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Marina小学五年级了,她有3个白人朋友。当时所在的公立小学,有10%的非裔,90%的白人。亚裔只有3,4个学生。在Marina的朋友圈中,女儿是个小啰箩,但朋友们都还带着她玩。这在deep south 还是幸运的了。
美国文化分为几大块:1)西海岸,例如加州,那里亚裔比例非常高;2)东部,例如纽约市,那里是各种肤色的人;3)deep south,例如阿拉巴马,这里保守,自大;4)中西部,例如爱荷华,白人比例非常高;5)北方,那里的人还行;6)其他地区,以后有空再聊。
2009年8月中旬,女儿升初中了(6-8年级),我陪Marina去学校报名。她小学90%的同学都升入了这所middle school。大家都在排队,等报名。女儿的老朋友们都似乎不认识Marina 了,当着没看见。孩子们大了,种族的意识强了。
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想女儿心里应该很难受。她在这个中学,度过了3年,受了不少委屈。我这个当爹的,有时也去学校沟通,但效果不大。
世上总有好人,6年级的语文老师,Morehead夫人,在6年级结束时,力推Marina,在本年级500多名学生中,唯一获得了国家总统奖。7年级的教导主任 Henry夫人,支持我在学校里,组建了学校Mathcounts队,并由我担任教练。
但大多数老师对Marina不怎么样,大多同学把她当空气。该公立初中,20%非裔,70%白人,10%其它。有3个8年级的黑人壮女孩,见到亚裔6年级的小男孩就打。女儿看到,很恐惧。Marina 8年级的时候,日子有些艰难了。
女儿是校田竟队的,每次参加地区的 200米和400米比赛,她几乎都是最后一名,给学校现眼了。但咱总是参加。女儿想进 校网球队,每次都不能如愿。2012年,初中毕业后,我把她送到私立高中了。
女儿是个很开朗的人,很外向。但种族岐视对她的伤害可能是很大的。但事实上不大。
大概2007年,女儿喜欢上了 K-Pop(Korean popular music,韩国流行乐队),她经常给我谈K-Pop,但我不太感兴趣。女儿后来告诉我,K-Pop给了她作为一个黄人的自信。
直到2012 PSY(鸟叔)的江南STYLE,震撼了我,我才明白 Marina为什么说K-Pop给了她自信,勇气与信心。江南STYLE可以在下面链接中看到:
在海外YOUTUBE上看:
在B站上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y1n77X/。
Marina在Y大学 读书时,总是说:她要和同学们去纽约,听一场K-Pop演唱会,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她又说:2020年大学毕业的那年夏天,她要去韩国旅游,看一看当年给她人生力量的K-Pop发源地。最好能在韩国,听一场K-Pop演唱会。由于役情,希望又落空了。
女儿说:她所在的 J 医学院的120名本届学生中,51%的人 是亚裔。2021年 的东部,与2009年的deep south已是天壤之别了。。。
并把人生的记录,发在这里,以示支持。但没时间与朋友们互动了。无忧是个正直,良善的人。
我是想给自己与家人,积阴德。
Deep south是黑白的天下。亚裔太弱了。
我们住东海岸,大娃是男孩,朋友几乎都是小中小印,唯一的白娃好友是因为邻居加小学几年同学。上中学的时候我和其他几位家长组织了一个机器人俱乐部,目的就是让他多交些朋友,中印娃各一半,已经坚持了五年,算是培养个归属感吧。为我家妹妹找朋友也是伤脑筋,我要硬着头皮去和白妈妈和印度妈妈尬聊,创造一些playdate的机会,但是时间一长,以前的朋友圈也都散了。我们这边的好处是亚裔比例相对高一些,文化排斥感被淡化了。
我本来已退隐,但看到无忧当领导,特来捧场。帖子不发子坛了。如您愿意,到子坛喊一嗓子,让他们过来看。
在这里我会发几篇新帖。但写完了,就没得发了。
所以我支持。
早在20年前在国内就流行起来了。现在都已经第5代了。
我女儿成绩也很好,但从不觉得需要依托其他肤色的朋友的看得起和玩一起。她的朋友很多,因为成绩好所以自信,从不听kpop,因为她从小就看透这些所谓的追星本质。
你女儿考上医学院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要误导其他人。在你推荐kpop功效前,现自己去了解一下比较客观。
没有人说的话是十全十美的,即使考上医学院的。
这里的价值观与西海岸 是不同的。
K pop使她觉得黄人,也很牛的。
交叉混合使用, 把人看糊涂了。
心情是无奈的。我在大学里教书育人,我怎么会自卑。
我在中国就这样,出来也没变,从来就没觉得白人比我优越,也从来不觉得黑人都是低等。大家都各有各的优缺点,成绩说话。智商和情商说话。善良的人才是值得看的起的。
你是美国人,我也不算中国人。只是美国其他人族人是不是认可我们华人?这是客观事实。韩国人也不会说他们喜欢的是美国华人。他们喜欢的是美国非华的人---这就是亚洲人集体崇美扬外的事实。
不是不尊重你,而是你没有尊重你自己
我只是分享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
世界很大,但你的选择是去那里。你的选择是认可,是承受那样的客观事实。
pop有好有坏,Kpop too.
