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孩子看世界未來

F
Flyer
楼主 (文学峸)
从这些孩子看世界未來   最近看到两个报道:

     一个是:有一个中国小留学生,花了26万买飞机票回中国,因为中国安全。

    另外一个是:有24个荷兰孩子,自己动手协助大人驾驶帆船渡过大西洋,从加勒比海回到荷兰。

   中国孩子的事,有些清楚,有些搞不清楚。26万的飞机票让人搞不清楚。据传闻说中国航空公司规定要孩子买三张票,实行隔离,否则不卖。至于家长怎么这么有钱,我们就不研究了。

    再看荷兰的孩子吧:

    疫情肆虐,全球斷航,24个荷兰中学生决定乘帆船横渡大西洋回国。一群荷兰少年,乘着一艘100年前的帆船,沿着先辈的航线,历尽艰险,耗时月余,横渡大西洋,回到了家。

    这应该是一个史诗般的故事。

    今年2月,疫情还没有全球爆发,一群来自荷兰多所高中的中学生,飞来加勒比海,参加一个为期6周的帆船学习项目。他们的原计划是,3月从古巴飞回荷兰。但谁也没想到,真的到了回家的日子,居然没有航班了。

    怎么办?一直滞留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彪悍的决定,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驾船横渡大西洋,回到大洋彼岸的家乡。

    荷兰的疫情严重。当时确诊患者约有3.8万人,4500人死亡。但孩子们决定,一定要回到祖国。

    这艘船建造于1920年,名为“威尔德天鹅号”(Wylde Swan),最初是德国制造,用来捕鲱鱼,至今整整一百岁了。2008年到2010年,全船翻新重建,增加了现代化设备,改装成机帆船。它的排水量355吨,配480马力柴油发动机。虽然它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简陋的帆船,更像是一艘游艇,但是这种体量的船,如果遇到大级别的风暴,在大洋里,跟一个火柴盒也没什么两样。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父母都同意了他们的选择!这是一场冒险之旅,但也是一堂最好的人生成长课。

这群最小14岁,最大17岁的孩子,知道要横渡大西洋,有一点不安,但更多是兴奋。接下来,在加勒比海上的圣卢西亚岛,他们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和水等必需品,以及保暖衣物。三四月,加勒比海是温暖的,但北大西洋的海水无比冰冷。

   3月18日,在12名船员和3名教师的照看下,24个荷兰孩子踏上了这场漫长而艰险的回家之旅。

    8000公里的旅途,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们乘坐帆船,离开了圣卢西亚岛,朝荷兰进发。

    在航程中途,他们在大西洋中部的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补充日用必需品。

   海上的生活,简单枯燥,又与世隔绝。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跟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这次航行困难之一是,四十多个男男女女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几乎没有隐私。换衣服、上厕所、洗澡等,都是问题。

    因为是学生,在船上他们依然要学习。除此之外,也有娱乐时光,比如玩游戏,互相打闹。船上每个人都有任务,有的要在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帮忙盯着航海状况,有的需要打扫船上的卫生。

     他们经过百慕大三角区域时,很多人充满了恐惧。这片神秘危险的海域,无数船只在此沉没。

    有些孩子制作了“遗愿清单”。

    漆黑的夜晚,狂暴的风浪,未知的旅途,这些不能不在这些孩子心中激起不安。万一回不了家,要对父母说什么,要给这个世界说什么,他们进行了十几年中最严肃的一次思考。

大海给他们制造危险的同时,也馈赠了很多壮美的体验。

    太阳的东升西落,在陆地上平常的景象,换到大洋上,则让人无比震撼。

    灿烂的星河,皎洁的月光,追逐的海豚,以及少年人的敏感心事,这些,也许都是一辈子仅有一次的体验。

    经过38天的航行,当地时间4月26日,一个周日的早上,“威尔德天鹅号”回到了故乡,荷兰哈灵根港。

    孩子们挂起了自制的“遗愿清单”横幅,上面写着横渡大西洋、在大海中游泳和在百慕大三角中求生。

    船上点燃了信号弹和一枚烟雾弹,橙色的烟雾飘荡在平静的港口上空。

    等候的家长们开着车,带着宠物排着队,在港口等待接走自己的孩子。,

    看了两个国家的孩子返家的报道之后,我思考着一个问题:有国内报道说中国将领导世界?这些当家长的花26万领回去的孩子能够领导那些敢冒生命危险横渡大西洋的孩子吗?

