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的经书》,祝贺多老实荣升版主

陶陶三
楼主 (文学峸)

 

佛祖传教,走了两条路,一条是说,他说的每一句话,经过阿难“如是我闻”的复述,都成了佛经;一条是拈花一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心相印,传给了大迦叶。

两千多年下来,这两条路都在走。写成文字的经律论,已经浩如烟海,分出了众多门派。心心相印,也通过师徒薪火相传,智光不灭,传递至今。

在中国,念佛的净土宗,和心传的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他们彼此之间,说得有时也不一样。到底这个经传和心传,是怎么回事儿?

经是否等于心?

是否我只通过读经,就可以悟道。或者我完全不读经,只靠心,就可以悟道?

这里我写个女儿国的故事,简单打个比方。当然,任何比喻,都是有天然缺陷的。耳听为虚,心听为实。你若与我心心相印,自然会以心听,去往我想表达的那个方向去听。

话说开天辟地以来,女儿国与世隔绝,除了第一代女王,见过男人和男人上过床以外,百世以来,女儿国的国王和臣民们,都没见过男人,更不用说和男人有性爱经历了。

但是大家好奇啊。


女王慈悲,就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了一本《与男人做爱经》,描述了男人的样子,和男人的做爱经历和整个感受体验。

千百年来,这一经书,在女儿国一直奉为经典。成年的女人们,阅读这一经典,可以领悟做爱的感觉。她们中最聪明的女子,甚至可以将这一感受解释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让听者如痴如醉,好像她真得做过一样。

人们都通过经书,认为自己领悟了真理。

直到一天,女儿国有一个尚未读过经典的少女,偶然在外面遇到了一个男人。

此处故事省略一百字。

总之,她做了,有了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性体验。她亲眼见到了男人,也经历了整个过程,体验到所有的欢愉。

回到女儿国,一夜之间,她发现,其她所有人都说得不准确,就是国中那最聪明的女子“讲经”,也说得不对。但是要她自己说,她也说不出来,但她就是明白无误、十分准确地知道,男人是什么样的,和男人做爱是怎么样的,和男人做爱是什么感觉。

这是什么?

这就是顿悟。

这就是真正的领悟。她甚至没看过经典,和卢惠能似的。

而文字描述,始终有限。即便第一代女王是真知,但用文字描述就会有限,再经历过历代,这么多解读,就更容易远离真相。

因为不同的解读,还发展出多个门派,各执一词。

这个女子,虽然不能完全描述真实的性爱经历感受,但是她能十分自信地,告诉大家,你这个说法不对,你那个说法不对。这样,通过经书的领悟,也更加接近真相。

久而久之,大家都相信了这个女子。她做了新一代女王。通读《与男人做爱经》后,与自己的真实经历体验印证,又写了一部《与男人做爱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补充。

所以,悟道,离不开文字,也不能依赖于文字。可以利用文字,给我们以启发,但不能沉迷、偏执于文字。文字不仅可能描述的是失真的东西,即便描述的是真实,也是受到文字的局限的。

不信,你现在就给大家用文字描述一下男根是什么样的?你描述一万句,抵得过看那么一眼么?假如这些文字描述,再给一个从没见看过的女子阅读,她脑里形成的画面,与真相会有多远?

所以,文字无法替代用心诚挚地去悟,无法替代真实的体验。

一定要用心去参,一定要去行动和体验。反过来,只是靠心去参,只是去行动,也是不够的。因为可能像众生一样,浑浑噩噩,烦烦恼恼,痛痛苦苦,经过了几十年,都过了大半辈子了,甚至垂垂老矣,偶然一天才可能开悟。

经文,就像一个老师,可以给自己一点提点,一些启发。和自己的经历、体悟,这么相互一印证,就可能更快可以豁然开朗了,也许三十岁就悟了。剩下的人生,你可以从容应对,安然自足,平静快乐。

心、经同用,不偏执为上。卢惠能只听得《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差不多悟道了。当然,他也是因为无意中听到这么一句经文,否则他即使悟道了,他甚至连他已经悟道这件事,他都一直不知道。

 

 

 

