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大学上了,一块石头落了地。回忆起来,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美国初中,就跟大学一样学生有必修课选修课,还可以试课自己决定。从6年级开始,孩子就再也不听我们的,自己选课。选课前,孩子已经跟学哥学姐打听清楚课该怎么选,这不仅要考虑6年级一年,还要考虑整到个初中甚至高中课程安排,还要绕开那些讨厌的中学和高中老师(课讲得不好,还特别刻薄)。整个中学和高中,我也就是当个chauffeur/ ATM,孩子学业完全处于野生状态
真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她这是进了好大学,否则我们不定得怎么后悔呢。感谢上苍给了孩子好运气。
关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童话传说:
配额论:横扫挡路。我根本不信。去年我娃学校一位进哈佛,前年四位进哈佛。如果H有四个配额给娃高中,为什么去年只进一个?如果H只有一个配额,为什么前年进四个?要说T5或8藤联合同步配额,更是滑天下之大稽。AO们已经忙得不行了,有这闲工夫计算配额吗?进不了梦校不能怨别人挡道,只怨自己没有充分发挥。
领导船(leadership):不是自组几个俱乐部自封几个总统就有leadership。如果不是俱乐部主任,仅仅是普通成员,但essay里显示在某个事件中力挽狂澜中流砥柱,领导船问题就解决了。AO阅人无数,这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义工/打工:义工不像想像的那样高大上。如果孩子身怀绝技,别人拿钱都请不去,出来做义工,那是了不起。如果去做义工,还要让用工单位分神照顾,潜在给人添乱,这义工就不如打工了。做义工貌似有爱心,实际上是找不到工作。找工作的怎么就没有爱心,怎么就自私?别误会,我娃打工义工各占一半。义工都是学校组织的,必须参加
打工是一种工作,别说高中生,就是成年人找份工也不容易。打工是要对老板负责任的,义工则没有相对的责权利。大学提这个要求就是让孩子接触社会。打工要求高,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找到工作,连成年人找工都不容易。于是大学就放宽限度,打不到工的,做义工也可以。对大学来说做义工含金量不如打工
国家国际大奖:我娃没有,不敢乱讲
GPA:我娃不是4/5,都有改进空间
标准化考试:我娃不全是满分有上升空间
不要死磕硬指标,完美GPA,完美标准化考试成绩不能确保进藤。有时间多睡觉多玩吧。题刷多了人都木了。
升学顾问(college planner):我们没请
推荐信:学校老师,学校顾问和她大学实验室导师。学校老师,学校顾问管几百上千孩子,写不出好的推荐信。我觉得她的导师推荐信最给力。从我关注高中生上大学以来,这个实验室年年出藤蔓。今年ivy day没到已经一个油盆一个Y。我不觉得是偶然现象。
短文essay:请了3个英语老师写essay时讨论选材。他们开始还给娃范本,被娃:-(娃有时很狂,但是我们管不了)枪毙后,只做了技术性把关。不是文科娃,短文一定要搞好(选材比技术上抛光更重要)
课外活动:网球,青年交响乐团,辩论,讲演,科学大集。都是娱乐性的,没有出彩的地方。对升学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做了很多明摆着无助升学的无用功,我不在乎这些所谓的弯路。孩子很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面试:除了S阴沟里翻了船。其他都是侃侃而谈,游刃有余,30-45分钟面试都变成1-2小时,每个面试者都恨不得招她当自己的学生。
运气:太重要了。看了往年很多各方面更强的孩子没能进T5或8藤。
吹牛:我知道部分孩子有一说十讲演队员自称队长,青年乐团跟首席同谱台自称首席,不一而足。我娃太实诚,不过我不后悔。
申请大学,领导的意思是横扫全部前20名大学。我不同意,领导让我弟来做我的工作。我说如果孩子只顾自己上名校,申请全部前20这是我教育最大的失败。我弟立刻停止做我的工作。
结果孩子申请了四个T5,据说上这些学校我们在贫困线下,交不了多少钱。其他都申请的full ride。
截止期:千万别拖到截止期在投放申请,结果各种原因错过了,这样的悲剧我看得太多了。娃是早早地发生申请
其他失误:不及时看email,重要email进了spam folder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实名点赞
full ride,一个都没成。没有横扫8藤,T5试了4个
很接地气的分析。上次有一网友帮你总结时说培养娃眼里有活。我觉得对我家不是藤苗来说这句最有用。
再次祝又帅家藤苗下面四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哪家肯定中大彩赢得虎娃
Y的LL是他们从RD里挑出来的。如果真有挡道的事,咱绝对不会去干。我们只申请了RD,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不挡任何人。
但是EA Y进了,你们不会再申请油盘。再次恭喜牛娃!
良好的父女/家庭关系,对申请应该有destress的作用吧。
1。N年前,浏览文学城忘了哪个坛子,看见一位网友晒他女儿去同学家参加PARTY , 在泳池边跳水的照片,
一个扎着PIGTAIL 的小女孩,有的网友可能跟孩子爹很熟,直言闺女要控制一下身材,又爹回复说 就这品种!
