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孩子生日那天,看着老大,心里非常自豪,他的确做的很好。铁别想与人分享一下孩子的进步。对熟人与微信圈里的朋友说这事,肯定不合适,大家肯定觉得你在吹,炫耀,看不起人。网上有个好处,大家都是匿名的,说话顾忌少点,可以畅所欲言。
说一点推娃的故事会。
我和老婆都是国腾毕业。毕业,出国留学,毕业找到工作,买房生娃,还完房贷,安排好了退休金和退休退路等等,与大家大同小异,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我和老婆都也都是一路重点小学,中学过来的,路都是别人安排好的(父母,学校,班主任。。。),可以这么说,走到目前这一步,好像都是自然生成,是别人的安排,自己基本没有主动做了些什么。
因为无论是在国内在国外,都走的非常顺,所以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们一直坚信推娃既没有必要,也完全是浪费时间,顺其自然最好。我老婆尤其是主张娃的快乐最重要。所以直到grade 3, 老大都是班里的倒数的倒数,全校的名人,甚至到了老师要求去特殊学校的地步(一点都不夸张和bs, 100%的真事)。
家长会回来,这的确激怒了我,尤其是激怒了老婆,她可是全省最好的小学,全省最好的中学,全国最好的大学走来的。恰巧岳父那时正在我们这里探亲。但是岳父和岳母什么都没有说。直到他们回国前一晚,岳父与我俩谈了一夜。
大概意思是,你们住大房子,挣大钱,买好车,这个游那个游等等,其实都没有任何意思。你们快要年过半百了,这些对你们毫无意义。孩子才是你们最大的资产。最大的投资对象等,云云。岳父岳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非常会说话,特别善于善于打动人和抓住别人的弱点,一晚把老婆说哭了好几次。
岳父岳母走后,我们说干就干,很快达成了分工计划。其实推娃推娃,苦的不是娃,是家长。老大就是一个小屁孩,他懂什么,只需要follow, 对他来说,所谓的学习,无论学什么,都是一种“娱乐”,也可以说是某种游戏,根本不存在快乐与否的问题。对家长来说,则是地动山摇。
我是搞技术的。单位的项目多如牛毛,单位也需要加班,并且加班都是double ,tripple等那种。用老婆的话说,每一分钟都是钱。但是一旦走上了推娃的道路,意味着,90%的off time都属于娃的。
推娃容易吗?贴别困难,感觉比自己当初考进国腾,出国留学,找工作要难,成倍的难。几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思路,每一个思维,都需要绞尽脑汁地用他能听得懂,能理解的方式去让他彻底弄明白。
举几个小例子。
比如当初教他关于百分比,比如20%discount, 20%off 等概念时,就费劲了脑汁,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当然不理解,毕竟年龄小)。某一天购物,看到购物架有一个20%的discount的标牌,突然有了ideal。第二天一大早,急匆匆带老大去哪个商店,给他10块钱,自己在店门口等他。让他去拿货,付钱,然后拿走零钱,然后让他感受了一下,off 20%与没有off的区别, 重复了好几次购物,他最后终于明白了这个概念。这只是其中一个概念。
又比如,为了教他关于数字逻辑,数字电路等等,采购了大量的元器件。每一个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都需要用原物,原元器件来演示和让他自己动手来做,来实际感受。
又比如,为了让他了解内燃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必须要购买一台,加了油(酒精),点火之后就能实际工作的蒸汽机(内燃机)。。。
为了解释一个开关概念,解释为什么液体/动物/人的肉体能导电,为此google 了好几天,最后花了100块钱给他购买了Makey Makey:
硬件买回来之后,还需要下载软件,搭建breadboard circuit等等,这么个折腾,就是为了解释开关/水/肉体可以导电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
上述所举,不过是冰山一角。几乎每一个概念,从数学到电子,到物理到液压。。不是家长给他讲一大通大道理就可以的,必须要他实际地接触,实际去做一边,实际去感受。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掌握了他所学的。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量金钱,大量精力的tough job.....
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你的骨肉,如果家长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和分工,如果家长犯了一点点懒,比如觉得只要孩子能做出答案就行了,他是否真的懂了,是否真的懂得其中的原理不重要,如果家长心痛就为了一两个概念犹豫是否值得为之掏出数百美元的花销,如果。。。。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如果成立,结果就是要么是最后放弃,要么就是做出夹生饭,做出半成品,甚至次品。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要的是,孩子这么学,他愿意吗,他快乐吗,他喜欢吗?
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只要家长能陪伴他,与他交流做朋友,有一点是肯定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的best night(day ,month ,year...) of his life...