尘凡无忧
沙发
尘凡无忧
替多瑙占着
浮云驰
这个比喻好绝!只是经历了知道了,可再回想的时候又很真相是否有偏差了呢?
尘凡无忧
呃。。你写的是这个啊。。。。LOL
陶陶三
浮云想想看,经历是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肯定有偏差,说出来偏差就更大。此时此刻为心受,好比初见大海热泪盈眶。
西
西东人8
美!
尘凡无忧
我好奇你写了多少文章啊,需要的时候都能应景地找出一篇来。。。
陶陶三
汗~~领悟类文章,我不好意思发啊。今天应个景。
十三大叔
这个很多新内容
陶陶三
Sex sells. :-)
陶陶三
谢西东君!
浮云驰
就是说只有此时此刻有?
尘凡无忧
噗。。。实在太应景了。:)
陶陶三
不是。若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比如浮云你很喜欢尘凡、多老实,不知道真实的样子,有一天终于见了。不见时依然如见。

此前一直未见。其未见就是真的未见。

A
Anthropologi
哇,我捂脸看完了,。。。说得是实践出真知这回事儿么?
陶陶三
哈哈安妹好会,其实我也不知道,还想有人教呢。
糯米粥
说到回忆的偏差,当代心理学认为至少有2个。一个是duration neglect. 一个是peak end rule

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这本书里面有一章讲了不少

陶陶三
看着挺妙,回忆的偏差,糯米写一篇?
雪晶
这篇好~~~我们的师父教导我们都是口授心传,不立文字~~~不立文字,确实是有它的用意~~~
陶陶三
你们也这样啊。雪哥,更要心受。有些诗,我不会写的,因为写不如不写,这就是心受。
糯米粥
回头我找出我当时写的读书笔记。
陶陶三
棒棒哒~~~
雪晶
是的,口授了之后,用心受,去体会,才能悟出道~~~
糯米粥
国画山水里面的南宗北宗,就也是受佛教的南宗北宗影响的。国画南宗里面讲究的是“意在笔先”,

对应着禅宗南宗里面的“顿悟”。

国画北宗讲究的是修技,至少得有个“形似”,对应着北宗的“渐悟”。

然后你文里说的“佛教传教”之路,则对应着丝绸之路,也是壁画之路。

我这2年在上一个周末的国画课,所以正好知道这些

 

陶陶三
好分享,很有趣。禅宗的确影响了艺术。也许万事万物可以回到一,但万事万物既有,则一偏不能概全吧。
d
donau
夸你吧

不合适。不是别的不合适啊,怕你骄傲——那多不好啊。

不夸吧又怕你进步太快。

嗯,人生难题很多啊,因为你,又多一道。

雪晶
见时不如不见,咋办?
陶陶三
你的欺负,让人愉悦。雪哥都因此多了一道彩虹。

感觉一定是很坚挺,才会这么有底气。

雪晶
对了,美版在找你了~~~
陶陶三
那还是没见。真正的见,是见不见。
疏影笑寒
陶陶的美文就是三个字 超级棒
陶陶三
女儿国不能久待,否则会一寸一寸化作春泥。接下来,可能要和雪哥做梅雨潭的活动了。
陶陶三
谢谢疏影,文字不敢写太美,会难为情,所以一般都拉家常,心里舒适一些。
d
donau
我真是冤枉

我每次都特毕恭毕敬,认认真真。

d
donau
那你勉为其难难为情一个让我们见识一下呗

我们都不怕难为情。我不怕啊,我不代表别人说,个人自己表态,我反正表完了。

陶陶三
那更难为情了。面对这么欺负人的多老实,我只好坦白,写不出来。一个人感觉太悲催了,他/她只会哭,不想描写怎么个悲催法,哭得有多狼狈
陶陶三
就是太恭敬了,总是感觉不合心意。

你得把自己变傻,感觉萝卜都是美味。

d
donau
呸!
浮云驰
那见了不会忘吗?忘了再回忆不会妄想吗?
望沙
文章见功力修行
陶陶三
谢望沙,你的名字很文学。
陶陶三
此即为修。若一灯可照千年暗室,但灯不灭。
陶陶三
这么漂亮的妹妹,怎么还吐口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