赚的钱都归自己,没驾照的时候父母开车送,成本都父母出. 有钱的家庭,父母出钱给买新车.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社交能力
当妈妈的也有责任。
老中男们,应该问问自己, 你朋友多吗? 活动多吗? 敢说敢道能做BULLDOG 吗? 你的周末和假期都做些什么?
惭愧地说,娥家比较宅, 孩子们现在也抱怨我们的出去活动太少, 还不如人家教会的孩子, 还能有一帮朋友。
还有,就是家里的事,要让孩子参与,讨论决策行动,不能老把他们当孩子。
我超宅,不喜party,LD要去,有时我找借口不去,小孩都随我,也不爱去。
但在家里,我们把孩子当成年人一样尊重,什么都跟他们说,他们的事我们给意见,但最后都是他们自己做决定。
一般的老中呼呵孩子,过来喊个阿姨不错了,多半是被赶到自己房间打游戏了。
老中对待小孩没有那么平等和民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独立和成熟
一般都是清高不和你们聊。
知识结构绝对不单一,很聪明的人
缠着一起说,一幅不待见的样子;孩子们自然也不会重视。
我觉得,说话注意说话对象的态度,根据不同的人情况说不同的话题(不是说假话),是尊重人有教养的表现。
混的如鱼得水,一个lowprofile,单位几乎invisible那种。家里两娃各随一方,截然不同。
估计1/3-1/2的父母可能离婚了
有次教会姐姐组织学习夫妻关系,说,“今天我来教导大家做妻子的如何顺服自己的丈夫”。然后这教授老公拿错东西来了,被当众披头盖脸一通骂。
孩子的祖母经常有party邀请家里人,还有谁的谁的朋友,至少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还有她大伯家里经常有party。有时也会去祖母的姐姐家里聚会,这样她的两个儿子家里也来,后来伯父一家搬到oregon后,每年感恩节或圣诞大家庭聚会都去他家。他的business partner也会从多伦多过来或其他朋友,所以孩子习惯了热闹的环境。去年我和她去伯父家过圣诞,都是她和伯父和两个堂哥堂姐在侃侃而谈,谈形势,谈政治,谈各种事。挺像回事。她八年级的时候还去他开的公司做过internship两个星期,做些简单的office和inventory work。
这么看来我家明显能力互补。我老公平心而论算是个好父亲。陪小孩管小孩的时间很多。跟我爸爸天差地别。估计和国内同龄人比,他做家务带小孩的时间也属于很多的。我家娃的体育能力数学能力不错都归功于爸爸。但是,他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真是太差了。不光宅,喜欢独来独往,而且给小孩灌输他的独狼理论—只须自己埋头做事,不用理会别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也不喜欢不善于沟通。这个缺点在美国养娃真是很致命。我家两娃长这么大,他们所有的生日派对节日派对play dates,sleepover等社交活动都是我搞的。我老公连送个生日礼物都不敢让他管,他第一不会买礼物,即便有了礼物他能包的很不像样。不合规格。结婚前后单身无娃期和小孩小时候我家的家庭旅行都是我一手策划,后来女儿大了,才交给她和爸爸管。小孩小时,带他们飞国际长途回国探亲这种辛苦活老公一次都没做过,全是我一人做的。按老公想法,根本不必再回中国。他对旅行,尤其是去欧洲这样的文化历史艺术丰厚的地区,开始时也不感兴趣。对爬山滑雪野营这样的独来独往的户外运动更感兴趣。
怪不得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给小孩搞社交沟通能力,小孩,尤其是儿子还是不够好。很多努力都被老公的反作用力抵消了。可是这事还不像投票选总统,如果我们两个选不同党派的人就不必去了,反正会被抵消。小孩这事父母都不努力,估计娃会更差。我还是尽力而为,能抵消多少老公的反向影响就抵消多少吧。剩下的要看小孩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