因为是网上匿名,所以能畅所欲言,胡言乱语了一大通,与大家共勉。
我这样不折腾是有道理的
慢慢的,可以让娃自己阅读/理解,找到感兴趣的
你买原材料支持就是
慢慢初高中学校club有动手项目,娃可以大展身手
我买过一本beast academy , 三年级的, 那时候她也就小米那么大吧
做一页给5 刀
人家不做就是不做
或者去娃学校让娃办个CLUB, 爹当顾问,太牛了
跟娃玩过24点的游戏:扑克牌任意四张,怎么凑出24
儿子跟我们一样的nerdy way,女儿会有我们想不到的artist way,知道娃各有不同。。。
我也是自学这些,希望以后跟儿子一起玩。如果父母有时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哪怕一起下棋,看电影,打游戏,玩电路板,孩子自己没法自学,但是有个人带着教着,像师父带徒弟,我想孩子也会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已经对公校完全失望,唯一觉得公校的活动还比较多,孩子也比较容易social。但是指望公校的教育,孩子会学得很慢。我认识一个老美邻居,她以前是初中数学老师,可是生了两个儿子,都数学特别超前。她也说把孩子放公校,因为她自己要照顾学的慢的孩子,他儿子这么超前gifted,都埋没了.所以她只能home school.她儿子也是7岁已经把AoPS的algebra1上完.
一是他不能混的比父母差,二是后辈子衣食无虞,毕竟孤悬海外,在这里无亲无故,只能靠自己。
哈哈,小人物的小想法。
我们家给娃就是指个路,然后让娃自己探索前行
我可没那么傻, LOL
这么特殊的孩子,安排不好早早把数理化都自己学完了,有危险只能州大一年毕业去CS了。不是不好,是看你到底要什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8C%E7%94%9F%E5%AD%90%E7%88%AC%E6%A2%AF%E8%AF%95%E9%AA%8C/9533474
不过美国真的好啊。记得我以前本科也是工程出身,结果最恨,也不去玩机械或是线路板的。觉得女人为何要跟机器打交道。
现在才发现美国的教育很好,这些电路板这么便宜,真的动手组装,玩个小prototype很容易。
年纪小有时是事倍功半。不过,每个娃不同,只有事后才知道怎么做更好
其实主要是被科大那些少年班某些人的结局给吓破了胆。。
我同事也有说起你孩子曾经遇到的问题还有负数的概念等,孩子不理解。我很幸运,娃这方面自然通,我零输出。但他文学方面太差,我自己也差,还懒,就没推成。
不仅要爬,而且只爬T1或者蓝翔T1
从“直到grade 3, 老大都是班里的倒数的倒数,全校的名人,甚至到了老师要求去特殊学校的地步” 逆袭,令人鼓舞!
我高中的时候,我们城市最好的中学校长是我妈妈的发小,同学和朋友。我妈妈托他转学去他学校,饭桌上,他对我们面露难色的说,让你儿子(即是我)进去,不成问题。但是你儿子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大家都不好看。也就是说,最后婉拒了。
我读的高中,非常烂,最后毕业的17个班900名毕业生,上分数线的只有5人。而我,是全市(千万人口城市)高考第2名。预考是全区第1名。我们中学和我想去的最好的高中同区。全市第一名也不是他们学校的。我在两次考试中,全面碾压最好学校的所有学生。
我的中学,基本不学习,男生打架,女生跑到大学去勾引黑人老外。老师每堂课责任就是维持课堂纪律。我呢,就找了一套数理化丛书,放在书桌下看。老师讲课基本不听的。看完考试竞赛,所向基本披靡。
我原来也不在意儿子的学习,惊闻我儿子是所有华人子女中唯一被本地磁校私校拒绝的学生。于是我检查督促一下,连考6门AP5分,2门SAT800。Code jam第二轮。我不相信所有名校学生个个都更好?
