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院排名

h
haoren3
楼主 (文学峸)

 由最新的2019年榜单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医学院排名前十的院校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打破了“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中同济”的固化思维。

 

 

(原文)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JV835HL053699Z6.html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上海市卓越医学教育计划专家组组长单位、全国法文医学特藏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创建于1896年)、震旦大学医学院(创建于1911年)、同德医学院(创建于1918年)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截至2017年12月底,学院拥有重庆南路、闵行两个校区,下设23个学院(系),13所附属医院,开办2个八年制专业(授予博士学位)和7个本科专业;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国家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8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9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教职医务员工25348名,专任教师661名,院士31人;有在校生7927名,其中本科及长学制学生2821名,研究生4842名,留学生274名。

  

2、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行审核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委托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医学科学研究组织正式成员单位,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

  学校历经“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复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为探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于2006年9月起开展合作办学,可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并依托清华大学,部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

  据2019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所临床医院、6所学院、1个研究生院;在岗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有各类在校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占82%,普通本科生与成人本科生628人占13%,普通专科生236人占5%;拥有6所直属医院和1所共建医院。

 

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39年,抗战爆发后,学院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抗战胜利,学院迁回上海,于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学院于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并于1997年入选首批211工程。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2012年,新的上海医学院成立,作为复旦大学党政的派出机构,根据学校的授权,在大医口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等方面,行使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2018年12月21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直属院系所9个,附属医院16所(含筹)。设有本科专业9个,高职专业1个。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9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有博士研究生2514人,硕士研究生2 687人,普通本科生3871人,专科生281人。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9个。

 

L
LVHawaii
LOL

上海二医本是个非重点大学,现在排一医前面去了。当初高考一医和二医差三十多分呢。现在应该也差不少分。

L
LVHawaii
LOL
L
LVHawaii
二医附属医院里只有个瑞金拿得出手,华山,中山,华东医院都是一医附属医院。
姜申
曙光?
L
LVHawaii
复旦大学医学院就是以前的一医,交大医学院就是二医
终于不潜水了
上海好像有什么一医二医,一个非常好,另外一个不服气。

我妈当年在农宣队的时候,有俩闺蜜分别是一医二医的,她们有时候为这个闹别扭,我妈夹中间。
后来一个来加拿大做医生,去世很多年了。另外一个是上海一家医院的小儿科专家,我养老大的时候还经常给她打电话。

终于不潜水了
哈哈,我打半天字,应该等一等让上海人说。
L
LVHawaii
和中山,华山沒得比。二医就是

出了个陈竺卫生部长后得好处多。高考考分还是比一医低

k
kitty_cat
一医是全国招生,2医基本上只招本地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原来上交的医学院就是2医。2军大也应该远远排2医前面呢
L
LVHawaii
我们高中班里的中下游生去了二医,有三个我记得

去一医的是我们班上游生,有五个。

h
haoren3
一考定终身?高考好,SAT高,不一定以后就有成就。
t
tigerPriate
但瑞金是二医的
L
LVHawaii
是的,二医就是个非重点大学,本地招生,本地分配。
h
haoren3
北医和协和?哪个好?
L
LVHawaii
这个不否认,但有成就感是个人行为
L
LVHawaii
这个我不了解,上海银只知道一医二医这些分数。
t
tigerPriate
二医并交大后,好像很俏了

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上中国际部毕业,去了二医本博连读. 在上中的时候化学生物拔尖

k
kitty_cat
一医有华山中山,2军大(现在是海军医学院)有长征长海,不过2医因为是上海市自己的学校,资源有倾斜。
h
haoren3
协和高考分数要高于北医! 不代表北医下面的医院不如协和
h
haoren3
办学也是很重要的。
k
kitty_cat
其实以前也俏,只有上海人才能进去读呢。我觉得就好比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区别。
h
haoren3
上海工业大学,以前分数比交大复旦没有差许多,因为保证上海分配。交大复旦全国分配。当初户口最重要。

上海工业大学,以前高考分数比交大复旦没有差许多分,因为保证上海分配。交大复旦全国分配。当初户口最重要。当然现在情况不同了。

k
kitty_cat
差得太多了,上海工大自己老师的孩子,都努力要去交大复旦读书
终于不潜水了
现在可以理解为毛我妈的俩闺蜜会闹别扭了。:)
L
LVHawaii
上海工大,上海科技大学都是上海招上海分配,但我们那时都是想上重点,没太考虑分配的事情