    荷兰的孩子们是唱着这样的歌横渡大西洋的:

我在远航,我在远航,穿越海洋,重回故乡。

我在远航,乘风破浪,向你靠近,获得自由。

我在飞翔,我在飞翔,像那鸟儿,展翅翱翔。

我在飞翔,穿过云朵,向你靠近,获得自由。

是否听到,我的歌唱,夜色茫茫,道路长长。

中国孩子会唱什么样的歌呢。。?

x
xiaoou2000
太危险了呀
x
xiaoou2000
太危险了呀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闲聊一二
想起了当年中日小学生的对比。。。
北美平民2015
说明不了啥。中国的苦孩子你又没看到。
卒在征途
(货柜车里)偷渡过来多少负债的中国人?
寻梦千里
中国孩子会唱“我是一棵绿韭菜,绿韭菜”

“我们爱党爱money”...

哈哈哈,当香港人为自由民主发声时,

海外华人的游学孩子会开着豪华跑车,

拉横幅“N M S L”...

秦兰燕
把一个孤身在异国的孩子会和24个有老师监护的孩子比没有可比性

其实应该是24个孩子“乘”船而不是“驾”船回荷兰。这艘船355顿排水量是艘相当大的船。船上一切设备都更新了。12名船员驾船。三位老师领队,现在卫星导航,计算机天气预报,只要别不小心掉海里,航海除了比飞机慢以为外,其实相当安全。一般帆船设计就是翻了也会浮在水面上。 万一船坏了,海上救援会来 - 很少在新闻里听到航海帆船出事故的.

秦兰燕
可怜的孤身一人的孩子和24个有老师陪同的孩子

其实应该是24个孩子“乘”船而不是“驾”船回荷兰。这艘船355顿排水量是艘相当大的船。船上一切设备都更新了。12名船员驾船。三位老师领队,现在卫星导航,计算机天气预报,只要别不小心掉海里,航海除了比飞机慢以为外,其实相当安全。一般帆船设计就是翻了也会浮在水面上。 万一船坏了,海上救援会来 - 很少在新闻里听到航海帆船出事故的.

寻梦千里
讲个笑话:

大外宣对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说:

别忘了,祖国是你们的母亲.

小粉红对港台同胞大喊:NMSL.

寻梦千里
能出来留学的孩子孤身是实情,可怜却不一定。

人生之路,如何学会独处,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必修课。有时哪怕你身处人群中,也一样会感到孤独。

这种身处国外,还随时寻求父母庇护的,

还有一听国内安全就非得回国避疫的,都成不了什么气候,赶紧回去,好走不送。

 

 

1
12度圆缺
我看到有12个船员和老师,事实其实就是一次大号的郊游,没啥可感叹,要是我,也会选择坐船,好玩啊
终于不潜水了
26万人民币算啥啊?那些荷兰孩子真有钱。:)
成功的孔雀
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怎么实施social distancing?
成功的孔雀
可怜的。大祖国没学可上,只能到千里之外上学
寻梦千里
有梁家河大学啊。象这种肉身出国了,脑子还留在国内的小留

出来实际上是白费钱。

寻梦千里
其实,不在于每种旅行方式的花钱多少,而在于面对病毒和不可知的旅程的勇气

其实这次疫情,就是老老实实呆家里,

做好必要的防护和卫生措施,就P 事没有。

越出门哆嗦越出问题。

就算是旅游,中国孩子也未必肯去。

坐飞机多快啊。

n
newca
荷兰孩子做的事花的钱不会比飞机票少。各种保护措施都有的,跟他们祖先完全不一样。如果中途出事,要花多少社会资源去援救?
n
newca
也许不一定是孩子要回。更多的是在国内的父母担心。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国这边情况非常严重
n
newca
他们是有老师,有专业指导的。不相信老师会让学生做冒险的事
寻梦千里
中国有砖家,有叫兽,中国的老师会让领导先走。。。

你觉得中国家长会相信这些人而让自己孩子去冒险吗?

g
greenoasis
荷兰孩子很棒。中国孩子还是初级阶段。荷兰孩子比不过瑞典孩子。格里塔为了零碳,早就帆船横渡大西洋过了。肯定比26万人民币贵
在家孵小鸡
说话不要轻飘飘。即使有老师在,中国家长愿意让自己孩子去横渡吗?
千里一盏灯
他们这个活动就是去玩船的。
g
greenoasis
这么说话多没劲
g
greenoasis
肯定有呗。荷兰孩子那么多,也肯定有不愿意的。拿苹果比橘子比不出结果了。要我说这文章里两种情况都没错

都合法的话,自己决定后果自负。

n
newca
我不觉得荷兰孩子们的行动是冒险。他们本来就是跟着老师一起去参加帆船活动的,有什么可不相信的?

