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expect too much from the school. Check your local res
for private schools only for kids with special needs. Also, parents of the special needs children can and should become therapists for their children. You can integrate the therapy into their daily life/activity. It is quite important especially when the children are young. I personally will be very cautious to use Meds to control those symptoms unless kids have other nuer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eizures. Impact of those drugs on a developing young brain is not well known and studied. Just my 2cents.
专门注册这个账号回答:这样的小孩不能拂了他的意愿按照大人的所谓“规章制度”行事。学校这么严格对待,而毫不变通,只会让小孩越来越排斥越来越叛逆。 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会用心去对待。我的建议(从我自身的经历得出的经验教训):如果学校让您的孩子感觉焦虑和排斥,尽量安排宽松平和的环境给他。Home school 不是个坏选择。只有家长足够的耐心,鼓励,和宽慰,才能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忘掉焦虑,把心思花在有用的地方。学校似乎就在逼这个可怜的小孩天天做无用功,还逼他吃药。
time out对那么小的孩子,不得已才用,学校、家里给了他很大压力。多给孩子点爱心,多给他些关心,家长要一个观念:不管这个世界怎么看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我等着你、教你、陪着你慢慢改变。到这种地步了,学校是很反感,刚上一年级,确实是家里教育的问题。但已经成这样了,再从新来过慢慢改变吧,关键是不要再逼小孩了。
朋友问我,我也没有这方面经验,朋友很受煎熬,请问板上有经验的兄弟姊妹提供一下信息!
有没有知道美国有什么好点的special education的地方。我儿子今天开始不能去公立学校了。学校要他走出去out of district placement(其实意思是去theroputic school) 但没有地方可去,因为这样的学校大部分都从三四年级才开始收。
他从去年开始一直不错到今年春季学校都说非常好了,上路了。但是五月份开始严重恶化,学校抱怨是家里做的跟学校不consistent,我们压力很大,就拼命做学校一样的time out,在哈佛医学院theropy做的也就是怎么time out,并且是好端端的情况下跟他发command,不做就timeout。学校严重到整天做,长的时候一个session关半个小时。所以他开始大闹,脑子乱掉,非常反抗。从那开始,就非常叛逆,故意对着干了。学校就把他救护车送去要hospitalize他,要叫他吃药。一点用都没有。结果我们自己就开始调整不那样对他,summer开始就好转,summer school老师说很好。九月份开学两周也说很好。直到上周一开始出问题又升级,老师一直给他做rule training,follow这个follow那个。然后他就开始想办法逃走。然后学校就说run away,unsafe。完了上周在操场玩,他们爬网,有同学叫他上面的同学停下来,那孩子没听到,我儿子就在她下面,他就叫她停,她不听,然后我儿子拉了她脚,她说不停你不是我boss,我儿子就用力往上爬拉了她的脚,那孩子给掉下来了,所以学校就趁机立马说对别人不safe了,我们觉得有问题怕他去了心理阴影更大,就今天开始停了。
完了phychiatrist建议吃Risperidone,等三周药见效了再去换个public school。我们冷静反思了这几年他的情况,觉得他主要是外界刺激。
医生诊断是说他有anxiety,他scare有schoolphobia。加上这个药似乎副作用很大,我就很犹豫还是不想给他吃。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 最新回帖
家里跟学校一样严格,孩子没有有地方去,肯定水漫金山。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我和很多家庭交流,试图推广我的育儿理念,但越来越体会到无奈。
分享一篇以前写的文章和一个养娃系列,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了,还有救。不是说我的文章是灵丹妙药,关键是父母的认真学习心态,能否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如果他们静不下心来,外人也没有办法。毕竟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其实大人过度的管教和限制,才真正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扫盲-多动症孩子的培养
养娃(11) -“父母自修”
父母总想要fix孩子,殊不知自己才是应该被fixed。父母变了,孩子的生活环境也变了,孩子才会真正改变。除非智障,谁都知道天冷了加衣服,并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孩子没有变,那是因为父母没有改变。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扫盲-多动症孩子的培养
我给你留了私信,能看看吗?