自己提前老年痴呆了。
不信你等着看
我干打赌就是M录取了也不会去
H跑不了,而且也是CS
非常赞成您岳父母的观点,孩子是最大的资产和投资。至少投资教育是要不计回报,金钱和时间/精力。
记得娃四五岁时,有一段时间, 曾经每周给孩子买一盒LEGO,让娃自己花2个多小时照着指南装,我在旁边陪着。现在地下室还有几大箱子LEGO尸体。结果是娃10岁自己攒电脑,找人问来配置的单子,上网学习,自己网购。我只要定好规矩,给信用卡就行了。看到你家的元器件,我家里也有一大堆,都是娃自己要求买的。放养的娃不知道以后能走多远,反正自给自足应该没问题。
非常佩服可以专业推娃的牛人。
但不赞成这么搞。这种超长努力下的优势不sustainable,到了大学毕业就几乎没了,孩子费的力气太大,大人也如此
说实话,孩子生日那天,看着老大,心里非常自豪,他的确做的很好。铁别想与人分享一下孩子的进步。对熟人与微信圈里的朋友说这事,肯定不合适,大家肯定觉得你在吹,炫耀,看不起人。网上有个好处,大家都是匿名的,说话顾忌少点,可以畅所欲言。
说一点推娃的故事会。
我和老婆都是国腾毕业。毕业,出国留学,毕业找到工作,买房生娃,还完房贷,安排好了退休金和退休退路等等,与大家大同小异,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我和老婆都也都是一路重点小学,中学过来的,路都是别人安排好的(父母,学校,班主任。。。),可以这么说,走到目前这一步,好像都是自然生成,是别人的安排,自己基本没有主动做了些什么。
因为无论是在国内在国外,都走的非常顺,所以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们一直坚信推娃既没有必要,也完全是浪费时间,顺其自然最好。我老婆尤其是主张娃的快乐最重要。所以直到grade 3, 老大都是班里的倒数的倒数,全校的名人,甚至到了老师要求去特殊学校的地步(一点都不夸张和bs, 100%的真事)。
家长会回来,这的确激怒了我,尤其是激怒了老婆,她可是全省最好的小学,全省最好的中学,全国最好的大学走来的。恰巧岳父那时正在我们这里探亲。但是岳父和岳母什么都没有说。直到他们回国前一晚,岳父与我俩谈了一夜。
大概意思是,你们住大房子,挣大钱,买好车,这个游那个游等等,其实都没有任何意思。你们快要年过半百了,这些对你们毫无意义。孩子才是你们最大的资产。最大的投资对象等,云云。岳父岳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非常会说话,特别善于善于打动人和抓住别人的弱点,一晚把老婆说哭了好几次。
岳父岳母走后,我们说干就干,很快达成了分工计划。其实推娃推娃,苦的不是娃,是家长。老大就是一个小屁孩,他懂什么,只需要follow, 对他来说,所谓的学习,无论学什么,都是一种“娱乐”,也可以说是某种游戏,根本不存在快乐与否的问题。对家长来说,则是地动山摇。
我是搞技术的。单位的项目多如牛毛,单位也需要加班,并且加班都是double ,tripple等那种。用老婆的话说,每一分钟都是钱。但是一旦走上了推娃的道路,意味着,90%的off time都属于娃的。
推娃容易吗?贴别困难,感觉比自己当初考进国腾,出国留学,找工作要难,成倍的难。几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思路,每一个思维,都需要绞尽脑汁地用他能听得懂,能理解的方式去让他彻底弄明白。
举几个小例子。
比如当初教他关于百分比,比如20%discount, 20%off 等概念时,就费劲了脑汁,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当然不理解,毕竟年龄小)。某一天购物,看到购物架有一个20%的discount的标牌,突然有了ideal。第二天一大早,急匆匆带老大去哪个商店,给他10块钱,自己在店门口等他。让他去拿货,付钱,然后拿走零钱,然后让他感受了一下,off 20%与没有off的区别, 重复了好几次购物,他最后终于明白了这个概念。这只是其中一个概念。
又比如,为了教他关于数字逻辑,数字电路等等,采购了大量的元器件。每一个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都需要用原物,原元器件来演示和让他自己动手来做,来实际感受。
又比如,为了让他了解内燃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必须要购买一台,加了油(酒精),点火之后就能实际工作的蒸汽机(内燃机)。。。
为了解释一个开关概念,解释为什么液体/动物/人的肉体能导电,为此google 了好几天,最后花了100块钱给他购买了Makey Makey:
硬件买回来之后,还需要下载软件,搭建breadboard circuit等等,这么个折腾,就是为了解释开关/水/肉体可以导电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
上述所举,不过是冰山一角。几乎每一个概念,从数学到电子,到物理到液压。。不是家长给他讲一大通大道理就可以的,必须要他实际地接触,实际去做一边,实际去感受。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掌握了他所学的。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量金钱,大量精力的tough job.....
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你的骨肉,如果家长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和分工,如果家长犯了一点点懒,比如觉得只要孩子能做出答案就行了,他是否真的懂了,是否真的懂得其中的原理不重要,如果家长心痛就为了一两个概念犹豫是否值得为之掏出数百美元的花销,如果。。。。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如果成立,结果就是要么是最后放弃,要么就是做出夹生饭,做出半成品,甚至次品。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要的是,孩子这么学,他愿意吗,他快乐吗,他喜欢吗?
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只要家长能陪伴他,与他交流做朋友,有一点是肯定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的best night(day ,month ,year...) of his life...