忽然觉得这个父亲很有气量,有容量。于是记住一个叫又爹又妈的网友
2。后来发现这个又又的闺女还是学琴了,很多学琴记录,又爹感叹说为了学琴没少跟孩子急扯白脸,
觉得这个又爹并不回避家长的焦虑。
3。再后来每次从又爹晒的女儿照片里,都能看到孩子透出的一份纯真和执着,是一个自信有活力的女孩儿。
其实,为子女设计最好的出路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但是做到荣辱不惊非常人能为。
真实应该是最可贵的人格品质。
文章的好坏,第一是说的东西是否有趣有新意啊...
我觉得她的导师推荐信最给力。从我关注高中生上大学以来,这个实验室年年出藤蔓。今年ivy day没到已经一个油盆一个Y。我不觉得是偶然现象。
不過應該不只是推薦信而已
race和gender應該也會有關係
藤校拒信都说,不录取不是因为不够格,而是学校容量有限。所以能上是有运气成分地
我老公越看越喜欢,跟我说,咱家老大岁数差不多呢,能找这么个就好了。我说,你想得太美了,这姑娘老有个性了,她爸爸劝她,将来找伴侣的时候别以比你聪明为标准,这姑娘回答知道的,能找到比她聪明的太难了。
我老公哈哈大笑,这么牛的姑娘。
多从自身找原因,就算是有配额,谁能说服那些强者自动放弃?
就算他们真的自动放弃,怎么能保证这些名额归自己孩子?
说配额又不是说让别人让路,不要那么敏感:)
又爹是所有条件全占了,又有经验又有话语权,这个贴注定会火,会会成为考古帖被反复挖出来。
AO不是傻子
有益的训练。记得debate还拿过大奖。
州音乐大使去欧洲演出,一个chaperone是大学教授。她跟人家套词,人家答应让她试试。同时还有好几个孩子申请,他们都拿到了一篇论文,教授让他们写摘要。娃写得让教授满意,人家就接受她了。领导也给娃找了实验室。娃学校风气是去家长实验室让人瞧不起。
You will eventually know it.
任何家庭内部出现分歧都很正常。类似的情况在俺家也出现过不止一次。
孩子有大学上了,一块石头落了地。回忆起来,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美国初中,就跟大学一样学生有必修课选修课,还可以试课自己决定。从6年级开始,孩子就再也不听我们的,自己选课。选课前,孩子已经跟学哥学姐打听清楚课该怎么选,这不仅要考虑6年级一年,还要考虑整到个初中甚至高中课程安排,还要绕开那些讨厌的中学和高中老师(课讲得不好,还特别刻薄)。整个中学和高中,我也就是当个chauffeur/ ATM,孩子学业完全处于野生状态
真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她这是进了好大学,否则我们不定得怎么后悔呢。感谢上苍给了孩子好运气。
关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童话传说:
配额论:横扫挡路。我根本不信。去年我娃学校一位进哈佛,前年四位进哈佛。如果H有四个配额给娃高中,为什么去年只进一个?如果H只有一个配额,为什么前年进四个?要说T5或8藤联合同步配额,更是滑天下之大稽。AO们已经忙得不行了,有这闲工夫计算配额吗?进不了梦校不能怨别人挡道,只怨自己没有充分发挥。
领导船(leadership):不是自组几个俱乐部自封几个总统就有leadership。如果不是俱乐部主任,仅仅是普通成员,但essay里显示在某个事件中力挽狂澜中流砥柱,领导船问题就解决了。AO阅人无数,这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义工/打工:义工不像想像的那样高大上。如果孩子身怀绝技,别人拿钱都请不去,出来做义工,那是了不起。如果去做义工,还要让用工单位分神照顾,潜在给人添乱,这义工就不如打工了。做义工貌似有爱心,实际上是找不到工作。找工作的怎么就没有爱心,怎么就自私?别误会,我娃打工义工各占一半。义工都是学校组织的,必须参加
打工是一种工作,别说高中生,就是成年人找份工也不容易。打工是要对老板负责任的,义工则没有相对的责权利。大学提这个要求就是让孩子接触社会。打工要求高,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找到工作,连成年人找工都不容易。于是大学就放宽限度,打不到工的,做义工也可以。对大学来说做义工含金量不如打工
国家国际大奖:我娃没有,不敢乱讲
GPA:我娃不是4/5,都有改进空间
标准化考试:我娃不全是满分有上升空间
不要死磕硬指标,完美GPA,完美标准化考试成绩不能确保进藤。有时间多睡觉多玩吧。题刷多了人都木了。
升学顾问(college planner):我们没请
推荐信:学校老师,学校顾问和她大学实验室导师。学校老师,学校顾问管几百上千孩子,写不出好的推荐信。我觉得她的导师推荐信最给力。从我关注高中生上大学以来,这个实验室年年出藤蔓。今年ivy day没到已经一个油盆一个Y。我不觉得是偶然现象。