🛋️ 沙发板凳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公校就是为了中间的大部分小孩服务的,所以对比较不普通的小孩经常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私校经常会有某种特殊的理念,所以要特别留心去寻找合适的。
当然,家校也是一种选择。小学是家校的最佳时间。
祝福!加油!风雨过后的彩虹更美丽
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在国内,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的。说聪明吧,他很聪明的,看起来似乎也没问题,但做事不靠谱。比如把垃圾往邻居家扔,在我家门口使劲挖洞,也不怕人,在楼上走廊上拉尿。我们当时只是觉得他调皮。但是后来他在学校差点把同学的眼睛弄瞎,好像用铁钎子。后来学校就不让他上学了,应该是儿童精神病。再后来他们家去了别的城市,没见到了。
他就是淘气了点。老师希望孩子都乖乖听话,所以很是嫌弃他。
你们这个孩子才6岁,学校这样搞法,还是别去了。换到私立?班小,老师耐心更好些。少受刺激,也许能好转。吃药一定要谨慎,都有副作用。
也要看机缘,我劝这为妈妈找当地这类孩子的社团咨询,这里很少人真正懂这些。
孩子需要安全感
也算是损人不利己, 何必呢?
农村大城市的例子,一个送到中间只隔了一个州的州,另外一个送到中间隔了五六个州的州。你说的是校方愿意费事管的,正常教学也教的。。。我说的是老师比学生多的地方。。。
要留神,devil is always in the detail.
所以说,homeschool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认识一家有个唐式儿童,看着是低智的脸,居然也进农工大学了。 所以父母努力都是可能的。
俺脚着不是你以为的只是不懂规矩,你看看上下文,早就在看医生了,所以,多一年未必就能解决问题。
公校的Special Education见仁见智吧,俺见过对症下药效果很好的,但大部分,怎么说呢,一句话,有钱的话,还是另找出路吧。
所以,homeschool大概真的是大部分人的最佳方案。俺见过很多初高中后以各种形式回归主流学校的,好像效果不错。
公立学校虽然有Special Ed但质量真的不行。我女儿学校special ed的班跟普通班一起去郊游,我看那些老师从外貌到言行都很粗鲁,没看到一个有爱心耐心的,反倒是普通班的老师都很nice。
for private schools only for kids with special needs. Also, parents of the special needs children can and should become therapists for their children. You can integrate the therapy into their daily life/activity. It is quite important especially when the children are young. I personally will be very cautious to use Meds to control those symptoms unless kids have other nuer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eizures. Impact of those drugs on a developing young brain is not well known and studied. Just my 2cents.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A.AsianASDSupportGroup/about/
Your boy is too young.
老中都可以教! 我建议你在即HOME SCHOOL.,或者换好的私校!对不起我说话直,我觉得你家孩子现在是重中之重。如果是我,不上班都得想办法把这是搞好!你要想办法疏解孩子。而不是给他增加更多压力!你指望学区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搬家去一个对你儿子这样的孩子有特殊教育的区!
