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学化学的,标准的火坑专业。英文大学没学过。在国内,以及来美国刚开始的很多年,真正在化学相关的专业领域里干的时间不多。走了一条艰辛的第一代移民的职业路。回头看,她要是第二代,英文好点,有合法工作的权利,她这条路走起来其实很顺利的。。。
本科学位,快四十了才终于走上化学专业的领域,工资从24000开始。英文差,从华人开的公司开始。。。干了七八年,英文利索点,熟悉了一些专业英文词汇,才去美国人办的公司,发现工作机会很多,工资开出来3万五。十几年过去了,工资基本达到了本地median family income的水平。。。想想,要是两个人都工作,其实就是本地median income的两倍水平,大约是top 20%。。。如果把四十岁改成大学毕业的22岁,也就是40岁左右这个水平,生活不会太差吧?!
看看她的美国同事,真正能象她这样认真干活的不多。有吸毒的,有三天两头跳槽的,有激情来了甩手就不干辞职的。。。几个和她差不多的老美同事,基本都是在计划退休干啥的。。。
从我们自己的经历看,二代的路比我们宽得多。只要工作上认真,生活上阳光,家庭计划上务实,专业真不是大问题。。。与其限制孩子的大学专业,不如放手,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培养孩子务实的品行上。。。
我和领导都是火坑专业,我是一辈子博士后。靠自己的双手,争取在来美三十年后早退休。既不会成为政府的负担,也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回头看,美国机会很多。如果孩子和我们一样务实,他们的日子比我们要好得多。所以,我已经放松心情,不替孩子操心。。。
你那些房子还不是大娃二娃的
3000美金来美,因为一来就有工作,而且住宿不需要自己负担,那点儿薪水除了支付生活开销外,大多数可以存起来,也这样过来了。
这样下去,家长们去当儿子不更加简单了?
当初在国内外企工作然后来美国直接上班挣钱了,否则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就业面非常窄。
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唉,看吧,人生当中运气可能也扮演一定的角色。
要居安思危,即使过好日子的时候也要想着细水长流。现在的二代不一定要吃苦,但要有快速应变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譬如面对疫情,如何迅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心态,积极地预先做好准备,就不怕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了。
生活哪会一直平平顺顺的呢?总有高潮低谷的时候,重要的是冷静和积极的心态。
病例增多的缘故?
我们一到外国,想的是怎么站住脚,怎么生存,怎么有份好工作。第2代当然也想有份好工作,但有些会注重怎么和他们的兴趣结合,怎么有fun life。还有我们的文化熏陶让我们有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动力,第2代往往不愿意吃苦,也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这么吃苦。
不管一代还是二代,上帝都同等对待。付出不一定得到,但是想得到,没有一定付出是不可能的。
工作半天,剩下半天公司歌舞升平好吃好喝开party
在过去20年,黑人没有语言障碍,如果想学习,多少资源对他们有倾斜,什么课后班,STEM, coding, math club,都盼着能找到黑人,他们去免费。
华二代三代,缺的不是机会,如果有过得不好的,都是因为没有压力,不知道要什么造成的。
领导是学化学的,标准的火坑专业。英文大学没学过。在国内,以及来美国刚开始的很多年,真正在化学相关的专业领域里干的时间不多。走了一条艰辛的第一代移民的职业路。回头看,她要是第二代,英文好点,有合法工作的权利,她这条路走起来其实很顺利的。。。
本科学位,快四十了才终于走上化学专业的领域,工资从24000开始。英文差,从华人开的公司开始。。。干了七八年,英文利索点,熟悉了一些专业英文词汇,才去美国人办的公司,发现工作机会很多,工资开出来3万五。十几年过去了,工资基本达到了本地median family income的水平。。。想想,要是两个人都工作,其实就是本地median income的两倍水平,大约是top 20%。。。如果把四十岁改成大学毕业的22岁,也就是40岁左右这个水平,生活不会太差吧?!
看看她的美国同事,真正能象她这样认真干活的不多。有吸毒的,有三天两头跳槽的,有激情来了甩手就不干辞职的。。。几个和她差不多的老美同事,基本都是在计划退休干啥的。。。
从我们自己的经历看,二代的路比我们宽得多。只要工作上认真,生活上阳光,家庭计划上务实,专业真不是大问题。。。与其限制孩子的大学专业,不如放手,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培养孩子务实的品行上。。。
我和领导都是火坑专业,我是一辈子博士后。靠自己的双手,争取在来美三十年后早退休。既不会成为政府的负担,也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回头看,美国机会很多。如果孩子和我们一样务实,他们的日子比我们要好得多。所以,我已经放松心情,不替孩子操心。。。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你那些房子还不是大娃二娃的
3000美金来美,因为一来就有工作,而且住宿不需要自己负担,那点儿薪水除了支付生活开销外,大多数可以存起来,也这样过来了。
这样下去,家长们去当儿子不更加简单了?
当初在国内外企工作然后来美国直接上班挣钱了,否则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就业面非常窄。
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唉,看吧,人生当中运气可能也扮演一定的角色。
底层,有各种照顾;顶层,有各种优惠。唯独中产,过的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滑下去了。
要居安思危,即使过好日子的时候也要想着细水长流。现在的二代不一定要吃苦,但要有快速应变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譬如面对疫情,如何迅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心态,积极地预先做好准备,就不怕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了。
生活哪会一直平平顺顺的呢?总有高潮低谷的时候,重要的是冷静和积极的心态。
病例增多的缘故?
我们一到外国,想的是怎么站住脚,怎么生存,怎么有份好工作。第2代当然也想有份好工作,但有些会注重怎么和他们的兴趣结合,怎么有fun life。还有我们的文化熏陶让我们有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动力,第2代往往不愿意吃苦,也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这么吃苦。
不管一代还是二代,上帝都同等对待。付出不一定得到,但是想得到,没有一定付出是不可能的。
工作半天,剩下半天公司歌舞升平好吃好喝开party
在过去20年,黑人没有语言障碍,如果想学习,多少资源对他们有倾斜,什么课后班,STEM, coding, math club,都盼着能找到黑人,他们去免费。
华二代三代,缺的不是机会,如果有过得不好的,都是因为没有压力,不知道要什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