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说起夸奖和赞美别人,我说没人不喜欢被人夸,老二说我就不喜欢,我说我们天天夸你,看你也挺高兴么。他说不喜欢夸某些方面,比如不喜欢你们夸我数学好,夸奖就是set high expectations,给我很大压力。
我暗暗寻思一下,怕压力呀,那以后更得多夸了,连夸奖的压力都受不了,以后还怎么活。
不过又想起前几天在哪儿看到一个教育理念:不要夸孩子。当时我一愣,啥?不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为啥不要夸孩子呢?因为会干扰孩子追寻passion。这点细想一下倒是有些道理。夸奖是种引导,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对孩子的引导,而这个引导方向很可能不是孩子最擅长最热爱的,从小顺着父母的引导走,孩子有可能会错过passion。
再看老二,现在快上高中了,没passion,不知真心喜欢啥,也不知以后想干啥。要是不引导他,他会不会找到passion呢?我看够呛。啥都随他,他的时间都拿去打游戏和读不入流小说然后写不入流的小说去了。他的小说写了二百多页,跟我说过些情节和人物设计,实在没啥创造力。我没打击过他,也鼓励他接着写,总比打游戏强吧,但打游戏和读写小说过程中他能找到passion吗?算了,还是夸他数学好吧,反正他以后不会端数学这个饭碗。
小米妈声音好听, 英文又好!
我以热情似火,她就不高兴了
她有时候兴致高拿给我看一眼
我就跟她解释,现实世界就是这样的啊,不可能每个人都赞你的,我给她看其他哪怕非常精彩的视频都有人点拇指向下,不要太在意
我小时候我爸爸在部队,我就记得那种感觉。姥姥姥爷再怎么疼缺了爸爸在身边还是有遗憾
他本来正在气头上,然后忘了生气,很惊讶地看着我,估计心中暗想:原来你也在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回中国前,在美国
回国后才一年,在中国
从中国接回来才一年不到,在美国
也有利于增强母子关系,让孩子相信父母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他的朋友,跟他一起探索。
老大虽然和我气场相左,但和我还挺好,经常互相一对眼就忍不住笑了
如果你总是夸奖他的成绩、而不是夸奖他的努力despite how well he's done,自然会造成压力。
昨天晚饭说起夸奖和赞美别人,我说没人不喜欢被人夸,老二说我就不喜欢,我说我们天天夸你,看你也挺高兴么。他说不喜欢夸某些方面,比如不喜欢你们夸我数学好,夸奖就是set high expectations,给我很大压力。
我暗暗寻思一下,怕压力呀,那以后更得多夸了,连夸奖的压力都受不了,以后还怎么活。
不过又想起前几天在哪儿看到一个教育理念:不要夸孩子。当时我一愣,啥?不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为啥不要夸孩子呢?因为会干扰孩子追寻passion。这点细想一下倒是有些道理。夸奖是种引导,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对孩子的引导,而这个引导方向很可能不是孩子最擅长最热爱的,从小顺着父母的引导走,孩子有可能会错过passion。
再看老二,现在快上高中了,没passion,不知真心喜欢啥,也不知以后想干啥。要是不引导他,他会不会找到passion呢?我看够呛。啥都随他,他的时间都拿去打游戏和读不入流小说然后写不入流的小说去了。他的小说写了二百多页,跟我说过些情节和人物设计,实在没啥创造力。我没打击过他,也鼓励他接着写,总比打游戏强吧,但打游戏和读写小说过程中他能找到passion吗?算了,还是夸他数学好吧,反正他以后不会端数学这个饭碗。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小米妈声音好听, 英文又好!
我以热情似火,她就不高兴了
她有时候兴致高拿给我看一眼
我就跟她解释,现实世界就是这样的啊,不可能每个人都赞你的,我给她看其他哪怕非常精彩的视频都有人点拇指向下,不要太在意
我小时候我爸爸在部队,我就记得那种感觉。姥姥姥爷再怎么疼缺了爸爸在身边还是有遗憾
他本来正在气头上,然后忘了生气,很惊讶地看着我,估计心中暗想:原来你也在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回中国前,在美国
回国后才一年,在中国
从中国接回来才一年不到,在美国
也有利于增强母子关系,让孩子相信父母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他的朋友,跟他一起探索。
老大虽然和我气场相左,但和我还挺好,经常互相一对眼就忍不住笑了
如果你总是夸奖他的成绩、而不是夸奖他的努力despite how well he's done,自然会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