整,然后帶出去旅游几次,讓他開心的玩,忘記一切,旅游時多給他說話順便講些道理,下次囘學校前搬傢換學校。
写一下自己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孩子在preschool就开始特殊训练,当时不是很放心,就和娃爹一起轮流到娃班上volunteer,有个女孩,不吵不闹,就是follow rule 上面有点欠缺,比如让小朋友坐下,她一个人还站着,老师就直接让她time-out,最后就成了习惯,一个上午,小女孩几乎80%的时间在time-out,有时候会嘤嘤地抽泣,感觉这个女孩可能从这儿就被毁了,还有的孩子直接让上special program,然后家长不同意,在我眼里这些孩子都是正常孩子,只是不fit in 这种传统的模式。所以不要太相信学校,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involve。每个孩子不同,一旦老师给你孩子贴上了特殊标签,这个孩子真的很难正常发展,即使在正常的环境下。我家孩子焦虑,不上学,在principal的办公司大闹,学校说无法handle,要求去医院evaulate,医院要求给药,我直接拒绝了,因为男童在这个年龄确证任何精神疾病都过早,极端的例子除外。学校的counselor是个亚裔,她也是比较反对药物过度治疗的,所以就是给他安排了最好的朋友和一个最nice的亚裔老师,两年都是给他找的最好的老师朋友一直不变,学校的老师都知道我孩子,我们也是尽量volunteer和donation,也做好最差的打算,接回家home school。现在孩子九岁了, 虽然还是有焦虑,一焦虑就放弃就发脾气,但是只是在家里,而且慢慢在提高。在外面大家看到的都是sweet, smart的小男孩,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还有女孩子直接写信要当他的first love,现在还开始在篮球和冰球上找到个人的自信, 总之在外人眼里完全是一个正常娃。今年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转学,结果发现孩子适应的非常好,一个typical的九岁小男孩,一切正常。我想如果当时我们没有这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counselor,也如此幸运遇到了一个ABC老师,我儿子的路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吃药的路是一条最捷径的路,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当然我们的代价也是很大的,我是直接在家里待了五年,现在完全确定孩子一切都好了,才决定出去找工作。
娃娃才6岁。能叛逆到啥个程度?双方家庭有没有遗传史?到了这一步,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应该一方全程陪孩子几个月,带孩子出去转转,旅游或是运动。好好培养亲子关系,多搞搞play date。
学校得照顾所有的孩子,所以让你孩子time out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
孩子在家就没这问题了,让孩子在家好好放松,长大一点再去学校好了。
转私立吧
the priority is the kid's health,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学校只能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不要抱有太多的希望,因为毕竟和专业人士比起来,学校不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关于是否需要使用药物,个人觉得不要一听到药物就立马警惕,并持否定态度。精神类的疾病和一般身体有不舒服一样有的时候靠自己调整是不行的,需要外力帮助。在某些情况是,药物的使用是必须的,有些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者换药来减轻或避免。如果孩子还只有六岁,不必要一定按照正常孩子进程进入公立教育,可能在进入学校之前,需要更频繁和规范的医学干预/咨询/行为治疗。另外,家长可以考虑开始考察更有针对性的私立学校了。
专门注册这个账号回答:这样的小孩不能拂了他的意愿按照大人的所谓“规章制度”行事。学校这么严格对待,而毫不变通,只会让小孩越来越排斥越来越叛逆。
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会用心去对待。我的建议(从我自身的经历得出的经验教训):如果学校让您的孩子感觉焦虑和排斥,尽量安排宽松平和的环境给他。Home school 不是个坏选择。只有家长足够的耐心,鼓励,和宽慰,才能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忘掉焦虑,把心思花在有用的地方。学校似乎就在逼这个可怜的小孩天天做无用功,还逼他吃药。
不要给孩子服精神类的西药!这会害了他!如果孩子有莫名其妙的情绪问题,家长请关心一下有没有可能食物过敏。我说的过敏,不光是常见的奶·面粉·花生·海鲜类的食物,而是所有不同食物成分。
home school 最好。
或者大家说的homeschooling什么的。在他觉得舒服放松的前提下,慢慢的持续的帮他改进。不能一下子给他太大压力。
我认为 你娃没病……是学校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 毁你娃 千万别糊涂了