高考前就证填十个志愿,五个重点,五个非重点。

k
kitty_cat
上海人去交大复旦读书,百分之百也留上海,就是他们去北大清华读书,也百分之百回上海,根本不是全国分配
L
LVHawaii
一医书呆子多些,二医头子活。
L
LVHawaii
对,就是华师大和上海师院区别,不过二医在非重点里当时的取分是最高的
k
kitty_cat
二医女生多,有些班级几乎全是女生,还和我们班男生搞过联谊:)))
L
LVHawaii
上海工大取分还没二医,上海科大高。
L
LVHawaii
我同学在二医法语班,也有同学在一医英语班,不是一个档次的。
L
LVHawaii
看高考分比较准
h
haoren3
您是在比英语,还是比法语,还是比颜值?
宝马奔驰
随机选一组当年考上的,再随机选一组当年落榜的,考上的成就肯定大于落榜的,

个例不能说明问题,统计平均就看出差别了。

t
tigerPriate
二医的口腔科好
h
haoren3
北京现在医药界,医院医学,都是北医的天下!
L
LVHawaii
L
LVHawaii
颜值二医完胜一医
宝马奔驰
都比,一个全面超过另一个

h
haoren3
估计这个排名是外贸协会办的。
h
haoren3
还记得那个“清华美女一回头”的名言吗?
L
LVHawaii
一医英语班比正常学生多读一年,二医法语班也是,是临床专业

录取后在学校考的,完全英语或法语教学。那是八十年代的事。

v
violinpiano
香港的沒被排進去?
h
haoren3
上海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绝活",华山的神经科,六院的骨科,中山的心脏科。。。
m
mmmwww
不奇怪。卫生部长陈竺一家都是上海二医教授。当年陈竺卫校毕业到二医他爹手下进修。二医重招研究生,他爹与王振义各招了对方儿子。
t
tigerPriate
哈哈,有同事说她家人在骨科大名鼎鼎的六院,骨头都接歪了
h
haoren3
其实上海什么医学院不重要,分配到什么医院特别重要,医院的名气太大!
h
haoren3
江泽民和小平同志就特别喜欢瑞金医院
t
tigerPriate
瑞金确实不错,上医的那些附属医院也不错

 

一段时间住田林,有病自然先去六院,咳嗽半年都没看好,最后只好跑瑞金,很快就看好了.

花房姑娘
我94年高考,我们学校(上海市重点)有两个协和保送名额,符合要求的学生没人报

后来去了一个。当时上海市民阶层真的不愿去外地读大学。我们前一届进清华的也是成绩不突出,上海所有报送都轮不到他,最后参加高考去了清华。高校子弟去北大清华的还多些,估计上不去交大、复旦的也有报浙大、中科大的。但是形势很快就逆转了,几年后最好的学生(除了直接出国的,还有去香港、新加坡的)就奔北大清华去了。等我在交大任教时,我们系成绩最差的是北京生,最好的是上海生。除了说明北京孩子上北、清的机会还是多,也可能情愿上北京的排名低于交、复的大学都不来上海。

L
LVHawaii
瑞金的地段也好
k
kitty_cat
这个确实是:))),上海师大也是
k
kitty_cat
本科生只招上海人,研究生可以招外地的,都能留在上海的医院,2医用这种方法确实也招到不少人才,研究生水平不比一医差
a
acreek
+1
吃素的狼
总体来说,一医是英美系医科大学,二医是德系医科大学,门派之见,文人相轻,竞争合作而已。总体来说英美系比

德系要强大一些。

P
Progressive
中国医学院的固化思维里东南西北中里怎么都没见有上海的医学院?只听说外地看病都选上海大医院,

没有听说过上海人会选山东大医院看病。看来固化思维也不按排名走咯。嘿嘿

这脑子怎么都转不过弯来,二医是怎么的跑到一医全面去了?还得与时俱进啊。

看来排名的第一考量是不得罪官老爷,中国和美国一样一样的。

 

 

c
czhz
医疗系统内一向来的共识是一医的基础,二医的临床。上面的排名应该是临床医学专业。自从有排名后,二医临床医学专业一直稳居第一。
c
czhz
你作为老上海,应该知道广慈医院(瑞金)在上海的地位不是其它医院(包括华山)能比的,不仅仅是”拿得出手“。
c
czhz
这似乎是非典型上海人的想法。诚然,上海最好的学生报复,交,同,但学医的不一定。
c
czhz
瞎类比。上师没有一个学科接近华师,更别说beat。而二医至少一半beat一医。
c
czhz
但不保证留/回 上海。而上海很看重”保证“。
c
czhz
上工/上科/还有上机 与交/同 的差别 跟一医,二医的差别完全不是一回事。
c
czhz
现在有个新上科,原来的上科并入上工成了新上海大学,但底子不强。
c
czhz
二医的前身是法国教会大学,底子其实强于一医,但一医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医学院,解放后更受重视。
k
kitty_cat
除非是文革前毕业的,毕业分配一直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再后来就是现在的自由择业
有言
哪一年?记得没有那么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