误导家长自信的原因就是你这篇文章的错。很多追星的人是迷失自信的人。他们的家长要做的事是适当地控制孩子的度和人生方向---而非看了你的推荐后不闻不问,甚至赞成畸形的自信来源,苟且塑料友谊。
只有过几百年以后, 种族的差异模糊了, 种族问题才会消亡。
但美国(包括西方所有国家)现在的社会是鼓励强调种族差异, 而不是鼓励种族融合与同化,其实导致了隐形的种族隔离, 使得种族问题更严重, 更不可能再短时间内解决。
我知道你忙,不好意思提请求,你是版主的话我就好意思请你给每个帖子贡献一个跟帖了,有时间的话就多说几个字,没时间就一个赞字就好。。。达到十几个跟帖,文章就会上论坛首页。我想好文章应当冲出本坛,上到论坛首页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你要秀自己孩子,另开一贴,可以特别注明“我女儿就是内心强大,从不自卑,因为她妈我内心强大,不需要Kpop, Jpop,Upop。。。就是天生强大“
现在全球的年轻人都流行K- POP. 我们华裔也喜欢。帮亚裔赢得了文化自信和尊敬。
不论是小孩,还是成人。不论是医生还是别的职业,人都需要朋友不是?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扎根更深一些,开的花更大一点。
不过我是一点也不羡慕。
因为不希望我的孩子做医生,或者去上贵族大学。
根本不是那一路的人。去和富二代竞争,压力太大。
人家耶鲁哈佛女孩都是一身名牌,贵气十足,我们学不来。
跟太多贴,太累了。我请大伙们讨论。
我能帮你挡就帮你挡一下,但是最重要你要自己会忽略些不礼貌的言辞,不要影响心情,拿出你昨天四处放消息的那种厚脸皮。。。:)
而痛苦的内容,没经历过的人,都难以想象。
西东兄的分享非常好!真实细致,为你点赞!另外,想提醒你这个网上有很多人会故意阴阳怪气、抬杠到底,甚至恶语伤人。这些人可能是像1450那样拿钱做事的。他们的负面言语请你不要往心里去,也不用向他们致歉。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能有几个网上的好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就很开心咯。
2008年,Marina小学五年级了,她有3个白人朋友。当时所在的公立小学,有10%的非裔,90%的白人。亚裔只有3,4个学生。在Marina的朋友圈中,女儿是个小啰箩,但朋友们都还带着她玩。这在deep south 还是幸运的了。
美国文化分为几大块:1)西海岸,例如加州,那里亚裔比例非常高;2)东部,例如纽约市,那里是各种肤色的人;3)deep south,例如阿拉巴马,这里保守,自大;4)中西部,例如爱荷华,白人比例非常高;5)北方,那里的人还行;6)其他地区,以后有空再聊。
2009年8月中旬,女儿升初中了(6-8年级),我陪Marina去学校报名。她小学90%的同学都升入了这所middle school。大家都在排队,等报名。女儿的老朋友们都似乎不认识Marina 了,当着没看见。孩子们大了,种族的意识强了。
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想女儿心里应该很难受。她在这个中学,度过了3年,受了不少委屈。我这个当爹的,有时也去学校沟通,但效果不大。
世上总有好人,6年级的语文老师,Morehead夫人,在6年级结束时,力推Marina,在本年级500多名学生中,唯一获得了国家总统奖。7年级的教导主任 Henry夫人,支持我在学校里,组建了学校Mathcounts队,并由我担任教练。
但大多数老师对Marina不怎么样,大多同学把她当空气。该公立初中,20%非裔,70%白人,10%其它。有3个8年级的黑人壮女孩,见到亚裔6年级的小男孩就打。女儿看到,很恐惧。Marina 8年级的时候,日子有些艰难了。
女儿是校田竟队的,每次参加地区的 200米和400米比赛,她几乎都是最后一名,给学校现眼了。但咱总是参加。女儿想进 校网球队,每次都不能如愿。2012年,初中毕业后,我把她送到私立高中了。
女儿是个很开朗的人,很外向。但种族岐视对她的伤害可能是很大的。但事实上不大。
大概2007年,女儿喜欢上了 K-Pop(Korean popular music,韩国流行乐队),她经常给我谈K-Pop,但我不太感兴趣。女儿后来告诉我,K-Pop给了她作为一个黄人的自信。
直到2012 PSY(鸟叔)的江南STYLE,震撼了我,我才明白 Marina为什么说K-Pop给了她自信,勇气与信心。江南STYLE可以在下面链接中看到:
在海外YOUTUBE上看:
在B站上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y1n77X/。
Marina在Y大学 读书时,总是说:她要和同学们去纽约,听一场K-Pop演唱会,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她又说:2020年大学毕业的那年夏天,她要去韩国旅游,看一看当年给她人生力量的K-Pop发源地。最好能在韩国,听一场K-Pop演唱会。由于役情,希望又落空了。