娃在学校被这样折腾久了,心情自然不好,调理一下 迅速恢复正常
要教育孩子, 要尊重他人意见,别人才不能找麻烦 不能太坚持已见,否则自己付出代价太大 你实话和儿子说 其中原因 他会理解大人的世界
2个妈妈 带着 各自的儿子 去 动物园。我朋友的孩子 小点,5岁。另一个6岁。
大孩子 传授经验:“你妈再不听你的,就你往 地铁里(轧道边)冲。你一往那跑,你妈就害怕了,就什么都答应你了。。。”
朋友的孩子 我认识,聪明,好动,任性。
朋友也意识到 必须矫正,下了不少功夫。
现在那孩子 9岁了,棒棒的。
-------
我儿子 1,2岁时,就很注意 培养:微笑,分享,服从。会特意 表扬他这些方面。
我家孩子喜欢的 教会夏令营:https://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2008&basecode=941607
楼主 可以从中挑几样:
我自己有个特殊的孩子,小学和初中一直在公立学校上的。有些课在小班(慢班),有些课在普通班。因为他的condition,加上焦虑和紧张,在学校那么多年都不开口说话。成绩一般,数学还好,其它勉强(需要阅读理解的东西譬如历史在C的水平)。
他本来就因为种种食物过敏而身体很瘦弱,一年前他又不幸生了一场大病(拖延了大半年,瘦得皮包骨头),导致刚要开始上的高中课程没法跟上,而学校又不肯通融,说不管学生误了多长时间的课,毕业的日子就是入校后的第四年。
迫不得已最后只能从公立学校退出来,打算在家自己教,同时注册了网上高中的课程。现在四个多月的home school下来,我非常后悔以前一直把孩子交给了公立学校,而不是自己在家教。在家这个平和的环境里,儿子从以前的焦虑紧张不“爱”学习,180度转变成了一个十分自觉用功的小书迷。以前得C的科目,成了他的最爱,目前所有科目成绩保持在A。这几个月他性格上的改变,智力和情商成长的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以前还担心他的极度被动一旦在家我们白天没法督促他的情况下会使homeschool 很难,但几个月下来,他成了一个自学意愿和自学能力很强的孩子(现在变成了我得经常去书房把他从书本拉开)。
所以看来他以前的不“爱”学习是因为外在环境造成了太多的干扰而使得他无法安静下来。
特殊的小孩不能打压他的自尊和情绪,而是应该不断鼓励给他建立自信。我们从来不给孩子定死板的规矩,因为发现他会排斥(反而引起他闹情绪),而是给他从各个角度讲道理。道理讲通,他明白接受,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规矩。
还有,群里有人在直接推荐中医方子。建议家长不要乱尝试。我自学中医,中医需要勤奋学习好几年才能摸得到门路,盲目乱试药方多会造成更大伤害。不过,这不等于我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找好中医调理或自己花心思去学。
非要绕你这个湾儿在这里取经。
可以看的出来出来,这个孩子有些心里疾病。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是做孩子生意的。他们deal过的孩子,远远比这里所有的父母都多,都有经验。你在这里不断抱怨学校,完全没有考虑到你自己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去对待和帮助这个特殊的孩子。这里有明白人:你做父母的不愿意做出牺牲,自己照顾孩子,不论送到任何学校都没有用。
time out对那么小的孩子,不得已才用,学校、家里给了他很大压力。多给孩子点爱心,多给他些关心,家长要一个观念:不管这个世界怎么看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我等着你、教你、陪着你慢慢改变。到这种地步了,学校是很反感,刚上一年级,确实是家里教育的问题。但已经成这样了,再从新来过慢慢改变吧,关键是不要再逼小孩了。
我见过这样的例子,是因为孩子一开始不会英文。有两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家长跟学校沟通不好,也被劝退了,但过了语言的这个阶段,去了另一个学校一点问题也没有。另一个家长一开始也很着急,也和学校一样time out什么的,后来发现根本没用,就顺其自然慢慢地随着孩子改,也多和老师沟通,半年多就没问题了。
老师和学校在这方面其实也不是专家,只有家长自己多努力。要不然孩子很容易被学校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但归结到底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少责骂孩子,多陪着玩,多让孩子开心,多鼓励,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
正要推荐李玫瑾老师,发现已经有人建议了。不要吃药,这是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下策。更不要提告学校,这不是学校的问题。好的学校和老师就是被一群自以为是的家长给这麽搞残的。这麽大的孩子有这些问题,是带他长大的人出了问题。相似的症状可能症结不同,家长最好仔细回想孩子成长的过程,看一看李老师的录像,也许会找到原因所在。孩子和孩子不同,但这个孩子肯定没病,他需要的是正确的关注。带孩子长大是父母一辈子的课程,也是父母继续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