因为是网上匿名,所以能畅所欲言,胡言乱语了一大通,与大家共勉。
我这样不折腾是有道理的
慢慢的,可以让娃自己阅读/理解,找到感兴趣的
你买原材料支持就是
慢慢初高中学校club有动手项目,娃可以大展身手
我买过一本beast academy , 三年级的, 那时候她也就小米那么大吧
做一页给5 刀
人家不做就是不做
或者去娃学校让娃办个CLUB, 爹当顾问,太牛了
跟娃玩过24点的游戏:扑克牌任意四张,怎么凑出24
儿子跟我们一样的nerdy way,女儿会有我们想不到的artist way,知道娃各有不同。。。
我也是自学这些,希望以后跟儿子一起玩。如果父母有时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哪怕一起下棋,看电影,打游戏,玩电路板,孩子自己没法自学,但是有个人带着教着,像师父带徒弟,我想孩子也会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已经对公校完全失望,唯一觉得公校的活动还比较多,孩子也比较容易social。但是指望公校的教育,孩子会学得很慢。我认识一个老美邻居,她以前是初中数学老师,可是生了两个儿子,都数学特别超前。她也说把孩子放公校,因为她自己要照顾学的慢的孩子,他儿子这么超前gifted,都埋没了.所以她只能home school.她儿子也是7岁已经把AoPS的algebra1上完.
一是他不能混的比父母差,二是后辈子衣食无虞,毕竟孤悬海外,在这里无亲无故,只能靠自己。
哈哈,小人物的小想法。
我们家给娃就是指个路,然后让娃自己探索前行
我可没那么傻, LOL
这么特殊的孩子,安排不好早早把数理化都自己学完了,有危险只能州大一年毕业去CS了。不是不好,是看你到底要什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8C%E7%94%9F%E5%AD%90%E7%88%AC%E6%A2%AF%E8%AF%95%E9%AA%8C/9533474
不过美国真的好啊。记得我以前本科也是工程出身,结果最恨,也不去玩机械或是线路板的。觉得女人为何要跟机器打交道。
现在才发现美国的教育很好,这些电路板这么便宜,真的动手组装,玩个小prototype很容易。
年纪小有时是事倍功半。不过,每个娃不同,只有事后才知道怎么做更好
其实主要是被科大那些少年班某些人的结局给吓破了胆。。
我同事也有说起你孩子曾经遇到的问题还有负数的概念等,孩子不理解。我很幸运,娃这方面自然通,我零输出。但他文学方面太差,我自己也差,还懒,就没推成。
不仅要爬,而且只爬T1或者蓝翔T1
从“直到grade 3, 老大都是班里的倒数的倒数,全校的名人,甚至到了老师要求去特殊学校的地步” 逆袭,令人鼓舞!
我高中的时候,我们城市最好的中学校长是我妈妈的发小,同学和朋友。我妈妈托他转学去他学校,饭桌上,他对我们面露难色的说,让你儿子(即是我)进去,不成问题。但是你儿子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大家都不好看。也就是说,最后婉拒了。
我读的高中,非常烂,最后毕业的17个班900名毕业生,上分数线的只有5人。而我,是全市(千万人口城市)高考第2名。预考是全区第1名。我们中学和我想去的最好的高中同区。全市第一名也不是他们学校的。我在两次考试中,全面碾压最好学校的所有学生。
我的中学,基本不学习,男生打架,女生跑到大学去勾引黑人老外。老师每堂课责任就是维持课堂纪律。我呢,就找了一套数理化丛书,放在书桌下看。老师讲课基本不听的。看完考试竞赛,所向基本披靡。
我原来也不在意儿子的学习,惊闻我儿子是所有华人子女中唯一被本地磁校私校拒绝的学生。于是我检查督促一下,连考6门AP5分,2门SAT800。Code jam第二轮。我不相信所有名校学生个个都更好?
自己提前老年痴呆了。
不信你等着看
我干打赌就是M录取了也不会去
H跑不了,而且也是CS
非常赞成您岳父母的观点,孩子是最大的资产和投资。至少投资教育是要不计回报,金钱和时间/精力。
记得娃四五岁时,有一段时间, 曾经每周给孩子买一盒LEGO,让娃自己花2个多小时照着指南装,我在旁边陪着。现在地下室还有几大箱子LEGO尸体。结果是娃10岁自己攒电脑,找人问来配置的单子,上网学习,自己网购。我只要定好规矩,给信用卡就行了。看到你家的元器件,我家里也有一大堆,都是娃自己要求买的。放养的娃不知道以后能走多远,反正自给自足应该没问题。
非常佩服可以专业推娃的牛人。
但不赞成这么搞。这种超长努力下的优势不sustainable,到了大学毕业就几乎没了,孩子费的力气太大,大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