女儿说:她所在的 J 医学院的120名本届学生中,51%的人 是亚裔。2021年 的东部,与2009年的deep south已是天壤之别了。。。
并把人生的记录,发在这里,以示支持。但没时间与朋友们互动了。无忧是个正直,良善的人。
我是想给自己与家人,积阴德。
Deep south是黑白的天下。亚裔太弱了。
我们住东海岸,大娃是男孩,朋友几乎都是小中小印,唯一的白娃好友是因为邻居加小学几年同学。上中学的时候我和其他几位家长组织了一个机器人俱乐部,目的就是让他多交些朋友,中印娃各一半,已经坚持了五年,算是培养个归属感吧。为我家妹妹找朋友也是伤脑筋,我要硬着头皮去和白妈妈和印度妈妈尬聊,创造一些playdate的机会,但是时间一长,以前的朋友圈也都散了。我们这边的好处是亚裔比例相对高一些,文化排斥感被淡化了。
我本来已退隐,但看到无忧当领导,特来捧场。帖子不发子坛了。如您愿意,到子坛喊一嗓子,让他们过来看。
在这里我会发几篇新帖。但写完了,就没得发了。
所以我支持。
早在20年前在国内就流行起来了。现在都已经第5代了。
我女儿成绩也很好,但从不觉得需要依托其他肤色的朋友的看得起和玩一起。她的朋友很多,因为成绩好所以自信,从不听kpop,因为她从小就看透这些所谓的追星本质。
你女儿考上医学院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要误导其他人。在你推荐kpop功效前,现自己去了解一下比较客观。
没有人说的话是十全十美的,即使考上医学院的。
我女儿成绩也很好,但从不觉得需要依托其他肤色的朋友的看得起和玩一起。她的朋友很多,因为成绩好所以自信,从不听kpop,因为她从小就看透这些所谓的追星本质。
你女儿考上医学院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要误导其他人。在你推荐kpop功效前,现自己去了解一下比较客观。
没有人说的话是十全十美的,即使考上医学院的。
这里的价值观与西海岸 是不同的。
K pop使她觉得黄人,也很牛的。
交叉混合使用, 把人看糊涂了。
心情是无奈的。我在大学里教书育人,我怎么会自卑。
我在中国就这样,出来也没变,从来就没觉得白人比我优越,也从来不觉得黑人都是低等。大家都各有各的优缺点,成绩说话。智商和情商说话。善良的人才是值得看的起的。
你是美国人,我也不算中国人。只是美国其他人族人是不是认可我们华人?这是客观事实。韩国人也不会说他们喜欢的是美国华人。他们喜欢的是美国非华的人---这就是亚洲人集体崇美扬外的事实。
不是不尊重你,而是你没有尊重你自己
我只是分享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
世界很大,但你的选择是去那里。你的选择是认可,是承受那样的客观事实。
pop有好有坏,Kpop too.
误导家长自信的原因就是你这篇文章的错。很多追星的人是迷失自信的人。他们的家长要做的事是适当地控制孩子的度和人生方向---而非看了你的推荐后不闻不问,甚至赞成畸形的自信来源,苟且塑料友谊。
只有过几百年以后, 种族的差异模糊了, 种族问题才会消亡。
但美国(包括西方所有国家)现在的社会是鼓励强调种族差异, 而不是鼓励种族融合与同化,其实导致了隐形的种族隔离, 使得种族问题更严重, 更不可能再短时间内解决。
我知道你忙,不好意思提请求,你是版主的话我就好意思请你给每个帖子贡献一个跟帖了,有时间的话就多说几个字,没时间就一个赞字就好。。。达到十几个跟帖,文章就会上论坛首页。我想好文章应当冲出本坛,上到论坛首页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你要秀自己孩子,另开一贴,可以特别注明“我女儿就是内心强大,从不自卑,因为她妈我内心强大,不需要Kpop, Jpop,Upop。。。就是天生强大“
现在全球的年轻人都流行K- POP. 我们华裔也喜欢。帮亚裔赢得了文化自信和尊敬。
不论是小孩,还是成人。不论是医生还是别的职业,人都需要朋友不是?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扎根更深一些,开的花更大一点。
不过我是一点也不羡慕。
因为不希望我的孩子做医生,或者去上贵族大学。
根本不是那一路的人。去和富二代竞争,压力太大。
人家耶鲁哈佛女孩都是一身名牌,贵气十足,我们学不来。
跟太多贴,太累了。我请大伙们讨论。
我能帮你挡就帮你挡一下,但是最重要你要自己会忽略些不礼貌的言辞,不要影响心情,拿出你昨天四处放消息的那种厚脸皮。。。:)
而痛苦的内容,没经历过的人,都难以想象。
西东兄的分享非常好!真实细致,为你点赞!另外,想提醒你这个网上有很多人会故意阴阳怪气、抬杠到底,甚至恶语伤人。这些人可能是像1450那样拿钱做事的。他们的负面言语请你不要往心里去,也不用向他们致歉。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能有几个网上的好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就很开心咯。