不要忘了这些孩子是有老师监护的,他们不是自己做决定,自己行动。一切都是由成年人老师认可的。这些老师背后是组织单位。所以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安全保障的航海活动。每个参与的孩子估计都了交不止26万人民币

1
12度圆缺
当然了, 你看

 

https://abc3340.com/news/nation-world/coronavirus-forces-dutch-students-into-long-voyage-home

Now, the students, ages 14-17, are taking the long way home -- crossing the Atlantic Ocean in a 60-meter (200-foot) schooner called the Wylde Swan under the watchful eyes of 12 experienced sailors and three teachers making sure the teenagers do their school work on the way.

"The Wylde Swan has crossed the ocean some 20 times or more, so for us it's a routine operation," Meijer said.

 

聪明老爹
Chinese kids live and study alone far far away from home at youn
有鹿的地方
不要轻视中国的孩子们。曾经的80,90后独生子女被认为是会废掉的一代人,现在情况并非如此。博主个例对比不代表是统计数据结果。
g
greenoasis
一条帆船十二个sailors24个学生还有三个老师?明明是去玩探险。
有言
荷兰孩子值得赞赏!不过和中国一个孩子比较,就有点不知所以了。-:)
娃无完娃
也讲个笑话:佩服“寻梦千里”的执着和毅力,但忧心梦游出行的安全隐患:-)

逻辑逻辑逻辑...

你提倡自由民主,却不尊重每个人自己回家旅程的选择?

你提倡疫情期间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却歌颂<面对病毒和不可知旅程的勇气>?

 

俺认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各异,对事情的应对处理方式不同,这些都可以讨论甚至批评。

但是最好不要对特定族群贴标签,同时切忌双重标准。

成功的孔雀
这个大学没听过,也是#0?
千里一盏灯
不用过度思考

小刘也好,小荷也好,都是想回国,也都在成年人的帮助下被迫采用了在当时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方法,最后也都到达了目的地。

看不出两者对世界未来有什么显著影响。

n
newca
认同。没必要把小荷行为上升到那么高境界,称为壮举
s
summercamp
再加上三個老師一位醫生這那是探險,明明是包船
A
AreUKidding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在危急时刻, 富人的钱能保障他的安全,穷人却只能拿生命冒险。

s
summercamp
26位小荷不過是包了條帆船回國,船運公司能接這筆生意,是有安全保證的。

說是探險的,可以省一省,跟買機票的小中比更是無稽之談,沒必要

N
Numero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这种思维在我们老中里根深蒂固

老中最擅长自我批评

s
summercamp
自恨能手,買飛機票的都是小粉紅,不如買船票的
s
summercamp
能愛美國一點嗎? 美國大學需要這筆學費
我是大海
并且英文说, 这个组织每年横跨大西洋2次。
n
nowdays
这就是问题:这些出国夏令营的,并非苦孩子。
理性发言
“这应该是一个史诗般的故事”————不至于吧
理性发言
“荷兰的疫情严重。当时确诊患者约有3.8万人,4500人死亡。但孩子们决定,一定要回到祖国”————这两者之间一定会有联系吗?
理性发言
“这是一场冒险之旅,但也是一堂最好的人生成长课”————这种险还是少冒为好,这次赌赢了,次数多了,就不好说了
N
N.
“在12名船员和3名教师的照看下,24个荷兰孩子”。。。1:2,比幼儿园的职工学生比例还高!

”2008年到2010年,全船翻新重建,增加了现代化设备,改装成机帆船。它的排水量355吨,配480马力柴油发动机。“

这种船,应该和陆地有很好的通讯的联系的。天气情况是知道的。有危险的风浪是可以回避开的。

我觉得挺安全的。孩子要去,绝对支持啊。

太阳的东升西落,在陆地上平常的景象,换到大洋上,则让人无比震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atongmujack
你小看虎妈狼爸的野心了,现在航海学校已经挤满了国内孩子,估计快成新爬藤套路了

加拿大有一所学校叫class afloat,了解一下。

以前是一所十分小众的学校,就是在航海中学习,据我所知目前申请的大把大把中国孩子。

只要成了套路,虎妈狼爸什么都做得到。以前是高尔夫,网球,击剑,游泳四大运动,现在航海,滑雪,飞行之类的小众慢慢也套路化了。

我以前登山时遇到一个17岁的天津孩子,登7500米级别的山峰。我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也来登山。他告诉我说:登上这座山,就能拿到一级运动员资格,高考可以加分。(他父母觉得短期内其它运动没有可能拿到一级运动员,只能出此险招)

P
Progressive
只要能上藤而且是大藤的话,我估计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愿意。
吃素的狼
呵呵,现在和将来,中国的主人不是苦孩子,是官三代和富三代。基本概念要搞清楚。
吃素的狼
放P,美国大学今年就要关门廖。你TMD爱人民币,立刻滚到天朝去。
土拨鼠拨土
鸡汤类的故事。我还以为是荷兰学生自己造船自己开回荷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