短文essay:请了3个英语老师写essay时讨论选材。他们开始还给娃范本,被娃:-(娃有时很狂,但是我们管不了)枪毙后,只做了技术性把关。不是文科娃,短文一定要搞好(选材比技术上抛光更重要)
课外活动:网球,青年交响乐团,辩论,讲演,科学大集。都是娱乐性的,没有出彩的地方。对升学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做了很多明摆着无助升学的无用功,我不在乎这些所谓的弯路。孩子很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面试:除了S阴沟里翻了船。其他都是侃侃而谈,游刃有余,30-45分钟面试都变成1-2小时,每个面试者都恨不得招她当自己的学生。
运气:太重要了。看了往年很多各方面更强的孩子没能进T5或8藤。
吹牛:我知道部分孩子有一说十讲演队员自称队长,青年乐团跟首席同谱台自称首席,不一而足。我娃太实诚,不过我不后悔。
申请大学,领导的意思是横扫全部前20名大学。我不同意,领导让我弟来做我的工作。我说如果孩子只顾自己上名校,申请全部前20这是我教育最大的失败。我弟立刻停止做我的工作。
结果孩子申请了四个T5,据说上这些学校我们在贫困线下,交不了多少钱。其他都申请的full ride。
截止期:千万别拖到截止期在投放申请,结果各种原因错过了,这样的悲剧我看得太多了。娃是早早地发生申请
其他失误:不及时看email,重要email进了spam folder
孩子有大学上了,一块石头落了地。回忆起来,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一转眼孩子就要上大学了,回顾一下孩子小时候的样子吧 被耶鲁录取 不满足于垂帘听政,终于跳出来了 事件后续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实名点赞
full ride,一个都没成。没有横扫8藤,T5试了4个
很接地气的分析。上次有一网友帮你总结时说培养娃眼里有活。我觉得对我家不是藤苗来说这句最有用。
再次祝又帅家藤苗下面四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哪家肯定中大彩赢得虎娃
Y的LL是他们从RD里挑出来的。如果真有挡道的事,咱绝对不会去干。我们只申请了RD,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不挡任何人。
但是EA Y进了,你们不会再申请油盘。再次恭喜牛娃!
良好的父女/家庭关系,对申请应该有destress的作用吧。
1。N年前,浏览文学城忘了哪个坛子,看见一位网友晒他女儿去同学家参加PARTY , 在泳池边跳水的照片,
一个扎着PIGTAIL 的小女孩,有的网友可能跟孩子爹很熟,直言闺女要控制一下身材,又爹回复说 就这品种!
忽然觉得这个父亲很有气量,有容量。于是记住一个叫又爹又妈的网友
2。后来发现这个又又的闺女还是学琴了,很多学琴记录,又爹感叹说为了学琴没少跟孩子急扯白脸,
觉得这个又爹并不回避家长的焦虑。
3。再后来每次从又爹晒的女儿照片里,都能看到孩子透出的一份纯真和执着,是一个自信有活力的女孩儿。
其实,为子女设计最好的出路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但是做到荣辱不惊非常人能为。
真实应该是最可贵的人格品质。
文章的好坏,第一是说的东西是否有趣有新意啊...
我觉得她的导师推荐信最给力。从我关注高中生上大学以来,这个实验室年年出藤蔓。今年ivy day没到已经一个油盆一个Y。我不觉得是偶然现象。
不過應該不只是推薦信而已
race和gender應該也會有關係
藤校拒信都说,不录取不是因为不够格,而是学校容量有限。所以能上是有运气成分地
我老公越看越喜欢,跟我说,咱家老大岁数差不多呢,能找这么个就好了。我说,你想得太美了,这姑娘老有个性了,她爸爸劝她,将来找伴侣的时候别以比你聪明为标准,这姑娘回答知道的,能找到比她聪明的太难了。
我老公哈哈大笑,这么牛的姑娘。
多从自身找原因,就算是有配额,谁能说服那些强者自动放弃?
就算他们真的自动放弃,怎么能保证这些名额归自己孩子?
说配额又不是说让别人让路,不要那么敏感:)
又爹是所有条件全占了,又有经验又有话语权,这个贴注定会火,会会成为考古帖被反复挖出来。
AO不是傻子
有益的训练。记得debate还拿过大奖。
州音乐大使去欧洲演出,一个chaperone是大学教授。她跟人家套词,人家答应让她试试。同时还有好几个孩子申请,他们都拿到了一篇论文,教授让他们写摘要。娃写得让教授满意,人家就接受她了。领导也给娃找了实验室。娃学校风气是去家长实验室让人瞧不起。
You will eventually know it.
任何家庭内部出现分歧都很正常。类似的情况在俺家也出现过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